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引江济淮,千年圆梦:安徽“一号工程”背后的肥西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宋昕倩
2023-01-18 09:0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安徽 >
字号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2022年12月30日,伴随着开闸放水、航船鸣笛,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实现试通水通航。在2万余名工程建设者历经6年奋战后,长江与淮河成功实现“牵手”。与此同时,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引江济淮工程布局示意图  肥宣供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务院确立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将达5100余万人,改善灌溉面积1800多万亩。

在引江济淮工程中,位于安徽肥西县的派河段,是运河跨越江淮分水岭实现江淮沟通的关键一段,面临着高切岭、大开挖,长江水两次提升等技术难题。而建在派河上游两岸的肥西县上派镇也成为了江淮运河经过的唯一的规模城市建成区,这里的路网密、桥梁多,人口高度聚集。

为保障“一号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运河水质改善,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被攻克,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实现了。在这背后,是安徽“第一县”艰苦卓绝、大胆实践、积极创新的城市精神和品格。

派河口泵站  肥宣供图

如今,高大壮观的派河口泵站在肥西巍然矗立,河道中一汪清水缓缓流淌。未来,肥西还将以派河为设计母体打造江淮运河经济带。根据规划,江淮运河经济带肥西城区段全长18公里,重点利用桥下空间、滨水空间打造节点景观,塑造“九景十八驿”的运河风情带。

建一条运河,筑一路风景。一幅幅天蓝水清岸绿、宜居宜业宜游的画卷,正在肥西徐徐展开。

派河口节制闸和船闸  肥宣供图

从千年遥望到梦圆牵手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引调水工程。

该工程自南向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段落,建设凤凰颈、枞阳、兆河、庐江、白山、派河口、蜀山和东淝闸共八大枢纽。事实上,关于引江济淮的构想,最早可追溯到近2000年前。三国时期,曹操曾试图沟通江淮水系,可在开挖过程中却“日挖一丈,夜长八尺”。尽管“曹操运河”就此不了了之,然而沟通江淮的梦想却延续了千年。

从此,一代又一代水利人接力踏上了追梦之路。2012年之后,引江济淮工程加速推进:2013年7月,安徽省政府成立省引江济淮工程筹备组;次年5月,引江济淮工程被国务院纳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201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建议书……

2016年12月29日,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肥西县派河口召开,这项“一号基建工程”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作为我国在建的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亮点不断,多项工程创下世界之最、亚洲之最和中国之最。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引江济淮第二代设计领头人朱青表示,为了输水和通航,切开了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江淮分水岭,其中最深切岭达46.4米,是我国开挖最深的人工河道。

朱青还举例提到,在肥西县境内穿越江淮分水岭的淠河总干渠钢结构渡槽跨度位居世界第一,创造了“水上流水,船上行船”的工程奇观。建设规模位于八大枢纽之首的蜀山泵站枢纽,总装机60000千瓦、总流量340立方米/秒,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混流式泵站;在长江、淮河设5处过鱼设施,是目前国内工程最多的鱼道集群;在派河建有150万吨/日截导污管道,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截导污管道;沪蓉铁路为工程让道改建,是国内首条高铁运营线路改建工程;引江济淮为候鸟湿地让道西移,也属国内首次。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

为了让沿岸人民喝上干净的“引调水”,水质是“天大的事”。作为引江济淮重要输水通道,穿肥西县城而过的派河,流经县内多个乡镇。肥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业贤表示,“派河水质的优劣对引江济淮工程和巢湖的水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此,肥西提出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派河”的承诺,真金白银投入建设,真正做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肥西县县城一景  肥宣供图

据了解,多年来,肥西县城的雨水均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派河,城区内雨污管网系统运行正常对保证派河水质达标至关重要。然而,因当初建设标准不高,加之使用年限久远,肥西县城内雨污管道的结构和功能损害严重,管道混接问题突出,渗漏现象频繁发生。

想要彻底改善其水质,就意味着要从源头动一场“大手术”。为此,肥西县投入20亿元,对全县288个老旧小区及104个企事业单位、周边10条小巷,所有市政道路的雨污管网进行全面整改。

为能如期给沿岸皖豫两省15个地市55个县市区人民送上一汪清水,肥西更是将原本需要2年的工期压缩到了4个月。肥西县住建局排水办工作人员感触颇深,他向记者坦言,“时间紧,任务重,只能多用人,多上机器。肥西县城内超300个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在同步进行,逾万人参与作业,两班或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

“整个上派县城几乎被翻了一遍。”不少肥西居民感叹,“我们也盼着雨污管网整治工程早点结束,派河水质变好了,对我们周边老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

