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魏微:河南生出了李荣飞,上海却养出了作家李洱

2023-01-03 12: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李洱

李洱与《花腔》

文 / 魏微

1

我认识李洱是从《花腔》开始的。此前,他作为小说家已经颇具声望,他早期的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中短篇至今还有人念叨。他那时还很年轻,三十不到年纪。——这个年纪,也正是他和他的同龄人陆陆续续登上文坛、啼声初试的年纪。我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文学杂志上怎样充塞他们的声音,新鲜,热闹,叽叽喳喳,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红杏枝头春意闹。

当年的文学杂志上,自然还有一些别的声音,相形之下我们不大留心。那是年长于他们的,属于他们的兄长和父辈。也许任何时代,都是大家各说各的,年轻有力的,盛年稳健的,苍老遒劲的……众声喧哗里理应彼此吞没,归于一片混沌才是。然而事实上,在任何时代,总是年轻人的声音更为嘹亮些的,容易出挑。

这并不是说,年轻人写的就是好的,事实是,年轻时的好往往是不大作数的。都说雏凤清于老凤声,可是倘若雏凤只叫唤一两声,下面就喑哑沉默了,慢慢也就被人忘了吧?谁还记得这世上也曾有过这么一个存在,也曾喊过那清亮的一嗓子?因此,持续叫唤是很重要的,哪怕老了,力不从心了,声音颤巍巍的,叫唤本身也是一种存在吧?叫得勤了,人就会想起年轻时它栖于枝头、放声歌唱的曼妙歌喉。两相对照,简直苍凉。

李洱

我琢磨着写作也是如此。年轻时的好是要靠日后的写作来映照的,日后哪怕是质不够、量来凑,也是可原谅的,否则真就泯然于众人了,等于没写过。无论如何,我认为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聒噪,两者面临的一个共同前提是,在创造力下降的情况下,一个作家该何去何从?

然而在李洱却不是这样,他直接规避掉了这个前提。他年轻时的好是不需要映照的,反而是他后来的写作,使人忘了他前边的好。也就是说,他是越写越好了,这在中国作家里大概是极少有的。

简单回顾一下《花腔》之前的李洱吧,一个新锐小说家,成名于1990年代中前期。那时我正在兢兢业业地当文青,因此对他那一代的作家,至今还如数家珍。他那一代的作家,笼统说也就是60后,不幸生得晚了些,未及赶上1980年代的文学大潮——也许赶上了,只是三心二意错过了。待他们回过头来,认真做起文学时,大潮已经退去,沙滩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大浪淘沙过后的遗迹,枯枝败叶,死鱼烂虾……那情景委实凄凉得很。而另一边却渐次热闹了起来,充塞着油烟味、叫卖声,也就是说,随着文学的黄昏蓦然来临,那边也开始了灯红酒绿、笙歌燕舞。

这便是李洱那代人的写作背景,自他那一辈起,这背景就再没变过。背景很重要吗?窃以为很重要,就好比原先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现在只走了几个零落人。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写作等于是唱独角戏,自己演,自己看,都形不成参照了。若非上瘾成癖,或是对表达的强烈的诉求,这条路怕是很难走下去的。

花腔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01

确实,在李洱辈成名的二三十年间,我们已经看到,一代年轻新鲜的声音怎样慢慢没了声息。总也有二三十人吧,当年文学杂志上的常客,很活跃的。如今回望他们的作品——还有人回望吗——也未见得就没毛病,但文字间流露的气息,毛茸茸的、果敢的,以及对父兄辈写作的反动和纠正,使得我们这些后来者相信,他们可能会在先锋和传统之间找到一条更合适的路径。确实,先锋走得太远了,有如一场狂飙突进,以至于后来他们自己都不过意,意识到当适当地往回收,重新开始写人物、讲事情。

但往回收这件事,恕我直言,实在不应由先锋作家自己来完成,因为难免会矫枉过正;确切地说,应当由稍晚几年的李洱辈来完成。实在说,李洱辈也是先锋的同路人,只是当时碍于年幼,看着兄长一旁撕杀打斗,他们愣是没挤进去,估计旁边助拳为乐是有的。也就是说,他们身兼参与者和旁观者两种身份,而这两种身份,是能使他们比当事人自己更能看到先锋的可贵、先锋的过激,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扬长避短,从而走出一条新的路的。

只可惜这条路他们没能走多远,半数以上的人就退出了,未能形成澎湃之势,合成文学的主流。与此同时,诸如“新写实”等也浓墨登场了,从那以后,故事性、可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推重。这样一步步的,落回到先锋之前的宏大叙事模式,侧重对社会、历史、底层的表象书写,并以此为价值判断,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中间还夹杂着70后、80后过来搅搅局,一阵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后,终也不耐烦了,干别的去了。

也就是说,再怎么折腾,各种花招玩尽,也未能赢回读者的芳心。文学的颓势一直持续。更糟糕的是,观念和叙事也趋于保守落后了,这在年轻一代的写作里也不乏见。只能说,1980年代是耍得太尽兴了,把条条路都耍死了,所谓盛衰相倚。李洱一代或许有那么点机会,在废墟之上立点什么,然而终于没顶住。也许内中有人坚持过,只是内心的热力终不能抵挡文学环境的荒寒,——越是见过繁花胜景的,越是不能抵挡那荒寒。于是罢了,罢了,是时候说再见了,去从商、为官、写影视、当教授……五花八门,样样都有。现在,也不知他们今何在?都还好吧?还念记文学那回事吗?偶尔翻到旧杂志,看到上面有自己年轻飞扬的文字,他们大抵也会发发愣吧?

