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阅读虹口建筑丨耶松船厂:走向世界,上海从这里启航

2023-01-08 20: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Architecture

阅读建筑

///

城市里的心动

在历史千千万个节点中

耶松船厂静立在时光里

汽笛嘹亮,桅杆林立

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起航之地

也是中国船舶修造业的起始地

本期阅读建筑

带您领略耶松船厂的峥嵘岁月

最早的一家大型外国修船与造船厂

THE BEAUTY

///OF

ARCHITECTURE

19世纪中后期,在北外滩一带船坞内修理和建造好的各类轮船拉响汽笛,驶向多个港口。如今,东大名路388号这栋5层高的红砖绿瓦塔顶式建筑就是耶松船厂。

耶松船厂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40平方米。为砖混结构的建筑坐东朝西,平面整体呈正方形。从建筑形态上看,顶端塔亭以四方翘檐绿瓦锥顶为主,搭配的方格长窗上有扁圆券。部分底层窗楣还以弧型装饰。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窗口上连续的绿瓦挑檐彰显独特。

大门左边墙上挂着一幅黑底金字的标牌“耶松船厂旧址”。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这幢建筑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属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公司的耶松船厂展现上海近代造船历史。

据史料记载,当年外国资本投资额最多的行业正是船舶修造业。耶松船厂正是彼时英商投资在华设立的最早、最大的一家船舶修造厂。1865年,英国人佛南创办,又名“老船坞”。长112.8米,门宽16.46米的“老船坞”最大可容纳吃水4.27米深的船舶在此修理。这样的装备设施在当时上海的船厂中可谓首屈一指。

1865年英商耶松船厂的老船坞

1897年10月29日《申报》曾刊出一篇由中国人写的《游耶松船厂记》,文中写道:“耶松为上海20余年老厂,得以一见之,足以开眼界,喜不自胜。尤为船厂内新奇、乖巧的几件事:一是船坞进水、出水之机巧,配备了蒸汽引擎抽水机等;二是有机器工场、翻砂车间,锯斧一切,皆用机器;三是厂房排列有序、布局有方。”这些从今天来看都属平常了,但当时却是了不起的工业设施。

当年的耶松船厂

在1892年到1901年这10年间,耶松船厂不仅修造了许多拖船、驳船,而且还建造了相当吨位的沿海沿江航运轮船,如远东地区最大的商船、载重2522吨的“源和号”,还有如“长和号”“绥安号”等。

耶松船厂的“老船坞”

1901年,耶松船厂与英国在沪的另一家大船厂——祥生船厂联合改组为耶松公司,1906年改名为耶松有限公司,从此垄断中国船舶修造业达30余年。1936年,耶松与瑞镕船厂合并称“英联船厂”,为上海船厂的前身。

彼时的上海船厂

百年沧桑续写建筑辉煌篇章

THE BEAUTY

///OF

ARCHITECTURE

为了反抗资本主义的压榨,1868年,中国工人在这里发动了中国史上最早的一次罢工。之后的数十年里,中国工人不仅在这里打造轮船,更是在这里,乘着自己打造出的一艘艘轮船,坚定不移地航行在历史的汪洋之上,在工运史上写下一个又一个光辉的篇章。

如今,当年耶松船厂的船坞、工场、车间等早已不存在,但这幢建于1908年的5层办公楼“耶松大楼”却保留了下来;同时作为“耶松”的延伸,上海船厂仍在谱写上海船舶修造业的辉煌篇章。

2005年5月,厂区从陆家嘴搬迁至崇明岛,成为中船集团五大造修船基地之一、三大海工生产基地之一。

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是紧密相连的,现为“耶松”所在地的中远海运集运公司,凭借40多年的远洋船舶管理经验和优势,熟练地掌握船舶局域网和船岸数据通信系统,推广运用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着总箱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中远集团大型集装箱运输船队,船队航行于全球20多条主干航线,挂靠世界100多个重要港口。中远海运集运公司,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绛红色的墙面上已有了斑驳的痕迹,仍安然地矗立在东大名路、俯视着黄浦江,仿佛正向过往行人讲述着从耶松、英联到上海船厂、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故事,回顾已被时光沉淀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起航之地。

绿色琉璃瓦翘檐

原标题:《阅读虹口建筑丨耶松船厂:走向世界,上海从这里启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