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冠疫情下的心血管内科医生:多一分钟坚守,就可能多救一命
脱下一身沉重的铅衣,把当天的第5位手术病人送回心血管内科病房,时钟已指向凌晨0时15分。按惯例巡视完手术和危重患者后,1月7日0时30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副主任医师周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医生办公室。这是他的日常。
我不回家,是为了更多的家
采访周宁是困难的,没有整块的时间交流——因为他的工作忙碌,我们的采访也只能在心内科导管室里进行。
“加大排痰,一定要将痰排出来。盐酸氨溴索给120毫克,静脉用,一天一次。”6日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随周宁进入手术准备间时,一位来自上海的医院同行拨入电话,向周宁咨询如何用药。
“病人现在的情况需保证利尿、防止脱水。能口服,不静脉。我有电话来了。”周宁简洁而快速地回答着,与此同时,接通了另一个电话。插进电话的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的同行,“这个炎症指标太高了,是炎症风暴状态,糖皮质激素要继续用……”
一边为同行答疑解惑,一边穿上手术铅衣,周宁为心脏介入手术做着准备。
15公斤的铅衣、一穿就是一整天;一台接一台的手术,一站就是一整天,这些对周宁来说“稀松平常”。周五中午下门诊后,无缝衔接的是连续12个小时的手术,然后又是周六上午门诊,周日的查房……周宁的每一天,都是满负荷运转。
“与重症病人眼神交汇是最酸楚的触碰,那里有生的渴望。”周宁说,“或许自己多坚持工作一分钟,就可多挽救一个人。”近一个月,周宁只回过几次家拿换洗衣服。“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因为我2020年曾经在新冠肺炎ICU病房积累了宝贵的重症救治经验,我不回家,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完整。”周宁平静地说着,这种简单而质朴的情感似乎早已融入他的骨髓里。
在他的只言片语里,我们拼凑出他的经历,并找寻到他内心秉持的那份执着。
他说,从小他就向往医生“逆天改命”的职业光环。一个好医生,救活一个病人,挽救一个家庭。这种职业获得感,驱使他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2010年,他从复旦大学内科学博士毕业后,到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13年,为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水平,他又前往国外从事了3年的博士后研究。
他始终牢记医学大家裘法祖院士的教诲:做人要知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是医者,也是患者,对疾病有更深切的体会
医者,意味着责任,也无法逃避感染的风险。
2020年1月,一直在临床一线救治病人的周宁,被新冠病毒撂倒了。发烧、咳嗽、头痛、呼吸困难,在与病毒抗争的10多个日夜里,周宁更感到肩头的一份责任:一定要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为更多患者提供指导。
任病痛的折磨袭遍周身,但那跳跃而明媚的文字却在笔尖流淌。“我是被感染者,但我更是一名医生,我不能对一个病毒认怂。”
很快,这4000多字的自愈日记成为阴霾日子里无数患者的精神支柱和心灵鸡汤,单篇文章阅读量超过1520万,14000多条网友留言,“周医生,我和我全家都很绝望和害怕,但是看了你的文章,心里安定多了。”
2020年2月8日,周宁在感染新冠病毒自愈后,主动请缨救治一线危重症患者。“我是医生,也是患者,对疾病有更深切的体会,救治起来可能会更得心应手些。”周宁用这句话,说服了为他大病初愈而担忧的科室领导,毅然返岗。
“当时,同济医院作为国家医疗队,先后改造两个院区,收治35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成为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医院成立尖刀连,涵盖护心、保肾、护肝、护脑、气管插管和中药等学科,对危重症患者实施‘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抢救。”周宁说。作为心内科医生,他毫不犹豫地加入重症救治尖刀连,负责参与组建护心小分队。
“何谓尖刀?它是危急时刻,插入敌方核心,扭转战局、直取胜利的利刃。‘尖刀连’组建于危难之时,决战在希望之巅。作为一把‘利刃’,‘出鞘’救人是我的使命。”周宁斩钉截铁地说。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值得努力
83岁的罗老,是就医多年的老心衰病人。在去年12月以来的这波疫情中,他也被感染了,并很快发展为重症。在家里突发急性左心衰的他,如溺水般的呼吸困难,几乎放弃了求生欲望。家属半夜拨打了周宁的电话求助,忐忑中,家属担心医院床位紧张,可能无法收治。
电话那头,周宁的回答铿锵有力:“不管多大年纪,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作为医生,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病人,赶紧来医院!”
经过10多个昼夜的精心诊治,罗老再次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原本,周宁与患者素不相识,只是那医者仁心的本能驱使和救死扶伤的天职呼唤,让拯救变得义无反顾。
一个多月前,周宁带领“护心小分队”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支援全院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枕戈待旦、闻令而行”是他们的誓言。“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内分泌等方面的基础疾病,随时可能引发炎症风暴。”周宁介绍,护心小分队需要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心衰、心梗、暴发性心肌炎等危急情况提前干预。
他的不少病人经历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多个“死亡之约”,却一次次在周宁团队那“死里逃生”。历经生死拉锯战的患者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周宁经常念叨的那句“不抛弃,不放弃”的深刻内涵。
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生命终究成功回归,这是让周宁和他的团队最心满意足的犒赏。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值得努力,都值得冒险。我们必须依靠毫厘不失的判断力、果敢严苛的专业执行力、不畏艰险的创新力,不断向更高、更难处进发。”周宁笃定决心。
90岁以上高龄,合并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接受肾移植,免疫力极度低下;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提高重症治愈率,是同济医院这样的国家队医院的使命,这个最难攻克的关口,我们要冲上去!”周宁说。这些“危重中更为危重的患者”最终化险为夷。
“我们是治疗危重症的主力军。当听到病人心脏‘咚咚’地跳,就仿佛听到了希望的鼓点,为我们加油、喝彩。”周宁兴奋地说。
一个、一群、一批,在逐渐壮大的患者出院数字里,周宁品读着这份欣慰和喜悦。截至1月7日,他们团队治愈出院的重症新冠感染者已超过40人。
(原标题《多一分钟坚守 就可能多拯救一个生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