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秋君:从名门望族走出来的女画家
原创 董鸣亭 世纪杂志
世纪 CENTURY
给2022一个温暖的拥抱,说再见。
给2023一个坚定的眼神,说你好。
2022再见,2023你好!
李秋君:
从名门望族走出来的女画家
董鸣亭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
李秋君(1899—1971),名祖云,字秋君,斋名欧湘馆,别署欧湘馆主。
她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图 |晚年李秋君
早在20世纪30年代时,李秋君就活跃在画坛,她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女艺术家们策划筹建了中国女子书画会。在成立大会上李秋君被选为执行委员,继后担任会长;后又出面募捐组建了上海灾童教养所任所长;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在国际美术比赛中获得金奖的女画家,其参赛作品《秋山读易图》荣获1930年在比利时国际绘画大赛金牌大奖。
她一生与丹青结缘,以乐于助人为责,终身未婚,甘于寂寞,拒绝海外亲戚及好友的邀请,留在祖国。在时代需要她的时候,默默地担当起社会的责任,与爱国人士一起走出家门为抗日救亡募捐,并以个人的魅力和家族的名望,捐得一所灾童教养所,收留了一大批孤儿,并将孤儿培养长大,为解放区输送了一批人才。鉴于她对社会的贡献,上海解放后李秋君就受到了陈毅市长的接见,成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并连任几届,后进入了上海中国画院任画师。
李秋君,自幼跟随大哥李祖韩习画,后师从女画家吴杏芬。由于家族关系,李家与一些名人、文化人士都是世交,如王一亭、狄平子等,他们也是李家的常客。李秋君受他们的指教和提携,耳濡目染,加上她的绘画天赋,画技逐步提升。李秋君自号“欧湘馆主”,书房里有一张横幅“欧湘馆”三字,即为狄平子所题,常年被挂在墙上。
李秋君真正的画功,并没有受哪个名师指导,而是来自临摹。这是因为家族中收藏很多名画;另外,家族广结名士,有条件借阅稀世收藏品;还有就是和有名的古董商经常来往,在考虑收购过程中,通常会将藏品停留在家一二日,这样有足够时间让李秋君临摹。
李秋君所临摹画的年代跨越很大,有宋、元、明、清,她的画有山水、仕女、花鸟。到了40年代时,她主要受张大千的影响,从仕女画风主攻到大型山水和青山绿水,并和张大千结下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之情,成为画坛佳话。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家族让李秋君有如此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临摹?并和张大千结下兄妹手足之情?
壹
小港李家坤四房走出的三小姐
李秋君出生于浙江镇海(今宁波市北仑区)小港李家坤四房,兄弟姐妹共十一人。四位姐妹中,李秋君排行老三,被大家尊称为三小姐。小港李家在近代上海金融发展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港李家中,家族兄弟两人分为乾坤两房,李秋君属于坤房,其父亲李薇庄是坤房第三代中的第四位兄弟,被称为坤四房。
李秋君的大伯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云书,他投资的事业包括金融、地产、铁路、地产、铁路、绢丝业、保险业、船业、运输业等。李云书凭着自己的实力,曾担任过上海商务总会总理,是清末民初上海工商界的一位呼风唤雨、独领风骚的风云人物。
图 |李秋君大伯李云书,上海投资大王
其五叔李徵五是晚清军机大臣王文韶的女婿,早年得张之洞欣赏与梁启超、陈宝箴等人共事。后与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交游,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他积极响应,任上海光复军司令。辛亥革命后,李徵五被任命为上海军政府市政厅长。1922年曾营救被捕入狱的陈独秀。李徵五声名卓著,被选为首任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
父亲李薇庄和李云书、李徵五三兄弟,他们一起参加辛亥革命,为孙中山的革命出资出力。当时,为帮助陈其美,让起义军购买枪械,李薇庄就动用了官银十万两资助。后因被人告发,他锒铛入狱。辛亥革命胜利后,李薇庄因有功被推选为上海闸北民政长、同盟会参议员等。但李薇庄积劳成疾于1913年初去世,享年40多岁。
此时,李秋君14岁,承受着丧父之痛,母亲带着十一个子女生活不易。但李秋君幸而生活在小港李家,这个家族有着非常好的传统,除了家族团结外,更重视教育和行善。坤四房,有叔伯们的提携,加上李秋君的外公家族乃宁波大户方氏,坤四房才殷富如常,生活如旧,李秋君继续学画。
贰
朱老总的感谢信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李秋君受爱国人士影响,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和家族名望,担负起抗日救亡义务,与何香凝、经普椿(廖承志的夫人)等爱国人士一起,参与募捐活动和救灾工作,为抗日根据地捐赠医疗物资等。
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一仗漂亮的胜利伏击战,消息传来,举国上下震动,欢欣鼓舞。身在上海的李秋君,听到这一消息,一改往日温婉淑雅的习惯,激动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她负责的中国女子书画会,并以女子书画会名义,专门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了一份贺电,表示祝贺,自己还掏出500大洋寄上以示慰问,表达她对八路军的敬意。
不久,朱德总司令亲笔写了一封感谢信和一张奖状,专门派人将信和奖状送到李秋君的住地——上海卡德路(现石门二路)158号。这是一幢英国乡村建筑风格的别墅,四周绿树环抱,草木暗香。那天,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走进了158号,他是我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潘汉年先生,他当时也是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负责人之一。
当李秋君穿着黑色的衣服,衣着朴素地站在潘汉年面前,双手接过朱德总司令给她的亲笔信和签署的奖状时,她温婉、严肃的面容上露出了微笑,并表示永远爱祖国,中国抗战必胜!
