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续命:奥斯维辛女子乐队纪事》:她们以音乐保存生命之美
她们是纳粹灭绝营里命悬一线的女囚。她们曾是专业乐手或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她们为出工、收工的劳动队伴奏。她们上午为即将被送入毒气室的难友演出,晚上又要为完成杀戮的刽子手奏乐消遣。音乐给了她们一线生机,音乐为她们提供嘲弄、反抗屠夫的武器。忍辱偷生,她们是奥斯维辛的女子乐队。法国歌手法尼娅·费内隆是乐队的一员。走出生天三十年后,她终于决定直面这段地狱般的岁月,给夜夜折磨她的集中营记忆除魔,首次向世人讲述奥斯维辛女子乐队的故事。
1980年,本书经作者和美国戏剧大师阿瑟·米勒共同改编为电视电影《集中营血泪》(Playing for Time),荣获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续命》译后记
文 | 周学立
来源 | 《续命》译后记
《续命:奥斯维辛女子乐队纪事》(Sursis pour l’orchestre)原著由法国Stock和Opera Mundi出版社于1976年联合出版,是一部有血有泪、感人肺腑的回忆录作品,记述了法国犹太裔歌手法尼娅·费内隆在集中营挣扎求存的真实经历。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集中营血泪》(Playing for time)于 1980年上映,荣获艾美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多项大奖,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及历史地位。
作者描写了三段集中营的经历:从法国德朗西集中营,到奥斯维辛比克瑙灭绝营(1944年1月23日—1944年11月1日),再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4年11月3日—1945年4月15日)。在党卫军执行“清洗”命令前几小时被抵达的英军奇迹般解放,作者直到30年后才自觉必须讲述这段历史。面对如此痛苦的回忆,她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在长达20万字的回忆中,真实记录了在一个完全将人性、自尊剥夺了的人间地狱中,乐队女性挣扎求生并与纳粹抗争的历程,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本书改编的电影《集中营血泪》(1980)剧照
作为集中营极少数幸存者之一的口述记忆,本书的历史意义不言自明。
首先,书中描写了最为黑暗的比克瑙灭绝营的生存境况和残酷,真实地揭示了集中营女子乐队悲惨的生存环境,解密了这个鲜为人知的乐队的内幕。无论是给劳动队伴奏,还是在周日音乐会上演出,女子乐队都是党卫军用来协助施行残酷迫害的工具,在音乐的粉饰下便于他们更有效地指挥对犹太人的强制管理与集体屠杀。作为乐队命运的主宰者,党卫军利用乐队演奏的高雅音乐来洗涤他们残酷、狂热、麻木的灵魂,从而获得心灵慰藉和自我解脱。回忆录注重对纳粹头目的刻画与描写:希特勒、克莱默、希姆莱、门格勒,以及女子集中营指挥官曼德尔、女看守长格雷泽等人,为读者揭露出纳粹意识形态和党卫军这一纳粹组织的真实面目,所描写的纳粹施害者主体是对“恶之本身”的一种控诉。
其次,作者通过对女子乐队47名成员的描写,向读者展开了集中营被关押者的众生画卷:德国犹太人、抵抗战士、法国犹太人、波兰雅利安人、波兰贵族、波兰犹太人、苏联红军、匈牙利犹太人、刑事犯等,从而揭示了犹太民族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受到的民族迫害与屠杀。通过从不同侧面对女子集中营内难友的描写,建立丰满的人物形象,让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营造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乐队指挥阿尔玛·罗泽的刻画入木三分、笔锋犀利。作者一方面描写她忘我地投入到音乐演奏,以此方式抵制集中营的黑暗与恐怖,同时也深刻剖析了处于灰色地带的“卡波”所表现出的、在特定历史语境下道德和社会罪责的敏感性和模糊性。
与此相比,女子集中营翻译玛拉与艾迪克的爱情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他们携手成功越狱,但在外逃亡了几天后,又再次被捕,并被党卫军当众施以残酷的绞刑。令人唏嘘的是,逃离集中营的他们面对的是如蜘蛛网一般在欧洲各地散开的集中营与党卫军,他们的行踪与逃离计划最终被出卖。在绞刑现场,是艾迪克主动将脚下的凳子踢开。当他将自己套入绞刑的绳套时,自由的希望已化为泡沫,在纳粹统治者的强权面前弱者的反抗是这么无力。与此呼应的,是当作者为澄清其“混血”的血统离开集中营前往奥斯维辛城内的行政管理中心时,所看到的在德军占领下对血淋淋的现实置若罔闻、熟视无睹的、沉默的普通民众。
由本书改编的电影《集中营血泪》(1980)剧照
沉寂30年后,再次翻开沉痛的回忆,无论是对阿尔玛还是对艾迪克的故事,作者都将笔墨重心放在自由与人性的焦点上,探讨关于生命以及希望的定义,这也是本书魅力所在。在不可知的命运下,在极度残酷、不可能被复制的生存条件下,人性的善良经受了极大的考验,正义与邪恶就差一小步,如同回忆录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克拉拉:一旦自暴自弃,迈出沦落的第一步,身后就是万丈深渊,永无回头的可能。也就是在同样的处境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弗洛莱特、大伊莲娜、安妮、小伊莲娜、玛尔塔等人对生命尊严的敬重和对黑暗不妥协的抗争,在比克瑙集中营的死亡围栏内面对恐怖时依然保持人类追求美好的独特品质,将她们与数百万同时代的人区分开来。
由本书改编的电影《集中营血泪》(1980)剧照
这是一本关于自由与抗争的作品。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对抗中,作者显示出无比韧性,将这支女子乐队转化为抗争的武器,这也构成了这部回忆录的另一个重要亮点:画面感强,文笔犀利,不乏黑色幽默。恐怕也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被拍成电影,获得众多关注。从章节划分上来看,作者沿着时间轴,对集中营的各个环节有所侧重,尤其是作为歌唱家与乐队编曲,通过对声音、音乐作品、乐曲旋律的精妙捕捉,衬托出美好与邪恶之间的强烈对比。我们时不时可以读到各种伏笔、铺垫,在前后章节之间形成呼应,并引出后文惊心动魄的关键环节,让人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功力,让作品文本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在凄美悲怆的旋律中缓缓将整个作品推向高潮,最终唱响胜利的凯歌,迸发出对人性、对生命的敬重。作者以女性独有的细腻而敏锐的视角,描写了犹太民族对家园的依恋,对青春的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及对延续生命意义的赞叹,情感非常充沛,给人发自肺腑的感动。
THE END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