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时间 | 关注养老问题,我们共同发声

2023-01-14 13: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年两会,九三学社市委的集体提案和多位委员的联名提案,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养老问题:

“长护险”居家养老护理质量应怎样提升?

如何打破固有的“替代”照护理念,推广“自立支援”照护服务,让失能老人找回生活意愿与活力?

应如何构建“15分钟生活圈”内失能老人康复服务体系?

如何利用数字化方便老人们配药,让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快来看看我们的集体提案和朱红、陈新、姜锋委员都有哪些真知灼见吧!

家政阿姨转行就能当养老护理员?政协委员:没那么简单

居家养老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长护险”的推出旨在更好地满足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需求。但目前养老护理员市场普遍存在需求紧缺、从业者知识层次较低、实操能力不足等现状。

上海居家养老护理员大多数由家政人员转型而来,仅能进行简单的清洁护理工作,对于生命体征监测、轮椅使用、鼻饲护理、翻身技巧等专业护理知识不足,无法熟练开展标准化操作,更无法及时处置老人突发事件。

养老护理员的护理服务也尚未建立完整的监管系统,服务质量无法保证。服务人员分属于不同部门,包括执业护士、养老护理员、护工等。来源不一、水平不一,服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而从事“长护险”的执业机构同样分属于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工作标准、管理要求也都不相同,使得护理服务要求难以整合,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为此,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交了一份提升“长护险”居家养老护理质量的提案,建议探索发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技能培训专项政策扶持制度,推动养老护理职业化发展。

通过深化养老机构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合作,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运用到居家养老护理的培养模式中。建议设立居家养老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特殊专项优惠和补贴制度,鼓励适龄就业人群参与就业技能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水平。

同时,优化专业培训内容,完善养老行业专业职称评定体系,以及老年护理专业职称评定体系,培养多层次、高素质的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

来源/新民晚报

文/解敏 张龙

提倡“自立支援”,照护老人打破模式化

在为老人提供的照护服务中,因照护者固有观念和传统习惯,全方位的替代老年人“做事”,久而久之,反而使得失能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愈发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在正在进行的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朱红和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陈新提交了《关于在长期照护中推进“自立支援”照护服务的建议》,提出了因人而异、自立支援的照护“概念”。

朱红表示,“自立支援”照护是以提供“自立支援”的方式,鼓励老年人在享受各种照护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失能老年人自身现有的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这样,可以调整整体的身体状况,提高失能老人的活动量,进而恢复体力,达到被照护者生活自立能力逐渐向好的目的。“‘自立支援’照护服务对于帮助失能老人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品质,维护失能老人的尊严,使失能老人重新找回生活意愿与活力,具有现实意义。”朱红说。

委员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养老机构中的护工、失能老人家庭中的家属及保姆等照护者已经形成固有的、传统的照护理念和照护习惯,缺乏对于“自立支援”的认知,更缺乏“自立支援”照护服务的技能。

照护者如果按照固化模式进行“替代”照护,缺乏顾及和利用老年人现有的生理心理功能,可能会扼杀一部分失能者的自理能力,使老年人产生“失用型退化”。

因而,提倡“自立支援”照护服务,需要一个过程,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对此,提案建议,提升全社会“自立支援”照护的认知度。如以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作为评估依据,引入资源消耗量、标准照护时间等中介变量,较为准确地找到老人身体状态与照护服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注重考虑老人认知障碍、抑郁焦虑等社会和心理因素。同时,加大“自立支援”照护理念及相关内容的宣传,使得民众更全面、透彻地了解。

另外,要加强“自立支援”照护技术研究和培训。目前,在国内,所有照护人员培训及教材更多的是统一手势的操作流程。但在实际照护服务过程中,老年人的失能状况不是千篇一律的。提案建议,加强研究“自立支援”照护服务技术,通过理念定位和技术研发,进一步编撰教材用书,指导照护人员在日常照护中,能够灵活运用“自立支援”照护理念及服务技术来服务失能老人。

同时,加强“自立支援”照护服务技术培训,如协助失能老人完成正确的移动、适时指导合理的饮食、选择恰当的个人卫生行为等日常生活需要,以及合适的身体机能锻炼方式,使得部分失能老人逐渐回归相对正常的生活。

来源/上海老年报

文/吴玮

构建“15分钟生活圈”内失能老人康复服务体系

今年两会上,在九三学社市委提交的联名提案《关于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内社区失能老人康复服务体系的建议》中,多位委员呼吁,目前在“医养结合”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针对失能老人的康复服务方面,在供给能力和技术支持上存在缺漏,社区急需构建“15分钟生活圈”内多层级康复服务体系。

在对本市两个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抽样调查中,有78%的老年人不仅不清楚康复医疗的服务内容,也不了解康复对健康的意义和重要性。“失能老人普遍有康复愿望,但是不知道如何实施。”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陈新分析说,社区提供的康复服务大多不够专业,失能老人得不到及时引导,致使大多数老人因病失能后失去了获得康复的最佳时机。

调研显示,94%失能老人有康复需求,83%的失能老人希望保持居家养老或社区内养老状态;但是社区签约过家庭医生的老人中只有5%接受过失能评估,社区失能老人仅有10%享受过社区内或上门康复相关服务,失能老人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呼声较高。而现有的失能评估大多基于“长护险”,社区相关机构无法提供社区失能老人康复需求,有资质的人员大多集中在康复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康复科,而社区康复医师、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非常缺乏。

来自九三学社的多位委员们联名提议,社区急需构建“15分钟生活圈”内多层级康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

一是重视康复服务制度建设,大力宣传康复理念。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和重视康复供给,加快建立以预防和减轻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和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康复理念,并加快制定康复医学服务体系的相关制度,形成康复机构服务、社区康复以及上门服务的多层次服务系统。

二是开展康复服务同质化培训与管理。建立康复治疗师专家库,开展社区机构康复治疗师岗前培训、上岗合格资格评定以及职业定期培训的学习制度等。

三是引导社区开展康复服务。如以3至4个小区布置一个康复治疗相关站点(固定站点或流动站点)为基准,建立失能老人信息数据库,引导社区失能老人就近获取便捷的康复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上门服务的评估监督制度,积极配合搭建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与社区相关机构技术互通的平台,组织康复专家定期开展社区坐诊、就诊、入门服务和培训工作,逐步增设社区身边的康复服务站点,满足社区对康复服务的需求。

来源/上海老年报

文/吴玮

数字化能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吗?

来源/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

原标题:《两会时间 | 关注养老问题,我们共同发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