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杭州遇见安格尔:迷失在雅典废墟的“中国画家”
1856年法国评论家泰奥菲勒•西尔维斯特在《在世的艺术家史》中写到:“安格尔先生和我们没有一点共同之处,他是一位19世纪迷失在雅典废墟中的中国画家”。
6月2日,来自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安格尔故乡,法国蒙托邦安格尔博物馆的70件作品开启了中国巡展的最后一站——浙江美术馆的展出。此次“安格尔的巨匠之路——来自大师故乡蒙托邦博物馆的收藏” 特展是安格尔在中国第一次成系统的、全方位的展示。
尽管展品中没有人们熟悉的、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的《泉》《大宫女》及其他安格尔赖以成名的肖像画,但通过安格尔的创作、临摹、素描、收藏品以及他人对画家名作的临摹等,观众可以追随艺术家的内心,通过展品,与一个立体、完整、鲜活的安格尔相遇。
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是西方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巨匠,法国国宝级新古典主义大师,是古典主义绘画领域中将表达“永恒的美”的理念发挥到极致的艺术家,他以温克尔曼的古典艺术最高理想“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为原则,创作出众多绘画杰作,其中以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的《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女》等最为人熟知。
《大宫女》,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安格尔《泉》,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在安格尔的家乡法国蒙托邦,有一间以画家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安格尔博物馆。艺术家先后于1851年和1867年进行过一次捐赠和一次遗赠。目前该博物馆藏有安格尔的4500幅素描、20多幅油画、50套版画、古代艺术藏品、藏书、家具、小提琴、老照片以及学生们的临摹画和各种草稿,可以说在法国及世界范围内,它是“最完整诠释安格尔艺术面貌的所在”。由于博物馆内部装修,这些珍贵藏品得以“走出围墙,走出法兰西”,来到中国。
6月2日,“安格尔的巨匠之路——来自大师故乡蒙托邦博物馆的收藏”特展在浙江美术馆正式开幕,蒙托邦安格尔博物馆带来了70件有关安格尔的藏品。这场展览是安格尔在中国第一次成系统的、全方位的展示,也是继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天津美术馆两站后,中国巡展的最后一站。
法国蒙托邦安格尔博物馆馆长弗洛朗斯•维基耶•杜泰伊。展览开幕式上,法国蒙托邦安格尔博物馆馆长弗洛朗斯•维基耶•杜泰伊表示,过去安格尔被称为“迷失在雅典废墟中的中国画家”,是同时代人的误解,今天将安格尔带到中国,希望中国观众打开想象,通过自己的眼睛认识安格尔,并从中汲取灵感。“此次展览,展现了安格尔的心路和成就,还呈现了他的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私人画室以及他一生心爱的收藏,从全景和微观维度深入、立体、鲜活地还原了安格尔。”
父亲的影响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品中既有艺术家创作的安格尔画像和塑像,也有安格尔自己创作的油画、素描等作品原件,如《戈拉奈肖像草稿》《坐在椅子上的圣母》《为路易十三的祈祷所做草稿》等作品,不论是描绘细致入微的人物表情,还是描绘衣服的褶皱,都体现出了安格尔深厚的素描功底。而《艺术家父亲的肖像》、《男裸体模特》、《临摹拉斐尔自画像》则体现了安格尔对颜色、轮廓、多线条律动的天才禀赋。《路易十三的祈祷 》草稿(路易十三)安格尔 黄色纸上的石墨和擦笔画
《坐着的保罗-希吉斯贝尔·穆瓦特西耶夫人像》 (草图) 安格尔 1856年前后 布面油画和铅笔画
在开幕日下午的讲座中,弗洛朗斯•维基耶•杜泰伊说起了关于《艺术家父亲的肖像》的趣闻。
