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局2023|“危机时刻”与世界打交道,中国需更审慎精巧
【编者按】
1月8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冲突与动荡: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2》。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报告序言中指出,2022年,一系列危机与挑战纷至沓来,人类社会面临几十年来最危险、最不确定的世界,国际政治似乎进入了“春秋时代”。面对不断上演的冲突和危机,中国首先要稳住阵脚,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和创造机会,开拓进取。
顾往瞻来,中国与世界将如何在这样一个“春秋时代”继续前行?自今日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授权刊出该报告的部分文章,或能为我们预见2023年的天下大势提供一个“锚点”。
近年来,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尤其是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博弈趋于升温。2022年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给全球政治形势蒙上沉重的阴影。乌克兰危机是一场注定没有赢家的悲剧,它体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地缘政治角力的激烈性,也是冷战后国际秩序出现重大调整的标志。乌克兰危机呈现长期化、复杂化态势,在欧亚大陆以及亚太等多个地缘方向显现军备竞赛的苗头,加剧了全球政治的分裂和重组,这对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带来重要影响。全球经济复苏遭遇逆风,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全球治理有所弱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挑战日益突出。可以说,在经济衰退、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危机时刻”。
一、“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乌克兰危机是冷战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矛盾的剧烈爆发,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大国战略博弈的动因。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结束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完全主导”和“不计后果的扩张”。迄今俄乌冲突尚未出现缓和态势。2022年1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美并获取来自美国的新的巨额军事援助,这也预示着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结束。
虽然中国并非俄乌冲突的当事方,但这场冲突给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逐步向中国外交传导。中美俄、中美欧等几组涉及中国的“大三角”关系面临深刻调整。全球化因地缘冲突进一步受挫,大国“经济战”的不断深化,联合国地位的式微、全球军备竞赛的加剧,国际关系“阵营化”的演进,这些因素对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带来一系列重要影响。
当地时间2023年1月8日,顿涅茨克地区巴赫穆特,乌克兰士兵乘坐卡车在前线行进。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
一是集团对抗和军备竞赛的阴霾笼罩世界。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展开频密外交活动,打造施压俄罗斯的多边阵营,140多个国家赞成对俄进行谴责和要求俄撤军的联合国相关决议,40多个国家追随美国对俄实施严厉制裁。欧亚大陆颇有剑拔弩张之势,德国等欧洲国家纷纷提出要增加军费开支,芬兰、瑞典正式加入北约这一军事集团。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如果北约成员国(美国除外)军费占本国GDP比例达到2%,它们的国防预算总额将增加25%,每年约4000 亿美元。实际上在俄乌冲突之前,北约欧洲成员国的年度军费开支总额就已是俄罗斯的3-4倍。虽然法国等欧洲国家仍有“战略自主”意愿,但在未来欧洲将不得不更加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美欧将加强北约东翼的军事态势,制定长期性威慑和防御计划。
此外,美国对乌克兰危机借题发挥,通过“捆绑中俄”的策略推升各国对所谓“中国威胁”的认知。日本、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国家也在大幅增加军事支出。美国及其盟友整体军事资源和实力恐会上升,将对我国的外部安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需看到,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不愿加入美国主导的对俄制裁,沙特、土耳其等寻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等加强接触,它们并不支持美国搞“冷战式的全球分裂”。
二是美国主导的“俱乐部式的全球化”趋势更加突出。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快推动构建多边制裁和“经济战”体系,打造经贸、技术等领域的“小圈子”。拜登政府上台后以更大力度推动供应链重塑战略,企图与盟友、伙伴等对华展开“协同脱钩”,构建一种以所谓民主国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加剧这一态势。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对俄开打全面的“经济战”,意图将俄驱赶出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和金融制裁已经成为俄乌冲突至关重要的“虚拟战线”,全球供应链遭到人为割裂,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在这一过程中被“武器化”。在俄乌冲突和疫情延续的叠加影响之下,供应链安全问题受到各国的更大程度重视,价值观壁垒在全球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应看到,俄乌冲突后美国构建的新型多边制裁体系,未来也可能将其矛头对准中国。
三是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的动力趋于弱化。联合国未能制止俄乌冲突的爆发,安理会成为美俄欧各方争夺的场域,联合国权威受到严重损害,冲突各方围绕《联合国宪章》、人道主义干预规则等问题的严重分歧进一步削弱联合国体系的政治基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受到严重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推动剥夺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二十国集团等机制中的成员资格,还试图限制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世界主要大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较量更加复杂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打造所谓“民主国家联合体”,并试图削弱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美俄欧等各方关系因乌克兰危机变得更加紧张,各大国之间的战略信任极大受损,国际多边合作面临重大挑战。这种态势将阻碍各方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危机、核不扩散等全球性挑战。各方围绕人工智能武器化、太空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构建国际规则的努力陷入困境,核不扩散机制的漏洞也在不断扩大。
二、全球面临“危机时刻”
地缘政治冲突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严重冲击。曾经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甚至认为,世界逃不过新一轮的系统性危机和漫长且幅度较大的经济衰退。202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世界经济最糟糕的时刻还没有到来,2023年情况可能会显著恶化”。据IMF预测,2023年将有约1/3的经济体陷入萎缩,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2.7%。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等国际商界大佬纷纷提出警告,强调要为更加艰难的经济形势做好准备。
俄乌冲突叠加欧美对俄制裁,直接冲击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供应链危机蔓延,国际金融体系的“碎片化”特征更为明显。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和财政困难更为严重,美联储加息政策或会火上浇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截至2022年6月,31个新兴市场国家债务余额近98.8万亿美元,是其GDP总和的2.5倍,全球债务余额则高达303万亿美元。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日益加剧,这也会进一步导致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的更大挑战,甚至诱发政治和社会动乱以及人道主义危机。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8日,肯尼亚安博塞利,一头大象的尸体躺在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附近炙热的土地上。
此外,气候等方面的全球治理也是步履维艰。2022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埃及举行。在此次会议上,各国未能就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做出明确承诺,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全球气候治理趋于弱化。在经济衰退、能源危机等背景下,欧盟在碳中和等问题上立场也有所退步。美国基于《通胀削减法》等,围绕清洁能源技术以及电动汽车等产业加大国内投入和补贴,这使得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更多带有“大国竞争”的色彩。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2日,肯尼亚北部洛莫普特村,一位母亲帮助她营养不良的儿子站起来。
粮食安全问题值得高度重视。2022年,全球人口迈入80亿大关,很多国家的民众依然面临严重的“饥饿”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警告称,“我们正在遭遇猛烈的食物灾荒”。据世界银行统计,2022年全球有7500万-95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缺少能够维持生存的粮食供应。
总之,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在地缘冲突、高通胀、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世界经济衰退隐患加剧,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债务问题等挑战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更加严峻复杂,我们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中国人均GDP才刚过1.2万美元,排在世界60多位,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名仍在70多位。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集中力量,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而这必然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人间正道是沧桑。面对新的内外挑战,中国需要以更加审慎、精巧的方式处理其与世界的关系,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新担当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确定性和新动力。
(赵明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原标题《动荡世界的“危机时刻”:全球政治形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