石榴树上结樱桃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01

这便是李洱那代人的结束——五十多岁了,就创造力而言是当结束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何况中间还停了那么些年。但是何以李洱又坚持下来了呢?我估摸着他也不是坚持,他不属于咬牙切齿型的,本身是个迷糊人。他是足够机灵,却不精明,身上少一点现世感,这反而成全了他。

也不能说他单纯,人情世故他也懂,只是懒得去做,或者做了也不像,也不能持久。某种程度上,他是守在书房里就能自得其乐、自我完成的人,对于这一点,他自己可能也难为情的,因此口头上越发热情,频繁表达对大千世界的兴致,他确实是一张利嘴。然而照我说,他也不过是假装热情罢了,以显得自己还是个正常人。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对于身外的滚滚红尘,他比自己想像的还有免疫力。

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全然是性格所致,而非坚持。更何况他也没走到哪一步,就世俗而言,他的声名和影响远远不抵他的作品,哪怕他的声名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也还是不够。这一点,有心的读者都心知肚明。我前边绕了一大圈,实在想把他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人群里来打量,打量的结果,发现当代是拢不住他的,时空范围还需扩大,再扩大。

二十年来,他只出了两本长篇,一本《花腔》已足矣,更何况还有风格迥异的《石榴树上结樱桃》,都不像一个人写的——这一点,只有写作的人才能体谅其中的艰难可贵。据听说第三部长篇已完成,他迟迟揣在手里,也不知什么意思。大抵是不急吧,还急什么呢,都到这个年岁了,一生已定。现世的功名、风光他是不求了,他只能搏作品,赌时间,倘若时间还公正的话,虽然事实证明,时间也不全如此。

应物兄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05

他是典型的慢手活儿。几十年时间,也就写了一两百万字,不会再多了,他这一生止于此矣,著作等身是谈不上了。也就是说,在这个以字数为创造力的时代,他是个真正的异类。是自信吗?是淡泊名利吗?更确切地说,是那种心系彼岸的人,他不在现世里。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了。

我猜他在写作上常呈现的不是自信,而是摇摆不定。犹犹疑疑、一试一探之间,反而写出了世界的复杂性。也可以说,他是先看到了复杂性,尔后才显得犹疑,可是壮胆写下去,那个复杂的世界也慢慢变得明晰了。不妨说,他是当代少数几个具有思想能力的小说家之一。

写作这件事,我疑心李洱是直到《花腔》之后,才把它真正当回事,虽然我这么说也没什么依据。心理逻辑是,第一,《花腔》是成了的,可作为他写作的一个分水岭。第二,反正前边已耗费了大把青春,不如索性砸进去,把它当成一生志业所在。

无论如何,《花腔》之前的李洱,尚是他们中的某一个,也未见得有多卓尔不群。反正是一群人打包出品——这是中国文学界的惯例——俗称新生代。有那么些年,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文学杂志上,倘不是他自己的作品,就是出现在评论家的作品里,甚至有时评论家也写不到他,直接省略号掉了。是从《花腔》开始,他作为个体陡的凸显了,成了卓越的“那一个”,开始有人为他写专论,他不在群里了。

李洱作品系列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12

再说,他的群已濒临解散,慢慢退成了他的背景。从那以后,李洱是只为自己写作了,虽然写作本来是个体的事。然而我还是遗憾于他的独木难成林,未能给当代文学带来一片浓荫。写到李洱的时候,难免会想到他们,在此顺带缅怀那过早夭折的一代人。

2

那么,《花腔》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呢?简单地说,李洱写了一个知识分子,可是这个知识分子从未出场过,是通过三个人在不同时间段的回忆来呈现的。此人名叫葛任,延安时代的一个重要人物,精神气质上是有点类似瞿秋白的。李洱自己也不讳言这一点,他是照着瞿秋白来写葛任的。小说中,他甚至煞有介事地安排过葛任和瞿秋白的一次会面,暗示两人是惺惺相惜的。

1942年春,葛任在“二里岗战斗”中死于日本人的伏击,等于是为国捐躯了。这件事,中日两国的媒体都作了渲染,反正是各取所需,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半年以后,中方突然得到密信,葛任并没死,正隐姓埋名于一个叫白陂的南方小镇,以著书立说为己任,是渐有归隐之意了。

这消息如同重磅炸弹,震得延安、重庆惊惶不已。介于国共两党在抗战时的微妙关系,双方都需要对已进入历史的“葛任之死”做出反应。重庆方面至少是戴笠出面了,亲自下的命令,诱以高官利禄,也就是“抓活的”。延安方面则正好相反,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无论是出于民族大义,还是为葛任的个人名节计,他都必须再死一次,简言之,等于下了灭口令。

双方都派出了精干人马,快马加鞭赶往葛任的藏身地,一个叫白陂的小镇,——我后来百度了这地名,果然是在江西,确乎像那么回事。甚至二里岗也实有其名,应是河南的一个小旮旯地,百度上现在是一个地铁站名。

说这些的意思是,李洱为《花腔》做过十足的案头功夫,细致到令人发指。大凡写小说的人都知道,案头大体做做就行了,不好太详尽,否则小说没法写,因为难免会受制于材料,四处牵绊,八方掣肘,小说很容易就写死了。

我难以想像李洱是怎么做案头的。一开始可能只是出于兴致,可是一俟深入进去,也许他头都大了,那迷雾一般的中国现代史,层层叠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细节……天知道是经过怎样的化学反应,或是人为的捏捏补补,才出落成我们今天认知到的、为一般大众所接受的历史?这其中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历史有真的吗,或者说,多大程度上是真的?

我疑心作为小说家的李洱,在做案头不久就意识到,他这是在找死。历史学界为材料所害的人和事,真称得上是白骨累累,确也不在乎再多他一个写小说的。也许他常常就犯蔫了,绝望啊,材料掌握得越多,他越不知如何下手,正如细节一个个纤毫毕现,世相反而越来越模糊——而这,也不知是有意还是偶得,后来竟成了《花腔》的一个主旨。

无论如何,《花腔》最先让我服膺的,便是材料和虚构结合的完美结合。也可以说,小说家李洱是借用了学院派的方法,在和材料的死磕中,非但没被材料淹死,反跃身材料之上,凌波起舞。更进一步说,史实把他箍得越死,他从史实中获得的虚构的自由就越多。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把南辕北辙合于一个整体?

