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汇讲堂|刘斌:5000年前,良渚古城内外的惬意江南生活
12月24日下午,由澎湃新闻网做媒体特别支持的文汇讲堂第159-3期聚焦距今5000年的中华大地早期文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发掘主持刘斌,中国人大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长江学者、南佐遗址发掘主持韩建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河梁遗址发掘主持贾笑冰,分别从良渚、南佐、牛河梁讲述了5000年前后的文明,与主持人就共性问题互动,回答了吴昊天等听友的14个问题,结束后以微信方式回答了9个问题。
现刊发整理稿,3篇主讲、2篇互动。以飨读者和听友。
刘斌主讲良渚古城如数家珍
距今1万年左右,世界上许多地区开始进入定居、农业和制作陶器的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年左右,一些地区开始进入国家文明阶段,熟知的有古埃及、苏美尔、哈拉帕等。我们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但我们的史书记载是从夏代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距今只有4100年左右;从考古发现的金属、文字来算,商代殷墟遗址距今约有3500年左右。那么,中国的5000年是什么样子的呢?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中华5000年文明得到世界公认
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一个原始社会的概念。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5000年文明得到世界公认。它证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国家产生的历史与古埃及以及西亚地区同步,并且古代中国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之处;它也证明了世界文明起源是多样性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样性的,在申遗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们热烈感谢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如此优秀的代表东亚地区的案例。良渚申遗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世界遗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见证着长江下游5000年中华文明 来自网络
当然距今约5000年左右,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着发达灿烂的考古学文化,良渚只能代表长江下游的一个早期文明,长江中上游、黄河流域以及辽河流域等在这一时期都很发达。
良渚文明七大特点
良渚文明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良渚文明以种植水稻、养猪等农业作为文明的支撑。一些文章中常常会用“饭稻羹鱼”来形容江南。事实上,从考古发现来看,良渚是饭稻羹肉、饭稻羹猪。良渚遗址出土的动物骨头有几十种,其中80%是猪骨,且大部分都是家养猪,说明养猪业在当时非常发达,是当时主要的肉食来源。
第二,良渚文明拥有发达的陶器、石器和漆木器。
第三,良渚文明奉行以玉器标识权力与信仰的礼仪等级制度。
良渚和凌家滩、红山被公认为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左边为良渚玉琮、凌家滩玉龟,右为红山龙。 来自网络
第四,城市的选址与规划是良渚文明的一大城市特色。具体来说,就是以山为郭,以中为尊,形成宫殿区、内城、外城的三环结构。这种城市规划一直延用至今。
第五,良渚文明中的土木高台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特点。人工高土台上的贵族墓地,也是良渚文明的特点。
第六,良渚文明代表长江下游江南水乡,临水而居、水陆交通的江南模式,是良渚文明的特点。
第七,良渚文明具有稳定安宁的血缘家族社会结构,这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是如此。早期的一个考古学文化往往历经上千年才形成,血缘家族式的社会结构是一个非常稳定且美好的社会。
