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萧红走出东北后写东北,她在南方书写东北
2022年,是1994年出生的杨知寒丰收的一年:
7月,出版了第一本纯文学意义上的小说集《一团坚冰》;
先后获得人民文学奖新人奖、首届黑龙江文艺大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年度青年佳作奖等重磅奖项……
2023年,杨知寒也继续走在丰收的路上:
1月19日,杨知寒凭借《百花杀》入选2022年收获文学榜·短篇小说榜;此前,她凭借《美味佳药》分别入选《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度文学排行榜·中篇小说榜和中国小说学会2022年度好小说·中篇小说。入选三大年度文学榜,足见文学界对杨知寒的认可。
这位来自东北的青年作家,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团坚冰》如同小说版的《漠河舞厅》,人物气质、故事底色,无疑是东北的。
不同的是,严峻冷酷的故事里,闪烁着人性的温度,宛如坚冰中的光。
年轻的杨知寒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有味道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跟随《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专访,一起走进杨知寒的东北世界。
杨知寒
东北人的基因
杨知寒现在生活在杭州,2012年读大学起,定居钱塘江边。18岁离开东北,她的性格是在南方成长、成熟起来的,但是最敏感、对世界观察最细致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东北。
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安静,话不多,养两只猫,喜欢独处。这是表面。她一位男性朋友说:“看着多文静一小姑娘,还94年的,喝起酒来能把男的都干桌子底下去。”
这是东北人的基因吧,杨知寒说。看上去再静,支棱起来还是东北人那股劲儿。
杨知寒(左一)参加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
当下,“东北”是一个热词,从文学到音乐、电影到脱口秀。双雪涛、班宇、郑执被读者称为“铁西三剑客”“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与这三位辽宁沈阳的80后作家不同,90后的杨知寒来自黑龙江。
她的家乡齐齐哈尔,是位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交汇处的一座城市。这个城市还诞生了歌手毛不易和二手玫瑰的梁龙。后者半瓶摇滚半瓶二人转,东北味的当代艺术,粉丝不少。
在杨知寒看来,共同的地域、文化之下,大家的感情是相通的,对那些作品、歌曲也很亲切。但东三省加上内蒙古东部,东北挺大一块面积,广阔的土地、漫长的时间里,东北很难用一个标签完整概括。此外,90后的她在成长路上遇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节点上的她,对东北的记忆,又有些不一样。
萧红(1911—1942)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
当下,以双雪涛等为代表的青年作家,被称为“新东北作家群”
说到东北文学,从萧红一代,到迟子建一代,再到80后90后的一代,始终呈现不同面貌。正如萧红走出东北后对东北的书写,杨知寒在杭州书写东北。
有读者很喜欢杨知寒,说她和新东北作家们是“时代先声”,也有读者觉得杨知寒写得“一点也不东北”。
读者的评价,杨知寒很少看,以后也不准备看。“读者看法很重要,但我了解自己,好的不好的声音,看到都会影响我。好的让我膨胀,不好的让我消沉,影响写作的状态,所以不如保持距离。”
离开东北十年,杨知寒在记忆、新闻和返乡经验中,不断感受着东北。“有可能东北多待一待,取材更方便,但我喜欢距离感,太近反而可能写不好。”
杨知寒,图片来自西湖杂志微信号
爱玩游戏的早慧少女
杨知寒的写作开始得“既早又晚”。
说早,是小学时老师布置写日记,为了应付、也为了给自己制造乐趣,她开始以连载小说搪塞作业,一连写了好几本日记本。
好在老师也没阻止,这让杨知寒从小就会讲故事。后来上大学时,妈妈翻出来当年的日记本,杨知寒说,留着吧,少年的幻梦值得怀念。
说晚,是2018年——她把这一年作为一个文学的起点。这一年她写出了《黄桃罐头》,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第一次在文学期刊发表作品,“我的文学道路有了新的方向走,路看着是窄了点,不见什么光,但硬着头皮走下去,隐约见希望。”
这时候,她已经大学毕业两年了,以写作为生。
刚考入大学的杨知寒,有段时间没日没夜地写。大学四年,也没想好人生方向,就是不想上班。同学都在工作、实习的时候,杨知寒还在写,网络小说、纯文学都写。
好在到毕业的时候,她可以靠写作养活自己了,也就一直没上过班。从小时候起,杨知寒就话少,喜欢多思多想。对世界的困惑、求学路上的躁动,她通过小说里各色人物展示出来,一路走上文学道路。
杨知寒喜欢打游戏。这是她最喜欢聊的话题,媒体从来没问,她觉得有点遗憾。
她打的主要是RPG类游戏,《女神异闻录5》《塞尔达传说》……“《塞尔达》的画风可能一开始劝退你,但你玩一下你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了。”
《塞尔达传说》游戏界面
好的游戏带给人沉浸感,比如《塞尔达》里孤军奋战的孤独感,让你沉浸在一个故事里。杨知寒说,在这一点上,游戏跟小说一样。不同在于,游戏玩家可以自己塑造人物,小说读者不行。
“大人失去了沉浸幻想世界的能力。可能工作太忙了。”
以下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与杨知寒的部分对话:
记者:有读者好奇,94年的您经历了什么,才写出那些故事?