整本《花腔》,虽不能说字字有来历,至少是,在该有来历的地方,作者交待了来历。在不可能有来历的地方,他做出了有来历的样子,丝丝入扣,步步为营,真称得上是“满纸荒唐言,字字见匠心”,常言说的一本正经地在胡说八道是也。从延安到江西的路怎么走?又是驴车,又是卡车、火车,沿途经过了哪些市镇,作者心中是有一本明帐的,我疑心他研究过当年的交通线路图。

李洱诗学问题

作者: 敬文东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04

他既深谙中国交通地理,同时又能做到藏而不露,——沿途他确实写了一些地名,虽说是为了交待线路,其实主要还是叙事之需,因为在这些地方,人和事都有变故。整个感觉是,这条路好像是我们自己走下来的,要不就是作者亲自丈量过。这是我服膺李洱的第二点,有知识而不卖弄,这对于小说家,尤其是男性小说家而言是极难得的,基本上这可视作是美德,其难度犹如有痒痒而不挠、女人长得美而不弄姿一样。

除了交通地理,书中还有大量的对于从前时代报刊文章的引用——这些报刊引文大多是李洱诌出来的,但诌得像模像样,有来源,有出处,诸如文体、表述、用词、腔调等,也都几近复原,至少从我的角度是不大能找出破绽。书中诸如新闻体,文艺腔,文白相杂的文风,延安的文风,国统区的文风……措辞腔调都各有不同。外国传教士的回忆录是质朴清新的,海外学者的言谈则沉静雅驯。另外还有文革腔,改革开放腔,活泼泼的民间用语,方言,行话,套话等,比如这一句“天上布满星,地上亮晶晶”,很显见是小民百姓对官样文章的活学活用。

《花腔》整个是一杂耍场,小说家周旋于各种文体之间,把日记、游记、诗歌、随笔、新闻通稿、地方志、回忆录……进行自由切换,令人眼花瞭乱。他也不知怎么回事,似乎打通了文体开关,想按哪个就按哪个,哪个都是活的。又像是卖艺人手指上的一根棍子,不拘站着,蹲着,侧身,旋转,翻跟头,那棍子仍粘在手指上,且能耍出各种花样。

尤为难得的,是他于万花筒一般的文体变幻中,尚能兼顾各样文风和腔调。整本《花腔》,可说是文体的大杂烩,腔调的集中营——《花腔》的得名也许正来源于此。我近来读小说,尤感文风、腔调在当下文学语境下的不足,似乎大家都专注故事,主攻意义,一门心思扑向大题材,其实大题材也不一定指向伟大,还有可能是空大,倘若语言没调性的话。

腔调之于小说的重要性,打个比方,是有点像做红烧肉却不放酱油,那就不能称作红烧肉了。肉当然很重要,但之于文学而言,焉知酱油就是可失缺的?更何况腔调、语调、语言等也不单是酱油,它一旦浸到肉里去,它就成了红烧肉本身了,物我不分。我从前强调语言,人总以为是修辞意义上的,直到今天,这也是小说界对于语言认知上的一个最大误区了。

李 洱

依我看,语言是可以作为本体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作家的生命状态,关乎气质、个性,有了这个,小说才有可能往深里走,不再流于表面。又譬如腔调,大凡好小说必有腔调,但腔调转换之难,我想起自己前几年想尝试新题材,一直苦于不能定语调,大抵还是气跟不上。倘沿袭从前的吧,明显又不贴。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也关乎内容,关乎认知。这才是李洱最让人敬服的地方,差的小说家不知道语调,略好点的苦于不能转换语调,而他借一本《花腔》,或鸣或啸,且歌且哭,变声变得一个欢。

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他对于现当代文体、文风,以及官方话、民间语有着相当的敏感和辨识。不夸张地说,他写出了有白话文以来的语言的变迁史,——未知这算不算得《花腔》的题中义。为了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也就二十来万字),能想见李洱做了怎样的知识储备,也有可能是,他是先有了储备,尔后才想起要写这本小册子。

无论如何,《花腔》不能仅当故事看,它是一部变相的历史,也是煞有介事的野史。证据链一环扣一环,经过考证,甄别,去芜存精,末了还是一笔糊涂账,而这,正是历史的本相。它的背后,是影影绰绰的民国史、抗战史、国共关系史、中苏外交史、人文史、生活史、地方风俗、花边八卦、医学——李洱诌了个“粪便学”,用粪便给最高领导人治病,我懒得再去考证了,我选择相信,至少小说里他引章据典,跟真的似的。为了一本《花腔》,他把百年中国都装兜里了,必要的时候,他就摸出一张小卡片给你露一下。

还是回头说故事吧。葛任既然活着,延安重庆就都开始行动了。延安派了个白医生,以给葛任看病为名,这样最便宜行事了。重庆呢,这里先说两个人,一个是特工阿庆,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范将军。三个人千里迢迢来到了北陂,——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人都是葛任的旧友,都肩负重担,一方是要灭口,一方是为拘捕。这里头便有矛盾。实则是,三人都想放了葛任而又不担责任,倘若不得已也只好嫁祸他人了。因此各种心理戏:矛盾,误会,栽赃,互相掣肘……故事外壳已足够精彩了。

《应物兄》刊载于《收获》2018冬卷

尤其是那个阿庆,明为军统特工,内里却受延安指令,其实也就是延安的内线了。他这身份,范将军当然并不知情,简直可以做成间谍片了。但是,何以延安来的白医生,既知阿庆是自己人,却始终一个人在单打独斗?原因在于,他既想放了葛任,便是在忤逆上级的决定,首先要瞒的必是自己人——故事的复杂性也在这里,书中的每一个人都目标一致,可是彼此又不相知,互为提防,一直在消耗。

另有各式次要人物、偶发事件,稍一错落 ,便牵一发而动全身,把事情带往别处去了。总之各种阴差阳错,使双方都不能如愿,末了还是范将军出面,退而求其次,借日本人之手杀了葛任,“民族英雄”这个称号总算落了实锤,不是虚枉,等于帮延安实现了这愿望。

