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些年轻的北航人做出最牛毕业设计,创造中国第一!

2018-06-06 1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时针拨入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校园里拍完神采飞扬的毕业照。
1426尚文意艾佳妮宋英周明月权钰婷孙倩
陶力豪、李嘉骐、苏晨阳、唐树森 摄影:张志杰

北航学子们还在为毕业设计/论文做最后的冲刺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18届工业设计专业毕设作品

时针拨回60年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叫

北京航空学院

那时的表情包,了解一下?

是不是非常有我航特色

195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你想上天吗?

北航60年前就有上天服务站

大哥霍汽水,飞一般的体验

195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0年前的这些北航表情包

今天看来依旧妙趣横生

它们的故事

要从那年6月讲起……

1958年,北航还只有4个教研室

飞机设计、飞机工艺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工艺

而学生的毕业设计

听起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设计一架飞机

这架飞机自然而然成了北航“最牛毕设”

最牛毕设

它是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今年已有六十岁高龄。它的设计制造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作为飞机设计、飞机工艺、空气动力学。

三个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

彼时学生只有二十多岁

老师也不过三四十岁

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北航人

八百名师生奋战一百个昼夜

造出了它——“北京一号”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依靠师生手工进行

从使用计算尺确定每一个参数

到人力托举飞机安装起落架

连飞机蒙皮上的铆钉都是手工敲制

当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记录下了师生齐心协力造飞机的珍贵影像

话说回来,学校怎么能造飞机?但咱北航人就是敢为人先。一甲子过去,这个创造了中国第一的北航“最牛毕设”,背后有哪些故事?
5月31日,“北京一号”研制团队的前期副总师俞公沼、后期副总师张吉臣、特设组组长张树林、动力组组长杨国柱、副驾驶方一苍重聚北航,讲述了“北京一号”背后的故事,以及60年前激情的燃烧岁月。

造架飞机当毕设

“当时在教师和学生中存在着一个疑问:北京航空学院五年制毕业的大学生,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都学完了,现在要设计一架真的飞机,能不能设计,设计能不能成功?”

1957年6月,时任北航飞机设计教研室主任徐鑫福向院系领导提出了1958年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种真实的飞机的设想。

“过去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假拟题目……不如参加真实飞机设计为好。”

“这个实践最好就是,以教研室为首,真材实料地设计一架飞机,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学会造飞机。”俞公沼说。经过详细的讨论和论证,当时的校领导和老师最终达成了一个决议——

“我们要让毕业生设计一架真实而完整的飞机。”

至于要造什么飞机,大家争论了半年之久——一种方案是设计旅客飞机,另一种则是农业机。北京航空学院时任院长武光最终拍板定下了轻型旅客机这一方案。

获得周总理支持

1958年2月,在周总理邀请召开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王大昌、沈元两位副院长汇报了北航计划结合教学、科研自己设计制造一架多用途飞机的想法。听过汇报后,周总理欣然应允拨款支持。

总理的支持使全院师生员工大受鼓舞。武光代表院党委向全院发出号召:“大战100个昼夜,送3个‘号’上天,向国庆献礼”。

在短短的一百天里,研制一架客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全校各个单位的协同作战是不可能的。差不多所有的师生都动员起来了。
在“北航一号”从设计到制造试飞中,学校建立了设计室和工艺室,分别下设10个设计组、3个生产准备车间和5个生产车间。经过组织和动员,参加“北航一号”的设计试制人员多达1800余人。
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过大飞机,研制“北京一号”毫无经验可借鉴,更无系统的资料可选用。尤其对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来说,设计中资料不全,实验室设备仪器不全,专用设备极少……困难重重。

远在沈阳带领学生实习的北航教师冯宗律也被临时安排了任务,他对此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传来消息说学校要做“北京一号”,我们马上分了好多组,自己动手操作。各个班组自己做钣金,搞铆钉,上机床操作。

做飞机要有车间才行,需要场地,后来就把体育馆改成了一个车间。我们在体育馆里面准备了模线,又做型架,又做模具,这都是工具,我们叫它工艺装备。

我们都是白手起家,什么都没有,就从飞机修理厂拉一些部件回来。所有的飞机部件都在这个车间里做,装完型架,再装飞机。”

