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时代仍在靠近她的教育观
原创 高清 读库
按:读库新鲜出炉的图书《让教室充满活力》,是日本教育界传奇人物大村滨老师的作品。这位有七十年教龄的老师,向读者毫无保留地掏心掏肺,倾囊相授多年来的课堂经验和教学技巧:如何营造课堂气氛,如何立下课堂规矩,如何面对能力有高有低、性格不一的学生,如何落实与其变脸色不如想对策的原则……实用到如获至宝,小六们在阅读过程中数次忍不住拍大腿叫好。
你以为聊的只是课堂那些事儿?往下看,这完全是将人生感悟凝注于教学生涯的葵花宝典啊。小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到人际关系、社会生活,跟人打交道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课题,这本书提供了重要参考,每一页都是知识点,不一定会让你拿到更高的考分,但能让你成长为更好的人。从大村老师总结凝练的窍门中,也足以可见一个人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可以做到何等事无巨细的程度,这让阅读中的我们也不禁心潮澎湃。大村老师的教育观亦是人生观,即便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今天看来,可以说,时代还在努力靠近大村滨的教育观。
▼
作为一个这几年时常要看着孩子上网课又要居家工作的倒霉蛋儿,有两个人生难题一直徘徊在脑海:
到底怎样才能不着痕迹(气氛祥和)地引导另外一个生命个体(主意很大的娃)高效地完成学习计划?
一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管理者,用以十年为单位的时间长度,做好一件事情?
读库最近出版的亲子书《让教室充满活力》让我渐渐想明白了,这两件事是同一件事。这本新书,实际上也是老书:日文原版出版于1994年,分上下两册,上册《教室可以充满活力》是课堂理论和经验,下册《教室如何充满活力》是细致到琐碎的语文教育操作指南。
虽然它本意是一套主要面向语文老师的教学参考书,但其中的工作方法和与人相处应有的态度,各科老师以及家长都值得参考,其中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也可以很自然地延伸到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甚至可以说,只要你还需要跟人打交道,也对自己的未来有要求,这本书读来都很有帮助。
七十年教龄的传奇
作者大村滨是带有传奇色彩的日本中学国语教师,1906年生于横滨,2005年去世。1928年,她毕业于东京女子大学,任长野县诹访高等女子中学国语教师,1947年调任新制中学。
大村滨(后排左五)从东京女子大学毕业时的合影。图片来源:edupedia
从教期间,她开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语教室”系列教材,直到97岁,还在考虑写新的教材,最终因为得了青光眼又不被允许熬夜才作罢。她打破了那个年代把好学生和差学生区别对待的观念,把最新潮的文具和教学用具带进课堂,把简单的教学用具玩出各种花样,那些不断冒出的灵感和智慧不仅使她的学生爱上了课堂,也给无数教师、家长和教育研究者带来过诸多启发。
这一连串年份或许让人有点发懵:如此古早的经验,放到现在还能管用?确实,书中提到的很多例子都颇有年代感,比如大村老师在那个“透明胶带横空出世”,订书机、打孔器、复印机、修正液还很少见的年代,如何努力寻找和使用各种新鲜事物,让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有时甚至想拿着新文具立刻飞回教室”。
物质有时代局限,理念却可以超脱,这样的热情和对新事物的敏感,即使放到如今,也不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能做到的。