除了全面整改主城区雨污管网外,肥西县也在加大污水处理能力。“落子”肥西的派河沿线截污导流工程,是引江济淮七项水质保护工程之一,体量最大、线路最长、实施最困难,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肥西县老旧小区隐蔽工程工序验收现场  肥宣供图

“该工程在肥西县境内长约45公里,占据全市大部分工程量。其主要功能就是把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通过管道截走,进行生态处理,不让其直接流入引江济淮航道。”王业贤介绍称。

现下,肥西县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2家,经过提标、管网改造,目前城镇生活、生产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率100%,进一步满足了肥西县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倾力守护着江淮运河上的黄金生态廊道。

在全力保障“一号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快速高效,还有肥西细致入微的城市温度。

记者了解到,肥西段一期工程需要征迁安置3069户、12932名居民,还涉及水利、铁路、公路、供电、通信、供水、燃气等专项设施迁改。为做好全县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和工程的顺利实施,肥西县委、县政府于2015年成立肥西县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2022年4月,肥西县就已全面超额完成省引江济淮办公室下达的征迁任务。

正如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全程参与者,肥西县引江济淮协调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周永建说的那样,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肥西全县水资源配置,构筑肥西水网骨架,实施全域水系连通,提升肥西的城市品质。“把工程建设好,对于肥西的发展意义重大。”

百里画廊和九景十八驿

俯瞰肥西,蜿蜒的派河犹如精美“玉带”穿城而过。派河流域的整治,不但是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保障,更是肥西城市更新、提升派河流域生态品质的重要机遇。

2023年1月5日,在肥西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县长王新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品质,高品质建设新城区,加强“三区一带”规划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其中“一带”便是江淮运河经济带。

时下,肥西正以派河为设计母体打造江淮运河经济带,打造精彩纷呈的众乐之河,功能特色为“创新水岸+共享水岸+绿色水岸”。江淮运河经济带肥西城区内河段将突出“创意无疆、智慧之河”的理念,提升两岸园林景观和城市形象。

肥西县“三区一带”总体鸟瞰图  肥宣供图

根据规划,江淮运河经济带肥西城区段重点是利用桥下空间、滨水空间打造节点景观,塑造“九景十八驿”的运河风情带。九景景区分布在河道两侧,包括绿洲洄游景区、创享观澜景区、派河大观景区等。景区以植物造景为主,将注重运河城市景观向田园风光的自然过渡,种植大面积的桃花、杏花、李花等植物,与垂柳形成桃柳映岸的优美景观。十八驿的景点则分布于全线景区之中,包括和谐驿、悬泊驿、花田驿、希望驿、温暖驿等。

此外,肥西还将高标准打造运河百里画廊,努力打造成“极具震撼、不留遗憾”的标志性文旅项目。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美好蓝图正在肥西成为现实。

从优质县城向品质主城跨越

除了江淮运河经济带打造,肥西“三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据新华网报道,2021年,肥西正式确定重点打造中派、紫云湖、群英湖三大片区建设。2022年,肥西大建设项目估算投资额490亿元,其中,三大新片区概算总投资151亿元,约占2022年大建设项目估算投资额的30.89%。

三大新片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2022年,57个基建项目全面启动,覆盖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县档案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等工程主体完工,安医大新校区、省胸科医院、省疾控中心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紫云湖、群英湖等市政公园启动建设,城市配套日趋完善。

在肥西建设的上海派能科技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施工现场  肥宣供图

日前,落户于紫云湖片区的派能科技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正在有序施工,在钢材的咣当碰撞声中,一个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正拔地而起。基地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以达到100亿,这无疑将为合肥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活力,也弥补了合肥市储能电池领域的空白。

派能科技标志着肥西县三大战新产业之一的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又迈上了一个新高度。而这只是肥西县产业兴城、以城聚产的缩影之一。去年,肥西确定并优化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布局。围绕着三大战新产业,肥西又以一流营商环境“双招双引”“招大引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三大片区,全链条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并迅速壮大。2022年,肥西共签约三大战新产业项目94个、总投资超727.2亿元。

随着江淮运河正式通航,三大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速布局,产业项目接连落地,“千亿”肥西正由优质县城向品质主城大步跨越。

很难想象,两年前的肥西还存在着城中村多散乱难治理,公共配套服务严重不足,建设推进缓慢,产业导入不够等问题。

眼下,肥西正依照描绘的宏伟蓝图有条不紊地对老城区进行改造,通过打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畅通城市道路网、城市风貌提升等一系列组合拳,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居民在老城的韵味里,享受现代优质的高品质生活。

肥西城区段河(航)道及青龙桥  肥宣供图

一江碧水长流,两岸尽是繁华。拥有“全国百强县”、安徽首个“千亿县”之名的肥西正迸发出更大的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个产城融合的示范样本,也将呼之欲出。

    责任编辑:张沛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