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缔造《风吹半夏》的他们不再神秘
刚刚过去的12月,电视剧《风吹半夏》风头一时无两。
这部由天津二十四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四格)制作的时代群像剧广受好评,超过25万人豆瓣评分8.4,爱奇艺热度指数破万、创现实主义作品热度指数历史新高,骨朵剧集全网热度指数12月榜排名第一。这部年末压轴大戏,为2022年电视剧市场做了一个完美收官,也向观众交出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随着《风吹半夏》的热播,其背后的制作方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从《理想照耀中国》到《冰雨火》再到《风吹半夏》,这两年佳作频出的二十四格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这家不断推出新作品、培育新导演的年轻公司,有着怎样的运作“手段”?未来是否还会有值得期待的良心剧作?
不惜代价 最大程度还原剧中年代
《风吹半夏》改编自阿耐的小说《不得往生》,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大潮下,女主角许半夏在钢铁行业激烈厮杀,最终取得事业成功,并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从1991年到2002年,该剧时间跨度12年。这是个不远不近的年代,衣食住行保留着独有印记。“场景驱动真实,制作上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精准还原上世纪90年代的质感。现在的受众大部分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还有着很深的记忆,所以这方面不能有丝毫含糊。”《风吹半夏》总制片人高金玺说。
《风吹半夏》总制片人高金玺
为保证剧中还原的年代场景既经得起亲历者检视,又能够将非亲历者带入那个年代,《风吹半夏》制作团队下足了功夫。导演及编剧团队前期做了大量功课,充分了解我国钢铁产业政策、结构变化等。美术团队实地勘景1000余处,实景改造300余个,大到码头、钢厂,小到一部手机甚至手机铃声,都经过仔细考量。造型团队准备了超1万套服装,而许半夏的服装,不仅来自那个年代,更是精准的对应到具体年份。
“从筹备的第一天,我们就拉了一个1991年到2002年的大事件时间表,对照剧本看这些事件对人物成长有什么帮助。”《风吹半夏》导演毛溦说,团队还查找了国家政策调整对钢铁产业的影响,以及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等年代和产业背景,让故事呈现更真实、更厚重。为寻找最贴近剧情的钢厂,主创团队们从北京到浙江,后又赶到东北,在东北跑遍了3个城市的各个钢厂。
“年代质感是通过大量细节构建的。回看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我们可能会用半新不旧来形容,那时的汽车、手机、室内装潢陈设、发型,甚至人们之间互送的礼物都有独特年代感。”《风吹半夏》导演傅东育表示,团队会优先选择接近的场景,再进行贴近年代感的改造,查看参考资料,进行视觉化设计,寻找实物道具等。“在保证还原那个年代的同时,还要有似是而非的创造感,美术跟造型都做到了,大家可以看到许半夏的每一套衣服,童骁骑、赵垒等的造型变化都是有设计的。”
许半夏的穿搭确实备受热议。“拉风皮衣、垫肩西装、微喇裤、大翻领衬衫、各类个性张扬的耳饰……那打开的不是衣柜,而是一整本复古风穿搭指南。”有人以《许半夏一套衣柜,半部当代女性服饰史》为题,参考《近现代中国人生活图典·服饰卷》等文献,写出了一篇几千字的分析文章。文章称,这些衣服非常还原,“你能处处看到网友说‘这件我妈有同款’。”
“剧中所有演员穿的衣服都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我们是从很多收藏家手里收来的。”高金玺表示,许半夏的穿搭不仅有力地支撑起角色人设,还能窥见上世纪90年代女性风貌。仅许半夏一个角色的服装造型就有300多套设计方案,最终呈现180多套。设计人物造型前,团队翻阅了那个时期的资料,包括杂志、报纸,以及描写那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等,从服装面料到发卡材质都做过严格调查。“我们的造型指导在筹备期间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也有过崩溃的时刻,但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主创迎难而上,才有了现在的呈现。”
回想起千里大转场那段经历,高金玺感慨颇深,“我们自己都觉得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剧中有很多冬天的戏,虽然在浙江宁波拍摄可以模拟类似场景,但无法表现出冰天雪地的氛围,于是剧组还是决定转场拍摄,整组600多人用了两天时间,跨越千里转场至哈尔滨,第3天就进入到正常的拍摄。
无论是道具、造型、服装还是置景等,制作团队都最大程度地追求真实,“为了达到既定的要求,我们确实是不惜代价还原了那个年代的风格,只有每一个细节都不凑合,才能最终呈现出高品质的、对得起观众喜欢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高金玺说。
心向阳光 作品权力最大
在一次采访中,许半夏的饰演者赵丽颖表示,傅东育讲故事时的信念感让她对《风吹半夏》有了信心。而这种信念感来源于二十四格,这是个心怀阳光的团队,始终以少年的赤诚去感受、传递世间的美好,以积极的行动去面对、解决所有的困境。
“与其说我们说服了赵丽颖及她的团队,不如说是互相吸引、互相信任。”高金玺表示,在爱奇艺平台的鼎力支持下,好的剧本加上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好的制作团队,好作品自然水到渠成。