你能从她那些事无巨细的描述中看出,她一直在尝试理解和爱护学生,思考教学方式、课堂相处模式如何改进,让课堂气氛充满平等友善的同时又严肃高效。同时,她也是一个非常“淡定”的老师——永远心态平稳、规矩立好就再不唠叨、好脾气、总能体察孩子那些没有说出口的想法……但想做到这些,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养过孩子的人都心知肚明。
1970年代,大田区石川台中学,始终关注着学生们的大村老师。图片来源:sottoweb.jp
作为教师的觉悟
大村老师套路虽多,但内核简单直接:尊重每一个孩子。
这种尊重的基础在于能接受现实,不急不躁地逐步改变现状,承认孩子性格有差异、能力有高低,允许方法遭遇失败,明白不尽如人意是常事。
她用学生喝饮料的杯子打了个比方:
假设学生拿着一个杯子,老师往里倒一些有益健康的饮料。这个时候老师想,既然是健康的饮料,干嘛不多倒一些呢,于是吨吨吨倒个没完,即便学生已经喝不动了,老师还是倒个不停。
“倒进去了”这种自我满足感会欺骗教师(和家长),让他们认为:哎呀,已经装进去那么多知识,学生应该掌握了。但如果学生还没喝完,新的就又倒进来,肯定会撒出来,再好的饮料也会被浪费。
所以大村老师的诀窍之一就是:只有学生喝完杯子里的饮料,还想再来一点,才继续给他倒。
教学过程中,我在内心提醒过自己:“学生的杯子小。”估摸他们已经喝完,即使学生没说要,我也会倒入新的饮料。有的学生无论如何都不喝,有的学生则很快就喝完了,但不管怎样,一定要避免往还没喝的杯子里添饮料的愚蠢行为。
即使是老师,在教学中也经常会发现,辛辛苦苦的努力之后,结果跟预想的并不一样,或者无论怎么教都没效果。接受了这样的现实之后,也就会坦然承认人与人有差别,不会照着一个模板长大,成长过程不尽如人意再正常不过。
即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听同样的课,也不会同时达到同等程度的理解。这是正常现象,对此感到惊讶才不正常。
只要我们拓宽视野,认真地观察人和社会,就会发现:有多少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能得到回报的少之又少。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觉悟,做不到在挫折面前不迷失自我,就很难培养我们的孩子。
成为孩子的腌菜石
尊重孩子也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是要利用某些方法和手段,让孩子提升成绩的同时,意识到所有正确的道路、满意的结果都是出于自己的强烈意愿和不断努力,而不是家长或老师的催促、逼迫和批评。
大村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小学老师芦田惠之助。芦田老师经常说:“我就是腌菜石。看起来似乎什么也没做,但正因为我站在那里,学生才能写出作文来。”
芦田老师的作文课上,常有学生站在垃圾箱旁边削铅笔。垃圾箱旁边放着一个空花瓶,有一天,有个学生削完铅笔,用指头弹了一下花瓶,“叮——!”结果接下来的学生削完铅笔后,都会“叮——”地敲一下。
下课后,来听课的人都问芦田老师:“每个出来削铅笔的孩子都‘叮当叮当’地敲花瓶捣乱,为什么老师连一句提醒、警告的话都没说?”
芦田老师冷静地反问:“那些‘叮当叮当’的声音有没有让任何一个正在写作的学生停下铅笔?”
大家沉默了,然后小声说:“没有。”
芦田老师道:“那不就行了吗?如果我去提醒,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停下笔来。”
芦田老师还说过:其实真正需要警告和训斥学生的情况非常少,不要戴上一般常识认为“正确”的有色眼镜,看待问题时不要被“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成见所束缚。
这样的对话,让我想起一段幼儿园时期的记忆,场景和芦田老师课上的情形很像:当时已经到了放学时间,所有小朋友都在等家长来接。这时候,第一个家长来了,一个小朋友想开个玩笑,钻到了桌子下面,又从另一边钻出来,然后才来到教室门口。接下来,几乎所有小朋友被接走时都钻了一次桌子。第二天,老师让所有钻了桌子离开的小朋友都站出来,然后把他们塞在桌子下面,蹲着上了一堂课,让他们好好“反省”。接下来,小朋友们毫无悬念地度过了胆战心惊的一天,当然之后再也没有人钻过桌子。