故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貌似又回到了原点。葛任为日本人所杀,是个民族英雄。是的,他确实死于日本人之手,只是时间、地点不同而已。历史大概就是这样写就的,经过人为的补刀,达到了某种圆满。直到今天,世人眼中的葛任(倘若世人还记得他的话),仍是死于“二里岗战役”,是个抗战英雄,又有几人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些什么。

这是《花腔》的故事层面,可是这故事怎么讲?其丰富复杂、曲折回旋,我的概述不及万一。我们先看故事的末梢,葛任既死,阿庆便性急地追杀日本人去了。白医生呢,延安反正是回不去了:知道得太多了,回去也是一个死。于是他便随了范将军,任由他带到哪里。路上,他跟范讲起他这一路的来历,怎么认识的葛任,两人怎么去的苏联,又怎么回的延安。整风运动时他怎么犯的错,怎么被拘捕、被释放,怎么来的白陂,一路上和谁结伴,见了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真是惊心动魄啊。及至到了白陂,又怎么被阿庆的手下吊打,两人怎么演戏……小说这就开始了。

也就是说,《花腔》正如俗话说的,是始于故事结束的地方。——故事结束了,三个当事人跳出来讲故事,以一种极自然的、禁得起推敲的由头。最先发声的便是这白医生,时间是1943年春,地点是由白陂至香港途中,他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并由范的秘书作了笔录。听口气是个忠厚老实人,葛任的发小,原籍浙江,入乡随俗故,操一口顺溜的北方话:“有甚说甚,将军。”是啊,他就这么开说了。

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李洱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05

第二个讲述人阿庆的开口,却是要等到几十年以后。1970年,河南信阳的一个劳改农场,此时的阿庆,已沦为一个劳改犯。这几十年都发生了些什么,读者可自行脑补。这个阿庆,原是葛任丈人家的一个下人,自小便和葛任玩得很熟,也是葛任带着出道的,后来误打误撞入了军统。是个机灵人,性躁,身上难免一些流气、痞气。他的讲述,是源于文革时“葛任之死”的旧案再次被翻出来,专案组找他落实情况,属于不得不讲。他的讲述有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又要自保,又要顾及葛任的声誉。行文中,只见他把花腔耍得一个欢,满嘴跑火车,避实就虚,不落实地。全程都是“语录体”,表忠心,喊口号,装神弄鬼,哭得如丧考妣。然而假作真时真亦假,后经考证,他的言说也未见得就比其他讲述者更不靠谱。

阿庆这一章写得极精彩。有腔有调,个性十足,之于阿庆,这是高难度的一次演讲。之于李洱,何不是高难度的一次写作?

最后一位讲述人范将军的出现,同样还得等个几十年。直到2000年,这个人终于现身了,此时他已是个苍苍老者,人称“范老”。关于他的身份,李洱没有点明,可是从范老的口述里,我们大体猜到,他后来归了共产党,身居高位,声名显赫。

这范老也是个老狐狸。白陂事件,几十年来他不愿着一字,本是准备带进八宝山去的。妙在这老头儿有颗活泼泼的心,最是近女色,于是相关人士(这个人士我们后面会提及)便安排了一次美妙的远行,趁着范老去白陂为“希望小学”剪彩之机,着一妙龄女郎陪同。这女郎名叫白凌,乃当年白医生的孙女,和范老相熟得很——慢着,怎么全凑一起了?有那么巧的事吗?

有的。缜密的李洱早于开篇便布了局,埋了线。葛任之死,大抵后世总有些疑惑,于是便成立了一个“葛任研究会”,葛任的后人也参与其中,开始跟进调查,欲还祖上一个清白。由此,凡是跟“葛任之死”沾点边的,包括他们的后世子孙,一嘟噜全被串到了一起。前边提及的那位“相关人士”——着白凌陪范老南下的——便是葛任的后人,此人在小说里未具姓名,但其重要性,怕是要大于三位讲述人。

李洱《应物兄》所获奖项

一本《花腔》正是由他统领的。是他,从故纸堆里翻出当年白医生的口述,又翻出“文革”时阿庆的供词。如今,斯人已逝,三位当事人中只剩当年的范将军,可是他又搞不掂。不得已他才想出这么个馊主意,出资请白陵南下,陪范老说说话。一路上,祖孙俩欢声笑语,白陵以给范老写传记为由,连哄带骗,终于撬开了他的嘴,并全程作了录音。

范老的口述很有意思,主要是他这个人有意思,是我们很熟悉的革命老干部的口吻,陈词滥调,套话连篇。时值2000年,他的这套话语体系跟全球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总能搭上点关系,比如:OK,去见马克思,革命的庆功酒……诸如此类。然而仍不失为一个风趣老头,尤其在小姑娘面前,心一下子就变慈柔了。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拉着白凌的手不放,借口要给她看手相,活现活现!

也曾是人中龙凤。早年曾和葛任一道留学日本,认识了一个叫川井的年轻人。战时,川井来到中国,随范将军去白陂作短暂停留。葛任之死,正是他安排川井下的手,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为成全中国的一个“民族英雄”——那可真是成全啊——多年以后,川井来中国赎罪,第一件事便是在白陂建“希望小学”,使得范和白陂又重建了联系。

从当年处理白陂事件以及阿庆等人的口述里,当年的范也是个利落之人,正处盛年,精明强干,谁曾想后来变成这么个人,啰里啰嗦,好大喜功,整个人都松塌塌的,说到妇科、大腿根、按摩女时,他的口腔似乎是得到了某种享受。范老的腔调,李洱把握得最是好,他并没有分明去写一个人从中青年到老年的变化历程,可是细心的读者一俟意识到,两相一对照,那是要绝倒的。