下面详细解读:
良渚古城:选址理念、内外城、辉煌的宫殿
良渚文化核心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总体上看,当时的社会分布比较均衡,当然也有一些核心的中心聚落,良渚古城则是它的都城。从地图上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比尼罗河三角洲还要大上一倍。可想而知,中国5000年的良渚文明所统辖的范围,实际上比尼罗河三角洲还要大。这也反映出以良渚文明的发达程度。
建城选址理念:“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
良渚古城选址在大雄山和大遮山中间
良渚古城的设计追求以山为郭、天地之中的理念。
良渚古城所在之处就是杭州所在的C形盆地。盆地北边是良渚古城以及良渚遗址群所在地区。北边的中间地区横卧一组山脉,大雄山和北面的大遮山中间东苕溪从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
若以良渚古城宫殿区为原点,半径三公里画一个圆,就是良渚古城的王城范围。当年为何要在这样一片沼泽上选址?《吕氏春秋》中有“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的建国立都的理念,良渚建城也有这样的理念。
2007年发现时曾引起轰动:城墙傍势而建,内城达300万平方米
良渚古城分为内城与外城。内城中心的宫殿区,东西约有630米,南北约有450米,人工堆砌的土台高度约为12-16米。内城墙用2个自然小山作为东北角和西南角两个对角。2007年发现内城,南北1900米,东西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约有4个故宫那么大。2010年,又确立了外郭城面积有630万平方米,约有8个故宫这么大。
良渚古城分宫殿区(黄色部分)、内城和外城
2007年发现古城时,对古城四面同时进行了解剖。只有证明它堆筑的年代和共存性时,才能确定它是一个城。解剖后发现,四面城墙的堆筑方法是一致的,叠压城墙边缘的文化堆积都处于同时期,所以宣布它确实是一个城,这一结论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过去,考古界从未想象过5000年前的城市居然可以达到300万平方米。
2008至2009年,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发现城墙不是一条笔直的线条,而是随着地势存在曲折蜿蜒。在四面城墙分别都发现了2个水城门,共有8个。南面有一个陆地的城门。其中,北城墙保存得最好,至今还有4米多高。建造城墙的石头是从山上搬运来的,堆砌城墙的土也取自山坡。城内外河网密布。
城内外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多座贵族墓地和祭坛
良渚古城发现之后,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发掘,目前对城内的功能已经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城内中心的莫角山是宫殿区,宫殿区南面的高地叫作池中寺。
宫殿区的西面则是反山、姜家山这些贵族墓地,这是一个非常规范、有序的布局,因为西面和东面是一种生死概念。反山位于城西北角,1986年首次发现良渚贵族墓地,共清理了9座良渚早期墓葬和2座良渚晚期墓葬。作为一个考古人,我很荣幸参加了当时的发掘工作,亲手发掘出了12号墓等墓葬。
古城内有莫角山宫殿区、池中寺高地,反山、姜家山、桑树头都有贵族墓葬,钟家港是古河道
1987年,由于反山的发掘,引发了盗墓。距离反山大约5公里直线距离的瑶山,发现了同样的贵族墓地。同时发现山顶上人工修建的回字形结构的土台,当时推测应该是用于祭祀,故起名叫祭坛。1991年,在反山西面两公里的位置又发现了汇观山祭坛和4座大墓,这两座祭坛的结构完全一样,尺寸也相近。
姜家山是2016年至2017年新发现的与反山同时期的贵族墓地。桑树头早前出土过玉器,推测也会有良渚的墓葬。
莫角山宫殿区东面,有一条南北向叫钟家港的古河道,经过三年时间的发掘,发现这是良渚时期的一个古河道,里边出土了大量的生活用品,通过它可以对当时城内生活产生一定的认识。
宫殿区:莫角山土台高达12米,其上再堆三个小高台
在加高的莫角山平台上找到35座房基(黄色部分)
在良渚古城申遗前,我们对宫殿区主要的莫角山土台进行了钻探与发掘。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总共35座房基。当时的建筑过程是在一个大型的土台上加台,先堆一个30万平米的高台,长约630米、宽约450米、高约12米。之后,在这个高台上又堆了3个小高台,叫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在大莫角山上发现了7座房子,在小莫角山上发现了3座房子,这3座小高台相对高度约4至5米。小高台之间有个沙土广场,是当时的活动场所,是用一层沙子一层泥夯筑起来的。
