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元:曹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谈到曹丕,就会想到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这位哥哥,对于同母的弟弟曹植,一点手足之情都不顾,弟弟只有借着吟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概了。我们不管这首诗是不是文本上的原件,也不论兄弟阋墙的背后是否反映激烈的政治斗争,我们只想问问:为什么这首诗流传得如此广泛,只要谈到曹丕,就会想到它?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要知道曹丕是怎样一个人,他当政之时,表现如何。
文学优长,武艺娴熟
曹丕
我们都知道,曹丕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文学批评家,撰有十分精深的文学理论著作《典论》。就连他的诗歌创作,也是不让乃弟曹植专美。钟嵘的《诗品》把曹植列为上品,曹丕视为中品,曹操贬为下品,许多人都不能同意,认为甚欠公允。例如,郭沫若就反对在文学上高度赞扬曹植,却同时贬抑曹丕的主张。他在1942年写了一篇《论曹植》的文章,颇有重新论定丕、植高下的企图,当然也有一些翻案的味道。郭沫若从建安文学的特色是抒情化和民俗化的观点,认为“(曹植)好摹仿,好修饰,便开出了六朝骈丽文字的先河。这与其说是他的功,毋宁是他的过”。相对来说,曹丕的成就十分明显,他说:“(曹丕)是文艺批评的初祖。他的诗辞始终是守着民俗化的路线。又如他的《燕歌行》二首纯用七言,更是一种新形式的创始。特别是他的气质来得清,委实是陶渊明一派田园诗人的前驱者。……(钟嵘)不重视这一派,故而把他们(曹丕、陶渊明)列入中品去了。这在目前,不用说也是应该平反的。古时也有独具只眼的人,如刘彦和(刘勰,《文心雕龙》的作者)所说的‘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曹植)以势窘益价’,是比较公允的评价。王夫之也很贬抑子建而推重文帝,竟称曹丕为‘诗圣’,又未免过于夸大了些。”郭沫若的主要论点则在于结语部分所说:“认真说,曹子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大半是封建意识凑成了他。人们要忠君,故痛恨曹操和曹丕,因于也就集同情于失宠的曹植。但尽管道学先生们要替曹植粉饰,在一般人心目中却认定他是一位才子,而他的诗文对于后人的影响,也已经早成为过去了。”
曹丕的学问也很好,没有好学问,写不出好作品,这是不用说的。曹丕自己说:年少之时读《诗经》《论语》,长大后在五经四部,《史记》《汉书》,诸子百家等方面,都下过一些功夫。读书之外,他也提倡学术,组织学者,就经传中的问题,撰写、编集各类文章,达一千多篇,名之曰《皇览》。
曹丕还是一位精于骑射、技击的高手,这一点出乎我们的想象。他在《典论》的《自叙》中提及,八岁即能骑射,经常跟着曹操出征各地,可以说是生于动乱之世,长于战阵之中,所以年少之时即爱好弓马,成年之后,技艺更为精熟。有一次,荀彧对他说:听说你会左右射,这很不容易啊!曹丕答道:放一个箭靶在那里,每箭都射中,并不稀奇;驰骋平野,猎取狡兽,射杀飞禽,弓不虚发,所中必定洞穿,才算好身手。可知他是以善于骑射知名当时,也颇以此自豪。
曹丕还是击剑好手,他曾向名师学艺,而且刻苦勤练,颇有心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将军一起饮酒,其中一位以剑术闻名,号称能空手入白刃;曹丕与他谈了一会儿,很不以其人说法为然。两人决定较量一下,分别拿起手边的甘蔗,走下来实际比划一番。不过两三个回合,曹丕就三次击中对方的手臂。这位将军不服输,两人再交手,曹丕看出他想从中路进攻,故意后退,待对方深入,曹丕一举手,即击中对方的脖子,旁边观看的人都大叫起来。曹丕就对这位击剑高手说:你应该把过去所学快快忘掉,再学一些更为高明的剑法。说罢,丢下甘蔗,大家回座,继续饮酒作乐。曹丕在这篇《自叙》中还谈到一些其他的技艺,同样十分自负。看来说曹丕其人多才多艺,应该也不为过。曹丕的《自叙》,见于《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裴松之注。
言行举止,臣僚失望
曹操
