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生活作风永远不是小事情

澎湃评论员 与归
2023-01-09 18:4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最近,一段聊天记录在社交网络热传,内容涉及江苏省扬州市一名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1月9日上午,“扬州发布”通报称,已成立专项核查组,正在全面深入开展核查。

无独有偶,前不久,网传成都市成华区两位区干部的不雅聊天记录,引发社会关注,随后当地查实二人违反生活纪律,正按程序追究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

一段简短的聊天记录,在成就高热话题的同时,也暴露了深刻问题。这两起事件,都在网络引发了持久的热议,人们在茶余饭后议论着,这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互动,并期待着纪检监察部门的反馈。

这几天,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正在热播。有学者评价道,“严肃题材的反腐专题片受到老百姓‘追剧’,这反映出老百姓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的深恶痛绝,能切中老百姓的关注点,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事实上,老百姓的关注点,除了铁腕反腐,还有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这绝非“吃瓜”,因为作风问题导致破纪破法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般很难通过具体的工作内容及其完成质量来评价一位党员干部,但是像生活作风这样的问题就非常直观,一旦他们违背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就很容易引起大众的批评和质疑。而民众从这样的生活作风中,也很难建立起对一名干部的信任,更多的是以“小”见大、窥斑见豹。

要知道,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不可能割裂、分叉,它会作用在所有行为上。一名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状态,与其工作状态是紧密相连的。更何况,有些爆出的案例中,当事人本身就是同事关系,有的甚至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这难免会让人联想:这种不正当关系是否已经影响到了本职工作?

近年来,因为类似的聊天记录导致一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意外被曝光的案例,并不罕见。如2021年9月,河北邢台市任泽区住建局原局长耿卫平在单位微信工作群发表不雅言论,暴露了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2021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应急管理局原副局长赵青松在工作群“求抱抱”被免职。

表面看,这和网络社交、互联网办公等新场景的普及有关,但本质上反映出的是一些党员干部日常中的生活作风积弊已久。一定要认识到,这样的事件绝不仅仅是什么花边新闻,而是严肃的纪律问题,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严重破坏了党员干部该有的形象。

而一旦问题查实,就是明确的违纪行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从重处分。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举头三尺有党纪国法,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保持敬畏心,抛弃侥幸心理,深刻认识到生活作风问题就是原则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所谓的“小事小节”上失守,就是在大堤上开口子,一开始问题或许不显眼,但随着“水”越灌越多,就很容易堕入腐败的深渊,一发不可收拾。

正如《永远吹冲锋号》里的一句解说词,“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一些领导干部将作风问题视为‘小事小节’,最终从破纪到破法,从量变到质变。”勿以恶小而为之,纵观近些年的反腐案例,很多大案要案的当事人,之所以走向贪腐深渊,都是从一些看似“小问题”“小错误”的萌芽开始的。

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反腐要永远吹冲锋号,对于所有党员干部来说,也要永远在心中保持警钟长鸣。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