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西藏工布江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续写新征程新篇章

2023-01-03 15: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西藏网讯 1951年,解放军第18军52师副政委阴法唐率军从昌都方向沿娘蒲沟行至位于工布江达县的太昭村,在这里休整月余,留下了许多军民团结的故事,也开启了工布江达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篇章。

图为工布江达县委书记王启展在米瑞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71年后的今天,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让过上小康生活的工布江达各族群众,以从未有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奋力续写守望相助的厚重历史,再传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佳话。

图为工布江达县城现貌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长期以来,工布江达县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脱贫户、监测户为重点,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为基础,以强产业、稳就业、促增收为核心,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图为工布江达县藏猪产业繁荣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是基础和根本。工布江达县通过定期排查、规范认定,用好信息采集录入系统,对“三类人”做到精准识别、应纳尽纳,2022年先后开展2次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新识别“三类人”11户57人;同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开展“应纳未纳”“住房安全”“控辍保学”等行动,今年以来共消除监测户2户6人,对现有监测对象19户83人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66条,落实各项兜底政策资金23.7万元,全县无返贫和新增致贫人员,脱贫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

增收才能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工布江达县牢牢把握全县产业发展核心优势与资源,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上均衡发力,2022年加快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亩,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投入产业项目资金1.86亿元,立足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藏猪产业明星县、牦牛产业高产县,提升乡村振兴“实力”,促进产业发展“步步稳”。据统计,2022年工布江达县旅游收入7.34亿元,带动转移就业3317人,实现旅游经营收入2331.85万元;新建藏猪和牦牛基地11个,实施“仔猪入户养殖增收”模式,4000头仔猪落户养殖,预计助农增收640万元;全县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296人,农牧民转移就业7810人次、转移就业收入9918万元。

图为工布江达县的娘亚牦牛产业不断壮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度、人才保障缺一不可。工布江达县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建立党政一把手总负责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先后实地调研督导推进工作33次,32名县级领导包保挂点9个乡镇、82个村(社区);加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人财物等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多举措培养提升“三农”人才队伍,2022年招录乡村振兴专干73名、“四类人员”84名,“三支一扶”19名、支教人才18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人才保障。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工布江达县始终把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抓牢平安乡村建设、抓实乡村文化建设,增加乡村振兴“内涵”,推动乡村风貌“日日新”。总投资5.49亿元实施乡村建设八大工程项目50个,聚力实施农村户改厕、水源地保护、危房改造、垃圾处理、医疗服务等民生实事,大抓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宜居、公共服务便捷三大工程,拉高乡村振兴“颜值”,实现群众生活“节节高”。完成81个村庄“一村一策”编制,总投资3.16亿元的33个乡村振兴项目有序推进;深化“三治”融合,以实施《工布江达县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实施方案》为抓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82个,开展各类普法宣传64次,各类宣传宣讲、文艺文化活动2960余场次,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0余吨,“四旁”植树5.3万余株、种草2万余亩,持续推进树文明新风、兴优秀文化、美村容村貌。

图为工布江达县各族群众围跳锅庄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工布江达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宣传教育、示范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图为在工布江达县每逢节庆各族群众都会自发组织文娱活动 传唱民族团结佳话

加强宣传教育,为民族团结进步添“亮色”。工布江达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九进”活动和以“民族团结在我心、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文艺晚会、主题宣讲等系列活动700余场次,推动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向基层深入;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深入开展“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和“三个意识”教育活动宣讲80余场次,教育引导僧俗群众树牢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引导信教群众理性对待宗教、淡化宗教消极影响。

图为在工布江达县每逢节庆各族群众都会自发组织文娱活动 传唱民族团结佳话

发挥示范引领,为民族团结进步添“底色”。工布江达县稳步推进太昭古城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馆,有序建设朱拉松茸加工合作社“融合情”民族团结教育展览馆,县级文史馆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坚持示范创建和模范表彰有机统一,投入190万元打造民族团结标志43个,培育选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3个、模范个人33名,评选县级模范单位6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推动产业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添“成色”。立足巴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9家,吸纳本地群众就业104人,带动增收390余万元;围绕错高乡巴松措5A级旅游风景区品牌打造,开设家庭旅馆、精品民宿40余家,从业人员500余人;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以招商引资形式实施岷山集团错高新村民宿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解决就业岗位150余人,带动55户群众年增收180.4万元;先后组织2批103名村“主干”赴河南、青海学习考察,引进专招大学生、支医支教等各类人才45人赴本地工作锻炼,让各族群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发展之路上 “绿色”为主色调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县境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过渡地带,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属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东部温和湿润,森林茂密,西部寒冷干燥,为灌木草甸植被。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贯穿全境。自然环境优美和谐。

图为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的巴松措

青山绿水风景优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工布江达县牢固树立“两山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契机,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严守“三区三线”,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为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支撑;全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9869.2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6.15%,2019年我县成功完成朱拉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工作经验成效在西藏全区推广。

有序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年复核工作,顺利通过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3个卫生乡镇和10个卫生村(社区),自治区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通过,认定自治区级美丽休闲村庄7个,幸福宜居村庄4个,干净整洁村庄4个,建成太昭“国家红色美丽村庄”,2021年我县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错高乡错高村荣获“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Ⅰ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地表水优于国家Ⅲ类标准水质要求。投资1500万元的全区首个大规模村级污水治理项目——结巴村污水治理工程投入使用。投资3300余万元助力乡镇水源地保护项目持续推进,预计2023年实现乡镇水源地自动化监测全覆盖。投入1058万元保障72座村级垃圾收集转运站、3座垃圾填埋场、高温裂解和低温热解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有序运营。

(来源: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王佳豪 次旦拉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