曹操死后,曹丕继为魏王,随即篡汉自立,是为魏文帝。这位皇帝即位之初,表现如何?我们看看《通鉴》里的记载,见于卷六十九,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禅位于魏,曹丕三度上书辞让,接着升坛接受玺绶,即皇帝位。这个时候,大臣都在歌颂曹家,批评前朝,只有卫臻讲述禅让的意义,称美汉朝,卫臻的这番话,让曹丕相当不高兴。曹丕又想追封太后的父母,陈群反对,说:陛下的任何决定,都会成为永久的制度,一定要仔细考虑。按照典籍的记载,没有妇人受封这个制度。依据《礼记》,妇人是没有爵位的,她的爵位是依从丈夫,秦违背古法,汉朝继续,是不合乎三代先王治国理念的。曹丕虽然说不封了,但还是定下制度,藏于台阁。一天,曹丕对大臣苏则说:前次你打通西域,他们献上直径一寸的大珠,你还可以弄得到吗?苏则说:如果陛下把中国治理得很好,名声传到西域,即使我们不去要,他们也会送来。我们开口向他们要求,不大好吧。另有一件事,曹丕把蒋济召到朝廷任职,蒋济先到夏侯尚那里,夏侯尚拿出曹丕的手诏给蒋济看。曹丕手诏上写着:你是我的心腹大将,我派你重要的任务,你可以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杀人就杀人,要赦免人就赦免。蒋济到了朝廷,曹丕问: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蒋济说:我没看到听到什么好的事情、好的消息;只看到了一些亡国的话。曹丕脸色一沉,很气愤地问: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蒋济就把在夏侯尚那里看到皇帝手诏的事说了,接着又说:“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作威作福),这是《尚书》告诫人臣的话。天子是不可以口无遮拦,随便讲话的,古人这方面很是谨慎,请陛下还是谨慎为好!”曹丕只有派人把手诏取回来。
没多久,曹丕又想要把冀州的士卒十万户移到河南洛阳附近。这时,适逢大旱,又有蝗虫为害,百姓生活困苦,所有的官员都认为不可行,但曹丕很坚持。曹丕的主要谋臣之一辛毗,就与一些大臣联合要见皇帝。曹丕知道他们的来意,见面之后,脸色很难看,一副生气的样子,大家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要迁移这些士家,是为了什么?曹丕说:你认为我的想法不对吗?辛毗说:我真的以为不对。曹丕说:我不同你说。辛毗说:陛下不以为我很糟糕,才把我放在陛下的左右,担任参谋的职务。怎么可以不与我来商量呢?我所说的决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百姓,陛下怎么可以生我的气呢?曹丕不答话,起身走了进去。辛毗随着起身,跟了上去,还拉住曹丕的衣服,曹丕奋力把辛毗的手甩开。过了好一会才走出来,说:辛毗,你太过分了!辛毗说:今天迁徙百姓,既失民心,粮食也成问题,所以我不能不力争啊!曹丕还是决定移民,只是人数减为一半。有一次,曹丕要出去射野鸡,还对群臣说:射野鸡,真有趣。辛毗就说:对陛下您来说,很有趣;但对我们这些大臣,却是一桩苦差事。曹丕讲不出话来,以后出去打猎的事,就少了一些。
我们怎么看魏文帝即位之初的表现呢?不妨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想一想曹丕篡汉即位为帝,他的所作所为反映出怎样的心态?他想到过人民吗?他想到过做事情的道理了吗?好像都未曾想过。他想的是什么呢?无非是大权在握,高兴做什么事,就可以做什么事。他这种心中没有“正经”事情的态度,其实很早就显露出来。公元217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这是经过相当激烈的政治斗争的,支持曹丕的这一方压制住了支持曹植的另一方,曹操不得不接受。曹丕被立为太子,心中甚为高兴。下朝之后,抱了辛毗的脖子,说:老辛,你猜我高兴不高兴。辛毗回家对女儿辛宪英说了,宪英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太子责任很重大,担任太子应该感到戒慎恐惧,生怕担负不起,怎么只想到高兴快乐呢?我看魏国的前景不容乐观的啊!胡三省在《通鉴》的这一句话之后,写下按语:“女子之智识,有男子不能及者。”辛宪英极其聪明,她的事迹见于《世说新语·贤媛篇》和《晋书·列女传》,我们可以参看。她的这句话,多少也反映了有识见的人对曹丕的认知。二是,我们不妨想一想:卫臻、陈群、苏则、夏侯尚、蒋济以及辛毗等人,他们与这位新皇帝有所接触,他们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他们会感到这个新皇帝还不错,我们可以替他做点事;还是这个新皇帝实在太糟糕,简直是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比我们原来认识的那位多才多艺的魏国太子糟糕得多。我想,后者的可能性一定大大地高于前者。
