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有趣的宜昌年俗插画,道不尽的新春故事......

2023-01-15 0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年俗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浸透着中国人骨子里浓浓的思乡之情。它以除旧迎新、祈福纳吉、拜神祭祖、驱邪禳灾为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文化追求,承载着中国人最热烈的情感和美好期望。

宜昌的小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

二十三

过小年 打扬尘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人们打扫房屋,清理扬尘,洗涤被裤床单。家中的男女老少都要在年事筹备之余抽空理发、沐浴。

旧时过小年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灶神,民众贴灶神像、供灶糖,祈求他“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十四

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做清洁,抹窗户,抹桌椅凳子,甚至涂刷墙壁。各家各户几乎都会来一个大扫除,将房屋整理得干干净净,以新的气象迎接新年。

二十五

做豆腐 霉豆腐乳

推汤圆面

旧时过年民众多自己制作豆腐。有泡黄豆、磨浆、石膏点豆腐、压榨滤水等工序。豆腐营养丰富,可以做豆腐圆子、油炸豆角、豆腐果子等菜肴。有一些豆腐被划成小块,以辣萝子或者稻草遮盖,使其发热发霉长毛,再拌佐料(盐、酒、辣椒面、花椒粉等)装坛密封,称霉豆腐乳。

旧时忙年,推汤圆面必不可少。民众把备好的糯米掺和一点粳稻米,浸泡1至2天后,用大青石磨盘或小石磨推成浆,盛入面袋沥水后掰成小块晒干,就成了汤圆面。汤圆芯(馅料)各家也多是自制,以红糖、猪板油、芝麻粉、黄豆粉配合拌成。手工糯米粉配上自制芯子,味道格外香甜。

二十六

割年肉 腌制腊货

买杂糖

腊月是腌制腊肉腊鱼的季节。在过去,宜昌人要买肉,必须找猪行(收购生猪)、汤灶户(宰杀生猪)和肉担(出售猪肉)。猪行一般不屠宰牛羊肉,宜昌城区的居民尤其是回族居民,都是到清真寺去购买。

备好肉、鱼等食材,用铁锅炒盐、花椒,趁热敷涂在肉、鱼之上,再放到陶盆和木盆中腌制入味。烟熏时使用柏树枝、橘皮、柚子皮等芬香木材,历十天半月熏烤,腊肉腊鱼即成。过去,宜昌城区也有商号售卖腊货,比较出名的有恒吉泰商号、万昌隆杂货号、吉利祥海味号等。但更多的人家是去买“杂糖”,即一大袋混装的糖果点心(京果、雪枣、花生占、连环酥、寸金、靠饺、桃片糕等),杂糖价廉物美,送礼也比较趁手,鼓鼓囊囊的一大袋很受欢迎。

二十七

宰公鸡

腊月二十七,宰杀公鸡,烧毛、沥干,为团年饭做准备。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春卷吃出意长久

宜昌人也有在二十八、二十九准备馒头的。其原因是初一不再现做饭菜,以象征年年有余。较多的是做春卷、包饺子、炸藕圆子、肉圆子、豆腐圆子的。尤其比较风行的是炸麻花、麻眼儿、猪耳朵这些为孩子们准备的点心。

所谓“春卷”,是用绿豆、大米磨浆摊成皮子,然后在里面包腊肉、韭菜、豆干丝,下油锅炸出来的。也有人在其中裹以糯米,加上香菜叶的。它酥香松脆,十分可口。这一特色菜肴,寓意“春到人间一卷之”“春意长久”。

年三十,贴春联、放鞭闹年

吃年夜饭、守岁

农历的最后一天,大月30日,小月29日,都称为大年三十,也称除夕、岁除。全家人要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团年饭。

旧时除夕日,家家户户要钉桃符,贴春联,用柏树的枝条来装饰门楣。古人相信桃木有镇邪驱鬼、祈福纳祥的作用,在桃木板上写字、画符便成了“桃符”。春联也叫对联,民间俗称“对子”,即在红纸上书写祈求人寿年丰的祝福语,尤其讲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过去张贴春联几乎是逢门必贴,有的人家连厕所门、猪圈门也会张贴。

除夕团年时,必须放鞭炮,过去名曰“闹年”。相传“年”是一种怪兽,它一来就百草凋谢,寸木不长,还掠食家禽,对农耕稼穑为害甚烈。传说除夕就是“年”出来的日子,燃放鞭炮可以驱赶怪物“年”,祈求来年丰收。这个习俗也被称为“送岁迎春”。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烤火、闲聊,现如今又添观看春晚,一夜不眠,称之“守岁”。

