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到中年就不要做的三件事

2023-01-03 12: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人故小编儿 人间故事铺 收录于合集 #你好,我们很有聊! 139个

新年好,万众期待的2023终于开始了,你许下了怎样的新年愿望?

其实也不难猜,每个人的愿望里一定都有一句,身体健康。

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要努力找寻被搁置的勇气和期待,珍惜每一段相遇和分离,也尊重每一抹万家灯火,更对生命和情感心怀敬畏。

或许还有很多的迷惘和不安,但只要继续走下去,总会找到新的方向,看到新的风景,对吧。

中国人有个质朴的观念:什么年纪都有自己应该去完成的事。

比如学习,比如成长,比如婚育,比如奋斗,比如休养。

有人觉得应顺应天时,主动遵循世间规律,但也有人觉得人应该行止由心。有趣的是,几乎每个相悖的观点下,大家都理直气壮。

虽然我还不是中年人,但身上的一些习惯慢慢在“中年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饮食习惯。年纪越小越爱甜,年纪大了对甜的包容性反而不大,记忆里十七八岁时特别爱喝果粒橙,吃棒棒糖,还有各种小糕点,十几年后再吃这些同款,反而觉得甜腻腻的,无法下嘴,也默默地怀疑当初的自己为何会如此爱不释手。现在连点杯奶茶都不额外加糖,有时为了养生,更是用白开水或茶水代替,喝得久了,反而觉得本真本味才最回甘。

有时和朋友还会去大学城或学生街吃美食,某次路过自助烤肉餐厅时,看着熙熙攘攘的食客,也没忍住搓了一顿。但这时的胃口已大不如从前,还没吃上几口就觉得肚子很饱,要是从前,几大盘烤肉下肚,还能来上几碟点心和水果。看着身边欢欢笑笑的学生们,感觉青春仿佛还在身边,但那段欢乐的美好时光实际已过去了很久很久。

现在的自己,大概不会像十几岁时那样,点一杯全糖的奶茶,也不会为了吃回本和朋友大快朵颐个俩小时;现在的自己,更多考虑饮食是否健康,食物是否够精致,毕竟人到“中年”,我们都要选择更适合自己这个年龄阶段的生活方式。

二十岁的我可以为了减肥吃三个月的水煮菜,但现在奔四的我做不到了,也不想那样做了。我好像更能接受外貌上不完美的自己,也能够心安理得地照顾自己的情绪多于他人看法。

也许是和年轻人在一起的关系,我对新兴的美食很感兴趣,办公室里小姑娘们喝奶茶、点炸鸡的时候我也会一起拼单,吃得不多,但永远愿意尝试。我笑称自己这是摆烂,反正都年纪一大把了,开心最重要!

人到中年,我不再批判任何人了,不能长辈“斗”了,不愿再去徒劳地试图改变别人了。

我年轻的时候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都觉得真理在手,对于反智的,伪科学,迷信的,甚至只是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一律嗤之以鼻。但到了35岁之后,我慢慢发现,很多信念都是根深蒂固的,非人力所能改变。这甚至不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而是试图改变有没有用的问题。对他们来讲,他们所相信的就是真实的,无法改变的。例如,我有亲属在此轮疫情完全自我封闭起来,甚至最近在筹划在此轮高峰过后,去安徽一个小镇去住。他们说:“大城市疫情严重,更可能是某国下一轮生物战的主要目标。”如果是10年前的我很可能会当面嘲笑他们,然后和他们争辩,而今,我至少能认识到他们的恐惧是真实的,他们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信息茧房,我们的一两个声音是绝对不可能叫醒的,干脆就尊重他们的选择,小镇山好水好空气好,搬过去应该也有益健康。况且,我们以为对的观点,也可能在别人或年轻一代看来也是匪夷所思的,我自己可能也生活在一个信息茧房里面,而不自知。

人到中年,棱角少了很多,接受一切观点,要接受改变不了别人,更重要的要知道真理不掌握在任何人手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真理。

