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数读:放开“医”线
自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下简称“新十条”)后,与新冠疫情发展最密切相关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数量显著增加,截至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的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除了增开实体诊室,安全便利的互联网线上问诊引起广泛关注。12月12日,《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发布后,众多北上广三甲医院把复诊、开药、送药上门搬上云端,将互联网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第二战场”。考虑到近期阳性患者激增的社会现实,不少医院新增新冠专区,提供新冠问诊、防疫代茶饮续方、心理疏导等针对性服务。
增开发热门诊和互联网医院对医疗体系的人力资源调配提出新挑战,而“应收尽收”又将医护人员更全面地暴露在新冠病毒面前。“需要更多医护人员”和“医护人员感染率日益升高”的二律背反下,医护人员与时间在莫比乌斯环中赛跑,在时代面前持续渺小,在个人情绪里反复沉浮。
那么发热门诊“热”的背后,医疗体系运转情况如何?冲锋在放开一线的医护人员又境况几何?
在阳性包围圈里加班
23岁的丹帆(化名)是一位工作于浙江宁波某三甲医院核酸实验室的医学检验初级技师。核酸实验室一直缺能独立且熟练工作的人手。在她看来,干核酸技师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要憋得住不上厕所,更要能扛得住穿防护服熬夜班,因此“科室离职率全院第一”。
12月7日后,她每日检测的核酸标本量翻了五倍,她将12月总结为“做不完的标本,上不完的夜班,做不完的阳性复核”。由于标本量和阳性复核量攀升,三台刚启用的自动加样机在这一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经常性卡轨,这让她的工作量不减反增。“机器累倒了,人还得继续当机器用。”丹帆苦笑着说,“我已经在解决各种仪器问题上小有所成。”8月份还能保持15点下班的她现在一般在22点后发一条“下班打卡”的小红书——直到12月22日的小红书文案变成“阳了”。
除了工作压力的增加,飙升的心理压力则更为紧迫。受访的14位医护人员不约而同地提及对“感染”的担忧——虽然也担心自己感染,但“祸及家人”才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34岁的山东某三甲医院的护士李风(化名)对一位同事的反应印象深刻。12月中旬,一名怀孕的护士在午休时出现咳嗽症状,自测抗原,看到两条杠后崩溃大哭,家人朋友打电话劝都劝不住。“虽然医护人员都做了长期的心理建设,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时还是晴天霹雳。”李风说,“尤其是怕连累了肚子里的孩子。”
上海光华医院脊柱外科医生丁立家的孩子刚满三个月,因此他一直以最严格的防护标准自我要求:早上自测核酸,上班“每接触一位病人就会洗手,每天要洗100次,手上全是干裂的皲裂和蜕皮”,下班前自测抗原,家门前消毒。但12月17日光华医院逐渐取消缓冲病房后,他不敢再冒险回家,一个人搬去了宾馆。当被问及什么时候能回家时,丁立也模棱两可:“现在没人能预计疫情发展的情况,走一步看一步吧。”
虽然担忧,但仍难以幸免。陈琪珍所在的妇产科内25个医生,只有四位医生尚未被感染,而这只是全国医疗体系的一个缩影,“超过五成”是不少医生在采访时提到的院内感染比例。
丁立表示,上海光华医院院内“已经阳了一轮”,约一半的医护人员已被感染。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阴性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感染风险。12月17日周六,他去加班时看到病房里三位护士忙着过去需要六七个人完成的打针、拿药、换液。其实,12月到现在丁立也只休息了一天。而这就是他在三年疫情中工作图景的缩影。
抱薪者,阳性后何去何从
感染后,医护人员享受什么待遇?算不算工伤?有无补贴?工作谁来完成?社会关注,医护人员也关心。需要医护行业相关认证才能回帖的丁香园论坛中有相关讨论。回答显示,不少医院鼓励轻症医护不下火线,阳性医生照顾阳性患者,并采用弹性值班、轮班等方式避免一线医护集中感染,只有少数医院同意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直接休息,但一个萝卜一个坑,仍在岗的医护不得不成倍工作。
上海市新华医院放射科医生陈怡就是如此。因为同事们一批批倒下,尽管重感冒一周未愈,她也在休息日继续顶班。连续工作9小时后,她在朋友圈敲下“科里第一批快转阴了,我可以有机会倒下了”。
尽管一些医护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被感染可以居家休息,但这段来之不易的休假时间仍算作病假,会扣除相应的工资或绩效,也有部分医院使用调休、扣除年假等方式处理。
今年21岁的陈良宇(化名)是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实习生。他所在医院的政策是,感染后休息只能用年假或者存休抵扣,如已用尽则按照病假或者事假走流程。已经阳了三天的良宇仍坚守在岗位上,因为“病假没有工资,还影响年终奖”。
他不敢发朋友圈,只是问我们:“以后还有多少大学生愿意从事医护行业?”
并肩于至暗时刻
对小红书和微博平台中“医护人员”词条下519篇自述内容进行情绪编码后发现,除了生理上的疲惫难捱,担心被感染、工资休假得不到保障的他们心理上也感到“太难了”、“提心吊胆”。“医护不是人吗”、“是医护不配吗”是他们最常发出的诘问。此外,也有一些医护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希望、积极向的言论以相互勉励,许愿疫霾散去,共盼春来。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的主管护师,朱佳萍每天都处于在身心俱疲但是咬牙坚持的状态中,对成倍增长的输液、配药压力深有体悟。在最难挨的时候,常常跑进她脑海的却是今年六月份上海封控期间的一幅画面。
一个40℃的下午,她穿上“大白”服去小区里支援核酸检测。就在她闷热得有些摇摇欲坠时,做完核酸的邻里回家拿来了冰袋,一些阿姨在边上扇扇子通风。“其实扇子和冰袋在大白套装下都是杯水车薪,但是心里熨帖。”
这份熨帖仍然在1776条含有“新冠”、“医护”关键词的原创微博里保着温。在网友心里,医护人员既是扎根前线的“英雄战士”、“天使”,也是一个个有家庭、会生病、需要呵护的“普通人”。在医疗体系的至暗时刻,网友们呼吁既要从心理上对他们更多一点“爱护”和“理解”,也要从“保障物资”和“提升工资”等实处回馈医护人员。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这与医护人员的心声不谋而合。结合322条医护人员自述微博以及对14位医护人员的采访,我们发现,医护人员们希望能够在保障基本物资和人手的前提下有序放开,灵活管理来积极应对院感风险,为感染的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薪资、休息和防疫物资。
丁立在朋友圈里刷到了上海市曙光医院近期下发的《近期疫情防控须知》。在这封更像给医护人员的信里,曙光医院取消了医院外出报备复核隔离制度,鼓励医护人员利用假期泛舟浦江,静觅老街,回家陪一陪远方的慈祥父母,带孩子看一看时隔三年的世间美好。
“我已经三年没听过类似的话了。”丁立感叹,“现在这个行业都是靠理想在支撑,希望以后能不仅仅靠理想在支撑。”
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符冬子,江婷婷,粟子骞,曾禹墨,周哲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本科生)、《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硕士生)课程专栏
指导老师:周葆华、徐笛、崔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