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5岁最帅院士因旧照火遍全网,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2023-01-23 15: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卢卢 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卢卢 编辑:贾方方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前不久,网上疯传一张北京石油学院60多年前的学籍注册照。

照片上的青年鼻梁高挺、眼眸深邃,脸部轮廓宛如雕塑般俊朗轩昂。

无数网友被这张脸倾倒,纷纷评论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话就是为他而写的吧。

初看照片,不少人还以为是哪位外国明星,但事实上,他既不是外国人,也不是明星,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因为逆天颜值,他被大家称为“中国最帅院士”“科学界的吴彦祖”。

很多人初识王德民院士是因为他的神仙颜值,可他的神仙才华更让人为之赞叹。

大庆油田大家应该不陌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是王德民院士带领团队在世界平均采油率仅有30%的当下,创造了采油率70%的奇迹,使完全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自此拉开了石油自给的帷幕。

当时,年仅24岁的王德民在石油领域的成就轰动中外。

数十年后,耄耋白首的王院士怎么也不曾料到,自己再次被国人熟知,不是因为杰出的贡献,而是因为帅气的容颜。

对于自己八旬高龄还能因为颜值走红网络,王院士对此不愿多谈,只回应称:“只有不正经的人才会谈论长相。”

很多人不知道,这张脸曾一度成为他无法挣脱的桎梏,让他吃尽苦头。

01

颜值源于家族基因,才华始于家庭教育

对普通人来说,长得好看是上天的恩赐,但对王德民来说,却成了负累。

1937年,王德民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父亲王世贵儒雅英俊,是一名留美医生,期间和美丽的瑞士姑娘多萝西相识相恋。1932年,这对璧人在美国举行婚礼后,王世贵便携妻子回到祖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继承了父母相貌优点的小德民长得剑眉星目,伶俐可爱。用如今网友的审美来看,幼时的王德民就已经初露“小男神”的潜质了。

王世贵担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中文名为文安清的瑞士妻子则在大学任教。

在父母的影响下,王德民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但父母的跨国婚姻,在那个年代很难被外界认同,再加上王德民高鼻梁、深眼窝不那么东方的长相,让他成为被同学排挤孤立的“异类”,大家在背地里总是嘲笑地叫他“二毛子”。

王德民无数次想揍那些给自己起绰号的人,但一直被父母教导“千万不可和同学动手打架”,他只能把委屈埋在心里,铆足劲儿刻苦读书,用实力维护尊严。

因为自小就一直由母亲用英语教育,王德民上小学时基本不懂中文,但他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他硬生生地背下每个汉字的形状,每次考试,都是凭着记忆中汉字的形状来答题。王德民就是靠着这种固执的学习方法,完成了小学学业。

这种倔强固执的个性,在王德民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母亲在为孩子们记录的成长日记里这样写道:

“9个月,王德民不同意某件事或不要某件东西时,就把头转过去或用手推开。”

“19个月,他的独立性很强,什么都要自己做,他知道自己是否吃够了、还想吃什么,要什么玩具、怎么玩,即使大人引诱或者劝说他,也不会改变他的主意。”

俗话说“三岁看老”,幼时的王德民骨子里就已经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这也让王德民成了哥哥姐姐之外最不省心的一个孩子。

但母亲却从不用粗暴的方式惩罚他,只是教王德民要明事理、分对错,并引导他不仅要学会努力学习,还要具备优良品质,比如决心做一件事就不轻言放弃。

母亲的谆谆教导为王德民后来的学业、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内在动力。

进入北京汇文中学的王德民因为中文太差被分在低分班,羞耻感让他不再一意孤行背汉字,而是努力去克服学习汉语的困难。

掌握汉语后的王德民,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他也在此期间立下了将来要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志向,埋头把精力集中到数理化学科上。

只是命运有时往往不会按照预想的轨迹发展。在山河动荡的岁月,王德民的父亲因为长达8年的留美经历以及涉外婚姻,被隔离审查,王德民的人生也跟着在这拐了个弯儿。

1955年,王德民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却只被调剂到第五志愿北京石油学院。

这样的结果是王德民始料不及的,但他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就是这样一个被动的选择,改变了王德民的一生,也改变了一个时代。

02

苛刻恋爱条件,无缘风花雪月

进入大学后,王德民的命运逆风翻盘,一度让他吃尽苦头的混血长相却让他成了备受女生追捧的风云人物。

大学时期的王德民不但学业继续一路开挂,运动也是一级棒,尤其是越发帅气的长相,让他被无数女生倒追。但潜心学业的他无意考虑儿女情长,便提出了两条苛刻的恋爱标准:

第一,如果两人恋爱结婚,他不能抽出时间陪对方逛公园;第二,对方不能妨碍他看书。

“这跟一块木头有什么区别,一点儿情调都没有!”如此不解风情的恋爱准则吓退了一众芳心暗许的姑娘们,从此便鲜少有女生愿意接近他。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乐得清静的王德民一门心思投入到专业学习上。

