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政协委员姜雪峰:打通产学研不易,先做三方面努力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在沪举行。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建立新机制,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
姜雪峰表示,科创中心的建设,需要科技深度融入产业,才能获得科技创新新局面、产业发展新台阶、科创中心源动力。但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论文发表已走在世界前列,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全面科学体系已经建立;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亟待科技赋能,传统制造急需科技迭代,“卡脖子”问题迫切需要科技攻关。如何在科技和产业两套体系之间建立桥梁?
姜雪峰分析认为,产业是森林,企业是树木。而科技,是树木苍穹的本质,是绿树繁茂的根。没有基础研究的系统精深,就不可能有产业硬核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出现。没有目标导向的科学研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过度追求实用主义的所谓科学,又会走进狭窄的死胡同。这样的矛盾,也是产学研打通的另一个难点。所以,科研项目的融合特征导向是关键。
他表示,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也可以是彼此反哺助力的利器。关键在于我们建立起什么样的机制与模式,让企业家与科学家站在彼此的角度、立场、思维方式共创上海科创中心的辉煌。
姜雪峰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建立对企业“科创属性”的鼓励机制。如同培养树苗一样,对在初期就有良好科技属性内核的企业给予支持。因为既然科技创新是深藏在土壤之下的艰辛探索、长周期等待、冷板凳积累,那就需要我们在政策上的倾斜、扶植、导向、支持,5-10年后,必将出现一批具有硬核科技的强竞争力企业。
二是建立对科学研究的产业转化评价机制。虽然不是每一个科学研究都有产学研转化的可能,但是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需求时,“可做可不做”临门一脚的研究,需要政策给予“附加分认可”来进行推动。在人才评定、职称评定、项目评定明确和加强这一权重,就会增加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研究出现的比例。
三是建立学术与产业的长效沟通机制。姜雪峰表示,学术与产业,价值目标不同,语言体系不同,思维逻辑不同,产出评价不同,让如此不同的体系深度融合,必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可以在市级的人才项目中,建立固定的交流平台,提供固定的交流经费支持,令科创中心的产学研对话平台化、常态化、协同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