这题我本来想忽悠我妈来答,但是她老人家拒绝了,抬手就给了我一个大栗子。我妈就是人到中年以后放开啦,战斗力爆表!我爹跟我妈是高中同学,那会儿我妈是班里的文艺委员,一手古筝名震年级,这搁我们现在就是个古风美女。那时候的我妈,气质如兰柔柔弱弱,在公车上被人抢位置了都不知道争一下,只会默默哭鼻子。于是我爹那会儿英雄气概爆棚,每天放学护送她回家,为日后的抱得美人归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我妈年过四旬有余,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甚至大杀四方的女侠了。前几年开放二胎,家里那些嘴碎的亲戚没少鼓动她生二胎,给我们老徐家留个后(我是女生),我妈直接亲戚群里开麦一个个回怼,没两年这些亲戚们都不敢再多嘴多舌了。家庭大聚会的时候看我们家人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我现在只是有一点点担心,过两年她更年期了,我的小日子会不会好过……

不喜欢吃零食了,也没那份闲情了

进入青春期后,我一直偏胖,特别是高中和大学离家住校那几年,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可能大多女生对“吃”都有一段迷恋期吧,瓜子干果、饼干甜点、冷饮奶茶都曾是我的最爱。

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大概在30岁前后,忽然发现去超市不知道买什么,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失去了收入囊中的冲动。就算偶尔选几样薯片和蜜饯类还想吃的东西,回家放在桌子上,可能好几天也没想起来拆掉。

我和闺蜜是大学同学,我还专门和她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我俩得出的结论:一是随着年岁增长,我们的生理代谢变慢了,对食物失去了原始的渴望。二是成天面对工作、家务和孩子,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可以暂停下来,像以前那样左手嗑着瓜子、右手捧着奶茶、眼睛还盯着屏幕悠哉地刷剧了。

看过一句类似的话:当你无法随心所欲地吃和没心没肺地笑,你就是个彻底的“大人”了。

人到中年不要做的事很多,首当其冲大概就是悠闲。

以前看到过一个帖子,说现在的中年人在开车回家后,都会在车里坐着抽根烟再回家。深以为然,只有那根烟的时间我才能真切感受到我是我自己,不是其他的任何身份。

工作和家庭中的忙碌和责任把一个人的24小时占得满满当当,甚至身体都已经开始产生惯性,去年年底我被公司派出去出差,回城后被安排酒店隔离,项目暂时告一段落手头上无事,独居在酒店不用管家里,那一周的空闲我几乎是睡过来的,因为不知道能干什么,该干什么。

我很想问问周围的同龄人,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你们都是怎么给自己放假的?

不是那种身体上的放松,而是心理层面上的得到喘息和松弛。

就像睡觉,人到累时睡觉很容易,可是心里的事情多,即使睡着了依然不得解脱,睁眼醒来时感觉疲乏几乎不曾离开。

除了这三个方面,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观点。

比如,不能再睡懒觉,因为要给孩子做早饭,要早起晨跑等;

比如,不能再打游戏,因为打游戏太费时间,时间应该留给家里的琐事和家人;

比如,不能在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喊“妈”,因为妈妈也老了,妈妈需要照顾;

比如,不能再当月光族,要学会存钱,因为自己成为了家里最能承担风险的那个人;

比如,不能做旅行功课的时候,只考虑自己;

比如,不能再半年不发一条朋友圈,而是要把朋友圈当成一项任务

……

一条一条的回复中,无不透露着人到中年的辛苦和无奈。

将这些标签拼凑起来,可以看到一个无比光辉的形象:严谨自律,沉稳得体,落落大方,有经济实力,善于照顾生活的细节,对家人关爱,对工作认真负责,尊重生命和他人,珍惜自我的健康和欢愉……

看,我们理想中的自己,需要做到这么多的条件,需要这么多的标签。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或许这句话应该改成: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最适合做的事,我们可以成为,这样理想的一个人。

可是,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你是你,我是我,标签是标签,真人是真人。

那些漂亮的辞藻堆砌的,是一个指示牌,是一个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囚禁我们的牢笼。

我们可以活成那个样子,但没有人应该割裂掉自我,去满足其他人的期待,成为一个漂亮的假人。

所以,人到中年,哪些事就不要做了?

就一件而已。

勿失本心。

—END—

题图 | 素材来自freepik

配图 | 文中配图均来源网络

(本文系“人间故事铺”独家首发,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原标题:《人到中年就不要做的三件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