临近毕业,王德民因为突出成绩获得了留校的机会,但同时也传来一个令无数石油学子振奋的好消息:大庆发现特大油田。

王德民面临两难抉择,一是留校工作,二是去大庆油田。他最终放弃无数同学梦寐以求的留校机会,主动请缨前往彼时无比艰苦荒芜的大庆油田。

只是当王德民背着行囊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大庆后,命运再一次冷落了他。

很多同学被分配去了科研单位,他却被分配到基层,干起了劳动强度最大最艰苦的试井工作。艰苦不说,最让王德民感觉憋屈的是,大家觉得他这种长相的不过是多读了几天书的花架子,熬不了多久准得打退堂鼓。

不受待见的王德民骨子里那股韧性坚忍再次被激发出来。

他白天和工人一起抬着100多斤的绞车,一天来回搞十几口井的测试,晚上回到四处漏风漏雨的牛棚,想找块干燥的地方睡觉都不容易。无法入睡的王德民便经常熬夜全心钻研采油工艺。

还在石油学院读书时,王德民就为国家的“贫油论”忧心忡忡。当时,中国的石油状况是现有水平根本无法量产,完全依赖进口。因为油田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测油法,王德民认为要想提高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中国必须推导出自己专属的测油方式。这一想法在当时看来犹如蜉蝣撼树,白日做梦。

但倔强的王德民无视旁人嘲讽,他认为正确的就一定坚持去做。经过100多天没日没夜地连续奋战,终于推导出了适合大庆油田的油井计算方法“松辽法”,比国际通用测油法精确度还要高出两倍。借助“松辽法”,大庆油田得到了最完美的开发。

当“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的消息沸腾海内外的同时,“王德民”这个名字也响彻海内外。那年,24岁的王德民大学毕业仅仅6个月。

谁也不曾料到,当年那个因错失心仪院校而失落的混血少年,会在不久的将来开创出中国石油的新时代。

正如多年后王德民感慨:“不是我选择了石油事业,是石油选择了我。”而王德民的一生,从未辜负过这番选择。

03

天选之子收获独属爱情

事业上的成就使王德民的黯淡人生终于翻篇,从一名备受冷落的基层技术工人,破格提拔为研究所技术工程师。

才貌双全的王德民在旁人看来,简直就是天选之子,而爱情也就这样悄然降临了。当年斩钉截铁不碰爱情的他,还是碰上了令自己心动的姑娘。

这位姑娘叫王日英,在采油指挥部负责统计整理油田的压力资料,因工作需要经常和王德民接触。平日眼里除了石油再无其他的王德民,偏偏就被这个眉眼弯弯、浅笑嫣然的姑娘深深吸引了。

在一次职工舞会上,曾经被女生吐槽为木头的王德民竟学会了主动出击,率先向姑娘发出了跳舞的邀请。优雅舞步中四目相对,爱的种子就这样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恣意生长。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王德民和王日英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没有婚纱喜宴、唯有同事祝福的婚礼虽然简单,但王日英毫不介意。和相爱的人在一起,简单的日子也能过出幸福的滋味。

婚后,王德民舍不得让妻子过于劳累,总是主动替妻子分担,而王日英则无条件支持丈夫,让他心无旁骛搞科研。见王德民时常泡在书房一待就是一整天,她深知不能妨碍他。但这种“互不干扰”并不影响他们彼此相爱。王德民总是用心呵护着与妻子的这段婚姻,两人相互扶持,过着温馨幸福的日子。

此后,王德民在石油领域屡创成就,成为了一代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名气蜚声中外。

当众多西方国家向他抛来橄榄枝,高薪聘请他到国外搞科研时,王德民初心不改,不为所动,他说:“能让我施展才华的地方,只有中国。”

王德民用一身的才华成就了中国的石油事业,也成就了自己。

2016年的一天,一颗小行星迎来了自己的新名字——“王德民星”。这是只有像牛顿、居里夫人这些为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的至高荣誉。

石油一直被誉为“黑色黄金”、工业发展的“血液”,王德民在石油领域做出的贡献,让他无愧于网友赋予他的“来自星星的院士”这一美好称谓。

王德民院士把一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祖国,如今,85岁高龄的他依旧活跃在讲台前。

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安迪·沃霍尔在很多年以前就说过一句名言:“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

随着网红经济的崛起,这句话真的实现了。但有些人也真的只能成名15分钟,而灵魂超越了颜值的王德民,却可以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永远闪耀。

参考资料:

1.CCTV《人物》:石油专家王德民

2.光明日报:王德民,愿以一生许大庆

3.中国石油:来自星星的你|最帅王德民院士小传

4.人民网:这才是“美而不自知”!82岁院士AI修复旧照走红

作者简介:卢卢,无事喜静坐,读点书,想点事情,写点文字,于纷扰熙攘中品时光静好。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 津

三审:赵海旭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原标题:《85岁最帅院士因旧照火遍全网,曾创造大庆油田奇迹,小行星以他命名,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