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老汇经典话剧《飞越疯人院》中文版将在京上演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18-05-28 12:02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1962年,Ken Kesey创作小说《飞越布谷鸟巢》,这部被称为嬉皮时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经典之作,正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飞越疯人院》的滥觞。1963年音乐剧《我,堂吉诃德》的词作者Dale Wasserman将《飞越疯人院》搬上舞台,于是有了1963年在百老汇82场的演出记录。1971年《飞越疯人院》在外百老汇开启了驻演,演出了3年半共1025场。2001年,《飞越疯人院》回到百老汇,并获得了当年的托尼奖最佳复排话剧奖。

百老汇话剧《飞越疯人院》演出照

《飞越疯人院》中文版话剧将于5月30日到6月10日在北京海淀剧院上演。

5月25日,美国百老汇经典话剧《飞越疯人院》中文版主创见面会在北京西区剧场举办,导演佟欣雨携制作人洛奇豆子、舞美设计任思远、演员马仁杰等主创人员与观众见面,分享了幕后故事。

佟欣雨称自己想要做“疯子三部曲”,《飞越疯人院》是继《燃烧的疯人院》之后他导演的第二部疯人院题材的话剧。“《燃烧的疯人院》是爵士乐,《飞越疯人院》是重金属摇滚音乐会,”佟欣雨介绍说,“《燃烧的疯人院》像是节拍缓慢的爵士乐,里面每个人物和情节都在柔和的推动整个故事;而《飞越疯人院》却是重节拍的,剧中有激烈的场面和全情激愤的场面。”

《飞越疯人院》海报

“我们无所不能。 ”佟欣雨选择疯子作为切入口并非只为少数者发声,他认为这其中包含的是“偏见”,即使在大多数的正常人中,这种偏见依然存在。而《飞越疯人院》要表达的就是突破自我。他将落点放在“飞越”,描述“疯子们”的追求、向往、力量和希望。

采访中,导演告诉记者,“大多数人内心的阻碍都来自于自己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就觉得这是一种有普世价值的价值观,自己为自己设置无形的牢笼,可能是恐惧、责任、期待,甚至是希望。而往往人只有在最不得意时才有机会看到笼子的栏杆,剩下的就是死而后生,去飞越的勇气。”

制作人谈道,做《燃烧的疯人院》的时候,他只是了解到精神病这个群体,但《飞越疯人院》让他觉得这个群体更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做《燃烧的疯人院》时,他们请了北大的心理学博士帮忙解析所有病症和诱因。在《燃烧的疯人院》和《飞越疯人院》准备阶段,为了让演员对这个群体更了解,都在排练之前带全剧组去疯人院深度探访,观察在病院疯人们的状态,体会他们的日常生活,还请了医生来和演员交流,帮助他们更好的把握角色。

《飞越疯人院》的人物群像中最博眼球的就是麦克·墨菲。在谈到这个人物形象时,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文学教授罗伯特·法根在为原著写的序言中谈道:“麦克·墨菲远非一个理想主义者或者大公无私的英雄,他很实际地劝导大家:有时候你不得不勉强屈服来保护你自己的利益啊,但是他自己却没有遵照执行。病房里其他的病友信服他的天才,却忽略了他自身的恐惧和弱点。”“他能做和他的脸和手不相吻合的事情,例如在职业治疗时用真正的颜料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画一幅画,或者用行文流畅的手给某个人写信。一个看起来像他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画画或者给人写信,或者居然在收到一封回信时难过而担忧呢。他从来没有让他的外表来限制他只能这样或那样去生活,也没有任由联合机构碾磨他来适应他们想要他适应的事情。”

电影《飞越疯人院》剧照

1975年上映的电影《飞越疯人院》中,杰克·尼克尔森塑造的麦克·墨菲夸大着人物形象上不受控制的张狂感,他与高贵而神秘的酋长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规则的挑衅和打破者,一个在残酷的环境里以自己的寡言和扮傻来探索一种保持尊严的可能性。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谈道,电影版本中的《飞越疯人院》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下的垮掉的一代的麦克·墨菲形象,这样的形象在东方文化下很少看到,无论是他的以个人为中心,还是那种把什么事情都当作一个玩笑的性格。“《飞越疯人院》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探讨的命题是普世性的,关于悲剧的产生,关于秩序与自由。看电影的时候会觉得 杰克·尼克尔森真是一个狂人,太不受控制了。但是在东方语境下,从人物角度不太好理解为什么麦克·墨菲打架酗酒和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这样的一种状态还能活得这么快乐,中国人不太好理解这种恣肆的快乐,中国的哲学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得圆润一点,处事,所以我们的话剧中的麦克·墨菲也很冲动,但是没那么炸,更多的时候他有共情,是相对中国化的隐忍的、柔和的,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的。”

中文版话剧《飞越疯人院》中的麦克·墨菲饰演者马仁杰谈道:“我塑造的是麦克·墨菲,不是杰克·尼克尔森,所以我的一切都是基于剧本,我先从剧本出发,通过我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所见所闻来丰富这个角色,当这个角色成型了,我再去看其他演员的诠释,如果有好的、可以借鉴的东西,也是在我的这个角色已经有一个躯壳的情况下去借鉴。”

《飞越疯人院》彩排照

导演谈抛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在其他方面做了调整:“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老故事,我在创作过程中把它的时间地点进行了虚化,不太容易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1960年代的故事。相反,它可能更接近我们生活,包括病人呈现出来的状态,病院的硬件软件,我们努力营造一种很舒服的气氛,不会让你联想到这是一个发生这么可怕故事的地方。但是这样的冲突对比之下,会让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责任编辑:石剑峰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