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十)

2023-01-23 16: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月1日是罗马尼亚传统的迎春花节。这是象征春天到来的节日,男士们应按传统习俗购买红白丝线点缀的饰品送给母亲、姐妹或女友,在美好的季节里祝福她们幸福顺遂。盎然的春意不可辜负,熟识的罗马尼亚朋友推荐我去歌剧院看戏。对方是布加勒斯特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住处与我所在的学院招待所仅有一墙之隔。某天闲聊时,她突然指着宿舍阳台对面的建筑问我:“你喜欢听歌剧吗?国家歌剧院每月都有经典剧目演出。”想到之前在博物馆见过的古旧戏剧宣传海报,自觉这番建议值得采纳。于是,每周光顾歌剧院就此成为闲暇时刻的消遣。

本文采用日记体形式,整理并记录了个人2022年3月的异乡见闻,前篇可参见《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一)》《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二)》《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三)》《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四)》《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五)》《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六)》《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七)》《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八)》《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九)》

宛如沧海遗珠的乔治·比才:风情万种的吉普赛女郎与《卡门》哈巴涅拉唱段

2022年3月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本名亚历山大·塞萨尔·莱奥波尔德·比才(法语: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比才有限的创作生涯中,多数作品被他人改编并以未经授权的版本留存于世,只有1874年写就的《卡门》大获成功,是西方最受欢迎和最常上演的歌剧作品。

《卡门》是四幕歌剧,第一幕展现塞维利亚的街头场景,第二幕表现吉普赛人的生活和舞蹈,第三幕对走私贩们进行群像刻画,第四幕介绍斗牛士的游行活动。该剧由普罗斯佩·梅里美(法语:Prosper Mérimée)所著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塞维利亚——吉普赛女郎卡门因滋事斗殴被捕入狱,却巧妙地利用伎俩逃脱罪责。负责看守犯人的唐·荷塞逐渐与其暗生情愫,但卡门却因为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的出现而移情别恋,最后死于唐·荷塞复仇的利刃之下。

该剧将个性突出的吉普赛女郎卡门(Carmen)设定为核心人物,但实际担纲女高音的是唐·荷塞的未婚妻米凯拉(Micaëla)。剧中的男高音是同为主角的青年卫兵下士唐·荷塞(Don José),他因卡门的勾引而背弃米凯拉,并自甘堕落成为走私贩。斗牛士埃斯卡米洛(Escamillo)为男中音,其演唱的《斗牛士之歌》(Votre toast, je peux vous le rendre)是本剧经典唱段之一,以欢快华丽的旋律表达人们对斗牛士的赞美和喜爱。卡门的女中音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最为知名,原曲由塞巴斯蒂安·伊拉迪耶(Sebastián Iradier)写就。这种中等速度的二拍子舞曲广泛流行于古巴哈瓦那地区,被称为“哈巴涅拉舞曲”,节奏富有弹性和张力。因该唱段对吉普赛女子卡门的人物性格的塑造较为深入,有时也被称作《卡门哈巴涅拉舞曲》。

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编排的《卡门》定于3月5日公演。因我多次到剧院看戏,基本熟悉各演员们的样貌长相,故发现上半年仅有单次档期、未安排复演的经典剧目或集结罗国本土最具实力的歌唱演员阵容——在《游吟诗人》里扮演吉普赛女子阿祖塞纳、献唱著名选段的女中音,仅是戏份不多的配角。至于其他唱功拔萃、地位关键的演员,竟成为默默无闻的群演。饰演卡门的女歌唱家并不年轻,眼角的皱纹甚至在灯光下清晰可见,但这也暗示着她不凡的资历。颇有唱功的女中音特意使用响板和铃铛作为舞蹈道具,还以打响指、手抚裙摆等细节动作表现卡门对爱慕者的不屑,充分运用眼神戏刻画出吉普赛女郎放荡不羁的形象。

1-1 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的《卡门》剧照    图片源自官网宣传页

1-2 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的《卡门》剧目信息   图片源自官网宣传页

醉心东方故事的贾科莫·普契尼:柔中带刚的蝴蝶夫人和冷酷无情的图兰朵公主

2022年3月

贾科莫·普契尼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全名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凯莱·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意大利语: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作为“真实主义”思潮的拥趸,普契尼的知名作品不仅涉猎西方传统题材,也对东方故事倾注创作心血。以日本艺妓为主角的《蝴蝶夫人》便是其中代表。该剧主要参考美国作家约翰·路德·朗(John Luther Long)取材自法国海军军官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半自传作品《菊夫人》的同名短篇小说,将故事时间设定在1900年前后的日本长崎。年轻的日本艺妓巧巧桑(Cio-Cio-San)背弃本土宗教信仰,不顾亲属反对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顿(Pinkerton)。婚后不久,平克顿返回美国并就此杳无音讯,巧巧桑却执着地待其归来。直到平克顿带着另娶的美国妻子重返日本,巧巧桑才如梦初醒地得知真相,最后用匕首痛苦自尽。

