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去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升温热量相当于“每秒6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又是海洋创纪录温暖的一年。”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6个科研机构的2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布的2022全球海洋环境变化研究报告用上述标题发出感叹。
该报告指出,2022年海洋升温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同时报告还显示,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变化态势加剧,海水垂向层化现象持续加强。海洋物理环境的显著变化严重威胁了海洋生态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也是更多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这份发表在《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上的重要研究指出,最新数据表明:在2022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储存的热量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10.9 ± 8.3 ZJ (1 ZJ = 10×10²¹)焦耳,这些热量可以使7亿个容量1.5升的电热水壶的水同时烧开,又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全年每天都开着40个吹风机,也相当于中国2021全年发电总量的约325倍。
1958-2022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变化时间序列,上图为IAP_CAS数据、下图为NOAA_NCEI数据(大气物理所供图)
“很多人对这样的天文数字没有概念,英国《卫报》曾对此做过估算,这些升温的热量相当于每秒有6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告诉澎湃新闻(www.thehpaper.cn)。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是,过去半世纪的时间里,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目前,海洋温度可能已达到近千年来最高水平。而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约71%,平均深度达4千米,储存着97%的水资源。全球变暖造成的全球热量增加,其中有超过90%最终都进入了海洋中,并反映在海洋温度和海洋总体热容量上。
“考虑到海水的比热容远大于大气与陆地表面,海洋具有强大的热储存能力,所以,全球变暖事实上是海洋变暖,用地球表面气温反映的全球温度,并不是最准确的数据,这最多只能反映地球系统一小部分的温度变化,而海洋数据反映的才是全球温度变化的‘大头’部分。”魏科说道。
1月9日,欧盟下属的哥白尼气候变化机构(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发布了年度气候报告,指出2022年是欧洲第二热的一年,是全球第五热的一年。而魏科认为,如果考虑海洋热容量的变化,2022年是历史最暖的一年。
海洋变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魏科进一步指出,由于海洋的流动性,海洋里温度变化也不是均一的,有些地方变化小,有些地方变化大,并且变化大的地方也不是一年四季相同,在那些短时间变化特别大的区域,就会形成“海洋热浪”,增温幅度远大于海洋平均增温。与大气中的高温热浪天气一样,这样的海洋热浪在全球此起彼伏,形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极大影响,尤其是珊瑚礁和海草林生态系统,大批珊瑚礁白化正是海洋变暖后的结果之一。
根据2019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升温达到1.5℃,热带珊瑚礁将减少70%~90%,而如果升温达到2℃,热带珊瑚礁将几乎消失殆尽(>99%)。
另一方面,海洋升温后导致海水膨胀,膨胀的海洋引起海平面上升,在那些海洋增温大的区域,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还要更大一些。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贡献者是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魏科表示,与很多人认知不一样,全球冰雪融化目前不是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贡献者,现在海水增温膨胀贡献了大约2/3,随着两极和山地冰雪融化进一步加剧,其在海平面上升中的贡献才会逐渐增加成为主力。
全球海洋升温使得更多的水汽进入大气环流,从而加剧大气中的风暴,产生更强的暴雨和极端大风。由于全球海洋蒸发主要出现在副热带海洋,源源不断的海水蒸发使得这些区域海水盐度更大,而暴雨频繁的赤道和中纬度海洋降水多,使得表层海水盐度降低,从而形成“咸的更咸、淡的更淡”的海洋表层盐度变化。上述研究就发现,1955~2021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的高-低盐度差异呈显著增加趋势;2022年,全球“盐度差”指数位于1955年以来最高位。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海洋变暖并非均一发展的,有些地方增暖更严重,例如南大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低纬度地区,而有些地区增暖并不严重,例如格陵兰岛以南的区域还出现了变冷,这种增暖和热量分布不均与全球洋流的变化密切相关,洋流强度和位置的变化对区域气候、渔业和全球海洋生态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海洋发起怒来,对地球公民而言,可不是好消息。”魏科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