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调查│丛书这一套,你吃吗?
诸多出版社在书籍出版时,常常选择以系列、丛书的形式推出。一套丛书,相似的主题、统一的装帧风格,摆在书架上气势不凡。出版社的这一策划编辑、营销方式,有多少人愿意接招?为了凑齐丛书,是否买过不需要的书?近日,我们采访了部分网友。
折口:
我很吃这一套。如果买到一本好书,我就会对这个系列产生兴趣。而且出版社也很会做这种营销,我买的书里,常常会附赠介绍本书系其他书目的内页,这些内页上会介绍很多本来不知道,但光看标题或作者名字就能吸引我的书。这种书系推荐提高了搜索效率。
但是,我觉得丛书里,特别是一些译丛类的,最大问题就是翻译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书系格外严重,比如我比较反感的“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译丛和“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前沿”译丛,前者的许多书装帧典雅但无甚实质内容,要靠拉大行距和半本书的参考文献来撑页数,后者虽然都是名家名著,但翻译极差。两者都有为出丛书而强行凑数的感觉。
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当然也有一些总体质量好的译丛,推荐“人文与社会”译丛。
人文与社会译丛于东:
我手边的书,除了“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就没有全套齐全的。因为我坚持只买自己感兴趣和预定要用的书。买过系列里的一部分书的话,那就太多了,有“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这类纯粹学术的,也有“译文纪实”、“甲骨文”、“新民说”这类没那么学术的。
我觉得买书还是依照兴趣和需要,只根据丛书或系列买书,会吃亏。丛书或系列只是提供了线索,仅供参考。如果某个系列做得好,比如“译文纪实”系列,当然可以发挥替你选书的功用。但现在空闲时间少,金钱也要考虑,不得不更加慎重,避免把有限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无限的书堆中。
译文纪实系列部分书籍即便同一个系列内的书也各有优劣或侧重,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有些系列的外溢效果太强,豆瓣上打分的水军又太多,稍有不慎就会上当。丛书品牌也是营销手段的一种,一旦名头打响,人们自然愿意多买。像“甲骨文”出的历史书大多不是严肃的学术作品,受众面很广,偶尔夹杂一本学术书,大家也照买不误,买完才大呼枯燥,但销量已经被名头推高上去了。
甲骨文系列部分作品双人鱼:
我一般不会因为一本书就买整个系列,原因很简单:穷。买完后悔的系列实在太多了,有的书,本来以为是学术专著,结果买回来是通俗读物,比如“甲骨文丛书”里宫崎市定的《雍正帝》,当时就冲着他的名气买的,读完发现他的观点国内早有人提过了,而且材料使用也有点问题,他的这本书就是面向日本人科普中国历史用的,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合适。
还有一套很有名的丛书,也有点坑,《哈佛中国史》。这本书唐朝以前的历史是陆威仪写的,后面是各个领域的相关学者来写,但是前后水平差异较大。比如罗威廉写的清代卷,尽管写的是通史,但他把当前美国关于清史的最新研究都写进去,收获的内容很多。陆威仪写秦汉史还不错,但他写其他朝代就不行。
《哈佛中国史》而且我平时读书也真的比买书慢,“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本书,再买同一书系里的其他书。
天予:
对于一个有藏书癖的人来说,在资金宽裕的情况下,会千方百计补齐自己的套装书。如果是新出的丛书,在书柜上满满当当、金碧辉煌地站成一排——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这是一种非凡的体验。如果是旧的绝版套装书,你还不能一下子搞齐一套,须一本本尽力搜罗,每当在旧书店发现其中某本,这种激动不亚于找到失散多年的双亲,在痛哭涕零之余还要仰天长啸感谢上苍缘分妙不可言,希冀能找寻到剩余失散的兄弟姐妹十三姨。
一般新出的书,如果碰上整套售卖但自己只喜欢里面一本,我会量力而行,视自己经济状况和需求的紧迫程度。当然,买了一本读完之后,觉得整个系列都还比较有趣,就会陆续把其实自己不需要的也补齐。
