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百天拼就一个大千世界—— 张大千主题文献展策展手记

田洪
2018-06-07 10:0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6月8日起,由浙江大学出版社艺术与出版研究中心、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研究中心)主办,张大千纪念馆、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浙江大学图书馆协办的“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文献展”将在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图书馆接连开展。这次展品中的书件信札、出版刊物、文玩把件、笔墨纸砚、摄影照片,涉及大千先生的家世、治学、交游、画艺、收藏、创作、传承等各个方面,使观众增加对大千先生认知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加深对影响世界画坛的大千先生作品的再认识。本文系策展人田洪的策展手记。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文献展”

记得恩师傅申先生在1998年所著《张大千的世界》一书中曾经向有志钻研中国绘画史的朋友郑重推荐:从张大千入手,因为当你真正了解了张大千一生画作的时候,你也已经复习了大半部中国绘画史了。

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并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艺术大师——张大千,出生于1899年,明年恰逢其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张大千长达六十多年的绘画创作生涯,生前身后的绘画作品展览逾百次。同时,与其相关的文献(画册、信札、照片等)也数以万计,单在台湾就有张大千生前所摄照片一万张之多。2010年台湾旧香居书店、台湾文秀基金会曾联合举办“张大千画册暨文献展”,展出台湾收藏家吴文隆先生收藏有关张大千的出版文献资料近五百种,此次文献展,也属海内外首次以张大千文献为题材的展览。在这次文献展览之后的近十年,再无出现任何形式的以张大千文献为主题的展览。

台北旧香居2010年印行《张大千画册暨文献图录》

就在今年立春后的一天,浙江大学出版社艺术史论编辑室的殷尧先生与我聊及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成立“艺术与出版研究中心”,该中心其中之一项工作将致力于通过艺术与出版交互相关的学术、通识等,来挖掘近世著名艺术家的文献价值等。而近世艺术家中文献体量最多的非张大千莫属,基于此,我们也迫切希望一种能以展览中作为“作品”的文献,来让艺术爱好者全面了解张大千的家世、情感、治学、交游、创作、收藏、传承等各个方面。可以想象,这种以张大千文献为主题的展览在未来必将成为推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以及作为个案研究(张大千研究)的一个基本素材。

但摆在我面前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浙大出版社让我一位从未涉足策展领域的艺术史爱好者来充当“张大千文献展”的策展人;约定给我百天时间来策展及征集展品。似乎很难想象一个展览的策展过程只允许有百天时间来完成,同时还得编撰文献展图录。幸好还有赖于去年成功策划“吴湖帆文献展”的王叔重先生加盟,共同参与策划“张大千文献展”。而举办此次文献展的意义还在于,这是国内首次举办以张大千文献为主题的展览。策划此展,对我与叔重来说,就分明是一种挑战!

在确定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与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研究中心)为主办单位之后,我们还邀请了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等机构协办“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文献展”。

3月8日上午,我与叔重从上海虹桥机场搭乘东方航空MU5423航班飞往重庆,随即坐高铁当天傍晚抵达内江,开启了“张大千文献展”的策展行程。翌日,我们在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与“张大千纪念馆”等处了解了相关张大千的文献资料存世情况。10日,抵达成都后,随即我们在张大千研究专家、四川省文物局刘振宇先生的陪同下,应约来到著名画家、八十老人杨诗云先生住所。老人对张大千也素有研究,先后编著有《张大千法书集》与《张大千用印详考》等书,尤其是他对张大千前半生的研究,几乎耗费了将近半个世纪。在杨老家里,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张大千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办展时亲笔草拟的润格。在成都短短的二、三天时间,我们还先后走访了成都诗婢家柏优董事长、瀞园张静涛、程恩嵘先生等处,征集到了1956、1957年在日本便利堂出版、使用大风堂带水印的特制纸限量印刷200套的《大风堂名迹》(全四册)及一些张大千的信札、明信片等文献。在成都的最后一晚,刘振宇先生陪同了张大千入室弟子、已故川籍名画家罗新之的儿子罗伦建先生来我们下榻的酒店,展示了张大千四十年代在上海及成都举办藏画展及个展的作品目录,另有张大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黄宾虹及甘肃、四川士绅等合影的照片原件等文献,极为珍贵!而最为重要的是罗伦建先生珍藏数十年的一件民国时期原大复制、吴昌硕八十三岁时所绘《清道人画像》,时隔21年,张大千在其弟子罗新之处见此先师李瑞清画像,亲笔书写“先师李文洁公画像,新之仁弟供养。丙戍(1946)三月,弟子张爰谨题。”