执意伐吴,无功而返
即位初表现不佳,可能是新手上路,不了解情势,不熟悉政务,所以状况连连。此后的表现如何呢?似乎未能见到根本的改善,或许人的性情已经决定了他的作为,时间是帮不了什么忙的。曹丕即位的第二年,三国之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刘备因为关羽的死,决定攻吴。这时吴国极感紧张,不是害怕蜀军顺流而下,而是担心魏国趁机进兵,于是赶紧派人向魏称臣、朝贡,并把被关羽俘虏,囚于荆州的魏国名将于禁送回,以缓和来自北方的压力。魏国朝廷当然针对此事加以讨论,大家都向曹丕致贺,惟独刘晔表示反对。刘晔是曹操在世时十分信任、委以机要的大臣。刘晔说:今天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有其一,小国依凭地势,互相支援,双方获利。今天吴、蜀相攻,这是老天要他们灭亡。我们大举出动,直攻吴国,蜀攻吴的外围,我们攻吴的腹心,不须十天,就可以灭吴。吴亡,蜀也不能持久,何况蜀国得到的是吴的外围,而我们得到的则是吴的中心地区。曹丕说:人家前来投降,我们还去打人家,这样以后就没人会来投降了,不如接受吴国的投降,并且派兵去攻打蜀国吧!刘晔说:蜀远吴近,蜀听说中国要去打他,他就还军。今天刘备气极了,出兵攻吴,听说我们也要打吴国,知道吴国必亡,一定更加积极用兵,这是一个好机会啊!曹丕不听。胡三省在这一段话下面,写道:“若魏用刘晔之计,吴其殆矣。”
刘备大军出动,为吴将陆逊所败。曹丕听说蜀军连营七百里,就说:刘备不懂兵法,哪有连营七百里可以打胜仗的道理。这个故事,大家可能都曾听闻,也留下曹丕通晓兵法的印象。但您可知道,吴国危机解除之后,对魏的态度一变,说什么也不肯把王子送去当人质。曹丕很生气,不听许多大臣的劝阻,一心要惩罚吴国。贾翊很明白地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有见识,陆逊会用兵;现在大臣之中,没有刘备与孙权的对手,就是您御驾亲征,也不见得一定打胜仗。曹丕不听,出动大军,指向江东。结果呢?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魏国大将们心浮气躁,轻率冒进,让一些老臣们看得心惊胆颤,直说曹操当年用兵谨慎小心,不敢如此大胆。于是,出现一连串的战术错误,难免被吴将所阻,无功而退。次年,曹丕还是不听群臣劝谏,御驾亲征,龙舟在大江中遭到暴风,惊险万状,差一点翻覆。再过一年,曹丕再度亲征,以水军为主进入广陵故城。(胡三省注:广陵故城谓之芜城,今其地不可考)到了江边,士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准备渡江;吴人在南岸严兵固守,不稍退让。这时天寒地冻,舟船无法入江。曹丕只有感叹:大江横亘,这是上天划定南北吧!于是,下令退军。吴人派出敢死队五百人,在曹丕返回的路上伏击,曹丕的副车、羽盖都被吴人夺去,把曹丕吓得半死。一路上如果没有蒋济谋划,又是开地道,又是作土坉,利用精湖的湖水,船队几乎无法北归。我们从这些事情看来,曹丕的兵学素养可能与战国时的赵括相去不多,都是属于纸上谈兵的水准。
心窄量狭,睚眦必报
曹丕尽管多才多艺,十分自负,但他的治国表现,实在乏善可陈,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此人心胸十分狭窄。臣僚只要得罪他,他必定假借理由,予以报复。即便许多大臣看不过去,一再请求,他还是硬拗到底,不肯罢手。在《通鉴》卷七十中,就有一些事例:曹丕当太子时,妻弟有罪,鲍勋依法审理,曹丕求情,鲍勋不予理睬,曹丕深恨鲍勋。曹丕即位,鲍勋又数度进谏,曹丕更是讨厌他。曹丕伐吴,屯住陈留的时候,太守见鲍勋,未走正路,走了小路,有人要治太守的罪,鲍勋认为营垒尚未筑成,不须如此严格。曹丕知道了,斥责鲍勋指鹿为马,要处以重刑。许多大臣,像是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和卫臻等纷纷替鲍勋说话,甚至提及鲍勋的父亲鲍信有功于曹操,希望不要重判,曹丕不许。结果是曹丕把负责刑律、不肯执行诏令的高柔约到台阁,派人直接到狱中将鲍勋处死。还有一件事,也是起因于曹丕在太子的时候。曹丕曾向很富有但十分吝啬的骠骑将军曹洪借绢一百匹,曹洪借给他的绢质量不好,他很生气。后来以曹洪的宾客犯法为理由,把曹洪捉到监狱,还要判他死刑。大臣力救,曹丕不理。这时,曹丕的母亲卞太后生气了,把曹丕叫来,训斥一番,说:曹洪在你爸爸的时候,建有大功,没有他,我们哪有今天!又把郭后叫来,说:今天曹洪死,明天我就把你废掉!郭后只有哭着苦劝,曹洪才能保住性命。我们读到这里,不妨闭上书本,想一想:钟繇等人的心中,曹丕是怎样一个皇帝?钟繇等人之间的私下谈话,说到曹丕,会是一种怎样的表情?这些事情,史书上不会加以记载,但我们读者只要稍想一想,答案不难浮现。
