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产业研究 | 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特征分析

2023-01-31 18: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HGFI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文章字数:5336 阅读时长:30分钟

文丨袁婧婷

江西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和铀矿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配套程度相对较高。江西的铜、钨、稀土、铀、钽铌、金、银七大类矿产,素有“七朵金花”之称。其中,钨矿和离子型稀土矿在世界矿业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享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誉。有色金属产业是江西省目前唯一超五千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江西制造业的“压舱石”,是江西第一大支柱产业。江西也是全国第一大有色省份。根据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全省有色产业主营收入要达到万亿级别。

1

产业结构以铜为主

与全国的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以电解铝为主不同,江西省的有色金属产业重心是精炼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6477.1万吨,其中电解铝3850.3万吨,占比60%,精炼铜1048.7万吨,占比16%。2021年,江西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18.9万吨,精炼铜160.4万吨,占比73%,电解铝产量为0,其他有色金属产量占比27%。

图 1 2021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业结构

图 2 2021年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结构

2

产业增速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

从行业历史数据来看,近年来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总产量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9年开始,江西省十种有色金属的总产量增长率一直在8%以上,而全国平均水平在4~5%之间,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以上。精炼铜的产量增速也同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精铜矿的进口量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江西省精铜矿进口值为162.1亿元,较2020年增长42%。

图 3 近年来全国和江西省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对比

图 4 近年来全国和江西精炼铜产量对比

3

电力占总能源消费的70%以上

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电力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有色金属能源消费中55%是煤炭,40%是电力,其他能源占比不到5%。根据江西省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的能源消费中73%是电力,13%是原煤,其他化石能源占14%。这也说明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的能源结构相对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来说比较清洁,所产能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行业的间接排放。因而,其低碳转型更依赖电力系统的绿色转型,以及未来可获得绿电的能力。

4

碳达峰实施方案比较

2022年7月,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同年10月出台了《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2年11月,国家出台了《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尽管江西省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国家层面共提出13项具体任务要求,除电解铝行业外,江西省针对其他12项都有对应的任务要求,并充分体现了江西省的产业特色。此外在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促进中小企业低碳发展方面,江西省有了更细致和明确的任务要求。

美中不足的是,江西省现在的实施方案中,还缺乏可量化指标,相对国家有色金属行业的宏观目标,比如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再生金属利用率,这些量化指标,还没有分解到江西省的实施方案中。那么未来,可围绕江西的铜业、稀土等特色产业,对行业具体的指标和节能减碳的潜力进行更细致的评估和测算,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做出更精准的贡献。

从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除了进一步推广节能减碳技术,绿电的使用将成为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途径。结合江西省自身的能源供应情况,江西省的能源主要依赖其他省份或进口,自给率不到15%。主要的能源如原煤、石油、天然气均需从外省进口,电力目前是自给自足状态。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拉动,有色金属行业的总体产量还将继续增长,未来能源需求、特别是电力需求还有可能继续扩大,届时,以什么样的电力结构来满足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何时能实现的关键。

原标题:《产业研究 | 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特征分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