《艺术家父亲的肖像》(让·马丽·约瑟夫·安格尔)安格尔 1804年 布面油画。安格尔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邦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在素描、雕塑领域皆有造诣,对古典主义美术和音乐有着深厚的修养,使安格尔自幼就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也正是在父亲的指引下,安格尔很早离开家乡,前往图卢兹接受正规学院训练,并在1797年在巴黎成为著名画家大卫的学生。为父亲画肖像,正是安格尔的巴黎时期。随后,安格尔前往意大利,父子俩再也没有见面了。此后当老安格尔画自画像的时候,他没有对着镜子画,而是直接看着儿子的画作画,只因为“(小安格尔)画得实在太像了”。
安格尔使用过的小提琴 意大利制造(18 世纪末) 小 4_4 尺寸 国产枫木琴身,云杉拼板背板,枫木柄,枫木夹板。
在展厅中心位置,摆放着一架安格尔钟爱的小提琴。安格尔自小便在父亲的栽培下学琴,日后还当上了图卢兹管弦乐队的第二小提琴手,他一生钟爱莫扎特音乐,与帕格尼尼等音乐家为友。杜泰伊说,在法国有一句妇孺皆知的短语:“安格尔的小提琴”,意为一个人热衷的业余爱好。这个短语是一位安格尔的朋友最先发明的,但很快成为法国人的日常。展览中,不仅有小提琴原件,一幅描绘小提琴的画作也静静地在展墙上流淌着旋律。
三个角度解读安格尔
70件展品,数量虽不算太多,但如何梳理出一条线索,让观众更好地解读安格尔?这次展览选择了“安格尔看自己”、“安格尔看世界”、“世界看安格尔”三个角度呈现安格尔的创作历程。
《安格尔1818年在罗马的画室》作者:让·阿鲁 1818年 布面油画。
《青年男子肖像》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安格尔的老师)布面油画。
“安格尔看自己”集合了安格尔的油画、版画、素描及草稿作品,是安格尔对自身关照的综合呈现;“安格尔看世界”集合的是安格尔的收藏和对安格尔有影响的其他画家的作品,展现了安格尔的收藏视野与收藏趣味;“世界看安格尔”集合了安格尔的友人描绘安格尔的作品,展现了他人对安格尔的印象与镜像。
《大众的圣母》(临摩自佛罗伦萨皮蒂宫藏拉斐尔原作)安格尔 1821—1824 年 布面裱硫酸纸油画。《椅子上的圣母》(模仿拉斐尔)安格尔 纸上石墨和擦笔画。
《拉斐尔自画像》(临摩自佛罗伦萨乌菲兹博物馆收藏的拉斐尔画作)安格尔 1820—1824 年 布面油画.
在安格尔的艺术养分中,拉斐尔是一位无法被绕开的“男神”。在谈到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时,安格尔曾说:“拉斐尔不仅是最伟大的画家,他既英俊,又善良,他就是一切!” 安格尔还感叹,他要是早出生300年就好了,那样他就可以成为他奉之为神的拉斐尔的弟子。此外,安格尔大半生都在临摹和让自己的学生临摹拉斐尔,搜集他的绘画或雕刻作品,纳入自己的收藏,这一点可以从展览中众多临摹拉斐尔作品中窥见。
《雅典红彩陶三耳瓶》(公元前 5世纪中期)红黏土,细浆。
《坎帕纳装饰板,森林神榨葡萄》(拉齐奥地区,公元前 1 世纪至公元前一 1 世纪前半期)黏土。
展览还展示了几件古代器皿。杜泰伊介绍说,与大卫对古罗马艺术钟情不同的是,安格尔醉心于古希腊艺术。安格尔认为,希腊器皿的绘制者们具有一种能让人体验到难以捉摸的希腊绘画的能力,这令他赞叹不已:“每一次我饱览伊特鲁利亚的作品后,都更加确信,艺术家在描绘希腊时,应当以这些美的范例为依据,进行创作、模仿……”在安格尔看来,要全面理解希腊世界,陶器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材料。安格尔总共收藏过数千件考古资料,如拓片、抄本、雕刻、照片等。
素描与东方的线
1856年法国评论家泰奥菲勒•西尔维斯特在《在世的艺术家史》中写到:“安格尔先生和我们没有一点共同之处,他是一位19世纪迷失在雅典废墟中的中国画家”。尽管这一评价显得有些武断和片面,但也恰好反映出安格尔绘画中的东方趣味。
安格尔认为“线条——这是素描,这就是一切”,线是素描的组成部分,也是绘画的基础。他说,“线条和造型越简洁,作品越具有美和力量”,此种审美似乎与中国画的线描很是相似。而安格尔的素描成就,使人们视他为与达•芬奇和拉斐尔比肩的大师。展出的一组素描作品,被陈列在展线最开始的部分。
《密涅瓦与海神止怒阿奇里斯》(整组) 安格尔 羽毛笔和鞣酸铁墨水绘画,锑石墨铅笔打底。《罗马一瞥,梅蒂奇别墅花园》 安格尔 纸上石墨和渲染画。
