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数实融合进行时,数字平台推动就业向普惠性、个性化转型
1月9日,由澎湃新闻与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数字互联、价值共生”科技向善创新周·数字原野论坛在上海白玉兰广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腾讯云管理咨询总监于炎鑫以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围绕“数实融合”所催生的经济社会变迁发表了主旨演讲。
三位专家认为,数字技术正势不可挡地重塑中国产业形态与就业结构,企业亟需开展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需求也相应发生变化,进而驱动广泛的就业转型。在数字平台支撑下,大量新就业机会和岗位应运而生,赋予劳动者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对实现数字普惠、增加社会福祉具有关键转化作用。当前有必要深入洞察这一进程,及时调适相关政策,有效化解转型“阵痛”,以进一步激发数字平台的向善力量,赋能可持续的就业未来。
近年来,随着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持续呈现深度融合趋势,进而驱动中国产业结构变革,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就业也随之开启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数字平台展现了关键的支撑、集成和转化作用。
数实融合方兴未艾,“服务+制造”全面崛起
腾讯云管理咨询总监于炎鑫认为,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表明:“数实融合已然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数字化既是“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层面的明确规划,也是企业为谋求自身生存发展,“不得不发”的在弦之箭。传统实体企业亟需转换思维,直面数实融合带来的紧迫现实挑战,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于炎鑫强调,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架构,以“敏捷的工作方式,输出以技术为驱动的创新”。深刻洞察和把握数字技术催生的全新产业形态及运作逻辑,对中国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腾讯云管理咨询总监于炎鑫 澎湃新闻记者周平浪 图
数字技术因其具有的分布式、模块化、交互性的可编程运作等特征,在重塑经济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推动新零售、新制造等业态大量涌现。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认为,一种以“服务+制造”为特点的全新制造业形态正全面崛起,成为数实融合背景下产业形态变革的典型代表。
在黄少卿看来,“新制造业的‘新’,主要体现在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及其上下游的全面改造,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并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大规模定制取代大规模生产,成为制造业的主流模式。因此,黄少卿认为,“新制造业”本质上是制造服务化以后形成的全新业态。在数实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种适应于快速变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柔性和快速反应为特点的服务化制造产业模式正在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平台、软件、设计、基础设施、仿真、集成等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主体纷纷趋向依托于数字技术开展服务化、个性化、定制化的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 澎湃新闻记者周平浪 图
换言之,数实融合的现实需要是制造业产业结构重大变迁的催化剂。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制造等产业新形态,正在重塑产业链各方主体的连接、传输和运作方式。在此过程中,得益于数字技术对时空羁绊的解放,大量全新的就业形态和方式日益生成。
数实融合推动就业向普惠性、个性化转型
数实融合背景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结构性变迁使得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普惠性、个性化的转型机遇和显著利好。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鲍春雷副主任认为:“由技术变革带动的产业转型会对社会的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影响内容由技术本身的特质而决定,而影响方式则以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的同步运作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过程性变动展开”。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数实融合促生的新业态以数字技术的逻辑为根本依托,推动超越时空限制,具有共享特征的平台经济兴起。黄少卿强调,以“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产业模式,推动“新的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数字平台介入下,个体获得了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来开展“创造性”工作;就业的人群范围也有所拓宽。鲍春雷也同样指出,在提升个性化就业的多元可能性之外,“数字平台下的就业产生了相当的普惠性”。
这种普惠性最直接地体现在数字平台所创造的大量新职业对人群就业数量的拉动。鲍春雷指出,2021年全年,腾讯的微信平台(包括公众号,视频号以及小程序)带动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了4600多万个,起到了极为强大的就业促进作用。这之中,青年群体又成为数字就业的主力军。仅以微信平台就业群体为考察对象,35岁以下青年人的就业比例非常高;围绕小程序的就业群体中,青年人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
