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至2023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或将逾千次。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上获悉,“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2022年分别完成了100潜次、75潜次作业,这是2018年以来我国载人潜水器年下潜次数第四年蝉联全球首位。疫情并未阻止国内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的步伐,专家预计,至2023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或将逾千次。
“‘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这两台潜水器不仅作业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其运维能力已达到世界一流,并开辟了我国深潜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专家表示,未来,深海所将持续发展船—潜、有人—无人协同作业技术,不断完善海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拓展深远海行动新维度,进一步锤炼运维队伍,以此提升水下考古、特殊目标探测等作业能力,并支撑深潜科学研究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了解到,至2022年底,“深海勇士”号累计服务单位65家,“奋斗者”号累计服务单位23家,新增4次万米级下潜。载人潜水器2022年服务的用户单位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占比过半。
一位高校研究人员介绍,从前因缺乏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作业工具,研究人员无法获取足够数量的深海生物科研样本,一度导致科学研究进展缓慢。而今,以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系列科研装备和研究平台的升级带来了科学范式的进步与改变。科学家们得以使深渊环境以及相关样品和数据从万米之下浮出水面,呈现在公众面前。
依托“奋斗者”号,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中科院深海所、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相关单位,开展了深渊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简称MEER计划)。在载人潜水器的助力下,不仅取样精度实现了从百米到厘米的4个数量级的跨越,单个下潜作业实现的取样频率也从几份增至几百份。在大量深渊样本的支持下,MEER计划建立了超过160Tb数据量的深渊微生物数据集。依托大数据,MEER科研团队在深渊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深渊具有世界上极高的微生物多样性、新颖性和新资源潜能。
近年来,载人潜水器在科研方面的应用面越来越广。从深渊生态研究、鲸落的发现与研究乃至中国深海考古中,均可见到载人潜水器的身影。
“载人潜水器对深海研究太重要了!”提起发现鲸落的时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谢伟依旧激动。2020年,谢伟以共同首席科学家的身份登上“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科考航次(TS-16航次)。正是在这次科考中,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南海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载人潜水器还在深海考古方面大显身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告诉记者,得益于中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以及深拖物探、ROV、载人潜器的协同应用,南海深海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他还透露,2023年载人潜水器将再次前往南海进行深海考古专项调研。
来源:文汇报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内容转载请联系微信:zkxxx1999
在线投稿平台:www.cnkjxx.com
投稿电话:010-68003059
寻求报道、内容合作,请联系微信:15811564659
杂志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协、中国图书馆学会(解读科学发展观推荐书目)》
原标题:《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