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羲之小传|清谈废务?这是一个问题

龚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023-01-18 18:1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滥觞于汉末的清谈,至东晋简文帝时达于鼎盛阶段。与王羲之同时的名士,几乎无不清谈。殷浩、刘惔、王濛、支遁、许询、孙绰、谢安等,都是魏晋清谈史上的著名人物。

魏晋时代的世家大族,既是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引领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潮流。琅琊王氏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也是精神文化领域的主要创造者,出现过两晋清谈史上的领袖人物。例如西晋王衍,祖述魏代正始时期的玄学家何晏、王弼,立论以无为本,名满天下,朝野纷纷向从,称为“一世龙门”。王敦、王导,早在西晋时就属善谈之列。永嘉南渡之后,王导存亡继绝,把洛阳的清谈风气移植到江南,是东晋初期的清谈领袖。

王羲之出身于清谈人物辈出的王氏大家族,早年做过会稽王友,而后来的会稽王是东晋中期清谈的核心人物,沾染清谈习气一点不奇怪。羲之幼年时讷于言,长大后“辩赡”。赡,丰富之义。“辩赡”,是说长于辩论。我们读羲之致信会稽王,陈述不宜北伐的理由及评论时事,井井有条,逻辑严密,说理充分,证明“辩赡”的评价不虚。

羲之能辩,但并不特别醉心于清谈。像殷浩那样通宵达旦的剧谈和微言,羲之似乎不曾有过。相反,他对当时盛行的清谈有过尖锐的批评。

大约在穆帝永和三四年间,羲之在建邺做护军将军。这时,隐居会稽东山的谢安有事来到京都,与羲之共登冶城。从高高的城楼俯瞰曲阿湖,碧水如镜,杨柳如烟。远眺城外,茫无涯际。谢安游目骋怀之际,不禁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羲之对谢安说:“夏禹勤于国事,手掌和足底长满了老茧。文王忙得顾不上吃饭,每天事情多得应接不暇。现在战争不断,应该人人为国效劳,而空谈荒废事务,浮文妨碍要事,恐怕不适宜当今。”谢安回答道:“秦用商鞅,二代就亡了,难道是清谈导致的祸患吗?”

羲之对当世清谈风气的批评,不是什么新见解。早在此之前,已经有人以为西晋的灭亡,是清谈浮虚造成的。但另一派对清谈误国论不以为然。例如王导、庾亮就为放达清谈之士提供保护伞,前者还是谈论《声无哀乐论》、《养生论》、《言尽意论》的专家。

为什么羲之批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主要原因还在于他的人生态度基本上是入世的,有忧国忧民之心。不干实事,日夜清谈,肯定影响日常事务的处理。他懂得这个常识。

谢安虽比羲之年轻十七八岁,却早有大名。扬州刺史庾冰和吏部尚书范汪先后推荐他做官,却被一再拒绝。越是坚持不做官,名气就越大。他是会稽著名的清谈家,以秦二世而亡的事实否定清谈亡国论。这是有说服力的。当然,“当局者迷”,王羲之与谢安,当时都不可能理解清谈对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美学史的巨大贡献。

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冯本)

后来,当王羲之与清谈人物王濛、刘惔、支道林有了较多的交往之后,尤其做会稽内史期间,感受到会稽浓厚的清谈文化的氛围,开始改变对清谈的负面看法。作为会稽最高的地方长官,他会出现在一些重要的清谈场合,不一定是谈论的组织者,却是很有水平的倾听者。

《世说·文学》三六,记羲之做会稽内史之初,从轻视支道林到折服于对方的美妙清谈,可谓前倨后恭,很有趣味——

王羲之初到会稽,支道林也在彼处。孙绰对羲之说:“支道林谈论,卓杰天拔,悟解新异,得之于天心,自出胸臆,极好!您想见见他吗?”羲之本自有高爽之气,很轻视支道林。有一天孙绰、支道林共乘车往羲之所在。羲之坚守自己的交游界限,看到支道林后,一句话也不说。支一看王瞧不起自己,待了一会就走了。后来,羲之要出门,车停在门口。支道林对羲之说:“君留步,贫道与君谈一会儿。”遂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流连不能已。”

支道林不愧是超一流的清谈家,义理天拔、才藻新奇的谈论,很快就攻破了羲之不与之交往的心理防线。而羲之折服于支道林的清谈,再次证明他确有鉴裁人物的能力。在此之前,他肯定听过别人的清谈,比如庾亮、王胡之、殷浩、刘惔等,对清谈人物的高下必有自己的看法,如今听闻支道林数千言,即知此乃清谈的新境界、新高度。

东晋中期江南的清谈,会稽的清谈水准甚至超过了京都。此地聚集了一流的清谈人物,尤其是支道林,玄、佛兼谈,新见迭出,当世名流无不为之倾倒。再有,谈论往往与游览相结合,山水之美与哲理之美两相融合,特有兴味。羲之作为地方长官,经常参与支道林、谢安、孙绰等人的清谈,是必然之事。久而久之,受到清谈风气的沾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先前对清谈的负面看法。

此后,羲之与支道林的关系非比一般,甚至成了后者声名的守护者。《语林》记载羲之阻止支道林为殷浩讲说佛经的故事,也非常有趣:殷浩读佛经有所不解,派人迎林公前来。林公打算去,羲之却阻止道林,说:殷浩对于义理的思考深弘远大,一般人不易作他的对手。况且殷浩自己不解,你也未必能通。纵使殷浩佩服你的讲说,你的名声也不会增加。假若疏略不合佛理,你就会跌去十年道份。林公觉得羲之所说有道理,最后居然不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清谈的胜负,关系到谈论者的声誉,不可轻率走上谈席。又能发现,羲之与林公,都是“噉名客”,太看重名誉。有人说,羲之劝林公谢绝殷浩的邀请,是为林公好,说明羲之厚道。这种说法有点牵强。清谈必有胜负,固然有关声誉,但谈理的根本目的在胜理的探求。过分看重名誉,畏谈、不谈,何来相互争论和探求义理的精彩?

至此,羲之已经和会稽的清谈名士打成一片了。那么,羲之是否只听不谈?不是的。羲之也能清谈。时人有过这样的评论:“右军诣嘉宾。”嘉宾,郗超,郗愔之子。诣,指理论造诣。时人以为右军的理论造诣可及郗超。郗超听到时人的议论后,说:“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见《世说·品藻》六二)意思说,不可说相及,止可谓朋(朋辈)。即无高下之分。郗超大才,精于义理,而右军可及郗超,不分高下。由此可知右军亦能清谈,而且水平不低。

-----

龚斌,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单雪菱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