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五届草书展上海开幕:看当下草书创作的得与失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23-01-11 10:5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惟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1月10日,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暨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名家邀请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当下草书创作特点与问题有哪些?从此次展览中可窥见全国草书创作的大致面貌。

一些评论者在研讨中也对一些参展者以设计“写形”为创作手段提出了批评,“现在有些参展者常常依照设计好的草书稿反复书写一件作品,甚至为了一件作品写上百遍,直到‘创作’出满意的作品。这舍去‘写意’中的即兴,以造作取巧而废除传统功力,以方便快捷的集中书写应展替代靠长期学习积累而获得的书法艺术特有的人文品质,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展览现场

 草书是书法诸体中最具创造性和浪漫色彩的书体,其灵动多变、笔画延绵、纵任奔逸、气势磅礴,在潇洒挥毫间体现了痛快淋漓的豁达情性,在率性纵横中蕴含了桀骜不群的文人风骨。 

展览现场

1月10日,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暨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名家邀请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本届草书展是八次书代会后首次举办的国家级单项书体届展,自发布征稿启事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书家积极参与。本次展览共收到来稿11020件,为近三届草书展之最,其中来稿居于前列的省份为:江苏省840件、山东省734件、湖北省708件。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投稿作者既有新锐青年,亦有耄耋长者,参评作品涵盖了丰富各异的草书风格,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草书创作的整体水准。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244件作品入展。这些作品取法广泛、风格多元、承续传统、勇于探索,充分呈现出五年来草书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特征。

名家邀请展 代跃 作品

 

名家邀请展 陈洪武 作品

同期举办的“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名家邀请展”,以当代草书名家和往届入展作者为主要邀请对象。一百位新老书家同场演绎,钩沉历史,展现风采。

名家邀请展 刘月卯 作品

 

名家邀请展 刘洪彪 作品

草书艺术的繁荣是当代书法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全国草书展自 2006 年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届,基本上代表了全国草书创作的大致面貌。在展陈上,所有入展作品展框高度一致,以统一的视觉呈现让作品内质更加突出。而为了还原传统文人生活美学的场景,在空间氛围营造上,引入了花道在展览空间中的运用。展览环境以宋人慢生活为主线来布置生活场景,展现宋朝风雅的生活方式和诗意生活,并通过调动“视、听、嗅、味”感官体验,以期让观众在观赏作品的同时,身临其境感受古人慢生活的美妙,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引领大家发现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

展览现场展示的“点茶”技艺

 

何鹏程(河北)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学术与创作深度融合,中国书协还特邀六位学者围绕本届草书展撰文交流,就当下草书的创作特点与问题提出意见,以推动当代草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赵振(江苏)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金梁概括了此次入展作品的极大特点:一是认真准备,精心创作;二是小字多,大字少;三是色纸拼接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四是草体的种类颇多,有章草、今草、大草等,而每一种又有诸多流派风格;五是所书作品的内容都经过精心选择,高雅可读。但张金梁也表示,部分展览作品,因制作及创作心理,大都淡化甚至失去了书写性,有笔无势,有态无意。

赵磊(吉林)

“书写是中国汉字的灵魂,而草书最重视书写。书写性表现在对字体的熟练程度,对用笔的驾驭能力。挥毫时作者情绪的发挥与笔墨交融的程度,决定着作品的气息和自然状态。”张金梁说。

 

徐喜钢(山东)

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历代书家,无不在苦苦探寻自身的风格。凡有书史地位者,无不以风格立世。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方爱龙提出,“书意与风格”仍然是当代草书创作中值得重视的话题。“古贤以‘工夫’与‘天然’比为书艺的两翼,后世倾向于草书在法度的基础上更注重‘书意’的表达,或者说把‘书意’看作是超越工夫、技法之外的心绪活动的表现,也就是石涛说的‘神遇迹化’。书‘意’之于草书,可能是超越书‘法’、书‘势’的存在。‘法’可传,‘势’可造,‘意’最难得,”方爱龙对参展者也提出了要求,“可以反思的是,展览之中的参与者,是否开启了各自的风格探研之旅,并为之进行着‘沉潜’的努力?” 

金名龙(贵州)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则对目前一些参展者以设计“写形”为创作手段提出了批评,“现在有些参展者常常依照设计好的草书稿反复书写一件作品,甚至为了一件作品写上百遍,直到‘创作’出满意的作品。以设计‘写形’为创作手段而舍去‘写意’中的即兴,以造作取巧而废除传统功力,以方便快捷的集中书写应展替代靠长期学习积累而获得的书法艺术特有的人文品质,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中国古人常将‘逸品’视为书法的最高境界,草书艺术也是如此。‘逸品’强调天真烂漫,所谓‘无藉因循’,超逸优越,无意取态。今天许多人都强调视觉冲击力,我们能否深入古典传统,在‘书’之外求得‘文’和‘人’的融合,在艺术创作中增加人文涵养,多一点逸致和雅趣。” 

何鹏程(河北)

“当代草书家应该重启‘意象’思维,现在看到的书论基本上都是现代形式分析,至于产生根源一般不怎么关注,而这正是当代书法家所应思考的,”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宗超认为,“草书经典只是一个跳板和媒介,是艺术学习的‘流’,大自然和人本身之‘道’才是书法学习创造之‘源’。” 

胡奇峰(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崔树强则强调,草书的“无用之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草书的自由精神,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平淡天真”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 然而,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念早已渗透到书法教育实践之中。“无用”的艺术,却以“用”为衡量标准。以技巧为目的,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颗“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导致过多的以艺术技巧为对象来加以考察和体认,创作有时沦为技巧卖弄和精巧制作,这样就逐渐偏离了艺术根植人心的传统。 

何巧忠(福建)

“从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来看,一方面可以看到很多作者对于技巧的精熟把控,但过分熟,就意味着精巧过度,就太注意雕琢和制作;另一方面,取法对象的趋同,带来了技法表现语言的单一和大同小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草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崔树强表示。 

现场展览

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曹建就“草书的程式化与个性化突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就书家个人而言,要写出有别于一般的个性化的书风。首先,需要特别注重书家心性的磨砺与修炼。其次,重视草书书写意象的营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代草书创作中的化实为虚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如何在点画的表现、字法的营造、章法的构成等方面突出书法家的个人情感与理解,如何在技法之外营造草书的流动之象,或许是当今草书创作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上海市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协办。此外,为了弥补许多书法同道无法到现场观展的遗憾,本次展览全景三维网上展厅将于1月21日农历除夕夜与广大观众云上见面,具备交流、学习、研究等多重观展体验。《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作品集》《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名家邀请展作品集》也将同期发行。展览将持续至2月9日结束。

    责任编辑:陆林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