普契尼为歌剧《蝴蝶夫人》共设计五个创作版本,最初的两幕剧在首演后反响惨淡,故大幅改写内容调整为三幕剧。同时,普契尼试图将带有日本元素的旋律融入剧本。由巧巧桑演唱的女高音咏叹调《晴朗的一天》(Un bel dì, vedremo)有较长的宣叙,表达出巧巧桑坚信平克顿会与她重逢的期盼心情。与传统的歌剧编排略有差异,《蝴蝶夫人》的开场序曲极短。虽然配乐试图烘托欢乐的婚礼气氛,但弦乐队以赋格的形式奏出急促而忙乱的声响,用此暗示故事结尾蕴含的巨大悲情。

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为《蝴蝶夫人》安排了演出场次。钟声敲响,大幕拉起。流水小桥和绿植盆栽首先映入眼帘。身着和服的女高音端坐在日式屏风前,用歌唱将巧巧桑的心事娓娓道来。从拿起小尊佛像叩拜、仔细摆放花瓶等动作中,观众能直观感受到巧巧桑对丈夫平克顿的思念。因剧情设计蝴蝶夫人巧巧桑与平克顿育有一子,束起发髻、踏着木屐的小演员也有无台词的出场戏份。剧中和日本艺妓关联的角色均由西方面孔扮演,但我却发现饰演巧巧桑的女高音拥有褐色的瞳孔和黑色的头发。在剧目演出结束后,她快步走上前台并用英语向观众作出致意。罗马尼亚籍歌唱家惯用“Vă mulțumim”作为敬语,于是我推测扮演巧巧桑的女高音是来自他国的特邀嘉宾,而官方网站剧作宣传栏的演职人员介绍的确证实了此番猜想——在翻看歌唱家履历信息后,我得知女高音的名字是巴诺·伊斯玛图列瓦(Barno Ismatualleva),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2-1 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的《蝴蝶夫人》剧照   图片源自官网宣传页

2022年3月

《图兰朵》同样是贾科莫·普契尼介绍神秘东方的歌剧作品。剧目中文译名“图兰朵”来自意大利语“Turandot”,该词源于波斯语的“Turandokht”,意为“图兰之女”。该剧以中国元朝公主图兰朵(Turandot)与流亡的鞑靼王子卡拉夫(Calaf)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卡拉夫与父亲砧木儿(Timur)和侍女柳儿(Liu)在京城重逢时,得知迎娶公主图兰朵需答出由其本人准备的谜语,否则将遭遇处决悲惨丧命。但卡拉夫依旧被城楼上亲自监斩他人的图兰朵所吸引,不顾三位大臣平(Ping)、庞(Pang)和彭(Pong)的反对,执意应婚并答对图兰朵设下的所有谜语。图兰朵拒绝认输且不愿履行婚约,逼供侍女柳儿以获知卡拉夫的真名,迫使对方为保护王子而选择自尽。图兰朵被柳儿的死和卡拉夫的执着所震撼,最终主动将自己的婚约昭告天下,并表示王子的名字是“Amore”,即意大利语的“爱”。这也是歌剧《图兰朵》所诠释的核心主题——即柳儿对卡拉夫的主仆之爱,卡拉夫对图兰朵的倾慕之爱,以及图兰朵对卡拉夫的接纳之爱。

《图兰朵》以意大利剧作家卡洛·戈齐(Carlo Gozzi)的剧本为基础,但普契尼生前未能完成全剧创作。在普契尼病逝后,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对其剧本草稿进行整理,但戏剧界对弗兰科·阿尔法诺是否遵循遗稿细节进行续作持有疑虑。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人少有机会到东方进行实地考察。普契尼本人并未到过中国,他的异域情怀可视为主观塑造的东方主义幻想。但不应否认,以西方视角重构的中国故事更容易使本土观众产生共情。

贾科莫·普契尼的剧本创作重视契合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象。蒙古帝国于1206年建立,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蒙古帝国建立后有三次西征,成吉思汗及子嗣在欧亚大陆掀起“蒙古旋风”,其在百年内持续扩张领土版图,亦使东西方产生连结和交流。结合彼时西方对东方的恢弘想象,普契尼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中国元代。游牧征战的民族特质与图兰朵铁血冷酷的人物性格相呼应,为剧中人物下令处死未答出谜语的求婚者提供合理性。“柳”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表现女性之美,并暗示痛失所爱的悲伤,有时也寓意离别和缅怀逝者。侍女柳儿所演唱的咏叹调《主人,请听吾言》(Signore ascolta)细腻地表达出对王子的深情和忠诚,同时为剧中第三幕的柳儿之死埋下伏笔。由于《图兰朵》意在讲述中国故事,普契尼还在编曲上采用民歌《茉莉花》的部分小节,作为贯穿剧情始终的主旋律。相较于在中国江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原版曲调,以管弦乐演奏所呈现的《茉莉花》一改既往的似水柔情,变得响亮而有力。

