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春节 最值得收藏的兔子来喽!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球研究所 ,作者星球研究所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关注并回复口令【红包】,领取限量红包封面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授权转载
兔兔们可爱
但又不仅仅是可爱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它们
却能在竞争激烈的生肖大战中
夺得一席之地
除了可爱
兔兔们究竟隐藏着
怎样的实力?
01
兔族诞生
兔子的祖先
可以追溯到6200万年前的
安徽模鼠兔
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
最早的兔形动物
△兔形目分类示意(制图@汉青)
它的发现证明了兔与鼠的亲缘关系
前者拥有四颗上门齿,属于“兔形目”
后者拥有两颗上门齿,属于“啮齿目”
兔形目又分化成了两大分支
其中一支的形态较为原始
属于鼠兔科
△鼠兔虽然外形像老鼠,但也是兔形目中的一员。(摄影师@博涵)
而我们熟悉的长耳朵兔子
便属于兔科
根据天性的不同
兔子们又被分为
居于旷野的旷兔
和打洞穴居的穴兔
△旷兔与穴兔对比示意,兔科通常被分为旷兔与穴兔两大类,其中家兔是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来。(制图@汉青)
作为食物链中弱势的一环
为了能在强敌环伺的自然中生存
兔子们酝酿出了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
它们隐匿于洞穴与夜色,昼伏夜出
超大的耳朵宛如雷达般
能轻松察觉周围的变化
△警惕的兔子(摄影师@徐永春)
为了给自己留好后路
平日里它们还会调查活动范围内的
所有洞穴和缝隙
遇到敌人追捕时
就能及时地躲入避难点
它们生性谨慎
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
不仅时常调换藏身点
还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脚印
可谓是
“狡兔三窟”
△野兔栖息点及踪迹示意图,野兔通常有多个隐藏点,当接近隐藏点时,会使用特殊的跳跃方式,足迹、方向和跳跃距离都与正常情况大不相同。(制图@汉青)
倘若不慎被天敌发现
速度就成了唯一的保命要义
它们身材虽小
却拥有矫健的后肢
这使它们拥有极高的短时爆发力
并且能快速转变奔跑方向
△奔跑中的野兔速度能达到约60公里/时
兔子们强大的繁殖力
也能让种族得以延续
△穴兔的妊娠期仅为28—33天,每胎可产约8只幼崽,每年可产约6胎。
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泽
凭借敏捷的身手与谨慎的行踪
兔子们在残酷的自然中
“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高原到田野
从沙漠到海岛
到处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中国兔科种类分布示意,中国境内现存野生兔类两属,兔属11种,粗毛兔属1种。(摄影师@邹滔、敖咏梅、王聿凡、视觉中国、wikimedia commons,制图@张松楠)
02
舍生取“义”
人与兔的追逐
或许早在万年以前就开始了
旧石器时期
山顶洞人就已将野兔
视为捕食对象
△周口店遗址出土过大量的兔骨骼化石(摄影师@龙世杰,制图@冯艺卓)
抓捕这些长耳长脚的小家伙们
想必不容易
人们用上了捕猎网,将木桩钉好
放置在路口与丛林中
《诗经·兔罝》中描述: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跃跃毚(chán)兔,遇犬获之
灵活敏捷的兔子
也许只有用猎犬才能追上
△摄影师@高国哲
它们穿梭于草丛与林间
那自由洒脱的身姿深深吸引了人类
于是,它们那富有特征的外表
被融进了文字
△甲骨文与金文中的“兔”(制图@冯艺卓)
被塑造成了器物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西周兔尊,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野兔特征。(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冯艺卓)
奔跑的兔子
更是激发了人们的狩猎欲望
自商周开始
猎兔活动便已成为
王室贵族们钟爱的活动
△甲骨文中记载的一次猎兔活动占卜(制图@冯艺卓)
秦汉时期
被抓住的兔子们
放养在了帝王的苑囿之中
用以狩猎赏玩
古人调教野兔之路也就此开始
《西京杂记》中提到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
作曜华之宫,筑‘兔园’”
兔毛不仅是制裘的上好材料
还能被用来制笔
兔毫笔的笔性柔软而圆浑
△故宫博物院藏御题白玉紫毫提笔(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冯艺卓)
皮毛与食用价值
让兔子的养殖得以普及
它们与鸡一同被笼具圈养
成为了家庭化养殖的一员
南北朝时期《孙子算经》中
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除了被当作家畜外
兔子更是凭借其可爱的外表
俘获了更多人的心
其中的佼佼者
为天生毛色纯白的兔子
△摄影师@张洪科
但在中国古代
白兔却十分稀有
生活在中国本土的野兔
皮毛普遍呈褐色
只有冬季换毛后的雪兔
或极少数毛色基因突变的野兔
皮毛才会呈现白色
△冬季换毛后的雪兔(摄影师@敖咏梅、wikimedia commons)
△换毛前的雪兔(摄影师@敖咏梅、wikimedia commons)
在视白色为祥瑞的古代
数量稀少的白兔
往往会伴随着盛大的典礼
被进献给帝王
△故宫博物院藏 清冷枚《梧桐双兔图》,里面的兔子就是冬季换毛后的雪兔。(摄影师@柳叶氘)
然而明代崇祯年间
几艘南洋诸国船只的到来
打破了这一局面
船上携带的白兔
一时间引起了轰动
人们争相购买与培育
白兔也随之普及开来
以至于在清初就已俯拾皆是
到了民国时期
白兔已成为常见的家养动物
一些国外的兔种也相继被引入
商人们收购兔毛和兔皮销往外国
兔子的繁育饲养渐具规模
03
扬眉“兔”气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
人口的多寡决定了氏族与国家的兴衰
拥有强大繁殖力的兔子
自然被视为生育的象征
人们将玉器雕刻成兔子的形象
表达对生殖的崇拜
△虢国博物馆藏西周玉兔(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冯艺卓)
卯月(二月)
正是万物冒地而出的时节
人们将生机勃勃的兔子
与生意盎然的卯月相联系
于是,兔子便成为了十二生肖中的
“卯兔”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十二生肖陶俑之兔俑,十二生肖至迟在隋唐时期已作为镇墓俑广泛出现。(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冯艺卓)