随着范老的开口,小说也快结束了,至少“正文”部分是结束了。结果怎么样呢?其实也没怎么样。一本小说写完了,以一种科学的、学术的方式:当事人的口述实录,史料、证据、田野调查、专家论证等,确认葛任是死于白陂,做了政治需要的刀下鬼。但没关系的,一般老百姓愿意相信的,仍是他死于二里岗,英勇作战,弹尽人亡,一个地道的民族英雄。——等于白忙活了。

李洱和《应物兄》

本来也是,官方归官方,学术归学术,可是民间仍选择走自己的路。这中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3

啰嗦了那么些,好歹是把小说的情节、主要人物说了个大概。还是那句话,我所概述的不及万一。

诚然,《花腔》是一本丰富的书: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关系纷繁芜杂——除了三位讲述人,书中有名有姓者多达几十人,在漫长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河里,他们因葛任被拢到一起,纵横交错,尔后便各归各的去了。

有的仅是探个头,露个脸,还未及说话,就被李洱技巧性地、三两句话打发掉了,只落了个苍茫背影。这些人物的出现,于主干情节并无多少推动,反而有生出枝杈的危险,连累作者在叙事之余,还得腾出精力去修剪。

可是这些人物的出现多好啊,像戏台上跑龙套的,主角正在卖力地唱,这边厢却跑过来一个篷头小鬼,匆匆一晃,很不甘心的,临消失前还朝观众粲然一笑,扮了个鬼脸。大抵总有像我这样的观众,心思会被这小鬼吸引,侧头去追寻他的踪迹,猜想他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

叙事学上似乎有个讲究,前边写了手枪,那后面必得听到枪响,——道具之所以为道具,即一定得派上用场。可是我总嫌这种“三一律”式的套路过于僵硬了些。我是宁愿看到手枪不出声的,无论是搁窗台上、挂衣帽钩上,它就那么搁着、挂着,仇人最终没等到,手枪也慢慢被人忘了。

李洱在中国现代文学馆

生活大抵就是这样吧,不是总按设计来的。生活中有很多无用物件,譬如我办公室阳台上的几盆绿植,常常我视而不见,几同被我忘了的。又譬如我们每天见到的人,邻居,同事,遇上了总会打声招呼,闲扯两句,有意义吗?当然没意义。可是这无意义、不相干才是我们生活的大部分。

我琢磨着这也是李洱的意思。小说里,他借“葛任之死”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革命者,传教士,土匪,文青,戏子,妓女,红二代,出家人,造假币的,搞传销的,史大林(今译斯大林),鲁迅……甚至葛任的先祖葛洪他都写到了(可真能扯啊),因此关于炼丹他也带了两段……真是虚虚实实,人头攒动,可是小说主干却丝毫未受影响,只是丰富了,宏阔了,好比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说,《花腔》是借一个人写出了一群人?这群人中除了三五主人公、十来个重要人物关系错综,其他的人并无多少联动。对于这部分人,李洱着墨不多,基本都是“简笔画”,三下五除二,蹭蹭蹭,一个活物便浮于纸上,有音容笑貌,也有腔调。有的甚至连这都不及,只落了个名字,偶尔被提及,证明世上也曾有过这么一个人,他曾经活过。

这些人——统称“次要人物”吧——跟“葛任之死”毕竟关系不大,可倘说没关系吧,千丝万缕又总能搭上一点。就这样,他们被李洱引了出来,安插于各个时空下(尤其是现当代),是作为证人而存在吗?貌似是。可是当他们走上前台,也未必全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要是搁侦探小说里,就算是闲笔或废章了。

因此,我们勿宁认为,《花腔》里的这些“走马灯”式的次要人物,只是以葛任为由头,他们虽寄生于葛任这根树干上,却是自管自地葱笼、摇曳、败落……就当他们是树叶吧,一片一片的,多有不搭界的。可是一片一片归到一处,却使我们看到了这棵树的全部:那纷繁复杂的20世纪中国的“世相”。这是李洱最用心的部分,虽然他做出的是漫不经心的样子,何以如此?小说家的机心所在,二则呢,恐怕当归功于结构。

花腔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4

《花腔》的结构,笼统地说,是三个当事人关于“葛任之死”的口述实录,这是小说的正文部分。可是《花腔》倘是仅由“正文”组成,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个“罗生门”。确实,自从黑泽明的同名电影诞生以来,关于讲述、如何讲述就变成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命题,由此衍生出的关于事实、真相、谎言的诡异关系,以及它们的含糊和不确定性,早已成为现当代人文社科写作的一个共识。

《花腔》的主题也是关于不确定性,可是高格之处即在于,李洱开篇就引出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葛任的外孙,“葛任研究会”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穷力追究他外祖的生死之谜,得了三份珍贵的口述实录,对照阅读,却发现谜雾重重,尤其是当年的白陂事件,三个人讲同一件事,非但没把事情讲清楚,反而有很多细节上的出入,使事情陷入五里雾中。

这并不是说,三人中有人在撒谎——虽然撒谎也在情理之中——而是时间、记忆、立场、视角等诸多因素,使讲述变得全然不同。也许讲述本身就是个难题吧,连词语、腔调都能带来歧义,讲述又如何抵达事实和真相?

于是,葛任的外孙便一追到底,对照三份口述实录,一段段进行勘查甄别。他查资料、走实地,采访相关人士;倘若相关人士已离世,他便去找他们的子孙后世——这一招尤其妙,引出了当代部分——总之翻了个底朝天,把百年中国做成一处,落在他外祖身上,合成了一个整体;并且他有甚说甚,把整个过程,并采访、研究所得一样样记录下来——这在小说中被称作“副本”——由此和“正文”形成了参差对照,也是补充丰富,也是相抵解构。

大体上,《花腔》是这样一本书,开篇便是“卷首语”,由葛任的外孙写就——小说名义上的作者——交待这本书的来历,十年来他怎样穷心竭力,得了三份口述材料,自己又怎样调查研究,而今他把这一切公诸于众,还历史一个真相。

可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在《卷首语》里并未提及。根据后文,我们大体也知道,所谓历史的真相,倒也真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只是再往深里走,恐怕又是云山雾罩了。十多年来,葛家后人穷经皓首,也只是给出了历史的大略。可是也就这样了,真相本是没有的,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相。