我目前没有买到令人后悔的丛书,甚至有的系列一本本买着,出一本买一本,有天一抬头会发现之前的都绝版了,小小一箱十几本可能价值上千,会很开心。另外一种趣味,就是有的书并不是一个系列或丛书,自己也会无事生非地在书架上整出个主题系列来,比如和猫有关的书,和颜色有关的书,和屎有关的书,和丑有关的书。
阿南:
对于丛书和系列,我会因为喜欢其中一本而去关注同系列的其他书,比如上海译文的村上系列,我很喜欢那一套白色封皮的版本,所以如果买村上的书的话,会希望尽量买这一版,放在书架上会很开心。再比如北大出版社那一套《XX学的邀请》系列,也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读了人类学、经济学那几本。但也确实没有把一套书都买齐的想法,我买书还是会看自己对这本书的偏好,系列、编辑、出版社都只是一个辅助增加这本书的可靠程度。
大学的邀请系列丛书当然,不管怎么样都会有失手的时候,比如我很喜欢的推理作家京极夏彦,其实京极堂系列整个确实水准都不错,但也会遇到新出的买下来之后发现远不如前作的遗憾。
京极夏彦的京极堂系列我觉得系列丛书,现在亚马逊在推的一个想法我还挺感兴趣的,就是类似于豆瓣“喜欢这本书的人还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把一些书籍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系列,而不是通过编辑来选择。当然,这样的方式可能比较适合电子书出的系列。
周周:
我喜欢小而精致的丛书、系列,尤其是最新面世的、供应量足的系列,我会选择都买,比如北大出版社的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里面有王汎森老师的书,还有复旦出版社翻译的一套“新媒体译丛”。但是像江苏人民出版社那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得很多,而且有很多本出得很早,我只能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通过二手书店淘到。我觉得出版社的推荐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平时从各大出版社的微博号上能了解到最新书讯,一些书店推的排行榜也会成为我买书的重要参考。
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海外中国研究丛书马悦:
我完全没有抵抗力,看到一本不错的,如果后面有一系列,基本上都会再从系列里买几本。除非有的系列完全买不起,比如商务印书馆的彩虹书,只能一本本买,而且这些系列我在搬宿舍、搬家的时候也都尽量不让它们分开,同去同留。至今没有遇到买完后悔的系列,每个系列买完以后都心满意足,然后连塑封都不拆,等他们在书架上落满了灰,依然相信自己有一天会翻开来看。书籍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装饰景观,而非知识阅读。
丫丫:
之前在图书馆随便逛,借了一本《追寻自由的古希腊》,借这本书就不是因为书本身,而是因为看了书丛的总序后被吸引了,它是“轻与重文丛”系列的一本。一部丛书的总序,能让人体察到做书人的深刻和野心,以及丛书总编的视野和素养。如果总序写得非常有识见,丛书选书质量一定不会差,制作也会很精良。
轻与重文丛第二辑这套书的总序里写了一段:“一只螃蟹,一只蝴蝶,铸型了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的一枚金币图案,象征一个明君应具备的双重品质,演绎其拉丁文的座右铭:‘FESTINA LENTE’(慢慢地,快进)。我们化用作为‘轻与重’文丛的图标,旨在传递这种悠远的隐喻:轻与重,或曰:快与慢。轻,则快,隐喻思想灵动自由;重,则慢,象征诗意栖息大地。蝴蝶之灵动,宛如对思想芬芳的追逐,朝向‘空气的神灵’;螃蟹之沉稳,恰似对文化土壤的立足,依托‘土地的重量’。”
有的丛书虽然没有总序,但是一些非常有声誉的出版社的项目,质量也会很有保证,就拿国外丛书来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文经典系列,就本本都很精致经典,从书籍的装帧到译本的选择,都很有收藏价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