- +1
2022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by半张纸
今天的分享来自 半张纸:
文/ 半张纸
此前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从年初到年尾,很难静下心看书,便只能以买代看,先把想看的书屯下,于是乎家里的书也越来越多。
得益于工作的变化,今年的阅读量是几乎是自大学毕业以来最大的一年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有胆量参与一下小河的私人阅读活动。
回顾今年的书单,书的类型比较杂,挑书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兴趣,总结下来可能都是无用之书吧。
以下是我的私人十佳:
NO.1《失落的卫星》
一切如同离轨的卫星,暧昧而失落,充满活力、孤独和挣扎,我们就在隔壁,却浑然不觉——直到旅行开始,直到翻开这本书。
这是今年看的最快的一本书了。
之前在很多阅读相关的榜单和推荐上看到过这本书,于是也就买来看了。在此之前其实游记相关的书看的很少,总觉得旅行是很私人的事情,更需要自己去路上感受。但是这本书侧重点并不一样,书中对于景色的描写并不是重点,整个旅途是通过遇到的人和事串连起来,整本书阅读起来异常流畅与爽快,不乏非常幽默的描写。可能是得益于作者之前身为记者的职业敏感,书中对于人内心活动的观察和描写非常细致准确,能让人随之体会到那种身处边缘地带的疏离感。
这让我想起了何伟的《寻路中国》和《江城》,有一种异曲同工的感觉。整本书读下来最显著的感受是给所以对中亚有憧憬和幻想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氛围,这里既有我们熟悉的苏联时期残留的印记,也有我们所处的现代文明生活的改变,让身在千里之外的我们有一种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疏离感。
NO.2《与父亲的奥德赛》
通过书名也看得出来,这本书的两个主题词是父亲和奥德赛。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古典学博士,在他新学期的《奥德赛》研读课中,他的数学家父亲成为了旁听生。而《奥德赛》这部传奇史诗讲述的内容也正包含着古希腊英雄人物奥德修斯漂泊多年得以归乡,幼子长大成人,逐渐了解父亲的故事,恰好与现实中的父子交织在一起,在不同的时空互相映照。
书中穿插着大量关于《奥德赛》的引用与评述,以及作者对相应内容的讲解,对于我来说阅读起来有些困难,我最终被吸引的部分是作者通过课程和主题游轮旅行,一次又一次重新理解父亲,与过去的父亲和解,乃至因为疾病而学会放手。印象最深的部分有二,其一是作者讲述voyage、journey和travel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最后汇入了odyssey中。其二是书中提出的对生命和死亡的观念,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老去之后,应该如何相处及面对。看此书的时候,同时正在看菲利普罗斯的《遗产》,两部书所表达的感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感人至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搭配食用。
NO.3《金钱博弈》
这本书的作者单伟建博士是投资圈的大佬,整本书记录了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作者带领的美国投资机构,将风雨飘渺的韩国第一银行收购并成功改造,最终在5年内扭亏为盈成功出售的整个经历。单博士虽然是金融界的佼佼者,但是写作的文笔也非常生动,整本书读下来就像是看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战电影,特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类比韩国电影《国家破产之日》,书中将谈判过程中的内心抉择、技巧博弈、人性碰撞描绘的淋漓尽致,也让我感受到在时代大背景下,大人物所拥有的大格局,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很多谈判的技巧和做事的心态。作为一个常人看来的成功人士,单博士在书中并没有表露出一丝丝居功自傲的心态,反而处处体现出的是真诚和坦然,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也推荐作者的另一本自传性质的书《走出戈壁》,能充分领略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乃至成功所需的素质。
NO.4《当尘埃落尽》
本书作者是加拿大著名的漫画家,书中的“我”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对于三十多岁的我来说毫无代入的难度。书中描绘的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对于国人来说也是十分亲切,很多时候会觉得看的是一个发生在国外的中国家庭故事。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去爱人、感受被人爱着,以及如何面对失去所爱之人的书。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作者的岳父身患癌症进入晚期,药物治疗已经不起作用,只能在疗养院度过最后的时光,儿女们这才知晓老父亲一直在和病魔做斗争,于是各自放下手中的事情,在疗养院陪伴罗兰走完最后一程。
相聚总是短暂,平静的生活暗藏汹涌。即使是亲密无间的家人,也终究会有突如其来的烦恼、矛盾和身不由己的秘密,因此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这本漫画的画风很特别,笔触轻松幽默又充满伤感,给读者们诉说了一段充满爱与包容、不舍与离别的时光。
NO.5《夜行货车》