杨知寒:我也没经历啥。写小说主要靠观察和感受力,要对故事和人物有信任感,写自己不相信的事情,读者一下就看出来了。你要把自己变成那个人物。
之前我写精神病,去网上看他的状态,身边朋友说你不能再看了,说话跟他一样一样的。说简单其实也简单,你找到那个方法,在人物身上就可以进去出来、出来进去。
照镜子是我的一个方法。我书桌上立着一面镜子,写人物的时候我会观察我的表情,带入人物的语气、表情、心理。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对我很有用。从镜子里,我可以看得到那个人物的状态。
不写作的时候,平时照照镜子,观察自己啥状态也挺好。
记者:九篇故事里写得最顺的一篇是哪篇?
杨知寒:写得最顺的是《水漫蓝桥》。这个小说是完全虚构、没有原型的,里面的“我”是一个中年离异的男人,是饭店的一个厨子,那接近精神世界的我——自由自在的一个厨子。
最开始是在网上刷到一个东北厨子的视频,那种状态是我很喜欢的。通过厨子的视角,戏子刘文臣、老板娘、学徒等等人物都出来了。
我想讲几个失去生活温暖的人碰到了一起。厨子是一个很烟火气的人物,通过他,几个人碰到一起。
记者:我印象深刻的是《水漫蓝桥》中你写到二人转,其中有所寄托?
杨知寒:首先我很喜欢二人转。二人转中有很多正戏,好看。
很多同龄人包括年长的人,对二人转有点漠视、甚至抵触,觉得它呈现出来的是低俗。但如果你更了解,你会心疼它。很多正戏,语言灵活、故事深刻,尤其是些生活化的部分,它力求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看进去。
以前我跟大家的态度是一样的,这两年才开始爱听。故事没有太多新的,都是来自老的民间话本。比如《马前泼水》这出戏,朱买臣的故事,《西厢》等很多地方戏里都有,在二人转里就很生活化,表演特别抓人,有感染力。
《水漫蓝桥》本身也是二人转一出戏的名字,刘文臣在戏里戏外都在等他的心上人,也对二人转的正戏保持坚守。但今天二人转跟东北菜一样,大众理解里,都是不上台面的东西。
记者:《瑞贝卡》里对于朋友圈、人的距离的讨论,也有很多读者喜欢。
杨知寒:《瑞贝卡》是一个半真实的故事,故事有两个原型。
一个女孩是我身边的,得了抑郁症轻生了,得病这事家人不知道,今天在新闻中大家也越来越关注抑郁症了,我也一直想写写。另一个女孩一直在我朋友圈,她发大量朋友圈,8年来从不间断,突然一天一条不发了,但账号还在使用,我对她的状态很好奇。这两个人揉在一起,就是瑞贝卡(李小瑞)这个人物。
瑞贝卡的结局,一开始不这么安排的,开始是让她活着。但很多人写作会有共同的经验:写着写着,人物有她自己的归属。
这个小说有个关键词,就是“隔绝”。瑞贝卡在朋友圈是热闹的,但真实生活中与社会是隔绝的,她没有可以倾诉和依赖的人;“我”与她两个主人公,也是完全隔绝的。这让我想到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朋友圈这种平台,到底把人与人的关系拉近了还是推远了?
记者:你最喜欢、影响你最多的作家是谁?
杨知寒:一直在阅读,一直在变,每次被问,这个问题最不好回答。作家中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我影响比较大,还有芥川龙之介、福克纳,大体偏冷峻这一卦的。
记者:《瑞贝卡》让我想到鲁迅的《故乡》,都是离开故乡的“我”对故乡故人的观察;《水漫蓝桥》里落魄的刘文臣,让我想起《孔乙己》。
杨知寒:这样的联想和反馈我第一次听到,挺好的,写的时候没想到。写边缘人嘛,就是那样。
鲁迅看问题很毒、犀利,我希望自己写小说也能这样。因为他犀利,所以他节制、不乱用,不带偏驳的个人色彩。文字底下,鲁迅又有一颗悲悯之心,未必像他的文字那样刚强。这是更可贵的品质。
我真正意义上理解鲁迅,是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那时要考研,看很多鲁迅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孤独者》是最触动我、影响最深的。
转载自《钱江晚报》
原标题:专访丨杨知寒:
“新东北作家群”的90后女生,在杭州书写东北
作者:宋浩
转载时有删改
原标题:《萧红走出东北后写东北,她在南方书写东北丨译林年度好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