动力组组长杨国柱记得,只是把发动机装上去、装起来,都是相对困难的。“

因为我们当时学的都是老师教的、课本里的。比如说发动机究竟怎么转的,我们不知道,好在那个时候我们有专门的老师傅了解发动机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调查研究,他们不会,我们也不会,他们学我们也学。”

大干一百天

1958年的7-9月,在北航的校园里,流传着一句响亮的口号:“大干一百天,飞机飞上天”。

60年后,这个口号仍然回荡在每个参与过“北京一号”研制的老人的心中,而伴随着这个口号的,是他们当时对加班加点、日夜奋战的记忆。

先听一段令人忍俊不禁又满心感动的音频:

“一天到晚都是泡在车间里面,后半夜睡觉。之前吃顿夜宵,吃蛋炒饭,那时候米饭是很宝贵的,吃完夜宵就回去,第二天一大早再来。

那时候真的是兢兢业业,我们都年轻,才三四十岁。大家都目标一致,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办法把东西做出来。再一点,我们这个东西是有技术性的,不是糊弄,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从动手能力上,思考问题上,还是从实践经验上,我们都有所增长。所以,后来大家对这1958年都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参加设计的师生,为了确定一个更合理、更好的设计方案,通宵达旦找资料、算性能、绘曲线,先后提出了11种设计方案。

终于定下来的方案,从定型到1958年7月12日画完最后一张图纸,仅用了35个昼夜,却总共完成了2000张绘图纸,人均日出图量达5.3张绘图纸。

图纸目录(部分)现存北航档案馆
设计图纸 现存北航档案馆
那时候真是黑天白夜连轴干,非常紧张。老师和学生整天都趴在桌子上设计图纸,晚上12点以后才回去睡觉。晚上10点的时候,食堂会送一点儿夜宵,有汤、馄饨和包子之类的。食堂把做好的夜宵抬到设计教室来,分给大家吃。学生们往往要干到夜里1点钟再回去。有的学生就不回去了,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然后接着干。”
北京一号总工艺方案 现存北航档案馆
“当时基本都是连轴转,很多学生晚上就在实验室眯一会儿,继续干。”俞公沼回忆,后来武院长看到老师学生们太辛苦,让食堂在12点开了一顿餐,“学生们都说,大馒头真好吃!”
时间紧,任务重

对质量的要求也丝毫不放松

飞机飞上天

1958年9月24日清晨,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命名的“北京一号”在中央众多领导、北京市高校代表及北航师生的注目下完成试飞。试飞员潘国定是民航局第一任总飞行师。
当飞机以300公里的时速、超低空10米高度掠过主席台时,全场欢腾。“

当时我们就坐在楼顶上等着起飞,飞机成功上天,我们都乐开了花。”

1958年10月28日,潘国定和王来泉驾驶“北京1号”飞机,历时5天,途径济南、徐州、南京,往返2500千米,圆满完成北京至上海航线的试飞任务。
试飞员潘国定

累计试飞46个起落,飞行30余个小时,经历了多种气象条件的考验,按照预定的试飞项目,对飞机性能进行全面考核。结果证明:质量和飞机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这标志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了考验。

试飞成功后,《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航空教育事业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社论指出:“‘北京1号’飞机是我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学校自己设计并制造飞机,更是我国所没有的创举。”

登上1958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
各大报刊都刊登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

北京一号”能在100天内试制成功,不仅是新中国的创举,而且打破了世界航空发展史的先例。

——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圆满完成
如今,“北京一号”的真机就安静地躺在北航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中,记录着北航人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光辉历史。

“北京一号”是北航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北航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也是所有北航人为之骄傲的精神象征

如今北航学子为毕业设计

依然刻苦钻研、一丝不苟

60年前,他们用双手将“北京一号”送上蓝天

60年后,我们用凝结心血的毕设向前辈致敬

出品|航小萱®工作室

来源|北航校史馆北航档案馆《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博史越

杨苏凡孙赫张皓天宋超亦有贡献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