其实像这样可大可小的“错误”,在每个阶段的课堂和家庭场景中都有可能上演,如何看待和处理这样的“捣乱”行为,却因人而异、因教育理念而异。随着时代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理应意识到,教师和家长的存在感,不应该用在这样无关痛痒的问题上(当然,更希望再也没有小朋友被塞在桌底)。
为使学习氛围不受打扰,忍住一些无关紧要的批评,大村老师也有这类教学经验。
学生正在写作时,我当然会一边巡视一边努力地读他们写出的内容。这时,我会注意走得慢一点,但是尽量不停下脚步,因为驻足窥探不仅会打扰学生,也很不礼貌。如果一次巡视没能读到内容,就再转一圈回来,可以巡视很多遍,一点一点地读。
巡视的时候,即使教师心里想提醒学生“这里这样写怎么样”或“最好改变一下写作方向”,也不要说出口。不出声的提醒才是上策,因为声音会变成一种干扰,不仅打扰当事人,还会打扰其他听得见的学生。无论怎样压低声音,也会中断学生的思路。
她还有个帮学生改掉口头禅的小道具。
比如有学生经常说“嗯啊”,想要帮他改正,就得在他刚说出“嗯”的时候让他停顿一下,避免“啊”字出口。但提醒的方式也很有讲究:
如果喊一声“喂”,就会打断学生的发言思路。如果一次又一次提醒,就会完全破坏整段发言,学生的心灵也会因此受到创伤。
战后,我参加过口语学习会,美国老师教给我们一个方法:用铃铛向学生发出提示信号。当学生快说出“嗯啊”时,“叮铃”提示一下,他们就会意识到,至少不会再把“啊”说出口,发言也可以继续下去。
如果教师口头提示,发言就会中断,学生心头也将涌上一种受到责备和遭到批评的感觉,情绪被影响,心情进而沉重起来。
与语言相比,铃声给人一种更加可爱的感觉,蕴含一种幽默感。
大村老师不是一个严格高压型的老师,除了总是能掏出新奇的文具让课堂变得充满惊喜和期待以外,她还非常喜欢走到学生当中,分享自己积攒的素材和新的消息。当然,想和学生走得近,也得有很多斗智斗勇的妙招。
为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她经常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给学生示范如何通过采访收集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她喜欢和生活中的店铺老板闲聊,店里的人也会顺势跟她聊起购物以外的事情。靠这个小窍门,她从市井人群的口中收集到形形色色的话题,甚至是越嚼越有味道的人生哲理。等到要写议论文、旅行游记、仪式典礼等内容时,很容易就能选出素材。
她总是把形形色色的书带进教室,偶尔还会在休息时全神贯注地读书,即使学生前来提问也一边含糊作答一边继续读,直到读完整个段落才抬起头:“啊,不好意思,什么事?”这种阅读的姿态,“不经意间”就引导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在批改作业的大村老师。图片来源:edupedia.jp
她还总是把照相机放在讲桌上,学生汇报时,她就一边听一拍。当时班上有个学习态度并不好的学生,有一次,大村发现他居然很投入地在读一篇文章,而且边读边思考,于是赶紧把他的侧影拍下来,把照片冲洗出来送给他:“把这张照片拿给妈妈,让她看看你在多么认真地学习。”学生虽然吃了一惊,但看起来非常高兴。其实他的日常表现和照片上的样子恰好相反,但这张照片和大村老师的话激励了这位学生,之后他变得认真得多,呈现出照片上那种状态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用温和换严肃
保持公允避免偏心、尊重学生的作品、不要啰啰嗦嗦说个没完,控制自己过强的掌控欲,营造一个没有轻蔑、鄙视、强弱落差的教室环境或家庭环境,这些都是大村老师尊重孩子的体现。她维护课堂和家庭秩序的技术细节,都建立在这样的尊重上。
想让教室有规矩,靠高压必然是徒劳。大村老师的方法是教育学生养成体谅他人的态度,行事不能粗鲁,这种看似温和的规则教育反而使教室氛围严肃了起来。
她自己首先做到了体谅学生,和学生站在一边:
教师在讲自己认为正确的话时,会情不自禁地充满自信,这种过度自信会让我们忘记反省:自己的措辞到底有没有效果?
