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只能回答“很满意”,民意调查岂能提前“对台词”?

澎湃特约评论员 王钟的
2018-06-05 16: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在接到‘0771-12340’调查电话时……请用‘很安全’和‘很满意’等肯定性词语直接回答;不要使用‘还好’‘蛮好’‘差不多’等模糊语言,以免测评人员产生误判。”6月4日,广西博白县公安局发文,希望群众在回答广西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官方专门调查电话时,沉着、冷静、客观回答每一个问题,“做好博白代言人”。 

博白县公安局这篇微信推文的本意,或许是为了帮助统计部门更好地做好调查工作。但是,读完全文,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其用意不止于提高调查准确度。据报道,在广西,近期针对接听调查电话作出提醒的不止博白一地。那么,这种普遍性的“提醒”,究竟反映出政府部门的何种认知思维? 

从语义上看,“还好”、“差不多”确实是汉语中的模糊语言。然而,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与评价,经常会存在折中与模糊的表达。在常用于态度测量的李克特量表中,7点量表分为强烈赞同﹑中等赞同﹑轻微赞同﹑中性﹑轻微不赞同﹑中等不赞同﹑强烈不赞同。在“强烈赞同”和“强烈不赞同”之间,还存在5个评价尺度。 

换言之,从统计角度来说,“还好”、“差不多”完全可以科学编码,不会让调查人员产生“误判”。按照博白县公安局的说法,如果在回答调查电话时,只使用“很安全”、“很满意”等绝对肯定性的字眼,反而可能削弱调查结果的准确度。 

有一个段子这么说,有消费者在打电话给商家咨询结束后,会被要求给接线人员提供的服务打分——选项只有“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虽然现实中,这种荒诞的调查很少存在,但如果只强调“满意”的一面,忽略“不满意”的一面,会给人带来同样不真实的感觉。

作为被评测对象,有关部门期待群众调查的结果正面,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政府部门也不例外。问题在于,获得肯定的方式不能靠提前“对台词”,更不能不顾群众的真实感受。

同一篇微信文章还表示,接听人的回答将影响博白县在全广西的形象和声誉。这种将公民个人态度跟地方形象绑在一起的做法,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在某种意义上说,用集体形象来强调测评的重要性,就是给参与评测的群众心理施压,让群众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最终可能导致测评结果失真。

实际上,地方形象的构建,从结果上看来源于本地人民和外界的“风评”,但从根本上取决地方各项工作做得怎么样,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 

政府与群众之间保持互信,很重要的就是彼此能够说出真实看法的舆论环境。如果当地政府部门真的对自身工作葆有自信,那么不妨在微信文章中用同样的篇幅,解释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不满意”。一句轻飘飘的“不要用个案否定大局”,恐怕难以让群众信服。 

“您的一句非常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大追求,衷心感谢亲们的支持和肯定。”博白县公安局的这句话说得倒是一点也没毛病。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理应是政府工作的最大追求。要问的是,这满意从何而来,是从日积月累的扎实工作中来,还是从“突击检查”式的甚至某种对评价的操纵中来?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