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春节记忆:第一次去婆家过年,老两口独自过年,去孩子家过年
原创 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专家支持:周公子(专栏作家)
编辑: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又是一年春节!这是你人生中的第几个春节?从有记忆起,哪几年的春节让你至今难忘?如果选一年春节写进家史,你会选哪个?
恰如春节是每年的重要节点一样,能够写进家史的春节也往往是人生的重大节点,或是组建新家庭,或是新增家庭成员,或是孩子长大离家……这些特殊时刻的春节见证了个人的成长,也见证了家庭的发展。
本期策划,小婚家就带大家一起聆听那些值得写进家史的春节故事,一起感受年的味道、家的美好,共赴春节“家”年华。
01
第一次去婆家过年
文:陈宁(29岁国企员工)
我是远嫁,从南方到北方。按照传统习俗,一般都要在婆家过年,尤其是结婚第一年。
想到要和婆家人朝夕相处,我还是有点儿紧张的,毕竟了解不多,相处不久,还有风俗差异、方言难懂等问题。不过,我也没退缩,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关键是怎么见。
为此,我做了充足准备:和婆家人先在网上多沟通多交流,彼此增加了解;征求老公的意见,给每个人提前准备了新年礼物……
腊月二十九,我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和老公一起回了婆家。一进门,婆婆很自然地挽起我的胳膊,拿出一双崭新的拖鞋让我换上,拖鞋是专门为我准备的;小姑子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还准备了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怎么比回娘家还受待见,这种感觉棒极了!
怕我吃不惯北方的面食,婆婆单独蒸了一小碗米饭给我;怕我听不懂方言,大家说话都很慢,还让老公帮忙翻译;怕我无聊,小姑子找出老公以前的照片,给我讲他们小时候的趣事儿……
除夕下午,老公和公公开始忙着贴对联、挂灯笼,我和小姑子帮他们扶梯子、递东西。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屋里屋外都透着浓浓的年味儿,十分喜庆。
年夜饭也特别丰盛,在兼具北方特色的同时,还增添了南方气息,当然是对我这个南方人的特殊照顾啦。当时,老家还没有禁放烟花,吃完年夜饭,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美丽极了。天气很冷,可我的心里却热腾腾的。
放完烟花赶紧进屋,婆婆的大红包已经备好:“20多年了,一起过年的人终于多了一个,希望明年再多一两个!”这是催我和老公生娃呢!不过,这个催法儿我喜欢,毕竟成年后,爸妈再也没给我发过红包了,可是头一份儿,必须好好收着。
婆婆怕我第一次没在娘家过节心里失落,还催我跟我爸妈视频。隔着屏幕,公婆和爸妈各自用方言说着新年快乐,那画面有点儿好笑更有点儿温馨。
这个年对我来说很特别,从此,我走进并融入了一个新的大家庭。新年也是新的开始,以后的日子,我们会越来越好。
过节小贴士
从家庭成长周期来说,婚后第一次回家过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尤其是异地婚姻的家庭,不少人除了婚礼时见过面,基本没怎么和伴侣的家人相处过。
到了春节,平时不太熟悉的亲家、婆媳、翁婿、姑嫂等就要共同度过几天甚至十几天。对新婚家庭来说,考验巨大。要想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不妨像陈宁那样提前做好准备,对彼此的个性有所感知,打下感情基础,春节见面时能更快地互相适应。
平时,也可以多向伴侣了解家人的生活习惯,例如几点起几点睡,饮食有什么偏好和禁忌,家庭决策是民主商议还是某个人一锤定音,有没有一些事情是不能谈的,或者谈了就能活跃气氛的……
心里有把握,回家过年就淡定多了。
02
老两口单独过年
文:白素兰(56岁退休工人)
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年,儿子打电话说他们过年不回来,我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儿。老梁安慰我:“响应国家号召,咱不能掉队!再说,他们不回来也省得麻烦了嘛!”
挺有道理,以前过年回家,我得准备他们爱吃的东西,得天天催他们起来吃早饭……现在全省了,想想就一身轻松。就算他们不回来,我们老两口也要热热闹闹过个年:春节每年就这么一次,不能凑合!
