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茧居族面临的“三重阻碍”
【编者按】
“茧居族”一词由英文cocooning翻译而来,指那些一直处于狭小空间、不出社会、不上学、不上班,过着自我封闭生活的隐蔽人士。据报道,在日本,有超过百万的茧居族,他们或啃老,或饿死,或自杀,或酿成新闻事件,成为日本的社会问题之一。《茧居族援助手记》的作者石川清,曾任NHK记者,2000年开始对长期茧居族开展援助工作,坚持回访,带他们出国旅行。《茧居族援助手记》这本书便是他这些年援助工作的记录。该书中文版近日出版,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录其中一篇。
茧居族
我在15年前就与很多年轻的茧居族打过交道,有很多人至今仍和我保持联系。有的人当初根本无法走出自己的房间,不用说我这样的访问援助者,就连与自己的家人也难得见上一面,属于危重程度的茧居族,现在却恢复得很好,不仅上学就业,还与普通女性结婚生子,过上了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能够暂时去上学或工作的茧居族当事人大有人在。但是,这种状态持续3年以上的案例却很少。
对于成功去上学或工作的案例,只有至少持续3年以上,我才将其视为有所改善。就经历过长期茧居的年轻人而言,持续稳定地参加社会活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时的改善往往带来的是空欢喜一场,之后却很可能因反弹而大吃苦头。
我所援助的长期危重状态的茧居族当中,努力走到结婚这一步的案例,也就是四五年前才出现的。走到就业这一步的案例是大约10年前开始逐渐出现的。
其中,有的人并非普通就业,而是拿到精神残疾的残疾证后,以残疾人的身份尝试就业。因为与普通就业相比,工作要求没那么高,还能获得官方的福利性援助或支援机会。而且,即使拿着精神残疾证也结了婚的案例每年都会有。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世人对于精神残疾还有不少歧视或偏见。特别是涉及婚姻,这种倾向就更强了。比较一下成功结婚的案例就会发现,没有拿残疾证就脱离茧居状态、实现自立后结婚的人,与普通女性结婚的更多。反过来,获得精神残疾残疾证的人的结婚对象往往都是同样持有残疾证或者长期去门诊接受治疗的人。
如果疾病或症状比较严重,有残疾证就可以获得持续治疗,因此拿到残疾证是有必要的。仅是持续治疗这一点就很重要。
起初在长期危重的茧居状态中痛苦挣扎的年轻人,冲破重重困难,持续参加社会活动,与人生的伴侣构建稳定的生活。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在到达可以称为阶段性目标的门槛之前,我认为大致有三重阻碍。如果无需勉强自己,能够享受跨越这些阻碍的过程,应该就能脱离茧居状态,脱胎换骨,实现自力更生。
所谓三重阻碍,指的是如下三点:
①孤立的阻碍:当与他人或社会无法保持关联时面临的阻碍。有时候当事人与同一屋檐下的家人都断了联系,置身于顽固的孤立状态中。有的危重案例中,当事人几乎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或支援,所以需要访问援助或医疗看护。不过,就算开始了访问援助,当事人也不会马上(几周到几个月之内)从孤立状态中脱离出来。仅是跨越最初的这道阻碍,往往就会花费数年时间。虽说如此,就算强行闯进去将茧居族当事人暂时救出来,送到医疗机构或者援助机构,事后却会留下很深的芥蒂,反倒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大吵大闹或混乱的状态,需要注意。就我个人而言,除非能够判明危重的精神疾患症状,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采用强制性手段。
②成长的阻碍:很多有长期茧居经历的人,在青春期及青年期(10岁到25岁左右)经历了长期的孤立状态,无法完成一个人成长正常所需的体验和学习,有很多地方与社会脱节。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参加工作、进入融入社会的阶段,为了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发育阶段,需要补充体验一些以前没能完成的事。特别是为了避免面对社会或他人时“低人一等”,最好增加一些能够在他人面前拥有自信或引以为傲的个人体验,多与异性接触,多交朋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参与就业或上学等社会活动时,形单影只、老实巴交的人有时候会成为那个集体中被欺负的对象。而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有效对策就是尽早交到朋友和伙伴,哪怕极少数也没关系。
③融入社会的阻碍:就业或上学,抑或与异性交往、结婚,打造一个可以与各种各样的人共度时光、共享体验的“场所”时,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譬如就业的话,有时候因为一次致命性失误就会被开除,因此会产生一种精神压力:不能犯大的失误。而且,无论结婚还是工作,都不是短期内忍耐、一两年就能过去的事,而是必须维持、延续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周围需要有帮助当事人的朋友或顾问,也要培养一些能够释放压力的兴趣爱好或习惯。
以上就是三重阻碍的大概内容。每种阻碍都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不过,如果中途感到困难,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申请残疾证,先以残疾人身份尝试自立。如果病情严重,每个月还可以领到残疾补助(基础残疾补助的话,平均每个月大约6.5万日元,与国民退休金的最高金额相同,与生活保护金中用于伙食费或生活费的生活补助金额也差不多)。此外,可以在就业援助机构免费接受就业相关的培训或援助。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济方面逐渐面临困境的长期茧居族当事人应该考虑一下。
但是,在现行制度下,有时候这并不是一条以促进当事人的成长为主的道路,也许会让人生的选项变少。不过,如果今后针对残疾人的歧视现象减少了,援助制度更加完善的话,这种情况也会得到改善吧。
要想在医院或诊所接受治疗,或者接受心理辅导,至少要获得茧居族当事人本人的同意或许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难。日本的制度原则上需要当事人提出申请,事实上如果不是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前面所讲的第一重阻碍(孤立的阻碍)的人,就很难接受医疗护理。这也是造成针对茧居族的护理越发困难、当事人茧居状态长期化的一个原因。如果当事人一直拒绝医疗护理,就几乎无法接受任何与医疗相关的服务。
我感觉还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无需强制,就能够克服第一重阻碍。在开展茧居族援助活动之际,这是我们应当持续思考的大问题。
《茧居族援助手记》,【日】石川清/著 孙逢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11月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