宫殿区三面都找到了可以抵达边缘的古河道以及码头的遗址。在东面古河道旁挖掘钟家港时发现,河道边底下留有当年没有使用完的木头,包括已经加工好的14米长的木头,以及未加工的17米长的木头。由此可见,当年的宫殿应当是一个比较辉煌的建筑。
良渚玉器:标识身份、权力,并祭神
良渚文明特点之一,是以玉来标识身份、祭神,玉代表权利和信仰。
良渚文化1936年发现,1959年被命名,1973年第一次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了良渚随葬玉器大墓,其中有玉琮、玉璧,原来《周礼》中记载的琮、璧是良渚人所发明。特别是1982年在江苏常州寺墩发掘的3号墓,出土了33件玉琮,是目前为止良渚晚期最大的一个良渚贵族墓葬。
1982年,寺墩3号墓出土了33件玉琮,为出土玉琮最多的墓
良渚玉器的种类非常多,下面选几种加以解读。
神徽:人兽合体神,头戴冠状饰以表是神的代言人
第一种是代表良渚神徽羽冠的冠状饰。最初发现良渚玉琮之后,考古界一直把良渚琮的纹饰称为兽面纹,认为它是与饕餮类似的一种纹饰。1986年,在反山12号墓玉琮王上和玉钺王上首次发现了完整的神徽。它是头戴羽冠人的形象,下面是一个鸟的爪子,中间是一个兽面,它表示人和动物合体造的神。这样的造神形象与《山海经》里的造神相同,比如伏羲女娲就是人面蛇身。
玉器造型是为表现神徽,预示自己是神的代言人
良渚所有贵族墓葬里每一个首领不论大小都要戴一个玉冠状饰,用玉做的仿羽冠的样子。在浙江海盐周家浜遗址出土的冠状饰,下部的梳子并未腐烂,所以才知道是戴在头上的。巫师和首领要把自己打扮成神像的样子,所以用当年最高级的材料玉,雕刻一个在外形上像神徽的羽冠的样子戴在自己头上。这就表示自己是神的代言人。这是良渚玉很重要的特点。
权杖:贵族男性随葬武器石钺,玉钺代表王权和君权
第二种非常重要的礼器就是玉钺权杖,权杖代表着王权和君权。在良渚许多墓葬里都随葬非常多的石钺,它是用来打仗的战斧。在良渚贵族墓葬里,反山、瑶山的贵族墓葬的男性都会随葬玉钺,玉钺除了作为武器和君权之外也是一个王权的权杖。权杖大约70公分长,上端镶了一个小船一样的装饰。早期有学者称之为“舰形饰”,因为它像一艘小军舰模型。其实它是象征神徽的羽冠的一个装饰。小船一样的造型,象征着纵向观看是对折起来的神像帽子,把神像帽子装在一个象征王权的权杖上面,喻示王权神授。
甲骨文的钺字的象形字被假借为“王”字
钺把的上端和下端都有一个装饰,整个画下来就是甲骨文“钺”字的象形字,后来被假借为“王”字,这是王字的起源。当年林沄先生有一篇文章叫《说王》,专门论述了“王”字起源于钺。《史记》里提到,周武王伐商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王出场的时候,都会拿着钺,所以造“王”字的时候,便选了钺作为王形象的象征,可见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设计。
玉琮:巫师法器,神徽不断立体化简化从圆到方
第三种最有代表性的法器就是玉琮。玉琮是巫师的法器,是一个神徽的载体。因为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我们知道了它的设计理念。这件玉琮王四面竖槽里各刻了上下两个神徽,对应四节的玉琮,第一节带平行线的相当于神徽的帽子,第二节相当于兽面部分。原来它是一个做成四面式的刻了神徽的柱子。早期可能借鉴了手镯,把它四面雕上神徽。
玉琮的四角和分节的形成是对神徽多层浮雕和立体方式表现的结果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将它做得立体化,于是就把鼻子部分加高,变成了一个外方内圆的方形。鼻线逐渐加高,纹饰逐渐简化,到了良渚文化的晚期就已经分不清哪个是兽面,哪个是人的帽子部分。每一节都是一个完整的、简化的神脸形态。之后继续简化,良渚以后就变成没有纹饰的玉琮了。经过一千年的发展,大趋势是从圆到方的发展逻辑、发展理念。
玉璧:在良渚晚期成为“礼天”祭器,上有符号
玉璧在良渚晚期成为礼天之器
良渚文化还有一种比较大的礼器就是玉璧。在瑶山这样重要的墓地里并没有玉璧,说明早期可有可无,后来越来越重要了,成为祭神的一种主要材料。良渚文化晚期有些玉璧上会刻上祭神的符号,《礼记》将它纳入六瑞系统,“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礼天礼地的这两种重要的玉礼器,都是良渚人发明的,可见良渚文化对于中华文明贡献极大。
良渚古城生活:食、住、行、水利
良渚城的古人是如何生活的?从稻作、器物、水利系统等可加以推测和解读。
宫殿区南侧有1万平米粮仓