老梁拉着我去商场,各自买了一身新衣服,主色是红色,寓意红红火火。以前都是给孩子买新衣服,头一回给自己买,感觉挺好。试完都没舍得脱,直接拍照发了朋友圈,朋友点赞的数量蹭蹭上涨。我们这才把衣服换下,得留着大年初一穿。又去超市买了各种年货,老梁还买了一串彩灯,说要挂在阳台,要一直亮到二月二龙抬头,整个春节都亮亮堂堂。
特别要说下年夜饭,我们和老梁的哥嫂、我妹妹妹夫一起吃的,他们的孩子也没回来。年夜饭十分丰盛,大家各显才能,做了好几道养生菜肴。以前过年没上过桌,因为年轻人不爱吃,现在可算有了“出头之日”。我们边吃边聊,说不出的热闹。
正吃着,儿子打来视频电话,他们也在吃年夜饭:嚯,很少下厨的儿子儿媳居然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年夜饭了!不知谁起了头儿,说要比比谁的手艺更好,大家认真点评起来。结果,我们输了。倒不是手艺不佳,而是儿子那边有个迷人的小可爱,给他们加分了。
8个多月大的孙子穿着一身红毛衣,在饭桌旁咿咿呀呀,萌极了。好吧,输得心服口服。看着视频里儿子一家三口的幸福模样,我说不出的欣慰,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真的长大了。
除夕夜,我俩放下最爱的手机,依偎在一起看起了春晚。听到会唱的歌也跟着一起唱,虽然唱得不在调上,但要的就是那个氛围。要是儿女在,我俩还真不好意思唱,这下可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不可能每年都陪我们过春节,但就算只有我们老两口,也会把年过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过节小贴士
儿女不在家的春节,往往成为许多夫妻开启新生活的契机。过去,老两口习惯了围着孩子过活,如今孩子无法回家,父母考虑“换一种生活方式”的动力也会随之产生。
当孩子不在家过春节,白素兰夫妻决定调整生活方式,一起过一个属于两个人的独特春节。这不仅仅是行动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他们逐渐把关注的重心倾斜向自己和彼此,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更多聚焦于儿女。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种转变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打开一扇门,让空巢夫妻相伴相依,领略一段与过去不同的人生。
03
父母第一次来我家过年
文:蒋薇(29岁某科技公司主管)
春节前,我和老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爸妈比我们还开心。“咱家这边有讲究,新房第一年,春节不能空。你过年别回来了,爸妈去北京!”小年刚过,父母就拎着大包小裹来了。
他们一到,曾经我和老公的主场变成了爸妈的舞台。我妈穿着我的小花围裙掌勺,我打下手;我爸占着沙发上我老公最常坐的位置,老公则坐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乖巧地跟他唠着家常。有爸妈真好,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安心享受就好。
等等,这可是过年呢,而且爸妈大老远从东北来京过年,我怎么能毫无表示呢?更何况,老公是北京土著,必须尽下地主之谊,带爸妈过个不一样的春节。
说干就干。北京特色的年是怎么样的?老公噼里啪啦说了一堆,我马不停蹄做笔记,北京特色春节安排新鲜出炉。我和老公分工明确,他当车夫、导游,我当副手、游客,结了婚也得和爸妈站在统一战线,嘻嘻。对此,老爸老妈表示小伙子很有眼力见儿,甚是满意。
过春节必须吃喝玩乐一条龙:新派烤鸭必须有—来这里吃年夜饭的真多,和这么多人一起过年,真喜庆;地坛庙会安排上—我和老公带着爸妈像是带着两个老小孩儿,想吃啥买啥,想喝啥喝啥,逛了一上午都不嫌累;北京中轴线走一走—我爸对古建筑特别感兴趣,边走边感叹:“这才是地道的年味儿啊!”故宫也不能少—每年春节,故宫都会有很特别的活动安排。谁能想到,老公比我爸妈还激动,作为北京人,他居然也没在春节时去过故宫……
爸妈说,没想到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居然这么好玩儿,多亏了宝贝闺女。我说,没想到第一次带爸妈在北京过年能安排得这么好,多亏了贴心老公。老公连连摆手:“不不不,媳妇儿好,都是爸妈生养得好!”这咋还互相夸上了,开心。
过节小贴士
子女开始反哺父母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节点。
在春节短暂的团聚中,许多人会明显感受到“历史性一刻”的存在。他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在扮演着过去父母的角色,成为家庭的主导者。他们负责安排吃住、带家人到处去玩儿、哄着父母、想方设法逗他们开心。
与此同时,父母则扮演起了过去子女的角色:享受贴心的安排,跟着子女走亲访友,报之以欣慰、亲昵与爱。
许多人会在这一刻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而父母正在老去。在这交接棒的时刻,家庭正完成着又一轮的更新迭代。
04
本刊观点
春节是一场“嘉年华”,也是中国人的“家年华”,见证着每个家庭的似水流年:
新婚第一年的惊喜、初为父母的企盼、家有三孩的热闹、老年人相伴的乐趣、两代家庭的融合。
其中有挑战更有成长,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有着共同的底色: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暖。
愿每个人都能在爱与温暖中,欢欢喜喜过大年,快快乐乐过生活。
春节快乐!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原标题《春节“家”年华》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 津
三审:赵海旭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原标题:《一生难忘的春节记忆:第一次去婆家过年,第一次老两口独自过年,第一次去孩子家过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