在毛溦看来,制作团队与演员是一种双向选择。这些演员的经验都很丰富,他们会了解和观察制作团队是一帮什么样的人,要干一件什么样的事。“如果演员感觉这个团队对所有的事情都是糊弄的,他一定也会糊弄,如果他感觉团队是在认真完成一部好作品,他也会被带动。”
《风吹半夏》的主题是和解,无论是朋友之间、对手之间、亲人之间还是与时代的和解,都透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原著故事的真实感充满了激情、力量和欲望,人物的魅力打动了制作团队的每个人,这也是促使他们创作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用什么样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是摆在团队面前的最大问题。作品能否成功,实话实说,当时我们担心做不好。”高金玺说,后来傅东育和毛溦两位导演的一次对话,深深打动了整个团队,“我们内心足够阳光,就有足够的力量面对过去、不堪甚至仇恨,充满欲望地迎难而上,不正是我们要表达的主题吗?我们足够真诚地拍出想要表达的每一个镜头,至于结果不是我们考虑的。”
二十四格文化传媒正是一群心中有阳光、脚底有力量的人,沟通上遵循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原则,每个人都可以真实地表达对作品的意见;行动上追求精益求精,力求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因为有了内容第一的共识,我们才会在出现项目分歧时,全部站在作品角度考量,‘出好作品’是我们的首要目的。”高金玺表示,从结果看,《风吹半夏》让观众知道了二十四格,但在他看来实际是二十四格的努力成就了《风吹半夏》,“同时,非常感谢爱奇艺对我们这个年轻团队的认可和成就,正因为戴莹总对我们的信任,和我们这群创作者的认真,才有了观众的认可。”二十四格充分尊重创作者、尊重创作规律,让真正好的内容被发现、被赏识、被激励,“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导演多,这是我们的财富、成功的法宝,也是我们有别于很多公司的一大特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才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公司是一个聚人的平台,用一定的规则把一群有着共同艺术追求、共同梦想、共同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大家为同一目标——为创作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而努力。”
毛溦(左)高金玺(右)采访照
对于高金玺这段关于聚人的论述,毛溦深以为然。他觉得二十四格文化传媒的成员脾气秉性相投,踏实做事,乐于奉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个团队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于我们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而不是说谁名气大、权力大听谁的。我们这里权力最大的是作品,为了作品大家都可以妥协。”
头脑清晰 坚持内容为王
二十四格成立于2019年,是家年轻公司,但核心成员大都有20年以上从业经历。如傅东育,1993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次年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提名。他的作品《少林问道》《破冰行动》和《冰雨火》等广受好评。
创作以导演为中心,运营以制片人为中心是二十四格的运行规则,如果导演和制片人产生冲突,则以作品为中心。
“导演的创作生命力是二十四格最不可替代的地方。二十四格最核心、最特别的地方是导演合作机制,公司的导演们都能够沉下心,和编剧一起投入到剧本创作中。”傅东育表示,与他一起合作《理想照耀中国》的一批优秀年轻导演如毛溦、焦永亮和郑世龙,都有着强大的共情和创造力,他们让作品充满现实意味和思考空间,“希望二十四格能够带给市场一些好作品,也让年轻的导演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在傅东育看来,成立二十四格拓展了创作空间,从前期筹备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制作由公司承制,可以统一创作意图和作品意志,保证以作品精良为首要原则。“作品精良绝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于每一个创作环节,是我们每一次抉择时秉承的原则。在经济和社会效益选择上,我们更偏重于社会效益。”
《风吹半夏》导演傅东育
对于《风吹半夏》的成功,高金玺认为只有一个方法可遵循,那就是电视剧的基本创作规律。只有守住这个底线,才有可能做出想要的作品。很多人都知道但做不到,因为电视剧是集体创作,干扰因素较多,和一群什么样的人合作显得极为重要。
“在艺术创作中,头脑要非常清晰,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初心。我们要做的不是追着钱跑,而是遵从电视剧基本创作规律,坚持内容为王,把二十四格出品的每一部作品都做到极致。”高金玺说,有时为保住作品,二十四格在创作时是舍利的,比如2022年一整年没有着急开机新项目,而是在孵化剧本。
毛溦没有想到《风吹半夏》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踏踏实实把事做好,拍好每一个镜头,传递出每一句想说的话,结果反而超乎想象。”他表示,创作初期不要去想结果,想得越多干扰越多,越不纯粹,追着市场跑,迎合观众,迟早会被观众远远地甩下。