数字平台对扩大就业普惠的贡献不仅在于“增量”,更体现为“包容”和“提质”。数字技术促使就业成本和就业门槛进一步降低。相较于传统工作对就业人群的学历、技能要求,当下的数字平台就业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使数字红利惠及更广阔的人群。
鲍春雷表示,数字化的赋能,使就业人群的工作内容在高端、中端和低端各层面延展。原先在劳动力市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农村人群、残疾人群体等也通过数字网络增加了就业增收的可能性。鲍春雷提出,“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老百姓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而对腾讯微信平台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微信数字生态提供的数字就业机会所惠及的人群并非以高学历为主,相反,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比重更高;其中,在微信视频号的从业者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群体达到了60%左右。”
与此同时,在数字平台的推动下,人群就业的个性化活力也不断彰显。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令诸多工作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工作方式在时空维度上的延展,使得人们在参与工作时具备了更强的能动性和自由度。由此,更多个体被激发出自主创业的能动性。新的灵活性、个性化就业形式层出不穷。
鲍春雷对微信平台视频号从业者的调研显示,与互联网产业资源在一二线城市的聚集情况不同,视频号的从业者中,县、乡以及农村地区的从业者比例合计超过40%。这一数据直接表明,数字平台帮助这些相对受制于地理空间、处于发展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们增加了就业可能性。同时,视频号的工作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使得从业者能够更灵活地安排工作。如此一来,不用离开土地,在结束农忙的闲暇时间里,依靠视频号进行直播或营销带货,农民群体也能融入网络化的数字产业链,实现个体乃至整个村庄的增收。
当下的个性化就业模式以工作时空灵活性和个体创造性活力凸显为特点,与数字平台深度融合,形成了创业式就业、零工就业、共享用工等典型模式。在数字时代,大量小型化用工主体的诞生表明,人群的创新活力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灵活就业已不再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补充,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赋能可持续就业未来,需合理化解转型“阵痛”
然而,正如熊彼特所言,技术还具有“创造性破坏”的面向。在赋能生产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增进就业普惠的同时,数字技术也存在给人群就业带来“破坏性”的隐忧。
黄少卿认为,产业“服务化”的转型,将不可避免形成“哑铃化”的就业结构转型。他表示,“一方面,大量的高技能岗位会进一步精尖化,并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服务业也会有大量低端岗位产生。”高技能、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和低技能、低人力资本劳动者将成为就业结构中重要的两端,且二者之间的鸿沟还将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加速更迭、雇佣关系进一步复杂化,正逐渐成为就业转型期必须直面的“阵痛”。
鲍春雷也提出,在不加干预的前提下,数字时代的就业存在“极化”风险。数字技术对于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数字技能较高的劳动者,更多表现为补偿效应;对低技能群体,则更多表现为挤汰和抑制效应。今后这一数字鸿沟将愈发明显。部分低技能劳动者在流动式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保护问题也将变得更加严峻。
在零工经济、众包工作日益普遍的当下,我们有必要更谨慎地思考对弱势劳动人群的保护和支持,及时调适相关政策,以缓解数字时代就业结构转型对其带来的冲击。
首先,应适时出台鼓励数字化转型,推动多模式、多业态就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并重视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要重视高端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创造,还要考虑发展低端生产和生活型的服务业岗位;不仅要注重培养适应数字技术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还应注重对年轻人批判性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训练。其次,为缓解日益“哑铃化”的就业结构带来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再就业培训措施,同时加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
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大力完善法治化的就业环境,对应数字时代的新型用工关系,出台更加细化、可操作的劳动权益保障政策和法规,维护灵活劳动群体的基本权益,规范用工管理,敦促数字平台强化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还需适应数字经济合约化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以促进数字就业岗位的稳步增长。
随着数实融合的持续深入开展,普惠性、个性化的就业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进程中,只有通过政府、数字平台、各大企业和劳动者的全面协同,妥善调适相关政策,方能有效激发数字平台的向善力量,赋能可持续的就业未来。
数字原野论坛圆桌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本次数字原野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现场嘉宾由左及右分别为:腾讯云管理咨询总监于炎鑫,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线上嘉宾从上到下分别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邱泽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