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范蓓蕾:弹性的架构,给予未来生活更多可能​​​​​​​

2023-01-02 0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本期嘉宾

范蓓蕾,亘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客座设计导师,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她在同济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并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城市设计硕士学位,之后在大舍建筑事务所开始职业生涯,并于2013年在上海合伙创立亘建筑事务所。

范蓓蕾及亘建筑的设计实践与学术研究曾被刊载于《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Wallpaper》等学术刊物和专业媒体,并被广泛收录于由中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出版机构发行的多部专业著作中。从2018年至今,范蓓蕾受聘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担任客座设计导师,参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的教学工作,也曾受邀在哈佛大学、香港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建筑院校发表讲演和教学评图。

其代表作品包括:丁蜀成校(2021)、一庭亭(2019)、交通物资仓库改造(2018)、齐云山树袋屋(2016)、乡宿上泗安(2016)、富丽服装厂改造(2015),这些作品曾多次获得包括WA中国建筑奖、上海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德国Iconic Awards创新建筑最高奖、美国Architizer A+Award建筑奖、意大利THE PLAN Award建筑奖在内的诸多奖项,亦曾获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哈佛大学当代中国建筑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建筑展等展览。

过去每次讲座的题目都是对事务所一个阶段工作的回顾,“发现和呈现”“丰富和整体”“弹性的架构”表达了不同阶段关注的问题。

改旧焕新

结构中寻找策略,激发新的空间

第一阶段是厂房改造创意园区阶段。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是一个挑战与机会并存的时代,我们需要面对的,首先是理解上海的城市发展。那时候,城市内部已经没新的开发空间,而存量过剩,因此那时我们接到的更多是城市更新类的项目。

城市更新类项目有两个主要的关注点,老建筑厂房的空间利用,以及如何实现新建筑的功能。在其中,如何理解人的行为至关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去回应和这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并且重新建立和城市之间的关系,需要这些都需要比较宏观的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老房子的结构已经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存在,它决定了原有空间的秩序,就像人体的骨骼——结构是整个建筑中最有力量的存在。

富丽服装厂改造,是我们的第一个建成的改造项目,厂房结构很意思,是预制的混凝土梁板柱,像积木一样拼装起来,看起来清晰明了。6米的柱网和4.2米的层高,室内空间比例很舒服。同时建筑很薄,进深方向只有三跨18m。

▲改造后的南立面 © 侯博文

我们将外立面打开,将内部空间和外界产生联系,同时做了凹阳台,让人们能够走出来,营造一个新的有深度的立面。我们把老的立面拆除,让原有的结构秩序在立面呈现,除了可以让人们坐在室内感受到室外之外,也可以吸引有趣的商业项目的进驻。

这一阶段的改造项目,让我们关注到结构和建造。除此之外,改建项目面对的主体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我们还需要从多方面更直接地回应,比如学会如何去和主管部门交流,以及如何用设计去和业主交流,等等,是一种新的尝试吧。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城市生活的活力在哪里,不需要去很用力的规划,也能够给未来生活展开更多可能。

▲广场与底层空间 © 侯博文

把建筑作为环境

在多样性中创造统一性

第二个阶段,我们的建筑实践主要围绕着三个新建项目展开。首先是对我们来说很特别的丁蜀成校,这个项目从2017年开始设计,直到去年才真正开放使用。我们也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在这里,人们传统的记忆和如今的技艺联系在一起,几乎每一户人家都会制作紫砂壶,也都对于这件事都抱有很高的热爱和荣誉感。我们这时才意识到学校还可以作为一个小镇的美术馆、公园似的公共空间,让大家都能进来逛一逛。

最初,甲方希望这里不仅是一个学生学习制壶的场地,也能够像北京和杭州的那些艺术院校一样,承载艺术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并且丁蜀成校作为紫砂发源地的重要院校,本身也是一个艺术作品,成为大家可以游览的目的地。

▲校园中低矮的建筑和丰富的植物 © 苏圣亮

建筑,是一种实用的艺术,无论是对人的行为还是生活产生影响,归根结底是建筑师为大众的活动提供一个背景。我们的策略是从使用出发,理解每一个功能空间中人的行为,想象每一个使用场景。我们没有做一个充满不同功能房间的综合体,而是每一个功能空间就是一个小房子,为每一个小房子寻找一种空间类型。

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漫游式的校园,有着传统工坊式的松散布局。每个独立的小单体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他们之间形成不同类型的外部空间。并置的各种内外空间,由遮阳避雨的半室外廊子串联,共同组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校园整体。

▲透过榔榆庭院看向教学楼与展陈楼 © 陈颢

“丰富和整体”, 这个阶段我们讲建筑作为环境,开始寻找自己的语言,希望通过精确和感性的材料使用,去营造一个整体的氛围。同时我们希望在丰富的多样性中寻求整体性,我们开始关注运动和穿越,如何用一个个半室外和室外的连接,将功能统一在一起。