小说分三部,即三个人的口述实录,由葛家后人作了分段处理,每小段后面,他都附上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正文”和“副本”交错进行,越发纲目清晰,简明之极。

好小说大抵就是这样吧,并不以花哨、繁复的形式夺人眼目,反而越是浩繁的小说,形式上越是能做到简洁明净,这个道理正如诘屈聱牙多未见得能写出伟大的思想,平常的语言反而能引出深刻的洞见一样。

总之《花腔》就其形式,整个做到了朴素,整饬,开阔,了然,像分割清楚的稻田,内中沟渠纵横,可是田归田,垄归垄,打理得清清楚楚。当我们从垄上走过,眼看稻田铺天盖地,一垄一垄伸向天际,那视野何等辽阔。可是当我们蹲下身来,细察脚下的每一棵青禾,看它舒展,看它招摇,那各式生命形态也自动人心魄吧?

花腔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12

某种程度上,文学本来就是一场形式的事,《花腔》的精微、庞杂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倘若没有“副本”的补叙,《花腔》至多是个封闭的历史故事,空间逼仄,时空断裂,作者恁有天大本事,也只能铁棒磨成锈花针,在精细上做文章了。可是“副本”一出,境界全出,随之场面也大开大合,历史当下汇作一处,那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招一招手都能带来一片云。

举个例子,白医生的讲述里,开头第一节便是“消息”,顾名思议,这是白医生得了葛任还活着的消息。他先是讲自己怎样从拘留所里被提出来,本以为没命了,是要拉出去枪毙的,谁知却是这么个事。葛任不是死于二里岗了吗?讲他怎样吃惊、激动,尔后又被委以重任,他也只当是派他去南方把葛任接回来的。大致是这么个意思,三五千字,信息量并不大。

那么紧跟其后的副本,自然要就二里岗战役、葛任之死作出种种考证,作者(葛任后人)引章据典,诸如《二战史.中国战区》《大东亚战史》《边区战斗报》等,他都一一作了相关摘录。另有正文里关于葛任是“文化教员”这一说法,因与事实略有些出入,他便引用葛任友人黄炎的回忆录《百年梦回》里的一段加以更正。

而他引用的这一段,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连葛任友人、当年身在延安的黄炎都不知道“葛任之死”的原委,几十年后都当他是死于二里岗。尔后,作者笔锋一转,讲他1998年去二里岗走访,得知某电视台有个“欢乐大本营”节目,便是拿“二里岗战役”作为知识抢答题的,在一片欢乐紧张的气氛中,主持人郑重宣布:答案正确!我们的民族英雄葛任正是死于这场战役。

这一节的“副本”算是很点题了:二里岗战役、葛任之死、欢乐大本营节目组……处处都是关键词,使得历史、当下互为映照,越发吊诡。也许这时小说才开始,李洱还略显紧,写到后来,我们眼见他是越来越自由了:正文里随便一个词、一段话,副本里他都可以拿来物为我用,前提当然要看他高兴不高兴了。

说这些的意思是,副本的引入,使李洱真正得自由了,那是一种上天入地的自由,最局促的地方他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小说里,我们得以见识了一个人怎样自在地出入于文本间,好比足球场上他打的自由人位置,穿针引线,闪入闪出,以一己之力盘活了全场。而那边,主干叙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葛任之死确乎是个难题。这边厢呢,各个时代的证人、证据都到齐了,一时间嘁嘁喳喳,人声鼎沸,大家各说各的,矛盾、摩擦在所难免。各式史料:书籍、报刊、信件、回忆录、地方志……一样样摆在面前,凑得成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另有各样文风、腔调:温婉的、睿智的,文青腔、泼皮腔、民国腔、文革腔、改革开放腔……就这样合成了一本《花腔》。

很大程度上,《花腔》的广阔丰富是由“副本”引发的。难以想像没有副本的介入,《花腔》会长得这样墩实肉感。除非犯规、冒叙事之大不韪,否则很多人和事出不来……未知这可算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典范。

可是我偏爱“副本”的同时,实在也要为“正文”说句公道话。这么说吧,倘若副本里住着一个广阔自由的李洱,他天马行空,无所不及,那么正文里的李洱则是缜密精细,复杂之极。在一个局促的空间里,他可以做到深挖洞、广积粮。也确实积了很多粮,在挖到快见泉水的时候,他适时收手了,掊掊土,正好兜住了那粮。

他的大脑构成当是很奇特的,简单,复杂,深邃,且一根筋。正文的写作,使我第一次把李洱和类似“智力”这样的词相联系,这样的联系,当代作家里恐怕再无第二人。本质上,他是典型的理工男,“葛任之死”是经他严密计算出的,每个细节的衔接,张三说,李四说,他一遍遍演算,精确到小数点。尔后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螺母一颗钉,他拧得严丝合缝,看不出一点人工的痕迹,仿佛它们生来就自成一体。

我前两年重读《花腔》,“正文”部分是作了记号的,尤其是三个人同讲白陂事,重合的部分我尤其留心,其实就是找破绽。找了几条,当然也没找出。又想,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就算是发现破绽,恐怕也会被李洱打个马虎眼唬弄过去的。那么,到底有没有破绽呢,后世读者恐怕得成立一个“花腔学”才能鉴定。

写作大抵分两类,一类是智性的,一类是感情的,这两者不分轩轾,无谓高下。可是我读《花腔》,常常是要自惭形秽的,也不知为什么。

总之,《花腔》是一个睿智人写的书,撇开他那如精密仪器般的非常大脑,这个人也体察,也思考。他视域宽广,眼力深邃,表达上极尽曲折复杂之能事,形式上却又能做到坦白简净,看不出一点“做”的痕迹,仿佛世间真有这么一个人,为他的外祖竭心尽力。尤其是副本的引入,称得上是李洱一个卓越的发现,并不在于它的新鲜,前人没这么写过,而是它的开放性,使内容一下抵达了丰富。

