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景德镇的这些老街与里弄你都去过吗?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自古以来水土宜陶,繁华了1000多年。“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就是对景德镇当年盛况的描写。彼时,沿着昌江,景德镇建窑成市,河岸边有着数不清的四通八达的里弄,形成了景德镇老城区特殊的城市布局,也由此衍生出独特的里弄文化。
据记载,古代景德镇东至里村、南至南山渡(今南山下一带)、西至昌江东岸、北至观音阁一带有“四山”“八坞”“三洲”“四码头”“十一条半街”“一百零八条弄”。景德镇沿河而筑,河边又多为小山丘、小沟渠,很多里弄便用“坞”“桥”“山”等命名,如马鞍山、夜叉坞、十八桥等。
景德镇的许多里弄也因典故而命名,如斗富弄、绣球弄、爆竹弄等。景德镇的不少里弄还隐藏着许多瓷窑的身影,而且弄与弄之间可以通过这些瓷窑穿梭往来,形成贯通的格局,于是里弄的居民便以窑名作为里弄名,这样里弄名便作为一种陶瓷文化保留了下来。
三闾庙明清古街
三闾庙明清古街坐落在昌江西岸,昌江与西河交汇处,整个三闾庙古街分为明街、清街和古码头三部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古代,三闾庙明清古街为景德镇与饶州府、九江及安徽等地之间的陆路通道。早在晚唐时期就有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人迁居此地。明清时期,三闾庙商业繁华,有粮行、米店、药店、饭店、杂货店、豆腐店等,是景德镇主要的粮食集市。时至今日,古街两旁的商店基本保存完好,并有明朝中晚期建筑4栋,明末清初建筑3栋,是景德镇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葡萄架历史文化街区
葡萄架历史文化街区东邻许弄,西至小苏家弄15号,是一条弄中弄,因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葡萄架而得名。传说宋朝葡萄架有一个秀才,上京参加科举考试后,返家等待消息。皇榜高中后,报喜人至此询问,有人告诉他葡萄架下是其家,弄巷因此得名。此弄最有名的是葡萄架2号—— 葡萄架作坊,为文物保护单位。
彭家弄历史文化街区
彭家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御窑厂遗址保护范围内,是以历史建筑为主的传统制瓷手工业生产和居住街区。该文化街区内分布着多处历史街巷和历史建筑,反映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手工业的生产、水运商贸、传统民居特色,其历史街巷主要有方家弄、方家下弄、水府弄、彭家下弄、毕家弄等,还有湖北会馆等重要历史遗存。
彭家上弄古窑址
陈家弄历史文化街区
陈家弄形成于明朝,明代陈氏曾在此聚居。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街道时,在弄口竖立了“陈家衕”石坊,至今犹存。陈家弄东起烟园里,西至中山南路,全长260米。时至今日,陈家弄依旧保存着许多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建筑,这些建筑多是当年都昌籍窑户所建。那时的陈家弄是一个经营灰可器的商业街区,每家每户的门都朝向弄堂,用的都是推板门,板门一卸,就是经营瓷器的店面。
富强弄历史文化街区
富强弄分为上下弄,位于中山南路,与涂家坦、黄家洲、安弄、花园里、里仁弄相通。清朝时期,因上弄进口处呈V形,形状与裤裆相似,曾被称作裤裆弄。后来,逐渐有瓷商在此建房定居,因富商云集,便改称为富商弄。当时,富裕的苏湖人选择此弄作为苏湖会馆的所在地。20世纪20年代,苏湖会馆开始办学,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一直是景德镇规模最大、享有盛誉的学校。1973年,富商弄更名为富强弄。
刘家下弄历史文化街区
刘家下弄东起中山南路286号,西至沿江东路,南与太平桥(弄)、狮子下弄相通,北通吊脚楼。据资料记载,早在唐朝就有刘氏从山西迁居至此,后来又有都昌刘氏来此聚居,逐渐形成巷弄,巷内原来还建有刘氏宗祠。清末民初,刘家下弄河边曾是景德镇的四大码头之一——刘家码头(俗称窑柴码头),刘家码头是景德镇工商业繁荣的见证者之一。刘家下弄是景德镇最长的一条里弄,也是景德镇最热闹的一条里弄。在一定程度上,刘家下弄反映了历史上景德镇工商业的繁荣,也验证了清代康乾时期景德镇“千窑升火、万匠制瓷、商贾盈市、舳舻蔽江”之说。
里市渡
里市渡东起中山北路,西至昌江东岸,全长30余米。相传早在宋代,里市渡就已经存在,由一李姓寡妇出钱兴建,故最初得名李施渡,后根据谐音改为里市渡。在过去的近千年中,里市渡一直是景德镇对外贸易的重要水上码头,它近可扼守昌江河运的咽喉,远可通往鄱阳、都昌,经鄱阳湖进入长江,将景德镇的瓷器源源不断地发往世界各地。
