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想当年|长大后再看《葫芦兄弟》,有不一样的意味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相比当代受到日本动漫深刻影响的国产动画作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动画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大多具有强烈的寓言色彩,故事结构封闭,世界观宏大,人物性格特征鲜明,这些特点使得这些代表着童年的动画片有了开放的解读空间,即便童年看着这些动画长大的一代已经需要为下一代童年负责时,回顾这些作品仍然能够产生不同于童年的感悟。198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葫芦兄弟》就是其中一部。
《葫芦兄弟》的故事非常简单。相传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穿山甲求助山中老翁种出七彩葫芦以便消灭妖精。妖精为了摧毁这一计划,抓住了老翁和穿山甲。葫芦相继成熟变成葫芦娃,各具特异功能,他们逐个前去营救老翁和穿山甲,但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成功。最后,在妖精将葫芦兄弟扔进炼丹炉炼丹时,老翁拿出七色彩莲投入其中,让葫芦兄弟联合起来,各尽其能打败了妖精。从人类学视角切入这个故事,它和所有古老预言一样描绘了上古文明中的某些特征。动画片中频繁出现的葫芦、蛇和青蛙等都是原始文明中生殖崇拜的图腾,蛇、青蛙同时又是“地母”的符号,在象征着孕育、繁衍生息的同时,也象征着黑暗、吞噬和死亡。
从寓言传说的流变上看,这个现代原创故事延续着沉香劈山救母、雷峰塔永镇白素贞的传说范式,在劈山救母和白蛇传说中,华山下的三圣母曾经有过半人半蛇的形象,雷峰塔下的白素贞是个修为千年的蛇精,三圣母的解放始于华山被一劈为二,雷峰塔同样以一分为二的形式倒掉。同样,《葫芦兄弟》的故事也始于穿山甲误打山洞,葫芦山一分为二,蛇精出逃。
无论是从人类学视角还是从历史传说脉络看,《葫芦兄弟》中最重要的角色都是蛇精——尽管在动画片中被唤作“大王”的是蝎子精。
从儿童视角出发,《葫芦兄弟》讲述的是一个小伙伴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打倒坏蛋的故事。长大之后从成人视角出发,这个故事就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阳光了。简而言之,《葫芦兄弟》可以被视为男性成长过程中所有“挫折”和“噩梦”的一次总结:
起初,他们像红葫芦一样渴望长大、获得无穷的力量,但很快被自己的鲁莽和冒进打败;
接着他们像橙葫芦一样拥有了获取知识的能力,用千里眼看到一切、用顺风耳听到一切,但很快被表象所迷惑,再也看不清世界的本质;
之后,他们成长为黄葫芦一样标准的直男,喜欢硬碰硬,对蛇精表示“你们女的力气小”,最后败给了女人的软刀子;
然后,他们像绿葫芦和青葫芦一样懂得应酬交际的人,能喷火也能吐水,想要八面玲珑最后得了个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在经历过上述挫折后,他们终于像蓝葫芦一样懂得低调,学会隐身,但很快发现这个技能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能干、但大家看不见,而且汗马功劳很容易变成功亏一篑;
最后,他们像紫葫芦一样变成了一个有争议的角色,自己有没有能力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善用工具和手段,他泯灭了他人的心,也险些毁掉了自己。
所有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都是蛇精。蝎子精除了干点体力活、扒过一次黄娃的裤子之外,对葫芦兄弟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蛇精,作为全能型女性的代表,“地母”的象征,也成了弗洛伊德所谓“埃休姆情结”的具象体现。
弗洛伊德所谓“埃休姆情结”也称“阉割恐惧”,指幼年时期男性对成年女性怀有爱恋,但又恐惧失去生殖器官的心理现象。阉割恐惧会使男性对女性产生畏惧心理,认为女性永远是诱惑者,因此对女性产生恐惧、憎恨和厌恶,经常被用来扣在男孩们强势的母亲们头上,这些母亲被认为是男孩们性倒错、结婚困难的根源。当然,也可以被用来分析一个经常抱怨女孩子太强势、太厉害、太能干的男性社会心理。《葫芦兄弟》中的蛇精在后续的恶搞动画《十万个冷笑话》中,那句“叫我女王大人”的台词被强调、放大,她的确是一个非常精明强干的“女王范”角色。
在“网红”没有统一脸型之前,开过眼角磨过骨的脸型被称作“蛇精脸”,蛇精堪称中国现代历史上元祖网红;
她声音软糯,能歌善舞、心肠硬、骨头软,情商高、嘴巴甜,且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即便没有啊呀娃娃的指导也拥有了一个对她进行供养、无怨无悔的专一配偶,值得拥有三百万粉丝;
在强敌和危险面前,她临危不乱,充分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化险为夷,并精确地抓住对方的弱点反败为胜,在挫败敌人进攻的同时对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综上所述,蛇精堪称国产影视作品的始祖级“大女主”,她姿容俏丽、多才多艺,始终钟情于一人但又不为情爱所困,她是影子之王,不靠男人,还能战胜男人……但是在动画片中,这个唯一的女性形象只能是反派,成了老年男性到幼年男性勠力同心镇压的对象。
作为一部面向儿童的作品,《葫芦兄弟》或许只是延续寓言的范式建构故事,因而才有了高度抽象凝练的角色,并指向了人类学、心理学甚至更多领域。2016年的《新葫芦兄弟》在故事上或许更加丰富,但寓言的意味已经淡去,丧失了位列经典的资格。在创作手法上,《葫芦兄弟》剪纸动画在色彩搭配、人物造型上都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人物性格鲜明、故事跌宕起伏、配乐轻松愉快,这些就足以打动未经世事的孩子。而对于成人,它在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可解读性,注定这个故事将伴随许多人走完一生,成为高度浓缩人生历程的重要分析文本。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