“不要怕热”这句话到底能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真的能让他们战胜炎热吗?如果教师连这句话到底会不会产生作用都不知道,也不去验证,张口就来,那这种措辞方式就纯属自以为是,把自己放在和学生相距很远的立场上。
疲劳至极时,孩子们感到炎热难耐或寒冷刺骨时,要停下来,优先照顾他们的身体。
大村老师信任学生,不喜欢批评学生,很多时候甚至发现了学生的错误也会刻意忽略,和很多人的预料不同,这样看似“惯着”学生的大村老师,反而营造出了积极又高效的课堂。
要是分发资料后,有的学生没有按指示做,比如还是把纸张拿起来对折,我也不怎么责备。学生可能是无意中忘记了,我便佯装不知。
一次又一次地指出“没有按指示做”,只会让他们感到不快,而不会振奋他们的精神。
对待学生的失败要保持宽大、宽容之心,也就是要有同情心。对那些毫无恶意的失败要宽容对待,或视而不见,这样更能使学生察觉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即使学生这次没有注意,下次可能就会有所改观。
这样的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的纵容,它建立在一套完善的课堂规范之上,因此才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用。大村老师班上有一套非常明确的书面要求,比如:
安静、迅速地领取资料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去询问他人
不要多嘴多舌对别人横加干涉
这些规则都比提醒学生“进入教室后要保持安静”强上许多倍,因为按照规则做事,自然不会产生无用的张罗和喧闹——用行为规范引导出结果,比直接要求结果更有效。
与其变脸色,不如想对策
大村老师的友好型教室,有这样几个原则:
照顾身体,就是抚慰心灵:当学生疲倦时,留出一小段休息时间,反而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为了提高效率,也要休息:放弃明知没效果却还要强人所难的做法,反而能为学生创造出努力用功的时间。
营造尊重他人的教室环境:成绩平平的学生也在拼命地努力学习,所以不能轻视他们。
除了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大村老师也做到了对学生一视同仁。她像一位端水大师,在课堂上建立了一种既不催生优越感,也不催生自卑感的分组方法。
她认为,分组讨论和完成小组作品是必要的教学手段,能力相当的搭档在一起,可以更加顺利地推进工作。但如果小组是自发形成,就会出现某个组里“好学生”太多的情况,可即使老师再谨慎安排,最后也会出现一个实力相对逊色的小组,这时候,有些学生会产生“优越感”,另一些则会产生“自卑感”,这不是什么好事。但仅仅因为一个问题就放弃这种教学法,又非常可惜,正确的办法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否定方法。
让实力较强的小组愉快地讨论,尽情发挥,获得成长,提高成绩,同时,我也有责任指导实力稍弱的小组最终完成一件毫不逊色的作品,在汇报学习成果时让其他学生大吃一惊:这组表现也很精彩,丝毫没被比下去;或者让大家发现,他们写出的作文也有发人深省之处,完成速度亦不落后,甚至比别的小组还快一点。
如果教师没能引导所有学生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导致实力稍弱的一组拿出的作品水平太低,或者内容不够完整,就说明教师在分组学习方面的指导能力不足。
不责备不歧视,放弃绝对公平,有偏向地帮助弱组弯道超车,最终才能保证全班步速一致,整体提升。
书中还介绍了她处理紧急情况的办法:与其变脸色,不如想对策。
说“怎么了”“不用担心”等话都没用,教师要迅速想出应对之策,还要保持一如往常的表情,边在心里安慰自己“那就这么办……”,边提出具体对策。
面对学生的纰漏,帮他们稳住心态比责备或直接提供帮助更重要,这时候不管是暴怒、抱怨还是随口一说的安慰都只能起到反作用。
比如有一次,大村老师遇到同行来听课,离上课还有七八分钟的时候,有同学走到她身边,一反常态,小声嘟囔——原来他把课上要汇报的资料全都忘在了家里。这个时候,恐怕老师的慌张程度跟学生有一拼,但作为学生的心理支柱,大村老师是这样说、这样做的:
“这样啊。但是你已经胸有成竹,把内容全记在脑子里了,不是吗?就保持你昨天放学时的状态就行,别担心。为防外一……”
这是用信任的态度稳住学生。