就好比一个大篮子,大到没有边界,世间一切能拉进来的都是菜。像这样的开放性结构,当代小说里我能想起的,也就一个《马桥词典》了,凭借“首字笔画索引”,一画,二画,三画……这小说可以源源不断地写下去,直到无限。然而两位作家都是极克制节俭的,仿佛不舍浪费字纸,马桥28万字,花腔24万字。它们谦逊地、也是骄傲地存在着,构成了对当代文学中一切强写的、硬写的、动则三部曲、百万字的所谓“宏篇巨制”的一个反讽。

也许每个作家都有过这样一个梦想:把握整体性,乃至写出“全部”。然而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它需征得形式的同意,而形式这东西,绝对一点讲,有时要靠天意。花腔、马桥那么简单、自然的形式,似乎满大街都是,然而但凡写作的人都知道,逮住它,除了能力,还需一点好运气。什么叫自然天成呢,说的就是这回事吧。

花腔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1

很多年前的一次饭局上,李洱讲到一场足球赛,国安队的主场,和客队打得很不愉快,连主教练都搭进来了。赛后,记者采访区内,国安队主教练对着镜头扬长而去,尔后回头,挥手,给记者留了这么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啊,兄弟”。那天李洱给我们讲述,兴致勃勃的,满脸都是戏。他站起身来,把手臂挥过半个饭桌,又是娇俏的、又是带一点“气声”地说:“兄弟,一切尽在不言中啊。”则一桌人都笑翻在地。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李洱,2002年,《花腔》才刚出版,他三十五岁了。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又想到这句话,想到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服从了写作的限止。如此形式,有如神助般的他得到它,又是小心又是自在的,他用过它,尔后点到即止,以区区24万字戛然而止。这世界如此丰富,直通往无限和全部,然而李洱挡住了这诱惑,高速途中及时刹车了,仿佛弱水三千,他只取一瓢饮。他要的不过是这么个意思。

确实,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4

最后,我想简略地说一下李洱这个人。我估摸着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太少了解,这里也就是瞎猜猜。自然,我也可以去打探些趣闻逸事,可是对一个作家而言,我以为读读作品猜猜人,未尝不是件更有趣的事。

普泛地说,李洱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花腔》是最“像”他的一篇小说。往后,哪怕他写出了惊世名作,《花腔》也还是抹不去的。第一,这是他长篇小说的头生子;第二,这对于他是一场本色出演。当代作家里,有那么几位是极具标识的,比如文化之于韩少功,上海之于金宇澄,李洱呢,当然是知识分子。

这并不是说没标识的就不是好作者,而是李洱们凭着出色的、也是本色的写作,使这一标识只落在自己身上,另换个人就不像。

李洱的知识分子写作,其渊源何在?我疑心跟他的出身、学养以及“学院派”背景并没太大关系,因为显见的,“学院派”的人也有很多婆妈浅陋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小孩也有一些痞子混混的。一个人长成什么样,多半还是天生注定的。我的感觉是,李洱从娘胎里就注定是知识分子了,这跟他的思维方式有关系,那就是缜密,深邃,不介入,敏于思而慎于行,远远的一个旁观者样。

可能还有天真,轻信,还有戏谑——末一条尤其切时,我印象中当今知识分子多是戏谑的,不比从前。唉,这也是件难说的事。

总体上说,我认为是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使得一个人成了知识分子。从这个角度讲,可能有些半文盲、下岗工人、开出租车的、摆地摊的、公务员、公司文员……比某些“学院派”更堪称知识分子。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误会,以为李洱是出身于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中学老师、小学校长一类的。前几天看到群里有人转李洱的一篇文章,回忆他的文青生涯的,才知他的祖父喜读《百年孤独》,当年是延安的一个文化教官。父亲自然也是读书人。父母中至少有一位是深谙农事的,李洱写《石榴树上结樱桃》时,关于农田、果苗等常识,曾咨询过他们的意见。总之,知识分子家庭是无疑了,城乡未明。——很有可能是,几十年来这个家庭曾流转于城乡间,七下八下,起起落落,像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家庭一样。

这一节要是写出来,定又是一台好戏,只怕李洱不肯写吧。迄今他的写作无关他的生活、成长、经历……未知这是不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一个特点,可以把自己摘干净,尔后从一个更大的向度上来完成他自己、以及他所属类群的自传。之所以这么说,在于李洱确实撇开了他自己,可是他的写作反而更接近了他自己,一个无关生活、有关精神气质的自己。

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7岁考入上海华东师大。现定居北京。这是李洱一生中的三个自然段,尤其是前两段,我猜对他意义重大。

花腔

作者: 李洱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1

先说第一段。李洱不大像河南作家的,不在于他是否写过故乡、乡土,而是他的腔调,——这话真难讲。我的意思是,哪怕他说一口顺溜的河南话,把河南梆子唱得呱呱叫:《花腔》里的阿庆,便是浙江人学说河南话,开口就是俺俺俺,说得嘎巴作响,可叫一个起劲……可是即便如此,李洱也不是地域意义上的河南作家。

可什么是地域意义上的河南作家,这话也难讲。

比如《石榴树上结樱桃》——我因为要写这篇《花腔》,去年一发把“石榴”也买来读了——照样还是好,主要是“像”。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很多乡土出身的作家是写不好乡土的,要么是夹生,要么是苦大仇深,要么是同情怜悯,反正是那老一套,一样都是假,哪怕写得像摄像机镜头里的高清特写,也还是不像。

李洱写得很像,可是他却少有乡土经验。前边提过的,他写“石榴”时,时不是地要打电话回家咨询农事。我向来也以为,写作和生活的关系是神秘的,如果非得扯上一点关系,照我说,真也未必是直接关系。天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在其中作祟、发酵,最后混血成一种叫“文学”的东西。

