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方文史︱曹树基:“瓦屑坝”移民是传说还是史实?
2022年12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第六届地方文史研修班上做了题为“‘瓦屑坝’移民:传说还是史实”的学术讲座,通过对比《明实录》与族谱、地方志,发现其记载基本吻合,证明了族谱资料记载族源时的可靠性,南方地区明初的移民是中央政府精心组织与规划的,进而认为“瓦屑坝”移民是历史之真实,不是传说,更不是虚构。本场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黄阿明教授主持。
移民传说
在讲座伊始,曹树基首先提到了对中国移民历史的质疑风气,如华南地区的研究者认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本地人迁徙的历史传说是值得质疑的”,这些自称是宋代经南雄“珠玑巷”南下的汉人,其实是当地的土著居民,甚至有上岸的水上“蛋民”。他们通过修筑祠堂,编纂族谱,伪造族源,将自己贴上汉人的标记,不过是为了在珠江口沙田的争夺中获得有利地位的一种策略。
从珠江三角洲出发,学者们开始质疑其他地区的移民传说,如赵世瑜教授认为在移民史实可以肯定的前提下,山西洪洞“大槐树”相关联的移民传说“和移民本身是两个完全可以不相干的独立部分”,并且,“传说的文本并不是在一个时间里形成的,他们经历了一个丰富、添加、黏附的过程”。也就是说,遍布华北大地的“大槐树”移民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构的成分。清末民初,中国有了亡国灭种的威胁,近代“民族国家”概念也开始传入中国,一些地方的知识精英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文化权力,对传统的资源加以改造。
在中国移民史上,与“大槐树”同时代的移民传说,还有许多。例如,在苏北地区,有“苏州阊门”移民传说;在安徽及鄂东地区,有江西鄱阳“瓦屑坝”移民传说;在皖西丘陵,有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在荆湖平原,有江西南昌“筷子巷”的移民传说;在四川,则有“麻城孝感乡”移民传说。
曹树基认为,由于江淮之间乃至四川并不是“异类逼处”之区。这一区域不存在汉夷关系的紧张。因此有关“大槐树”的理论新解,未必适用于“瓦屑坝”及其他移民传说。围绕“瓦屑坝”移民传说,虽然地方精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种族认同”与“国族认同”毫无关系。针对“瓦屑坝”移民的故事,他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比对。
族谱与《明实录》对勘
曹树基先是举证民国时期的《许氏宗谱》和《魏氏宗谱》中的记载,与《明太祖实录》中北方移民的记载内容做了比对,认为《魏氏履历》中的“部奏斯地之民”,与《明太祖实录》所载北方移民程序可以对应,撰写者并不是凭空想象。
之后他又将江西吉安王氏迁至湖南常德的记载以及汉寿《胡氏宗谱》与《明太祖实录》做了对比,证明了南方的移民是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且在迁入时间上,族谱的记载是基本与官方一致。
在黄冈,《敦本堂李氏宗谱》称“邑中钟鼎旧家,多自洪、饶、鄱、吉分丁析姓而来”。在随州,民国《陈氏祠王子年碑文》:“自大明洪武二年,湖广大乱,我祖奉旨分丁,迁居随州县南乡圣四家焉。入境插草为标,挽草为记,遂落籍于陈家嘴。”
这些传说在《明太祖实录》中可以找到对应的记载,且在1941年之前,《明实录》一直以钞本的方式存在,所以,一般人哪怕是普通的知识分子也少有读到过,乡野草民更不可能在阅读过《明太祖实录》后再来撰写他们的家谱。因此,曹树基认为这些族谱的记载是信史,而不是什么野史趣闻。