第二阶段还有一个项目,一庭亭,它是另一种自然,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也在关注自然和建筑的关系。一庭亭地处于大山深处一个村落的尽端,会带给人一种不安全感,所以我们为一庭亭做了两个院子,形成了一个有庭院的亭子,在外围我们还为它建设了一个花园,让安全感完全笼罩着这座山里头的亭子。建筑本身又对庭院完全打开,两层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差,一层是一个可以对庭院完全敞开茶歇的客厅,而二层是一个包裹得很严实可以安心就餐的区域。

▲外庭院景象 © 陈颢

观察人如何使用空间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建筑和人的关系

建筑是对未来5~10年的预期。第三个阶段,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时间中,我们的策略是要更加积极地去参与到前期可以确定的计划中来,运用建筑师的智慧去帮助业主解决问题。

▲中央榉树广场周围的屋檐与座椅 © 苏圣亮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秦皇岛阿那亚北岸社区友谊湾项目,包含MI CASA SU CASA酒店和卷宗公寓,明年5月份将会开业。我们提出来一个广场群的概念,欧洲有活力的广场往往扎堆出现,就像家里的客厅,有吃饭的地方有看电视的地方有会客的地方,多功能搭配更容易满足不同生活场景的需要。我们很幸运,这个项目从最早前期规划阶段就参与进来,用两个建筑围合出三个小广场。这样就有了内外,室外空间有了层次。

▲友谊湾卷宗公寓与MCSC酒店及卷宗书店 © 亘建筑

同时用建筑的立面来控制广场的界面,这不仅仅是审美判断,而是去营造一个可以容纳生活的空间结构,我们因此引入了柱廊,希望所有的底层商业都由柱廊来联系,同时为商业提供了可以外摆的灰空间。

设计住宅单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理解居住在里面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大多数来这里的人都很热爱生活,很爱和亲朋好友一起旅游,同时,他们也习惯于在旅途中工作,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所以客厅变得很重要,我们做了一个一层半高8.1米宽的宽客厅。这个厅面对大海,有开敞的落地玻璃和阳台。可以聚会可以工作,满足旅居的各种生活场景。

▲公寓起居室内景 © 亘建筑

与传统酒店不同,建筑底部作为公共空间对社区开放,是有着通高活动大厅的书店+ 画廊。U 型的建筑布局在南面环绕一个明亮的植物庭院,北立面是建筑的正面,对主广场微微内凹。

酒店客房兼具书房的功能,与一般客房不同,我们选择了较大的面宽,以正方形平面为基础,在开间方向上划分出“大小两跨”,再在进深方向上将“两跨”错动。大的一边是阅读写作区,小的一边是床和阳台。书桌紧邻转角窗,有良好的视野;大床稍稍后退,贴近衣柜。这样,书桌空间在使用时感受更加独立,但又不影响整个空间6米面宽的开敞感。

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书店内部暴露小木模板彩色混凝土骨架和密肋梁板,让书店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仓库。外立面采用当地预制的混凝土砖,与之相近的灰缝颜色弱化了砌块的元素,突出了建筑的体量感。

▲卷宗书店内景 © 亘建筑

▲建造中的MCSC酒店及卷宗书店 © 苏圣亮

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这十年重有什么变化,我觉得是需要更加理解这个世界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如今,我更加关注城市生活。从事建筑多年,我逐渐意识到建筑师其实无法完全解决城市和社会问题,但即使是这样,建筑师仍大有可为的空间,我们还可以继续努力。对于这点,最近看到的几个项目让我深有感触。

一个是西村大院。它将运动和商业空间进行结合,激发了一种旺盛的属于大院的烟火气,在这里,建筑师创造了一种非常适合于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逻辑上就是将一个有人维护的私人空间拿出来给大家共用,谁在这里吃喝玩乐、跑步跳跃……一切都是被允许的,那么这个公共空间就是一个具象的、丰富的、活着的空间。

▲西村大院

另一个是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这座建筑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秩序,赋予了整个建筑和滨江空间一种氛围,吸引更多人源源不断地前来。建筑本身就具有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还是空间中的人,而且人群不应该被限定,在一个项目中,建筑师应该沉浸其中观察更多人的行为,来思考这个空间被使用的方式。

▲上海龙美术馆外广场上活动的人们

弹性的架构

给予建筑以恒久与包容

建筑为人的活动提供一种恰当的环境,人和建筑彼此塑造,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观察人如何使用空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建筑和人的关系。也正是在人和空间的互相影响下,建筑开始变得动人。

由此可见,建筑动人的部分是设计不出来的,是理性的部分包容了非理性的部分,才在建筑漫长的被使用的过程中滋生出动人之处。作为一种“弹性的架构”,建筑本身的强大和包容,超越功能和时间,从而给人带来了自由之感。

在一个场地之内,今天和明天所经过的人一定是不同的,但是因为场地建立的秩序,让每部分都得以持续运作。一座建筑各部分之间彼此的关系如何?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人,又是什么能够把持续将人吸引进来,让人想要在此驻足、停留?这些一直是我们在空间中努力去探寻的……

▲俯瞰侨东学校 © 亘建筑

建言思想汇之范蓓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