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注】希森马铃薯太空育种传喜讯
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驻留中国空间站6个月。1月12日,2万粒马铃薯种子顺利运回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包括这批马铃薯种子在内的科学实验样品随舱返回,并陆续交付科研实验单位。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位于乐陵市黄夹镇,中心负责人梁希森对这些刚刚“下凡”的种子寄予厚望。据他介绍,自2007年以来,该中心研发的马铃薯新品种屡获佳绩,其中,“希森6号”以单季亩产9.58吨的产量刷新世界纪录。希森马铃薯商都组培中心年可繁育脱毒苗1.5亿株,生产脱毒原原种4亿粒,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组培中心。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而要想在世界马铃薯生产中保持领先地位,作为“芯片”的种子尤为关键。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16年来,不仅采用传统杂交育种方式繁育新品种,还不断创新育种手段,先后尝试了分子育种、激光辐射、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这次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上天,是该中心首次尝试航天育种。
技术人员在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库察看种质资源试管苗长势
“种子上天,可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主任王珍珍表示,上天的种子和航天员一样,得“过五关斩六将”,须具备遗传稳定性一致、综合性状优良、发芽率高等特点。
经专家评审、遴选,该中心在自有的2800余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中,优选了20个优良组合的2万粒马铃薯种子送审,经批准,获得驻留中国空间站的宝贵机会。
“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梁希森介绍,他渴盼经过太空之旅,希森马铃薯能在外形、产量、口味上有大的提升。
梁希森也清楚,太空诱变具有随机性,性状可好可坏。“下凡”的种子已经纳入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度的播种计划,经过科研人员筛选、培育,短则三五年、长则十余年,若持续表现优异,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天选之种”才算得到认证。
▍信息来源:德州24小时
▍编 辑:李 宁
▍审 核:孙存瑞
▍投稿邮箱:sdxrmtzx@163.com
声 明:商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原标题:《【关注】希森马铃薯太空育种传喜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