朱德总司令给李秋君的亲笔信和奖状,她一直当着宝贝珍藏着,直到“文革”时,包括她收藏的历代名人字画、她自己的作品,还有得到国际大奖的那幅《秋山读易图》等作品,全部没有了,有的被抄,有的被毁之一炬。
图 |李秋君画作
但是,李秋君却精心保存了两只箱子,并在她逝世后,箱子通过她家族后人完璧归赵。
那这两只箱子又是谁的?李秋君为什么要保存?
叁
珍藏何香凝的两只箱子
这得从中国女子书画会说起。
1934年4月29日,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的海宁路890号会所门口,人来人往,更多的是穿着旗袍的淑女们从黄包车、私家车上下来,纷纷走进会所。她们举止优雅,步履轻盈,打扮时尚,脸上洋溢着一股自信,但更多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们中有由5岁就跟着父亲学书法的冯文凤、获得国际绘画大奖的李秋君,还有才女陈小翠、顾青瑶、杨雪玖、顾默飞等。
出席成立大会的有30多名优秀的女性,这些情趣相投、各领风骚的女性书画家们,为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成立而聚集在一起,这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书画团体。特别是徐志摩的夫人陆小曼、吴青霞、潘玉良等,她们当时都是颇有才华的女性书画家。会上,大家一致公推冯文凤为临时主席,会议还选举冯文凤、杨雪玖、李秋君等十多人为执行委员,顾默飞、顾青瑶为文书,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女子书画》特刊,何香凝被推荐为名誉会长。同年5月18日,又推举陈小翠、李秋君为书画会主任。此后,书画会址迁至李秋君的家中。
书画会中又设有诗社,会员集会时挥毫唱和,气氛生动活跃。同年6月2日,在西藏路上海宁波同乡会(今西藏中路480号)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女子书画展览会,展出书画作品数百件。黄宾虹为之撰文,誉为创举。
女子书画会的声誉引来了全国各地的女子书画家们,纷纷申请入会,会员从初创的30多人增至200余人,成为全国性的女子美术团体。书画会名誉会长何香凝深深影响了李秋君的一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何香凝在上海的日子就是住在李秋君的家里,包括廖承志夫妇来上海也是住在李家。受这些爱国人士的影响,李秋君的思想从同情革命到支持共产党的事业。
上海灾童教养所就是在何香凝的指引下,由李秋君出面向社会募捐组建。当时聘请的教员都由进步人士担任。教养所旨在救助在抗战时期受战乱影响的贫困儿童,通过教养所的慈善工作,唤起人们对抗战的关心,同时也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大后方参加抗日。
这所灾童教养所是由何香凝和李秋君一起组织的,每日的开支很大,经济来源除了向社会募捐,更多的是通过李秋君身边的亲属捐赠。于是,李秋君的兄弟姐妹们,还有亲戚都成为筹款的对象。
图 |张大千为友人获赠的李秋君照片题词
李秋君和何香凝也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敌伪时期,为护送廖承志的夫人经普椿等一些爱国人士安全离开上海去香港,李秋君通过关系,借到一辆“名人”的汽车,这种车辆有特殊标志的车牌,人称黑牌车号,可以不受任何部门的检查。李秋君亲自出面护送他们安全离开上海。
何香凝和廖承志先后离开上海的时候,为了出行方便,就把身边的两只上了锁的箱子留在了李秋君家。箱子里究竟放了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李秋君也不去打开看个究竟。她知道,这些爱国人士,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不惜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她要守护好这些秘密。
于是,就发生了“文革”中多次被地毯式抄家的事件。当小将们要去动那两只上了锁的箱子时,李秋君就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对他们说:这是何香凝和廖承志的东西。
那些人一听到何香凝的名字都愣住了,谁也不敢动。于是,廖家的两只箱子被保存了下来,待李秋君去世后,她的亲属通过街道办事处一级级向上送报,将箱子送达北京。复出工作的廖承志收到了这两只箱子后,回复李秋君的亲属表示感谢。
其实,上海解放初期,何香凝来过上海,并在她下榻的东湖路招待所,会见了李秋君,何香凝知道李秋君非常喜欢自己画的虎画,就送了她一张虎图的影像片。她对李秋君说:自己年岁也大了,不再有新作。她说完就在虎图上签上何香凝三个大字,李秋君一直挂在自己的画室里。
这是一张何香凝早年的作品,被印成图片,但她记住李秋君的喜好,足见她们之间的友情,那是战友之间的亲情,是用血和汗换来的深厚感情。
肆
与张大千亲如兄妹
李秋君是张大千一生的好友,他们是一种情谊上的情感交流,她从他那里学到真正的画艺。而张大千住在李家时,生活起居都是李秋君无微不至地照顾。出于感激,张大千对她也十分敬重和关爱。他甚至说道:向“大风堂”拜门的弟子,李秋君三小姐可以代我决定收不收。如我不在上海,秋君可以代表我接帖,受门生的叩头大礼;拜了她,就算数!