作者陈映真是上个世纪台湾著名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台湾知名作家。
书中的主线是台北的华盛顿大楼,背景是极速发展的八十年代。通过各个不同视角的主人公,将发生在华盛顿大楼各个角落的职场故事串联起来,感觉就像是我们今天北上广每天都会发生的故事,内心时常有会一个模糊的身影对号入座,书中之人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这本几十年前的书,就已经深刻揭露出在消费主义、资本横行的浪潮下,年轻人、上班族会遭到怎样的的异化和幻灭,这本书就像是预言一般,投影出了当下我们所处的困境。一句话,上班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最推荐其中的《云》,体现出作者非凡的洞察力,看完之后感触良多,缓不过劲来,紧接着也把作者的其他几本书卖了回来,准备慢慢地看。
NO.6《鹿川有许多粪》
李沧东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应该是电影导演。看完了这本书就会觉得有才华的人真的是不讲道理,做什么都可以出彩。
这部短篇小说集展现了一批裹挟在历史浪潮中的底层人物,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书中的人物并不是一个个标签,非常的鲜活真实,作者很细致的刻画出了每个人物在生活中发生的转变,他们逐渐开始对生活中的真正价值和自己的身份认同提出疑问并进行探索。很多桥段让人看的感觉到窒息,个体在国家机器乃至社会浪潮面前,真的是如沙土一般无力,喊不出声,看不到光,绝望透顶,连恨都透露出虚弱。印象最深的是《鹿川有许多粪》和《天灯》,看完之后异常的怅然。
NO.7《李光耀观天下》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作为上世纪杰出的政治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本书以地区和国家为单位,表达了李光耀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和分析。李光耀对观点的描述并不枯燥、也不迂回,甚至可以说是真诚,尤其是对东西方体制和全球化发展的描述,如手术刀般直插核心。其中关系到中美之间的内容很多,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也难免要在夹缝中求发展。书中的很多观点异常犀利,已经90岁的作者逻辑依然清晰,处处体现着实用主义者的清醒。书中的观点不求苟同,但是起码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另外的角度,也让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耄耋老者的眼中,更客观的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以及未来的生活。
NO.8《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最近订阅过读库的读者,应该对刘勃很熟悉。这本书是刘勃历史四部曲中的一本,这四本书都有一个共性,特别擅长从历史上很不起眼的几个点延伸出去,旁征博引,从点到面,进而连成一幅画。
这本书以司马迁的视角出发,描绘了那个波澜壮阔,风云际会的汉朝盛世。
大众印象中的司马迁离不开两个标签:史记和宫刑,对于发生在太史公身上的其他际遇则知之不详。作者写作此书,还原了司马迁的处境,让读者理解他对许多事件的视角。在司马迁的见证下,汉武时期的儒臣、名将、酷吏、后宫、游侠、平民命运各异,他个人也成为舞台中的角色。
如果说这本书有些许主观,不如说是为了拒绝全面公正,试图将司马迁回归成一个有血有肉、感情充沛、追求理想的人。
NO.9《索拉里斯星》
之前零零散散看过一些科幻作品,科幻大师莱姆的这本书让我有一种之前没有体验过的、不太好描述的感受。
题目中的索拉里斯星是一颗围绕双星运转的星球,表面被富有智慧的胶质海洋覆盖。故事发生的根源就是胶质海洋所衍生出的一系列事件,也拓宽了我对外星智慧生命形态的认识。
在索拉里斯星的面前,人类的贪婪、自大、怯懦、脆弱全部袒露无疑。人和宇宙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关系,而不是占有与被占有。在阅读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压抑、神秘、诡异、熟悉又陌生的空气中,心跳随着故事进展而加速,随着主角的沉沦、抉择而摆动。
看完这本书,我思考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关系,人与人相处最终留下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核心到底是什么?记忆如果能复制到另一个人身上,那本体还是独立的人吗?
在当下越来越封闭的环境中,希望能从科幻世界中打开一个口子,吸入一口不一样的空气。
NO.10《人各有异》
实话实话,买这本书的契机很简单,单纯就是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一个白发老人坐在昏暗的屋子里,屋内除了桌椅板凳,只有一个被敲击的老式的打字机。窗外是一片平静的湖泊,整个画面简洁却又隐藏着一股力量。而整本书的调性和封面恰好相得益彰,书中讲述的是作者E B怀特放弃纽约的都市生活,去到缅因州的农场的日子。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事件,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平淡而真实的农场生活。看这本书的时候需要内心格外的平静,虽然现在的时代很浮躁,欲望充斥着周围,与书中提倡的简朴生活态度大相径庭,很难一鼓作气看完,但每天看几页,慢慢地读,细细地想,渐渐地也能咂摸出一点生活的味道。
- 感谢关注 -
原标题:《2022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by半张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