良渚宫殿区南面的池中寺,我们发现了1万平米左右的粮仓。推测当年在失火后又新加盖了土。根据钻探统计,以千粒重来测算的话,该地被烧毁的稻米约有20万公斤,考古界判断它是当时城市的粮食储备仓。它的稻米从何而来?2010年在距离良渚古城东面大约20公里的余杭茅山遗址(现改为临平区),发现了50000多平方米大型稻田区。
池中寺发现炭化稻米(黑色),古城内有生活用蓄水池(深蓝色)
从耕地工具也可看出水稻种植业非常发达。良渚出土有石犁、石镰等农业工具。另外良渚有种非常有特色的石器叫有段石锛和耘田器。
在池中寺粮仓的东面发现了一个城市内部的蓄水池。因为它里面没有生活垃圾,而其他所有的古河道里都有生活垃圾,所以它应该是当年宫殿区人的生活用水。
30公里古河道:发现垂直河岸、丰富植物、精美漆器
良渚古城城内发现的古河道钟家港加起来大约30公里长,有8个水城门,只有南边一个是陆地城门。经过几年的发掘,在钟家港古河道里,发现当年良渚人制作的护岸所用的木头粗细和间距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工程。
2010年,在位于外郭城和内城中间的美人地遗址,发现良渚时期的河岸是木头做的,发掘时保留的高度还有1.7米。做法类似现在修铁路,在底下先铺枕木,上面架一根大木板,再立木头。垂直的河岸类似于今天的江南水乡, 因当时木头易得好加工,所以做成了木头河岸。那些临河而居的房子也是这样构建的,可以推想当年惬意的江南生活。
当年护岸所用木头粗细和间距都一样
河道里出土了许多有机物质,弥补了早年墓葬无法保存有机质物品的憾缺。除了知道良渚人吃水稻,在河道里还发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例如桃子、甜瓜、柿子、芡实、菱角、李子等水果。
同时河道里还发掘了很多工匠留下来的器物。比如精美的漆器,真的令人难以想象,如此精美的花纹怎么会是良渚文化时期的呢?漆的觚形杯,非常像二里头时期的铜觚,应该是贵族酒器类的物品,这在贵族墓葬里也有发现。当年在良渚人的贵族生活里,漆器上还会镶嵌玉器,这体现了贵族们非常精致的生活方式。
精美的漆器上镶嵌着玉器,发达的黑陶(中、右)
良渚时期的陶器也很发达。泥质陶大部分是黑陶,也有少数红陶或者彩陶。良渚墓葬随葬的陶器大多数是粗糙的明器,但上海福泉山贵族墓葬中就出土了比较高级、非常精致的陶器。
水利系统:十数条高低水坝将中国水利史前推1000年
作为一种文明来说,良渚古城拥有非常发达的水利系统。良渚古城的西北面已发现了11条水坝,这几年又有新发现。距离良渚古城西北8公里,在2009年的岗公岭取土现场,发现了水坝。2010年经过碳-14测年,确认该水坝距今约4900-5100年。2010年又调查发现了附近的老虎岭、周家畈等其他6条高坝系统。
良渚的高坝系统现状图,体现了发达的水利系统
2011年,我们利用当年的科罗娜卫星图发现了低坝,这些低坝与1999年发现的5公里长的塘山长堤(山前长堤)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形成了一个超大型水库或一片湖水,库区面积大约14平方公里。通过塘山长堤连接到良渚古城的北面。
2015年,我们选择老虎岭高坝和鲤鱼山低坝进行了解剖。我们对11条水坝均做了碳-14测年,都是在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水利系统比有史书记载的大禹治水早了一千多年。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和整个古城大的土石方约有1000多万立方米,这是一个超大型工程,要组织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可以推测其背后的社会组织,应该已经是国家形态。
良渚的玉琮变体在龙山时代传至全国各地,上图中左上为广富林、右上为陶寺、左下为延安卢山峁、右下为广东石峡文化;下图中显示直接影响了商代玉器
良渚文化之后,在距今4300年左右,长江下游发展为广富林文化和钱山漾文化,在广富林遗址发现的玉琮就是简化后的样式。在此后的龙山时代,良渚玉琮向北扩至陕北、甘肃、青海,向南达广东石峡文化。比如,山东五莲丹土遗址、山西陶寺遗址、陕西延安卢山峁遗址、榆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玉琮都与良渚玉琮有关。良渚玉器对后世中华文明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殷墟妇好墓、成都金沙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等,都发现了良渚式的玉琮。
因此,通过良渚古城,我们可以看到距今五千年长江下游地区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其玉器的流变传播,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