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子好心赠药反遭踹门辱骂,这世道怎么了?
原创 书单君 书单
“当正直的人对一切人都遵守正义的法则,却没有人对他遵守时,正义的法则就只不过造成了坏人的幸福和正直之人的不幸罢了。”
——卢梭
#01
好心没好报
-
疫情再一次暴露了人性。
近日,杭州女子好心赠药却反遭踹门的事,几番刷爆热搜。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12月23日,杭州一小区的女生,得知同小区的马某阳性后,好心提出赠药给他。然而,由于双方没有沟通好时间,马某2次上门都没能拿到药。
于是,感觉自己被愚弄的马某,便和女生在微信上吵了起来。
马某不解气,恼羞成脑之下又返回女生门口踹门,并辱骂女生是“下水道里的蟑螂”、“母狗”,甚至扬言:“身体不舒服,你咋没死呢?”
惊恐之下,女生选择了报警。
然而,警方到场后非但无视了女生让马某道歉的要求,还一味和稀泥,最终只是温和地劝离了马某。
女生觉得委屈,第二天就将马某踹门辱骂的视频发到微博上。
杭州当地一名热心网友看到后,打电话到派出所询问详情,得到工作人员的回复却是:“已互相道歉、达成谅解”。
正是这句回答,让网友大为不满:“什么叫互相道歉,女孩凭什么道歉?”
紧接着,许多人把矛头纷纷指向了马某和派出所民警。
也有部分网友怀疑女生,认为女生的视频没有前因后果,肆意剪辑。
不得已,12月25日,女生在微博上进一步澄清了当天的情况,明确表示自己“没有道歉”,并表达了对警方的强烈不满。
● 当事女生发布的说明
面对舆论压力,警方随后就发布了事件通报: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不了解情况,已对该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对此事给吴某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
在警方的批评教育下,马某已认识到错误并以道歉信的方式向吴某致歉。
然而,当马某的道歉信被公开后,网友更加愤怒。
因为马某在道歉信中,大篇幅都在拉扯时间线,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女生让自己等的太久,却对自己恶劣的言语侮辱几乎只字不提,还对女生在退烧药一粒难求的当下好心赠药之意草草带过。
这样的道歉,自然无法让网友买账。
有人留言,这就是现实版“农夫与蛇”。
一个好心之举,却闹得如此下场,甚至危及自己的人身安全。相信换做是谁,都会觉得委屈和愤怒。
然而,类似这样“好人没好报”的事情,在疫情之下却层出不穷。
12月21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家小药店老板发善心免费发退烧药,却有人现场抢药,抓了一大把就跑。
可排队领药的群众看到后,没有一个人上来劝说或阻止,反而接着问老板领药。
原本被抢药搞得闹心的老板,又因群众的冷漠变得寒心。
面对领药的群众,他无奈喊道:“我给你们啥呀,拿命给你们啊?”
据了解,这是一家名为“寿康”的小药铺,2016成立,注册资金只有10万,店内常年只有两个人打理。
但这次免费发放的药品,却价值3万元,可以说是一个普通人极大的善举。
这并非老板第一次免费发药。三年疫情期间,他搞过多次免费发口罩和消毒酒精的活动。免费发药的活动,在今年2月份开始,一直备受市民好评,却因12月的哄抢事件被迫停止,令人唏嘘。
有人吐槽:疫情不仅检测出阴性阳性,还检测出人性。
而这些现象,也不由让人对那些做好事的人捏了把汗,甚至开始怀疑:
这就是做好事的代价吗?好心为何没有好报?
