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危机或危及全球,两党分歧将使解局困难重重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实习生 杨安琪
2023-01-19 17:40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视觉中国 资料图

近日,美国政府由于预算赤字陷入债务上限危机,美国财政部呼吁提高债务上限,但立法工作由于两党分歧面临重重困难。

美国政府陷入债务上限危机

据《纽约时报》1月17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1月13日警告说,美国将在1月19日达到其现有的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一旦达到债务限额,财政部将采取“非常措施”避免出现债务违约。

耶伦表示,“非常措施”预计包括出售现有投资,并暂停公务员退休和残疾基金以及邮政服务退休人员健康福利基金的再投资。此外,财政部还将暂停对联邦雇员退休系统节俭储蓄计划的一个政府证券基金的再投资。

美国由于存在预算赤字,因此必须借入巨额资金来支付账单。耶伦表示,除非提高法定债务上限,否则上述那些“非常措施”也只能使政府“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运作,最多只能撑到6月初,届时,美国国库的资金可能会枯竭。

债务上限是美国联邦政府为履行其财政义务而被授权借入的资金总额的上限,由国会于1917年设立。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自1960年以来,美国财政上限已经被干预了78次。最近一次由国会在2021年12月通过立法,将限额提高2.5万亿美元,并将违约风险推迟到2023年,但提高上限并不授权新的支出承诺。

提高债务上限使联邦政府能够继续发行为其运作提供资金的债券,同时也能促进全球商业活动的发展。国债为政府许多项目(从军事到社会项目)筹集资金,同时也是全球金融的基石,能够帮助美联储控制货币供应。

但如果政府无法向其债券持有人支付所需的款项,最终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经济学家和华尔街分析师警告说,这种情况将对经济造成破坏性打击,同时可能使全球陷入金融危机。

立法工作面临重大分歧

据《华盛顿邮报》1月18 日报道,采取提高债务上限这一措施需要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和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就提高限额达成协议。但是,在如何进行谈判的问题上,众议院的共和党保守派和温和派之间仍存在分歧。

据《纽约时报》报道,由共和党人控制的众议院通过了管理立法的新规则,这使得提高债务限额变得更加困难,参议院共和党人还坚持认为,提高债务限额应与“结构性支出改革”相联系。

拜登表示,他将反对任何将削减开支与提高债务上限挂钩的尝试。白宫和国会的民主党人也表示,他们不认为提高限额是一个需要讨价还价的问题,达成协议将需要调和众多分歧,这提高了长期对峙的可能性。

虽然拜登政府正在敦促立法者通过一项允许更多借贷的法律,但一些众议院共和党人表示,只有在政府同意大幅削减开支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投票支持,而白宫和参议院的民主党多数派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刚刚夺回众议院控制权的共和党认为,他们必须对联邦预算施加财政限制以控制支出,而债务问题正是契机。而民主党人认为,共和党这种想法是哗众取宠,有可能使美国出现债务违约,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而且可能会对国内经济造成相当大的损害。

美媒称,债务违约可能使美国立即陷入经济衰退和信用评级下降,也将对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破坏,从而提高借贷成本。穆迪分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表示,债务上限的长期僵局将影响美国经济、损失600万个工作岗位,抹去多达15万亿美元的家庭财富,并使失业率从5%左右飙升到大约9%。

债务上限危机不等同于联邦政府停摆

债务上限危机与联邦政府停摆之间尚有区别。当国会不通过联邦拨款法案时就会发生政府关门,而如果立法者不批准解除债务上限的立法,就会发生债务上限危机。一旦政府采取非常规措施并耗尽资金,它将无法发行新的债务。这意味着政府将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支出,包括欠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和其他款项,军队工资和退休人员的福利。

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月18日报道,美国国会上个月通过了一项1.7万亿美元的联邦支出法案,避免了政府关门而导致非必要业务停止及拖欠联邦雇员工资。该立法将为政府运作提供资金,直到9月30日财政年度结束。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