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产业赋能 融合发展——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综述
春节假日畅游武威,大街小巷流光溢彩、举步皆景。白天爆竹响、锣鼓喧,文旅活动异彩纷呈;夜晚烟火鸣、灯光照,烟花灯景交相闪耀,游人出游热情高涨,全市旅游市场迎来新年“开门红”,真正点燃了冬季旅游的“一把火”……
文化旅游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生态优美,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融之地,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武威市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名市建设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文化旅游要素品质,全力打造“5+N”文化旅游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紧扣时代潮流,聚力文脉传承,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串点成线”,产业发展“一盘棋”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繁荣发展态势。
紧盯项目建设 资源“串珠成链”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项目是基础,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2022年,武威市持续推进文旅重大项目,注重挖掘文化内涵,盘活旅游资源,抓紧招商项目、抓实重大项目、抓好在建项目,进一步打响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
立足顶层设计,精心谋篇布局,把文旅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和经济发展新动能来厚植培育。
武威市制定印发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文旅产业链推进会议和全市文旅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观摩活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成立重大项目办和凉州会盟纪念地等5个项目工作专班,形成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实施重点文旅项目21项,完成投资22.39亿元。多种渠道开展招商活动,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完成意向签约品牌27家,与甘肃文旅产业集团签订1+10战略合作、托管运营和引客引流协议,全面拓展市场深度,不断提升景区运维水平。
优化市场供给 提升服务水平
培养人文情怀,提升旅游品质,是武威市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举措。
2022年以来,武威市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幸福指数与日俱增。制定印发《武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武威市贯彻落实建设体育强省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争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补助资金2465万元,旅游基础设施资金698万元,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474万元,市体育场项目已竣工,各县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公共文体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上,武威市共斩获奖牌85枚,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五。“如今,体育和文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在家门口就能锻炼,还经常有各种演出。”这是广大市民对近年来武威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切身感受。
同时,持续实施2022年度送戏下乡公益性文艺演出项目,纪录片《梦幻凉州》在央视十套播出,并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名单。《凉州攻鼓子》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聚焦品牌打造 提升文旅形象
文旅融合开新景。武威市以节为媒、文旅并重,诗和远方携手前行,构筑了一幅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唯美画面。
武威市积极融入全省“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战略格局,加强与“河西五市旅游联盟”交流合作,成功举办首届如意甘肃文旅产业运营高端论坛、2022年“中国旅游日”武威分会场主题宣传等宣传推介活动,发布精品旅游线路18条,其中武威星辰沙海生态绿洲体验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线路。
加强与中国甘肃网、凤凰网等媒体合作,积极参加文旅部组织开展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和甘肃农村广播《那山那水我代言》节目,全方位推介武威特色文旅产品线路。
新思路、新制度、新举措,武威市大力促成文化与旅游的激情碰撞,带来了文化旅游产业的万千新气象。
着力加强武威元素宣传推广力度,举办第二届“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研发推出五福献瑞不倒杯、牡丹丝巾、文创手提袋、指甲刀、水杯等特色文创产品,铜奔马、鸠鸟等文创雪糕受到广大游客青睐,使历史文化元素的印记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武威市也获得“最具文化魅力城市”荣誉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武威市还精心打造红色教育游、生态观光游、休闲采摘游、研学游、乡村旅游等特色主题旅游精品线路,有效提升了全市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来源:武威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