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上演的《图兰朵》未采纳任何改编创作。剧目保留图兰朵知晓卡拉夫真名前后的喃喃自语的独白,为情节跌宕的故事写下圆满结局。无独有偶,中国国家大剧院排演的《图兰朵》也对剧情走向采取类似的收尾处理。东西方戏剧本质上存在泾渭分明的艺术哲思。然而,对于中国故事的讲述似乎殊途同归。虽无法考证普契尼是否倾向于顺势而悲地封笔,但不符常理的虚无浪漫或为现实蒙上更加沉重的底色。

2-2由里科尔迪(Ricordi)设计印刷的《图兰朵》早期乐谱封面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恰逢周末,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座无虚席。在管弦乐奏响的强音中,舞台前的幕布被缓缓拉起。镶嵌着凸起铜钉的亮漆红色城门、覆盖着金粉的龙形浮雕引人注目。相较于其他公演,这场布景不算豪华的《图兰朵》胜在现代新锐的艺术处理。被施以行刑的波斯王子,只穿如古希腊制式的粗麻外袍登场,未以传统服饰的打扮示人;小和尚们超度亡魂的戏份被删减或隐去,现场的舞台上仅保留管弦乐为伴奏的人声合唱。饰演主角的女高音剪着齐耳有刘海的短发,在演唱咏叹调《祖先的屈辱》(In questa Reggia)时表情肃穆,表达出图兰朵对先辈暗夜被掳的愤恨;饰演卡拉夫的男高音拥有圆润而饱满的音色,他唱出表达自己和百姓心声的《今夜无人入睡》(Nessun dorma),由此将剧情的发展推至高潮。

剧中的三位元朝大臣平、庞和彭以夸张而色彩鲜艳的戏服粉墨登场。取自中国锣鼓奏乐拟声词的人名是巧妙的暗示,表明配角被赋予颇具怪诞的喜感——平、庞和彭苦口婆心地以“世间唯有道永恒”为由, 劝说卡拉夫放弃成为驸马的念头;三人还在剧中的第二幕第一景中大吐苦水,抱怨自己每天要阅读大量宫廷文书,还要辛苦地主持各项宫中琐碎仪式。同时,平突然想念起被湖水和翠竹环绕的旧宅,因而唱起《我在河南有个家》(Ho una casa nell’ Honan)。彭和庞则开始回忆家乡的树林和花园,并渴望告老还乡借此归隐。因普契尼在该部分着重描绘中国文化习俗,平、庞、彭不仅轻快地介绍庆祝喜事悬挂红灯笼、处理丧事需要香油火烛和木制棺材,还念叨着祈祷神佛庇佑、发出“今年是可怕的虎年”此类的感叹。

管弦乐奏出的强音能让人产生恣肆而潇洒的联想。观众会感叹图兰朵的冷酷无情、怜悯柳儿的悲剧命运,也会被卡拉夫的勇气所打动。在这场完成难度极高的演出结束后,彼时的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相较于以往,观众们的情感反馈变得更加积极。即使乐队指挥与歌唱演员们频繁地鞠躬致谢,台下的观众也未将喝彩逐渐平息。显而易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讲述东方故事的《图兰朵》过于动人心魄。即使我来自中国、熟知剧情梗概,但听着《茉莉花》熟悉的曲调数次响起,看到观众或屏气凝神、或以手拭泪,也难以抑制内心因触景生情产生的起伏。

注1:有关罗马尼亚国家歌剧院的剧目演出信息及歌唱艺术家介绍,详情可参见其官方网站(https://operanb.ro/)。

注2:有关歌剧《图兰朵》落地中国的本土改编,详情可参见新华社2018年发布的新闻报道、国家歌剧院官方网站的剧目介绍(http://m.xinhuanet.com/2018-10/12/c_1123549349.htm;https://www.chncpa.org/zwzt/ycjm/gjtld2008/)。

注3:歌剧《图兰朵》获得公认的最佳版本是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1987年公演影像实录。此外,大都会歌剧院在2009年、2016年和2019年均对该剧进行复演,服装、化妆和道具基本延续首演舞美设计。1998年由张艺谋、祖宾·梅塔(Zubin Mehta)联袂合作的《图兰朵》亦有较高的世界影响力。虽评价褒贬不一,但该版本因在紫禁城太庙进行影像实录而被广泛熟知。

注4:中国民歌《茉莉花》在该剧中对原有歌词进行改写,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和尚为亡魂诵经时所唱的选段。歌词大意为:“远方之山,仙鹤歌唱。四月花不再开,雪亦未消。从沙漠到海洋,千种声音轻唤。公主,来我处吧。此地百花齐放。”

注5:既有参考文献及互联网信息资源将“Honan”翻译为“河南”或“湖南”,但参照罗马拼音转写汉语读音的威妥玛拼音系统,该词实应为河南的旧称。鉴于此,剧中第二幕的唱段Ho una casa nell’ Honan在本文中译作《我在河南有个家》。

3 中国主要行政区划的威妥玛拼音转写 图源美国1971年编写的中国地理报告

(作者:李曾桃子,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