“未来二十四格在内容上会牢牢把握、抓好主题,用优秀的影视作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讲有温度、有深度的好故事,而不是盲目迎合市场喜好,随波逐流。”高金玺表示,制作上二十四格会做好品控,确保作品在影视化时用心、精心,让观众最大程度感受到创作者的诚意,以及对于好故事应有的尊重。
大浪淘沙。身为创作者和二十四格掌舵人,高金玺始终坚守创办公司的初心——创作追求不设限,品质不断提升,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把控、深度参与,确保观众看到的每一部二十四格的作品都是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希望我们每一部作品都能让支持我们的平台名利双收,这是我作为制片人毕生最大的追求。”
艺术高于生活 传递正向能量
《风吹半夏》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评论认为相比原著,改编作品过于凸显主旋律和人文关怀,剧中人物有些失真,忽视了那个年代的女性身份问题。
对此,高金玺认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风吹半夏》凸显的是人间的美好与真情。“艺术作品的主要作用是鼓舞人心,不断带给观众更高的精神享受,所谓的人文关怀正是片子要呈现的,除了赤裸裸的生意和利益,人间自有真情在。”至于对女性主角的创作,他认为不去刻意放大关照女性身份,恰恰是对女性最大的尊重。与一群男性商人同台竞技,是因为她的个人能力,而非性别,是角色本身有魅力、有力量、值得被崇拜。当把很多人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放到一个人身上,体现了关键人物的表率作用,“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人物创造出来我们是开心的,这些评价对我们来说反而是肯定。”
《风吹半夏》剧照
高金玺把《风吹半夏》的成功归因于团队审美。所谓审美是指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精气神。这部作品体现了二十四格团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折射出团队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们认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现在很想努力”“很想挣钱”“很想谈一场单纯的恋爱”看到这些弹幕,傅东育觉得《风吹半夏》激发出来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正是作品的意义所在。站在今天,用什么态度回望过去,又如何展望未来。他希望是扬弃,通过作品感怀过去,同时也有利于明天更好地出发。
“我觉得那是个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年代。故事中的企业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只是尔虞我诈。”剧中充满了大胆尝试,主人公们敢想敢干敢试错,于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在条件相对优渥的今天,保持这种拼搏和创新精神将会赢得明天。“现在一些年轻人有些关于躺平等的消极论调,我们还是希望可以鼓励大家拼搏奋斗,有爱、有欲望、有勇气,不管成功失败都能脚踏实地走向自己的梦想。”
“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够传递给观众更多的正能量,带给大家思考、启发和警示。”高金玺表示,激励、敦促创作者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内容为王,尊重观众、尊重市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以中华美学塑造国剧风范;秉持工匠精神,提高作品质量,努
力推出更多礼赞时代、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
高金玺介绍,目前二十四格文化传媒的多部作品正在筹备。
毛溦导演主导的作品《追踪迷案的人》,以大量真实经济犯罪案件为原素材,破译迷案之下难解的人心。
焦永亮导演的家庭轻喜剧《多喜一家人》,讲述了一个大家庭下的五个小家庭,为了争夺财产而牵连出的一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亲情故事。刻画了一群充满矛盾的人,每个人都独立自我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又用“儒家思想”彼此绑架。我们通过展现“渣”男“渣”女“渣”家庭的各种算计、尔虞我诈,最后发现斗争背后,其实这个家满满都是爱。传递出远方那个幸福的老家,会永远呵护每个小家,家里的兄弟姊妹才是父母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
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阿里影业合作的《以法之名》是由郑世龙导演牵头的“检察向扫黑”剧集,聚焦检察系统的法律监督职能,讲述在扫黑除恶的大背景下,检察官如何坚守司法公正的阵地,打伞破网的故事。
龚朝晖导演为“抗美援朝胜利70 周年” 献礼的反特电视剧 《铁道卫士》,翻拍自1960年的同名国产电影,将以新的技术手段重现抗美援朝时期大后方英雄们的精神风貌;《安居乐业》主打35+都市女性治愈,三个女人把握“凤凰涅槃”的机会从头再来;谍战故事《西风下长安》展现以“西安事变”发生前夕为背景的多方殊死较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