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3,江苏扬州这样“兔”飞猛进

2023-01-06 14: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扬州发布记者 继业 明涛 一言 默然 孙炎 吴涛

△货船行驶在京杭大运河江苏扬州段

再过十多天,就是农历兔年。

正拉开帷幕的扬州“两会”,

将2023年定位为“发力奋进年”,

奋力开启一座城市的“兔”飞猛进势头。

回眸过去的一年,扬州留下一个力透纸背的发展姿态——“深蹲跳”。面对着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扬州交出了精彩答卷: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为江苏勇挑大梁作出了扬州贡献。

市委书记张宝娟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向世人生动而真切地展示了一个逆境中坚定从容的扬州,一个拼搏中不断创造历史的扬州,一个让人拥有更多期许和信心的扬州。”

展望2023年,扬州遒劲有力地“拉满弓”:“干就干大事、争就争一流”“在对标找差中瞄准标杆,在追赶标杆中成为标杆”“书写更多超越过去、超越对手的精彩篇章”……掷地有声的话语,似春风、似战鼓,掠过隆冬时节的“两会”会场。

台上台下,掌声激荡;会内会外,梦想同频。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460万扬州人民共担新使命、同谱新篇章,合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扬州新实践。

2022

打响“发令枪”

以超乎寻常的努力,交上一份极不寻常的“答卷”

市长王进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与会代表委员在一个“稳”字下,画了一道道深深的标注——去年,全市经济承压前行、稳中有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高邮、仪征首超千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和2.3%,进出口总额超1000亿元,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省前列、好于全国……这是扬州以超乎寻常的努力,交出的一份极不寻常的“答卷”。

当下,全社会上下共同的企愿就是一个“稳”字——稳控疫情,稳住经济,稳保生活。稳字当头,进而稳中求进。

△光伏发电领跑者示范工程

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人们听到清晰的新年发令枪声——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串可期的数字,是决心和信心,是压力和动力,是千钧之诺和如虹气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新的一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两会”前夕召开的扬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八个发力”——

      ★稳固经济大盘全面发力,在推动稳中求进稳中向好上创造新业绩;

      ★做强实体经济集中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强化创新驱动同频发力,在筑牢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上增创新优势;

      ★提升城市能级协同发力,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中展现新作为;

      ★聚焦放大名城特色深度发力,在加快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系统发力,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交出新答卷;

      ★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发力,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实现新进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精准发力,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构建新格局。

△迈安德二期

这些会议都有一个明确指向:挺起“攻坚克难、承压而上”的硬肩膀,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市工信部门初步梳理今年市级制造业重点储备项目98项,计划总投资超千亿元,为扬州今年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市商务部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成立支持企业“走出去”专班,围绕国际重点展会,组织60多家企业赴中东、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参展。“抢订单”成了“稳经济”的生动注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市人社局围绕全市先进制造业产业制定了全年引才计划,征集了719家规上先进制造业企业近万个岗位的引才需求,力争今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

2022年终岁末,北沿江高铁扬州段工程进入现场实质性施工阶段。随着钻机启动,扬州长三角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设再提速。

……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政策、一个个项目,勾画了充满希望、振奋人心的宏伟蓝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022

吹响“集结号”

以发展这把“总钥匙”解决一切问题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高质量发展是扬州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正在召开的扬州“两会”,吹响发力奋进“集结号”,让各路英豪“集群”、创新动能“集聚”、发展能级“集合”,在各个“赛道”上铺展开来。

△瘦西湖航拍

——产业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扬州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坚持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双管齐下。做大做强13个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互促共生,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

——企业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

    扬州把重点放在稳企业稳市场主体上,全面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推动惠企政策即出即知、直达快享,减税降费100亿元以上;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加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支持力度,新登记市场主体10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800家、上市挂牌企业5家;推动财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开展“拨改投”试点……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确保扬州经济发展底盘更稳、活力更强、后劲更足。

——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扬州将筑牢教育、科技、人才等基础性战略支撑,发挥好绿色产业发展、科创、城市更新三支百亿母基金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动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在科技创新“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再招引科技型企业500家,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320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开票销售达4800亿元,让创新“关键变量”激活产业“内生动能”。

日前,在第五届长三角科交会开幕式上,《2022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发布,扬州首次上榜,进入前十。引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扬州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愈加彰显。

梦想如长风,鼓起船帆;目标如灯塔,引领征程。在继往开来的“时空轴”、复兴伟业的“坐标系”中,扬州继续书写“好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2022

扛起“先锋旗”

以划桨者、搏击者姿态立争先之志、践创新之行、兴实干之风、聚万众之力

“要立争先之志、践创新之行、兴实干之风、聚万众之力。”扬州“两会”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这艘巨轮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关己的看客,每个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一语激起千层浪。人大代表、扬州财政局局长杨蓉深有感触,在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持续的疫情冲击,市委市政府精打细算,在过“紧日子”的同时,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保障民生幸福,全力助企纾困,推进重大项目……特别是抓好民生之“急”、民生之“难”、民生之“愁”、民生之“盼”,城乡低保标准从740元提高至77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620元提高至650元,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市发改委主任胡春风说,关键是跳出扬州看扬州,勇于自我加压、敢于攀高比强。发展中,心中想第一、目标定第一、成绩夺第一,千方百计服务高质量发展。

园区兴则城市兴。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说:“我们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竞争态势和自身优势,敢于打破思想上的‘误区’、开拓观念上的‘盲区’、探索体制上的‘难区’、突破机制上的‘禁区’,努力争做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大胆创新的探索者、率先发展的带头者。”

“今年是生态科技新城建区十周年,我们的定位是扬州的生态中心、交通中心、科创中心、新城市中心。”人大代表、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书记李桂山说,他们要担负起打造“好地方”扬州现代化建设的“最美窗口”的光荣使命。

回顾过去一年,扬州人社部门上下一心,聚焦援企稳岗、稳定就业、引才留才、便民惠民等重点工作,全年释放稳岗资金1.9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2万家。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约6万人,高质量考核得分位居全省前列。人大代表、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季培均说,聚焦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在稳就业、强社保、聚人才、促和谐、优服务上发力奋进。

……

△扬州市江都高新区汽车产业园的一个冲焊车间,机器手臂在进行焊接作业。

要实现新一年的“兔”飞猛进,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宜趁东风扬帆起,扬州人相信,只要喊响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奋楫笃行,就一定能到达梦想的远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