#02
“公地悲剧”
-
在黑龙江这起事件的评论下,有这样一条留言,许多人附和。
“免费发放物资,又疏于现场管理,造成哄抢,以至于发生安全事故的,要负责。”
矛头似乎一下指向了做好事的人,意思是说:有善心,没能力。
坦白讲,书单君非常不赞同这种说法。
善良何其珍贵,不应该让人性的恶来买单。
不过我们似乎不得不承认,做好事,是有风险的。就像这种看似冷血的留言背后,其实也指出了一个无偿做好事的典型困境——
公地悲剧。
这是1968年,英国经济学家哈丁提出的一个概念,特指那些“无节制的、开放式的、资源利用的灾难”。
● 英国经济学家哈丁
哈丁用一个模型化的事例来解释:
一个免费向众人开放的牧场,每个牧羊人的利益取决于他所放牧的牲畜数量多少。由于缺乏约束条件,每个牧羊人虽然明知公地会退化,但个人博弈的最优策略仍然只能是增加牲畜数量,久而久之,牧场可能彻底退化或废弃。
在哈丁看来,公地悲剧的必然性:一在于人性的贪婪,二在于无约束的环境。
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自私心态,而全然不顾其他人以及整个事态的恶化。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万圣节之夜”实验。
1000多名孩子被分成2组,去到27个家庭参加万圣节活动。第一组,被要求自己单独参加活动;第二组,被要求分成不同小队参加活动;
每个家庭的桌上都会放一盘糖果和一盘硬币。孩子们被告知:每人只能拿一块糖果,不可以拿硬币。
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组,8%的孩子多拿了糖果或硬币;
第二组,20%的孩子多拿了糖果或硬币;如果匿名,这个概率升到了57%。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隐藏在一群人里,更容易激发不受约束的行为,产生攻击性和破坏性。
简单来说:环境会诱发人性的贪婪。
公地悲剧的例子,在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
我们用过许多公园的免费厕纸,见过有人每次抽许多张,也见过有人离开厕所顺手拿走一大堆,甚至还有人专门偷纸拿回家。
本来是一个便民的东西,却因为部分人的自私自利,给别人和公园都制造了麻烦。
许多地方的免费停车位,总是会变成部分车主自家的专用车位,给那些真正需要临时停车的人造成了不便。
还有节假日期间的高速免费,总是导致大拥堵,交警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工作量反而增加了……
人性向来经不起考验。
尤其是在免费的、公共的东西面前,人性的贪婪总是体现得淋漓极致。
#03
消失的“农夫”
-
普通的环境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在疫情这样的灾难和危机之下。
生物学上有一种分类,是将人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三部分。
其中本能脑是最先进化的,大约已存在3.6亿年。它耗能最少,运转速度最快,掌管着人最基本的进食、安全等本能需求。
而理智脑是进化最晚的,距今大约只有250万年,它耗能最多,运行速度最慢,负责人的思考和判断。
因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大脑中最有“资历”的本能脑会优先反应,将人的自我生存列为第一要务,而忽视掉那些关乎道德、价值判断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一场疫情让很多人变得像巨婴一样,只知道索取,觉得别人就该全心全意伺候自己,但凡哪里惹到自己不快,就变得怒不可遏。
就像杭州那个被赠药的马某,因为没第一时间拿到药,就破口大骂,通篇道歉信觉得是女生不尊重他。
就像黑龙江那些排队领药的群众,只管自己拿不拿得到药,对于老板的遭遇全然无视。
其实,为了解决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有人曾经找到了办法,那就是加入约束和监管。
牧场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包给私人,明确产权。
公园的免费厕纸,可以加入像扫码这样的门槛,或者人脸识别厕纸机等设备。
但是,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未必。这种约束式的解决方法,看似规避了“公地悲剧”,但其实提升的是整个社会做好事的门槛。
约束贪婪的同时,其实也约束了善良。
从此再不会有免费的牧场救穷人之急。
厕纸的措施,不仅增加了公园运营成本,最终的不便也让所有人共同承担了。
以后人们免费、无偿做好事,都要先加一份免责声明不成?
这无疑是个令人悲观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
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把蛇放在怀里捂着,蛇醒了,然后咬死了农夫。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以前,这个故事多用来讽刺那些忘恩负义的人。
后来,许多人开始说,错不在蛇,是农夫太愚蠢。
我们越来越理性和成熟了。
只是农夫越来越少。
原标题:《女子好心赠药反遭踹门辱骂,这世道怎么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