兔子的纹饰
也被装饰在了各处
在佛教壁画上
它象征着轮回
△莫高窟407窟窟顶的“三兔共耳”图像【复制品】(摄影师@柒哥)
在民间常用物品之上
它寓意着多子多福、敬老长寿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三彩刻划兔纹扇形枕,兔子在生产前往往会衔草做窝,因此“兔衔草”纹样是古代常见的装饰纹样,寓意着子孙繁盛。(摄影师@龙世杰,制图@冯艺卓)
可能是由于洁白的皮毛与月亮相称
又或是兔的身形
与月中的阴影相似
《灵宪》中提到:
“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像兔”
抑或是兔的孕育周期
正好与月的阴晴圆缺相符
《博物志》中描述:
“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总之
兔子渐渐与月亮
结下了不解之缘
△玉兔望月(摄影师@万诱引力)
两汉时期
人们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
阴柔的月亮寓意着轮回与不死
兔子也一跃变成月中的灵兽
象征着不死与仙界
△马王堆汉墓帛画,左上角为代表月亮与天界的金蟾与玉兔。(摄影师@刘众,制图@汉青)
为了追求不死成仙
炼丹风靡汉代社会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抱憾而去的人们
将这份工作托付给了兔子
因此,两汉墓室的画像砖上
时常会出现一只捣药的兔子
兔子捣出的灵药
或许真的能让墓主
“死后升仙”
△故宫博物院藏东汉神兽玉兔捣药图门楣画像石(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冯艺卓)
每逢中秋佳节
我们还会想到月宫中的
嫦娥与玉兔
早在先秦时期
就已有嫦娥奔月的记载
《文心雕龙·诸子篇》记录了
战国时期散佚古书《归藏》里的内容
“乃称羿毙十日,恒娥奔月”
汉唐时期
嫦娥奔月的演绎越发丰富
逐渐演化成我们熟知的故事版本
李白诗中写道: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有了可爱的玉兔相伴
嫦娥在清冷的月宫中
或许也不再那么孤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大吉”嫦娥月宫纹菱式铜镜,唐代流行将嫦娥与玉兔的形象共同装饰于铜镜之上。(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冯艺卓)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在月亮上辛苦捣药的兔子
还“捣”出了自己的品牌
北宋末年的一家针铺
就将白兔捣药用作商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铜板及印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摄影师@吴亦丹,制图@冯艺卓)
到了清代
兔子更是从月亮中独立出来
获得了独立的神格
相传
在瘟疫肆虐的年间
玉兔受到嫦娥的指派
它身着官服,手持捣药杵
从月宫中赶来
为京城百姓祛灾除病
被百姓们称为“兔儿爷”
△首都博物馆藏老北京兔儿爷,兔儿爷大约诞生于明代,最初是供小孩祭拜月神而创作的游戏玩偶,到清代成为中秋之际京师家家祭拜的对象。(摄影师@老猪的碎碎念/韩新辉,制图@冯艺卓)
时光荏苒
已经迈入航天时代的中国
先后将两辆月球车以玉兔命名
这次,带着属于自己的任务
“兔子”真的来到了月亮之上
△从2013年12月14日到2016年7月31日,“玉兔号”一共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底图来源@POCKN,标注@王申雯)
兔子能够顺应自然
成为顽强的存在
并逐渐成为人人所喜爱的宠物
变成了家中熟悉又可爱的一员
它们安静内敛,宛如月亮一般
在疾病与不安的年代
成为了人们心灵上的寄托
为大家带来治疗与安慰
千百年来
在兔子可爱的外表下
隐藏了一层又一层的涵义
顽强、饱腹、生育、疗愈种种
均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祝大家
在这个可爱的兔年里
“兔”飞猛进!
前“兔”似锦!
扬眉“兔”气!
大展宏“兔”!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可滑动查看
[1]邱庞同. 中国菜肴史[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08.
[2][英]大卫·伯尼. 动物大百科[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9.03.
[3]蓝勇. 中国川菜史[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09.
[4]李零. 十二生肖中国年[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06.
[5]洪霞芳. 中国兔产业发展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11.
[6]关昕. 北京兔儿爷文化探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7]杨伟微. 汉代造型图像与嫦娥奔月传说[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09).
[8]谢晓红. 浅谈四川兔业发展的经验[J]. 中国养兔,2012,(02).
[9]建子龙. 中国古代兔文化[J]. 兔业文化,2014,(03).
[10]高玉琪. 中国古代养兔发展史[J]. 经济动物学报,2014,(09).
[11]李传夔. 安徽潜山中古新世一新的模鼠兔类[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6,(02).
[12]苏成爱.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本兔”名实考——兼论中国家兔起源问题[J]. 中国农史,2020,(04).
[13]杨金萍. 古代画像及壁画中兔的医药文化涵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2).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x 星球研究所 联合发布
制片人/张天宇 主编/马文佳
撰文/黄太极
编辑/叮叮 林湘瑜
图片/龙世杰
设计/汉青&冯艺卓
地图/张松楠
封面摄影师/盛跃
审校/林萱文&洪鹤
审核专家/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张劲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鹏
校对/高少卓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展宏“兔”!↓↓↓
原标题:《今年春节 最值得收藏的兔子来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