有关曹丕心胸狭窄之类的事,《三国志》中还有若干,为《通鉴》所未记,兹举一例以概其余。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伐吴,前往宛城,下诏百官不得干扰郡县,宛城令不解诏书旨意,曹丕到时,市门未开。曹丕大怒,下令查办,将宛令以及太守杨俊收押。杨俊昔日与曹植关系很好,曹操决定太子时,曾“密访群司”,杨俊比较称赞曹植,让曹丕十分不满。这次捉到杨俊的把柄,自然没有不杀的道理。司马懿、荀纬、王象等人纷纷求情,当然是没有用的。杨俊说:我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他就自杀了,大家都很难过。这一段见于《三国志·杨俊传》,裴松之注补上了王象的事,也值得一读。王象是杨俊所提拔的,与荀纬等都是太子曹丕的僚属。曹丕登基,王象受命编《皇览》,数年编成,共有四十余部,八百多万字。王象个性温和,文辞幽雅,很受到京师人们的敬重。他随曹丕南征,听到杨俊被收,文帝还问:汉明帝杀过多少地方官?王象就知道杨俊凶多吉少,立刻跑去见文帝,叩头不已,血流满面,哀求不要处死杨俊。曹丕不答话,转身就走。王象上前捉住文帝的衣服,曹丕回头对王象说:我知道你与杨俊的关系,今天我听你的,就没有我;你宁可没有我,还是没有杨俊?王象听到文帝讲出这么重的话,只有收手。王象未能挽救杨俊,他的懊丧、愤恨,可想而知,不久也就发病死了。我们读到这里,不妨一问:杨俊说,他知道犯了什么罪,是指什么罪?那一定不是市门未开,而是在曹操密访群司之时,他提出的意见。还要再问一下:王象为什么会病发而死?那一定是他愤恨到了极点,他愤恨什么呢?想一想也可以得到答案。
天资不差,表现欠佳
曹丕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皇帝?问他,古代帝王他欣赏谁呢?他会说,汉文帝不错,宽厚仁慈,不启事端,一心以道理感召百姓,很像是圣贤一样的君主。(宽仁玄默,务欲以德化民,有贤圣之风。)这是他自己的话。可是,他对汉文帝还有三点批评:一是逼死舅舅薄昭,二是宠幸佞臣邓通,三是喜欢的慎夫人,衣不曳地,是俭而无法。看来曹丕对汉文帝还是不太满意呢!
孙权
曹魏以外,别人怎么看他呢?孙权就说,曹丕比起他父亲曹操差得很远,理由是:曹操的作为,杀人稍多,不顾人们的亲情,待人甚苛,这是缺点;至于统御将领,指挥作战,自古以来少有人能与他相比。“丕之于操,万不及也”。孙权与他们父子多次交手,对两人了解极深,“万不及也”一句话,含意也就很丰富了。在孙权看来,曹叡比曹丕更差,“今叡之不如丕,犹丕之不如操也”,更是看不起。这段见于《三国志·诸葛瑾传》的记载,裴松之认为孙权把曹叡评得太低,他并不同意;对于曹丕的评价,似乎认可,因为他并未提出不同意的见解。
史家怎么看曹丕这位魏国的开国皇帝呢?《三国志》著者陈寿对魏文帝的总评是:文帝文学方面的天资很高,一下笔就能写出好文章,学识十分广博,其他的才艺也很出众;如果做事豁达大度一点,待人诚恳公平一些,朝向高远的理想,恢宏自己的心胸,就是古代贤君,也不过如此!(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以旷大之度,励之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资治通鉴》选录了陈寿的论断,表示十分赞同。
我们说曹丕多才多艺,学识丰富,但从来不想正经的事,而且心胸狭窄;这些意见,其实古代史家早已说了,而且比起我们的话语,用辞优美,意思深长。可知古代史书之精彩论述,今人难以取代。我们在教课之余,何妨拿起典籍,援用朱子的读书方法,缓视微吟,虚心涵泳,静静地、慢慢地展卷阅读。这样,一些古代帝王、大臣,其人其政,就能清楚呈现于我们的脑际,让我们从他们的待人接物、安邦治国之中,得知人世间的一些道理。
我认为,理解这些人世间的道理,应是我们学习历史这门学问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些道理让学生也能理解,则是我们历史老师讲述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文初刊于《历史月刊》第220期,2006年5月号,页116-121。现载于《历史的那一幕——<资治通鉴>的细节解读》,张元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现标题为编者所拟,原标题为《魏文帝曹丕其人其政》。-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