景德镇许多里弄的一头连着河流,在古代里弄也是沟通外界的重要通道,制瓷原料、瓷器和人员通过里弄来来往往。
半边街
半边街南至半边街横弄的北侧,北至观音阁,长1500余米。唐宋时期,半边街就是热闹的街市。明朝嘉靖年间,半边街南段靠河的街道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东面的街道,故得此名。明清时期,半边街附近的许家码头是瓷土、窑柴的主要集聚地。
毕家上弄
毕家上弄东至中华北路西侧,西至中山北路东侧85号,全长110余米,起源于宋朝,当时只有两户人家,都以制作毛笔为业。宋末元初,住户增多,形成弄巷。毛笔业曾经是毕家上弄的辉煌,因为景德镇制瓷业不能缺少毛笔,而毕家上弄的毛笔在景德镇是最好的,所以该里弄也曾名笔家弄,后改成毕家弄。为区别毕家下弄,因此段地势较高,这里就成了毕家上弄。
毕家下弄
毕家下弄位于中山北路和沿江东路之间,长150余米,由毕家上弄派生得名。该弄最著名的行业是钉鞋业,古代景德镇的街面积水较多,路面湿滑,因而类似于现在雨鞋的钉鞋很受当时窑工的喜欢。毕家下弄最著名的建筑是奉新会馆(又称新吴书馆),曾是奉新老乡聚会议事之地,故该弄的居民以奉新人居多。民国时,奉新会馆先后改成电影院、杂剧院。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采茶戏的专业表演场所。
大弄口
大弄口西至中山北路,向东延伸又向北转接上江家弄,南通大弄口横弄,全长200余米。该弄形成于宋朝,因弄口较宽,所以被叫作“大弄口”。历史上,大弄口是一个具有上好地理位置的弄巷,从大弄口1号穿行过去,就可以抵达古时的商业中心徐家街,出弄口不远便是著名的渡口—— 里市渡,所以历史上这里的商业也很发达。
大十字弄
大十字弄东至棋盘街,西至沿江东路,总长约300米。此弄呈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的瓷器街垂直交叉,故名大十字弄。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茭草工人郑子木为了维护茭草行的利益而舍生取义,震动整个茭草行。自此之后,茭草工人都系白布围裙以纪念郑子木。大十字弄44号是一座祭师祠,重修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占地约500平方米,保留至今。
祥集弄明代民居
早在宋代,祥集弄就有人居住。到了明朝,当地居民为讨个口彩,便将居所所在的里弄命名为祥集弄。祥集弄分成上下弄,上弄东起东司岭,西至中山北路东侧25号;下弄东至中山北路西侧22号,西沿江东路东侧。祥集弄全长270米,有两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分别位于祥集上弄3号和11号。两座建筑的总建筑面积达761平方米,梁柱粗大,造型古朴,颇有徽派建筑韵味,皆为富商所建,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集上弄3号还是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的所在地,当年大量御窑厂古瓷片的修复工作就在此展开。
祥集弄古民居
邓家弄
邓家弄位于珠山中路南侧,是一条典型的以姓氏命名的里弄。明朝时期,有邓姓家族聚居于此,故而得名。明清两朝,邓家均以烧造质优价高的瓷器而著称,其家族兴盛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后因历史的变迁,在战火纷飞中一落千丈,直至新中国成立后逐步退出陶瓷的经营。现今,里弄内的建筑仍保持着旧时风貌。
低头弄
低头弄位于中山北路与中华北路之间,紧邻石狮埠,通青石街、五王庙等弄巷,全长100余米,宽2米。该里弄形成于宋朝,相传明末有陈氏抚台住此,在弄口建有一座青石门坊,较低矮,当时骑马来拜访抚台的人,进弄都要低头,故名“低头弄”。低头弄11号古宅为明代住宅建筑,整个建筑风格近似元代,雕刻装饰简朴,据传此房就是陈姓抚台之宅。民国时,里弄内设有浮梁公所。历史上,低头弄还是一个重要的窑柴集散地。
龙缸弄
龙缸弄西起中华北路东侧的109号,东接湖口弄,东南接新罗汉肚,南至胜利路北侧,长100余米,宽2.8米。明朝,龙缸弄内共有6座窑,最开始烧制时品种单一,后来因技艺高、式样多,驰名中外。相传,明万历年间,太监潘相奉旨监造龙缸,然而瓷工们烧了一窑又一窑,始终未能烧出一只达到宫廷要求的龙缸,大祸临头之际,窑工童宾舍身赴火,龙缸才得以烧成。为纪念童宾,建造了风火仙祠,奉其为窑神。据说此事便发生在龙缸弄,龙缸弄便因此得名。
窑神童宾雕塑
景德镇的老街区和里弄是景德镇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物化的城市文化和记忆,是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缩影。老街区和里弄布局紧凑,空间利用合理,给人以舒适、宁静、朴实的亲切之感,沉淀了景德镇的千年历史文化。
原标题:《景德镇的这些老街与里弄你都去过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