“石榴”可视作是李洱对当今“乡土中国”的冷静一瞥,照样是精准,妥贴,略带一点小戏谑。又因默克尔的亲睐,一时名声大噪,扬名海外。可是较之《花腔》,我觉得“石榴”在叙事上还是略嫌紧密了些,仿佛一大碗米饭,压得紧紧实实的,干货倒都是干货的。另外,此篇也可算是李洱拓宽写作疆域,从“本色表演”转向“性格表演”的一个开始,从此他一发不可收,一路开疆拓土写到哪里都未可知。

“石榴”跟河南应该能搭上点关系,故事原型,人物设计,我疑心李洱是照着故乡写的,以至我读的时候也确实读出了河南的意思,但气味上仍不是中土文学。或许李洱心不在故乡,哪怕他把故乡写得活蹦乱跳,把故乡人爱得死去活来,他笔下的人仍能越过中原大地,活化成笼统意义上的中国人。

“地域写作”应该是个很好的卖点,很多聪明人已经在做了。虚构一个小村庄,一条街,一个城,以使自己在中国文学版图上占得一席。然而照我说,一切还得看文本。忘了是不是钱钟书说的沈从文,说他卖“自己是乡下人”,这话虽刻薄了些,确乎也是事实。

沈从文卖了也就卖了,挡不住人家货品好。李洱呢,他不卖,他在写作上是个老实人,又或是骄傲的人,不屑于耍那些噱头。又或是,他就是想卖也卖不成,就好比看上去是卖水果的,走近一看,筐里装的却是猪肉。

大体上,李洱和故乡的关系是有些奇特的,生他养他的地方,血浓于水的亲情,真是越理越乱,他是怎么都弄不像了。河南养出这么个儿子,估计也会觉得莫名其妙的。

因此,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上海,较之河南,我觉得关系反而更顺一些。他的读书地,17岁来的这里,懵懵懂懂夹在一群师友之间,还没弄清楚文学是怎么回事,反正大家都在搞,于是他也就搞了。华东师大的夜修教室里,免不了他的身影吧,拿着个铅笔头,涂涂改改,为赋新词强说愁。

可能就连这都是难得的,我猜多半时间还是玩儿吧,男学生那一路的。等到年岁渐长,面皮也稍稍厚实了些,可能偶尔也会去逗逗姑娘。反正一样都是玩儿,玩文学也是玩儿啰,就这么夹七杂八全扯一起了。后来,就玩到《收获》堆里去了——三十年前“先锋文学”的策划地、大本营——这样就玩大发了,把自己玩成作家了。

李洱的写作之路大体是这样吧。河南生出了李荣飞,上海却养出了作家李洱。也就是说,是上海定义了李洱的写作,他那时还是个小年轻,一张白纸正等着人来盖戳。那也没什么好客气的,敲了个戳,说,就这样吧。

于是他就这样了。

魏微十三篇

作者: 魏微 著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9

魏微,1970年生,江苏人,诗人,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青年作家。1994年开始写作,迄今已发表小说、随笔一百余万字。散文作品入选《2002年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上海社科),《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散文随笔卷》,《一代人的文学偶像》(中国文联2002年版),《作家文摘》,《读者博览》,《当代作家评论》,《散文·海外版》,《文艺报》,《散文选刊》,《名作欣赏》等报刊杂志。小说曾登1998年、2001年、2003年、2004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品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等。部分作品译介海外。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重要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著有长篇小说《应物兄》《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应物兄》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曾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著名荣休讲座教授孙康宜先生,将女性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含义引入对文本的解读中,重新阐释了古典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书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这是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

[美] 孙康宜 著

孙康宜先生对六朝诗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书中得到充分展现。他对六朝诗歌的分析精准到位,赏析兼具,比学术圆润,比散文严谨,属别具一格的古典文论著作。通过对陈子龙与柳如是诗词情缘的关系和明清诗词中诗与面具的互利关系独到的诗词研究,在国内外古典诗词研究中独一无二,令人信服。孙康宜教授深受中西文学的熏陶,所做研究,属集中西方文化大成之作,每每将个人心得与史学价值融会贯通,使读者深受教益。

#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德]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 片刻与永恒:九十九个幸福时刻

[英] 乔治·麦尔森 著 庄安棋 译

英国作家乔治·麦尔森爬梳了古往今来不同身份的人的档案文件,不只是文学作品,还包括一般人忽视的文献资料:私人信函、日记、旅行日志、诗文。他得到的并不是重大的启发,也并不想借此筹划伟大的作品,而是从这些文本中摘取充满快乐和活力的片刻,与读者分享这些毫不矫饰的小小欢喜。横跨各文化、纵观数千年收集的九十九个幸福片刻,铸就出永恒的生命精华。

# 野棕榈

[美] 威廉·福克纳 著 斯钦 译

《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纳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我是像你们读到的那样,一章一章写下来的。先是《野棕榈》的一章,接着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榈》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来做对应部分。我想要同一个音乐家那样做,音乐家创作一个乐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对位。”两个情节完全没有联系的故事,交织奏响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纳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

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楼兰·埃尔萨塞 译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两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他们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 乡村诗人札记

李浩 著

70后先锋派代表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中篇小说精选集。他师承欧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传统,具有精进的文学姿态和出色的写作技巧。整部作品人情世故奇特,人物命运曲折,对人的生存状态提出质询,竭力发掘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这些作品涵盖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小说类型,大多带有鲜明的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作者选择“意象”作为切入点和必要构成因素,具有“现实”“虚幻”相互交织的独特审美力量。

# 自我、镜子与图书馆

李浩 著

本书是作家李浩短篇小说精选集,继续了李浩小说清高、执拗、立志高拔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性,体现出李浩别样的才华和维度;题材别致,语言自由,想象力丰沛,天马行空、意绪斑斓。塑造出一个个高于现实、具有魔幻感的世界。既是幻想之书,更是现实之书。李浩小说着力描写意象,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力量,使小说的内容主题拥有了诗歌的“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拥有了超越性的、多重的深层内涵。

原标题:《魏微:河南生出了李荣飞,上海却养出了作家李洱 | 纯粹名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