足见,张大千对李秋君的肯定及信任。
张大千作画习惯比较固定,他大约上午9时开始,先用木炭勾线、打稿,或者将隔夜未完成的画先着色。下午,如果李秋君没有其他事,基本上就在张大千的左右,看他作画。傍晚时分,宾客盈门,有书画界的朋友,常客有谢稚柳、陈巨来;学生常客如陈从周、糜耕云等。这时,张大千会高谈阔论,评述自己的作品,也谈别人的作品,众人从中吸取养料,李秋君得益最多。
他们相识后,经常一起论书议画,切磋琢磨,亲如兄妹。
为了感谢李秋君对自己的关心,早时,张大千就把女儿给李秋君做干女儿,只是,这个小女儿在张大千去巴西后不幸夭折。张大千感到十分遗憾,就托人带信给李秋君,将徐氏夫人在巴西生的第二个女儿过继给李秋君。
图 |张大千和李秋君合影
一代名媛李秋君,一生无儿无女,却又与才子张大千情同手足,成为红颜知己,这之中又是什么原因让李秋君终身不嫁呢?真的是为了张大千吗?
伍
早年患肺病,体弱而终身未嫁
出身于名门之家的李秋君,多才多艺,人品又好,身边肯定有很多追求者。但李秋君终身未嫁,最后只落个凄凉的身影孤身守着画笔,侍奉年迈的母亲终老。
很多人一直认为是李秋君为张大千不嫁,其实,据李秋君的几位亲侄子透露个中原因,是李秋君在年轻的时候患过严重的肺结核病,后经医生精心治疗,好不容易康复了。但医生关照李秋君,要避免结婚生育,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复发,性命难保。
在那个时候,患肺结核就是等于被判了死刑,那时候还没有发现抗生素。生了一场大病的李秋君,如死里逃生,视活着比任何事情更重要。后来的20年中,李秋君的病没有复发过,但她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时常在咳嗽,说话时也有点气喘吁吁,这无不与她早年患肺病有关。
李秋君,在她最美好的年龄受病魔折磨,也失去了最佳婚期,再谈婚论嫁是很难的事情了。何况,她出身于名望之家,受传统教育很深,根本不可能给张大千做小妾的;她不追逐名利,静心在家绘画,侍奉母亲;后结识革命志士,在抗战中为祖国的救亡事业放下大家闺秀的架子,拖着病弱的身子到处募捐。
图 |《三闾大夫图》李秋君画,张大千题跋
李秋君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后,为了适应当时的艺术作品必须来自生活,中国画不能再出现古装人物,在山水画中需要有现代人物来点缀,这就难为了李秋君。她就去找擅长画人物的谢之光学习。谢之光是李秋君多年的好朋友,又是李秋君邻居,李秋君抄个小路就能到谢之光家。在谢之光那里,李秋君学画人物,进步很快。她积极地与社会接触,与时代一起进步,即使在“文革”中遭受摧残时,她都带着人性的美好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造反派”把她的脸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但她就是忍着伤痛也不肯对关心她的小辈透露半点,只是说自己不小心摔倒的。
李秋君去世后,她的骨灰盒一直寄存在龙华殡仪馆,没有入土,这使得李家几个侄辈心存不安。但在那特殊时期,入土为安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直到“文革”结束,李秋君获得平反昭雪,李家后辈才将她的骨灰盒安葬在位于苏州木渎的上方山公墓,让李秋君长眠在她钟情的山水之间。
END
原文刊于《世纪》2022年第6期
责任编辑 | 周峥嵘
新媒体编辑 | 杨之立
编辑助理 | 尹佳佳
原标题:《《世纪》杂志 |李秋君:从名门望族走出来的女画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