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博物馆与都市人|李曦萌:在上博我看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编者按】
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上博这座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它为未来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在上博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爱上博物馆”专题,讲述“博物馆与大都市”、“博物馆与都市人”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望见未来。
中国丹麦商会总会长、特雷通集团创始人兼CEO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
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来自丹麦,他1987年第一次来上海,成为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首批外国留学生。1995年,在丹麦完成学业的李曦萌回到上海创业,最终创办了一家北欧风格的软体家具设计制造公司特雷通,目前,他还是中国丹麦商会总会长。
坐在镜头前的李曦萌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如果只听声音,你很难分辨出他是个“老外”。李曦萌在上海工作生活很多年了,还是个“上海女婿”,三个孩子的父亲。他说,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希望以后有时间,可以多带自己孩子或其他朋友来上博,一起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整理的李曦萌的口述:
今年夏天,我听说上海博物馆有个“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它展现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起源,有很多河南的古物。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去看了这次展览。
展览中最吸引我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特别是甲骨文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大学的专业是中文,所以对中国汉字很有兴趣,当我看到几千年前的文字可以保存至今,留传给后代,真是非常奇妙和令人感叹。
那天,还有几个和我一起看展的“老外”朋友,有法国的,也有英国的。他们都不是专业从事博物馆或历史领域研究,却和我一样对展览很有兴趣,只是关注的侧重点不太一样,他们觉得很多古代的雕刻、首饰看起来都很美很精致。我在看到这些展品时可以想象出,当时的人都是很有文化和创造力的。
展览也出了一本配套的中英文版图书,我看得很仔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物更加理解了,以后再看到类似的东西我会更有兴趣。
其实,丹麦博物馆可以展出的古物没那么多,可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相比之下,中国的历史那么长久,那么丰富,有很多可以展示的,我看上博的展览时就会觉得很精彩。
在上海工作生活了这么多年,说起对上海人的印象,我觉得他们大多都很有条理,又很精明,也很友好开放,我也很好地融入了这里的文化。
记得我第一次来上海是1987年,是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首批外国留学生。那时我早餐在五角场吃大饼和油条,挤公交车去市区,过的是上海本地人的生活。因为很喜欢音乐,我还在学校和中国的同学们组了一支流行音乐乐队,这也是“中外合作”的第一支乐队。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并不懂中文,由于路牌只有汉字没有拼音,出门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因为我很喜欢探索,还是靠着看地图去了很多地方,也看到和了解了很多东西。
其实,写中国汉字是很难的,我刚开始学习写“你好”两个字时,可能写个100遍,出去喝杯水回来,字长什么样子就全忘了。我甚至觉得会讲中文就行了,不能逼自己学。后来觉得,不行,还是得学,但要把汉字和它的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就和我的宿舍舍友一起练起了书法。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的书法写得并不太好,但还是很享受练习书法的过程,因为它也和中国的文化、历史有关。我也喜欢欣赏大家的书法,特别是行楷,比如王羲之的书法和他练习书法的故事,就让我印象深刻。
我觉得“老外”有必要多了解中国文化,可以来博物馆看看,或者多交中国朋友,要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中去。语言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努力理解中国,无论是来这里学习、工作还是投资。
有时候,文化差异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应该尽量去消除这种差异,真正融入一个地方的文化。比如在中国做生意,就需要多理解这里的氛围环境、做事方式方法和商业模式,南北方城市的不同等方方面面。
除了差异,我觉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还有些相似和联系,有的西方文化也融入了一些中国文化,在设计理念和技术上有相通的地方。比如,丹麦家具设计师Hans Wegner就在看到中国唐代的圈椅以后有了灵感,设计出了“中国椅”、Y椅。
我们自己也曾研究过明代的家具,它的设计都比较简洁,和北欧家具的风格有点像。在这方面,博物馆展览也能给我自己的生意带来启发和灵感,比如在看到中国古代的传统座椅展品时,我就会思考如何通过改良重新设计,运用在公司的产品中,让它更舒适、更适合现代人使用。
我还发现,中国青花瓷的局部花纹元素也可以被单独拿来放大,成为一种更现代的设计,受到外国人欢迎。比如丹麦的Royal Copenhagen(根瓷器)上的花纹,就和中国的青花瓷图案有些相似。
记得我小时候吃饭时,家里的碗和盘子就是类似这样的图案,所以在上博看到青花瓷展品时,我感到非常亲切。我想,这也是西方人看待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独特视角吧。
未来,我希望上博可以将高科技和数字化运用在展览中,让展示形式更加丰富。比如借助三维技术或者多媒体手段,让展览更有互动性,引发孩子们的看展兴趣。另外,我也希望上博可以在“老外”的圈子里多宣传和介绍展览,多发动不同团体组织观展活动,并用更详尽的英文讲解,让我们了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