我一边说一边帮他把主要内容写在一张纸上,然后递给他:“给,拿着这个。”然后还给了他一些备用资料。
这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帮助,帮他解决困难,但不是替学生找退路。
汇报正式开始后,我向全班同学说明:“M同学今天把准备的汇报资料全都忘带了。(话一出口,我顿时感受到大家的担心和同情,不安的气氛充满整间教室。)但是,他已经全部准备好了,胸有成竹,所以应该没问题。那么,接下来有请M同学。”
这是帮学生在大家面前做最坏情况的铺垫,并提供鼓励。
M慢慢站起来,沉着冷静地做了汇报,的确很精彩。结束时,大家已经忘记他没带资料的事,热情地鼓起掌来。
这是达成的理想结果。
面对其他小纰漏,保持同一个原则就好:淡定,别太当回事。
漏发资料也不是什么大事。看到哪个小组正在东张西望,一副静不下心来的样子,马上给他们拿过去就行了。教师不用再问一句:“怎么了?”学生也不用回答:“没给我们发资料。”如果非要这样对话一番,那就说明教师不够高明。
如果学生朗读文章时忘记提前问清某个字的读音,教师也能立刻觉察出来,这时可以说:“这个字比较难,大家可能是第一次遇到。”或者补充道:“小字典上可能没有收录这个字,它读作……”
说话是技术活
读库出版过一本很受家长喜欢的亲子书,其中列举了大量家长语言上的反面教材和改进方法。而对于老师来说,不能说的话更多。
首先是这句:“如果理解了,应该能表达出来啊,表达不出就是因为没理解。”
我认为这句话不合乎道理。不知道的事情或许表达不出来,但是即使知道,也可能有无法表达出来的缘由,因为孩子拥有很多自己世界里的秘密。
把理解领会的事情准确口述或者书写出来,并非轻而易举,需要具备卓越的能力。
理解和表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力,因人而异。有的人对于即使不甚理解的事也能勉强说清楚;有的人在表达过程中,理解越来越深入,表述越来越顺畅;有的人尽管知道很多,却不能流利表述出来。
老师不能说的话还有(当然家长最好也别这么说):
只要付出行动就能成功,没能做到,是因为没有付诸行动。
没有干劲所以才没做到!
你们这样的表现真让老师丢脸。
做那样的事让老师很为难。
你们一点儿都不理解老师的苦心。
我说几遍你才能懂?
我现在很忙。
还有别的吗?
这些话都非常自然地把儿童和成人分成两个对立阵营,把成年人的不快、尴尬、丢脸归咎于孩子,企图用愧疚感控制孩子,让他们无条件的闭嘴和服从。这个过程中,成人是无辜的、高高在上的,孩子是顽劣的、难以教育的,教育失败的原因统统在孩子身上。
除了有的话不能说,某些很平常的问题,也要注意提问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汉字后,缓缓走到学生中间,这时,请注意不要说“会读黑板上的汉字吗?”
多少学生能读出来,多少学生读不出,教师应该心知肚明,如果做不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把这个词挑出来学习,因此,教师没必要再问学生会不会读,这毫无意义。
如果真这样问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有几个积极的学生举手说:“我会。”
不确定自己认不认识的学生也会随声附和:“我也会。”
还有一半学生,其中有会读的也有不确定的,会选择沉默,等别的同学回答。
即使有学生不会读,也不可能主动说“我读不出来”。
那些好像会读,又好像不会读的学生更不可能发言,因为他们无法正确面对内心的疑惑,也不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还会有几个学生没听见提问,心想:“老师刚才说什么了?”
大村老师的建议是,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看黑板,再直接向某一个学生提问:“某某同学,读一下黑板上的字。提问的方式也要注意变化,比如:
“某某同学,请读一下黑板上的字。”
“某某同学,我觉得你应该认识黑板上的字,读读看。”
“某某同学,黑板上的字,应该怎么读呢?请你读一下。”
变换提问方式,会给对话带来变化,课堂上的提问方式富于变化,教室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而且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注意,提问之后,如何追问也有讲究,更不该替孩子发言。
重新说一遍。
说得再仔细点儿。
是不是漏了原因?