地名志和《明实录》对勘
《明太宗实录》卷48:
乙西(永乐三年,1405),抚安江西,给事中朱肇昌先因九江、南康二府多荒闲田,令有司招致各府县有丁无田及丁多田少之民任便开垦。今南昌等府民自愿开垦者三千七百八十七户,实垦田千二百九十七项三十七亩。上日:此未可据信,或肇虛增其数以希进用耳,久当验之。盖肇为人轻妄刻薄,其为此举也,威迫郡县,欺绍百姓以从之,其实不过二千人,岁余逃亡,几年皆如上所料云。
曹树基推测朱肇昌是来自南京户部的官员。户部官员来到九江、南康两府组织移民,这一记载中至少有三个要素值得注意:其一,事情发生在永乐三年;其二,迁入的是南昌等府之民;其三,迁入之民多有逃亡,但没有全部逃亡。
在黄州府和安庆府,没有发现永乐年间存在规模性人口迁移,因此,可以将九江、南康两府的永乐移民视作“瓦屑坝”移民结束后的移民活动。九江、南康两府的移民来自吉安府与南昌府,居然与隔水相望,交通便利的鄱阳湖东岸移民基本无涉。因此曹树基推测:鄱阳湖西侧的移民是由中央政府划定区域且精心组织的。
从“瓦屑坝”出发
曹树基前面指出,“洪武大移民”是中央政府组织的有规划的移民。移民可能是以府为单位进行的,某一地移民来自何处,有着严格的规定,逾越规定的现象虽然存在,但不普遍。来自鄱阳湖东侧的移民被相对严格地限定在江淮之间的安庆府、庐州府和黄州府。族谱中大量出现的诏迁移,带“户帖”迁移及“命为十长,率众即行”的记载通过下图展示得淋漓尽致。
查《江西省波阳县地名志》在莲湖乡下,查得一地名为“瓦燮坽”。“坝”高地,“坽”为沟,“變”为“屑”字之雅化。莲湖乡坐落在鄱湖之滨的一个小岛上。莲湖岛正对昌江入鄱阳湖口,“瓦屑坝”有宽大水道通向鄱阳湖,推测当年为一港口。据此,曹教授判断鄱阳县西之莲湖“瓦夑坽”即安徽皖西一带流传之“瓦屑坝”。
“莲荷山”是一个都阳湖中的小岛,位于昌江入湖处,在岛上之西端,有名“瓦屑坝”者,三面环水,留有大量瓦屑与瓦窑遗迹,初步勘测,连片的瓦窑遗址长达十几里,环半岛列布,俨然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古代砖瓦窑业工业园区。
据此,曹树基猜想,窑冶业集中的莲荷山西部,是五代以前赣东北地区砖瓦业制作的中心。另外,凭借便捷的水运,窑工从昌江上游获得烧窑的木材,再藉昌江水运,产品可以出湖口而至长江,或上溯昌江而至鄱阳或饶州、或广信各县。五代时,鄱阳南湖形成,浩瀚的水体逼近莲荷,莲荷成了孤悬湖中的小岛,观察表明,大洪水时,瓦屑坝窑址常被淹,这可能就是瓦屑坝窑群不得不废弃的原因,瓦屑坝因窑废遗遍地瓦屑而得名。
通过对族谱记载中的移民史实与《明太祖实录》或《明太宗实录》中记载的移民史实相比较,曹树基认为其内容基本吻合,遂将南方地区的明初移民视为中央政府精心组织与规划的大移民。“瓦屑坝”移民是历史之真实,不是传说,更不是虚构。
在讲座的最后,曹树基还向大家介绍了他提出的新概念“田亩饱和度”,以此来重新分析移民的拉力与推力。“田亩饱和度”是一种工具性概念,指的是同一区域历史时期纳税田亩与1949年纳税田亩的数量之比,可以用来测量重大事件对于区域人口、土地资源的影响,并借此评估各地政府移民策略。
具体而言,洪武二十六年(1393)吉安府的田亩饱和度高达79.6%,即1393年吉安府的纳税田亩是1949年纳税田亩的79.6%,其中庐陵县则高达117.6%,即1393年庐陵县的纳税田亩超过了1949年,这就形成了人口外移的压力。与此同时,长沙府的田亩饱和度只有23%,其中宁乡、益阳、安化一带田亩饱和度只有10%,长沙府各县地方官为完成田赋之征收,不得不通过中央政府从相邻之吉安府组织输入人口。
洪武年间,瓦屑坝所在的江西饶州府是一个与吉安府类似的高田亩饱和度地区,而江淮之间的广阔区域则是与长沙府类似的低田亩饱和度地区。江淮地区的瓦屑坝移民是中央政府组织的,人口由高田亩饱和度地区向低田亩饱和度地区的迁移。
(本文已经曹树基教授审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