《萨尔玛西斯与雌雄同体》 安格尔 纸上石墨和水彩画。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新古典主义大师,浙江美术馆特别策划教育专区,对比东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展示“线的艺术”。西方素描中强调的“线”,其实在中国人的造型观念里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绘画自汉以来一直以线造型作为绘画主体,如汉画像石、画像砖上所表现的狩猎图、杂技图、百戏图、车马图等均体现的是瞬间的意象。“线的艺术”版块,不仅通过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向观众呈现西方艺术线条之美,也从中国古典与现代艺术作品线条中引出对东方意蕴的思考。在教育专区,一位家长带着孩子体验“线的艺术”。
历史的延续
作为新古典主义最后一位大师,安格尔的一生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变动时期。在艺术上,亲身经历了浪漫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画派的崛起,但他始终坚持古典主义,追求古典式的宁静,重视素描,强调理性。可以说,安格尔艺术不仅是西方正统学院的范本,也是19 世纪晚期、20 世纪早期艺术革命的重要先驱之一。他的作品继承了拉斐尔和普桑的画风,也启迪了毕加索的创作以及艺术表达中解剖结构的变形;他对印象主义的德加、雷诺阿产生过影响,并激发了19 世纪欧洲艺术流派的振兴。20世纪留学法国的徐悲鸿先生及其留法期间四位法国导师弗拉孟、达仰、柯罗蒙、贝纳尔都受到过安格尔的影响,“所以今天的展览不是一个偶尔,而是历史的延续。”杜泰伊说。
杜泰伊认为,尽管蒙托邦博物馆内鲜有安格尔赖以成名的肖像画,即便有也只是画室小样和前期草图,可还是为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份不同凡响的素材,让他们得以观察安格尔的创作历程:从他9 岁时临摹尼俄伯头部雕像的“第一幅素描”,直到他去世当日放在画桌上的最后一幅作品,临摹自乔托的《哀悼基督》。正是因为安格尔博物馆是这样一个地方,即人们可以在此追随艺术家作为一个人的内心,通过一幅又一幅作品与画家相遇,并结合画家熟悉的世界还原他的思想,最终揭示其思想在此次展出的画作中所达到的程度,这次展览因此才具有其全部的意义。
《尼俄伯头像(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后)》 安格尔的第 一幅作品,创作于 9 岁时 纸上石墨画。《安格尔近1860年时的坐姿照》 摄影师:安德烈-阿道尔夫-欧也尼·迪斯德里。
讲座与活动
《安格尔的巨匠之路——来自大师故乡蒙托邦博物馆的收藏》
主讲人:弗洛朗斯•维吉耶•杜泰伊(蒙托邦安格尔博物馆馆长)
时间:6月2日 下午2点
《从安格尔谈东西方的线性素描》
主讲人:应金飞(浙江美术馆主持工作副馆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时间:6月9日 下午2点
《即便是烟雾,也必须用线条来表现——触摸安格尔》
主讲人:张坚(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6月23日 下午2点
《单纯的力量一一漫谈安格尔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主讲人:何红舟(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油画系主任、教授)
时间:6月30日 下午2点
《视而不见的显而易见——绘画观看认知模式问题研究》
主讲人:檀梓栋(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时间:7月15日 下午2点
以上讲座可通过“浙江美术馆之友” 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
除了为观众开设两个教育专区《线的艺术》、《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之争》外,浙江美术馆还邀请青年艺术家柯飞羽、章献为展览设置互动体验区《黑匣子:窥见巴黎沙龙》,用3D打印、实时直播等当代艺术语言重现安格尔《大宫女》和《泉》等名作中的元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