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别再说吃桌饺是东北民俗了

2023-01-13 08: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吉林跑男 X博士

最近,“桌饺文化”,火了。

所谓桌饺,就是饺子煮熟了后直接倒在桌子上吃。

事情要从一个东北吃饺子的视频说起。

视频中,桌饺被冠以“东北民俗,我们都这么吃”的名头。

对于这种抛弃餐具的吃法,网友们表示不解。

而在视频中被代表的东北网友大为恼火,他们说自己的家乡从来没听过这种吃法。

但也有人说有这种吃法在东北确实存在。

“桌饺”事件到这里,还只是单纯的饮食习惯讨论。

而一名叫陈泽的东北主播,在直播中,把“桌饺”彻底带火了。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桌饺发酵成为一种包含着地域黑、乐子人的网络文化狂欢。

桌饺元年

主播陈泽,黑龙江人,英雄联盟游戏主播。

在一次直播中,有观众问他,是不是东北人都吃桌饺?

在得知“桌饺”就是把饺子倒在桌子上吃以后,他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活了20多年,绝对没有这个吃法,并现场给奶奶打电话求证,称“我奶如果说吃过桌饺,我死去”。

结果奶奶告诉他,他家不吃,但是他姨奶家吃。

一番求证,反而百口莫辩,坐实了东北人吃桌饺的流言。

而接下来的一些传播措施,让“桌饺”成为流行文化梗。

比如粉丝把陈泽吃牛排的照片P成了吃桌饺的照片。

官方给陈泽定制了桌饺礼物。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观众,修改了百度词条,在百度里搜索“桌饺”,第一个弹出来的就是陈泽发明了桌饺。

在多方围攻下,陈泽破罐子破摔,开始故意吃桌饺整活儿。

部分主播也开始模仿陈泽,“听陈泽的,饺子我就倒桌子上吃。”

有人把饺子放在地上吃。

有人把饺子放在厕所吃。

至此,桌饺文化开始登上梗百科,紧接着,一个叫桌饺吧的贴吧火速建成。

“桌饺”吧,可以说是地域黑浓度最高的地方,10帖9黑。

“桌饺”吧,主要讨论的内容有3类。

1.针对桌饺这一习俗,歧视东北

有人反串,战战兢兢地试吃桌饺。

有人搬运东北人吃桌饺的视频,让各位吧友品鉴。

还有人编顺口溜,列举了东北的七大“美德”。

2.无脑的地域歧视

互相针对地域攻击,是桌饺吧的主旋律。

比如攻击广东人的长相。

嘲讽内蒙古人是塞外半兽人。

3.反对地域歧视的

这是桌饺吧少数的理性派,呼吁大家停止地域歧视,珍惜同胞。

但桌饺吧已经变成了乐子人大战全国群众,与群众不同的是,乐子人是没有底线的,所以最后总能赢,理性的声音会很快被淹没。

吃桌饺,只是个地域黑的理由,单一饮食习惯已经成为一场偏见的狂欢。

偏见狂欢

“桌饺”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一场狂欢。本质上,是很多人以为桌饺真的是个东北民俗。

但实际上,这只是极少数东北人的饮食习惯。

以“桌饺”为关键词搜索,除了2017年、2018年能零星搜到点信息,根本找不到任何相关资料。

即便是改革开放初期,饺子也是放在器皿上吃的。

所以桌饺根本不是东北的民俗。

那为啥还有人深信不疑?

因为“吃桌饺”这一低级行为符合他们心中的东北形象。

在网络世界,东北的文化身份就是“低俗”。

他们固执地认为,全国的低俗网红,东北占一半。

在短视频蛮荒的早期,东北网红出名的方式,大多数靠低俗博出位。

比如表演上吊、抱着纸人在坟地里睡觉、鞭炮炸裤裆的虎哥。

以吃屎出名的岛市老八,靠“争勇斗狠”形象发家的刀哥。

甚至靠倒放在B站大火特火的LoL主播电棍。

层出不穷的二创视频,让这几位被更多人熟知。

于是被人为刻画的低俗成了东北的烙印。

对于乐子人来说,东北永远是低俗的孵化器,任何发生在东北的低俗行为,都是确凿无疑的,是“东北文化”的一部分。

人们被动地了解了东北,再主观地加工,啊,东北啊,就是那样的。

可以预见的事实是,部分人对真实的东北缺乏认知。

他们固执地相信,东北人真的人均喊麦,去厕所探店,爱穿豆豆鞋。

在猎奇之下的真实东北,人们似乎并没有耐心去了解,反正东北有一家人吃桌饺,就是所有人都吃桌饺。

对于一种不了解的事物,快速下判断是最省精力的,这种判断,却又处处充斥着偏见。

不光是东北,在互联网世界,人们对一个地域的理解,往往浓缩在三个充满偏见的词汇内。

说到上海,就是精致、咖啡、刻薄鬼。凡是踩中这三点的,就能赢得流量。

所以跟这三个相关的魔幻故事总能流传甚广。

衣装革履做核酸,精致,够上海。

手拿红酒做核酸,厉害,不愧是洋气的上海人。

说到山东,就是奥迪、编制、不让女孩上桌吃饭。

于是关于山东编制的地狱笑话飞速传播。

“领导”成了山东地区唯一的权威。

提到北京,就是地道、四合院、400分上清华北大。

所以,“嘿,真地道!”才能成为乐子人的口头禅。

这种以偏概全的浓缩,会消灭人的个性化、生活的多样化。

你只要是东北人,你就爱穿貂,爱吃烧烤,爱戴大金链子小手表。

你是福建人,你就只会坑蒙拐骗、偷渡、被广东人吃。

你是江西的,那不用辩解,你们就是彩礼高,人均吸血鬼。

这种浓缩背后,其实只是对一个地域的毫不在乎。

而东北之所以经常成为地域黑的攻击对象,唯一原罪就是变穷了。

年轻人出逃,成为新时代的流民,在异乡寻找机会和体面,生而为飘零。

留在东北的年轻人,则从事着“卖保险、二手车、小额贷、卖房子”等从收入和稳定性来说都十分“自由”的职业。

东北更像是一座废墟,人们只希望挖掘潜藏在其中的猎奇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可以是范德彪,即便根本没几个人看过《马大帅》,不知道范德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东北中年loser。

这个符号,可以是铁西区,承载着辉煌与暗淡,破败与颓圮。旧世纪的回响,只是一场对工业时代的浪漫意淫。

这个符号,可以是鹤岗超低的房价,虽然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去那里买房子。

这个符号,可以是“冬泳怪鸽”——旁人眼里的一个疯癫的现世树先生,虽然他自顾自地、励志且真实地生活着。

如今,这个符号,成了“桌饺”。即使东北根本没有几个人吃桌饺。

很多人说不了解东北,其实只是不在乎东北。

东北在失去经济权利后,也永远失去了文化权利。

无数短视频App和直播平台成了东北文化的唯一出口。

东北的这一套理论,套在任何一个省份大多成立。

因为地域歧视本身,就是充满着傲慢与偏见的广泛性无知。

在乐子人泛滥的时代,与其选择在互联网上对线,不如心平气和地锻炼锻炼身体。

他们等待的、在乎的,不是你或者谁的反击,而是下一个符号的诞生。

像是喘着腐朽的气息的木乃伊,遇见鲜活的生命。

在这个乐子人的时代,我们对抗荒诞的唯一方式,就是去看看真正的世界。

这个非黑非白,大部分时间是多样性共存的彩色世界。

设计/视觉 Elaine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