正月初一,讨吉利、吃汤圆

蒸发糕、祭祖、拜年

正月初一,家中主妇早早起床煮汤圆、蒸发糕。吃汤圆俗称“得元宝”,象征一年到头会招财进宝;吃蒸发糕叫“越发越高”,寓意新年高升。

初一早上,人们要摆祭品、燃香烛祭拜神灵和先祖。晚辈穿上新衣服,向家中长辈拜年,长辈则给晚辈“压岁钱”。旧时城区还流行着“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的说法,人们必须待到初三以后才会出门去拜会亲戚朋友、同事同学。

从初一开始,人们说话讲究“讨吉利”“不说破口话”,也特别忌讳动刀剪(易发生扯皮拉筋的事)、倒垃圾(认为会破财路)。如果不小心打破了杯盘碗盏,要说“岁岁(碎碎)平安”。如小孩不懂事无意间说了禁忌话,家长要马上用吉祥话来破解。晚辈在老人面前,更是不能说“去哒”“舍哒”等不祥词汇。

初一到初九,出天方

破五穷、过上九日

旧时,正月初一男子出门要行礼,称为“出天方”。

正月初五称“破五”(破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是迎接财神回归的日子。初五一早,人们开门放鞭,打扫卫生,准备接财神。旧时接财神还有商家搭闹台请戏的,表演时先要有一人扮作财神出来跳舞,打出“恭喜发财”的横幅,看客再纷纷扔些铜钱到台上以讨吉利。初五这天开始清倒垃圾,俗称“扫除霉气”。这天还要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以避免有人说坏话,使一年的运道不顺。

正月初九,传说为玉皇大帝生日,又称上九节、过上九日,《东湖县志》记载要像元日一样“夙兴祀神”。

正月十五元宵节,划旱船、玩龙灯

赏花灯、猜灯谜、吃毛狗团、赶毛狗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首个月圆日。这天人人出门,舞狮舞龙、杂耍、采莲船(又叫划旱船)、蚌壳精、踩高跷、舞虾子龙、舞板凳龙等民俗表演走街串巷,演出队伍络绎不绝,也称“闹元宵”。

宜昌俗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入夜时分,市民则外出观灯游玩。街上商铺和家户人家挂出各式灯笼,有宫灯、走马灯、五星灯、方形灯、螃蟹灯、鲤鱼灯、绣球灯、风车灯、兔儿灯等,从东门一直绵延到大公桥、九码头。灯下挂上谜语(谜面),引游人猜,称“打灯钵子”“猜谜子”,极吸引人气。

旧时元宵节宜昌“各乡燃巨烛照田间,声彻远近”,即元宵节晚上将竹子搭成的形似“巨烛”的棚子点燃,火堆噼里啪啦响声不断,称为“赶毛狗”。这天,宜昌人会吃毛狗团。“毛狗团”的面皮较干较厚,所包的馅料一般是用腊肉切成细丝,加上豆干、盐菜、辣椒混合做馅,上甑蒸熟之后食用。

宜昌人把正月十五视为年的结束,叫做“过把把年”。意即过了这一天,年节就基本过完。正月十五以后再给人拜年叫“拜晚年”。

其他过年习俗

小开门、大开门、正月间礼性大

旧时,初一至初三,商家是不开门的。初四或者初六以后才会打开小窗,或者下两扇门板,俗称“小开门”,卖一点日常必需品。正月十五以后,商家取下全部门板迎接顾客,称为“大开门”,宣告春节结束。

宜昌人注重礼仪,俗语称“讲礼行”。人们拜年都会提礼物,主家也会热情待客,好饭好酒之余,还会为客人带的小孩发放红包。即使在石榴花开的五、六月份,如果两人系新年以来第一次见面,还可以相互拜年。谚语“拜年拜到麦子黄”就是说的这件事。

时光的年轮不停流转,年的记忆总是沉淀在每个人心里。无论年龄、无论身份,家的温情在团年桌上传递,年的习俗在团圆日子传承,这些过年习俗,可否唤醒您心中的岁月温馨?

2023

启航新征程

幸福中国年

原标题:《有趣的宜昌年俗插画,道不尽的新春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