4月6日下午,我又飞赴台北,飞机在2:05分准时降落桃园国际机场,乘坐机场捷运赶到入住酒店,迅速安顿好,也顾不上旅途疲劳,旋即乘坐捷运赶往逸仙路上的“羲之堂”。我计算了一下,从飞机落地到我赶到预先与从未谋面的羲之堂总经理陈筱君女士以及收藏家吴文隆先生约定见面的时间,总共大约化了二小时二十分钟。但我们不能不说,在台湾要谈到张大千,除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全世界研究张大千最权威的学者傅申先生以及台湾历史博物馆巴东研究员与资深记者黄天才先生外,那恐怕就要数眼前的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公司总经理陈筱君女士和专门以收藏张大千出版文献名闻海内外的吴文隆先生了。前者曾于1998年出版傅申先生著作《张大千的世界》;后者则是将当年所珍藏的近五百种有关张大千的出版文献于2010年在台北旧香居书店举办“张大千画册暨文献展”,正是这两种学术与文献的重要成果,有力推动了日后海峡两岸的张大千研究。

在“羲之堂”坐定,很快就与陈筱君总经理以及收藏家吴文隆先生将话题转入了张大千文献。从陈筱君女士口中了解到,为纪念明年张大千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她近期与吴文隆先生一起参与明年春季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张大千大展的筹备活动而时常通宵达旦地忙碌。因为吴文隆先生收藏的那些跨越百年的近千种张大千出版文献资料,为此次编撰张大千大展图录助了一臂之力。由此我们认识到,文献资料对于人物(个案)研究的重要性。当他(她)们两位了解到本人与王叔重策划的“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文献展”离在浙江大学6月8日的开展只有短短两个月的运作时间,都感到极为惊讶!当场表态一定会大力支持!

因为我们知道要研究张大千,绝对离不开台湾,张大千晚年在台湾的近十年时间,除了创作《庐山图》等大量的优秀绘画作品外,留下的文献资料则更是难以计数。在台湾短短的一周时间,我除了走访藏家外,还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资料室及台湾“国家图书馆”查阅了相关张大千的文献资料。

1967年,张大千与苏利文博士畅谈于史丹佛美术馆(羲之堂提供)

从沪上私人藏家处征集到烂漫社1928年出版《大风堂藏画——大滌子册之一、二、三》与1929年出版的《大风堂所藏书画集》两种早期出版文献中可以了解到,即1928年春,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与黄宾虹、俞剑华等人在上海创办“烂漫社”最初所出版的此两种大风堂藏画,显示出张善孖、张大千兄弟“大风堂”的石涛收藏,已名闻上海滩。

此次在北京私人藏家处征集到张大千致日本女友山田喜美子十余件信札与海外征集到的一批张大千生前好友及弟子马晋、沈苇窗、侯北人、王天循、苏利文、高岭梅、方召麟、匡仲英、李乔峰、王旦旦、李顺华等写与张大千的信札,前者可以了解张大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者则向我们提供了张大千旅居海外的办展经历、古画收藏及日常开销等一些信息。而在此次从海外私人处征集到的山田喜美子用工整娟秀的小楷写与张大千的一通三页信札,尤为引人注目。因没署年份,据万君超所撰“文献中的张大千”(发表于即将出版的《中国书画》2018年第六期)一文考证:“此信应该写于1967年6月3日。这是一件有价值的文献。如要研究张大千的后半生,山田喜美子此人非常重要,仅次于四夫人徐雯波。”这通信札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山田喜美子写与大千的亲笔信札,由此可见山田喜美子的书法也是得益于张大千的亲自指授,弥足珍贵!另外,此次在海外征集到的由现今百岁高龄的著名画家侯北人先生1970年代拍摄张大千在加州的一组彩色照片,其中有一张是郎静山手提相机正在面向张大千对镜的画面,也是极为稀罕!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