像这样问话会让本来就紧张的学生更紧张,失去自信,不想再说话。
大村老师这时会变成学生中的一员,坐在椅子上举起手来,被主持人点名后,像个优等生一样站起来发言。学生听完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这个意思啊!”本来已经理解的学生会再确认一遍:“原来可以像这样表达呀!”也就是说,给学生做了一个活生生的示范。当老师需要回到指导的角色时,就会摇一下铃铛作为提示。
有意思的是,大村老师很讨厌自谦的套话,比如学生明明努力准备了,一开口发言却说“我可能做得不好,请大家原谅。”这话好像看起来很谦虚,然而听众心里不会舒服:“他到底把汇报会当成什么了?”
不知学生到底从哪里学到了这句话,给人一种扭捏作态之感,而这种不够诚恳的态度正是学习的大忌。
“虽然比较简短,但我的开幕词就说到这里。”
在少年的学习成果汇报会上,这样的措辞显得格格不入。如果真的觉得内容过于简短,就应该再添加一些,说得再丰富一些,否则就会学而无获。
不管实际怎么想,这句客套话都不应该出自一位正在学习如何丰富多彩、实事求是地表达自我的少年之口。
在教室里,教师要注意情绪,但也不会完全没情绪。大村老师尽量不斥责学生,如果一定要斥责,只会选在自己神清气爽的时候:
学生会出现失败、犯错、遗失物品、遗忘东西、误解问题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我想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不让此时的学习被打断;不让正在进行的学习因为某种窘迫而打折扣;尽量给予弥补和支持。
反正教科书能借,忘了就忘了——我并不担心萌生这一想法的学生会增多,因为他们不会那么愚蠢。
既然本人已经充分感受到窘迫,这时教师再去责备学生就毫无意义,相当于故意讥讽。
当教师处于疲惫、感冒、心情沮丧的状态,或者精力不够充沛、打不起精神、遇到什么不愉快时,千万不要斥责学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语气容易粗暴,可能会言过其实,说得太过火。
为了防止脱口而出地训斥学生,我会悄悄给自己的食指裹上绷带,而且会故意裹得紧一点。当我快忍不住即将发作时,食指上的绷带就会提醒我——不是注意说话方式,而是什么都不说。
教师和父母作为指导孩子的成年人,都应该牢记立场:自己和孩子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是不对等的关系,孩子所犯的错误,语言上的粗鲁伤人,或许只是未能理解其意义带来的误用,需要仔细观察和小心引导。学生就像易碎的贵重物品,面对他们时,如果忽略这一点,就很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幸。
教师在教室不可能轻松
家长在家也不可能轻松
选择作文题材或讨论时,老师偷懒的说法是:“请自由思考,从生活中寻找题材。”“再稍微深入思考一下。”
引导孩子画画时,家长的偷懒说法是:“随便画吧,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这些话乍一听似乎有道理,实际上孩子听了完全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想什么、画什么。
大村老师这样评价这种做法:
如果教师不做准备,让学生艰难地自我思考,然后夸奖几句“想出的点子真不错”,实际上是对教学工作的懈怠。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就培养出好学生呢?
教师不要说“自由地写吧”,而要把心中储存的丰富题材分享给学生,这才是真正的作文指导。如果教师心中没有准备好丰富的题材,无法开展课堂指导,就是一种不负责任、懈怠的工作态度。
大村老师有个很好的母亲。当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每到假期,就要扮演一天“主妇”,制定菜谱烹煮食材。妈妈经常笑她:“看你犯那么多错,我都不知道让你帮忙是更轻松还是更累。”可她坚持要自己尝试,所以妈妈就在一旁耐着性子让孩子放手去做。
教室里的学生和老师,家庭中的孩子与父母,关系都是如此,想让学生自己学习,指导者就得加倍忙碌。但是既然选择了养育和教育孩子这条路,就没有懒可以偷,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帮孩子找到自我规范和成长的力量,逐渐成为一个自信、理性、心态开放的人。
▲
本文作者:高清·读库编辑
原标题:《时代仍在靠近她的教育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