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历经六年修缮,88岁的中国大戏院将迎客

澎湃新闻记者 刘瑞
2018-05-16 21:2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88岁的中国大戏院将在6月重新对外开放。
5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在2018年中国大戏院开幕演出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本着“修旧如初”的思路,修缮后的中国大戏院在建筑结构方面参照了1930年代初建时的设计,恢复三层观众厅的格局。保留外立面及主体结构,按历史原样恢复了外立面尖塔。

中国大戏院始建于1930年,是在中国仅有的两座带有“中国”名称的历史性老剧场,曾是上海京剧四大舞台之一。厉慧良、马连良、梅兰芳、孟小冬、李玉茹、周信芳等众多京剧名家名角都曾在这里登台献艺。

修复后的中国大戏院(侧外立面)。 本文图片均为中国大戏院提供

中国大戏院的修缮让专业团队“煞费苦心”。

作为黄浦区“一个中心五个集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引擎,中国大戏院从修缮之初就被黄浦区明确为“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中国大戏院的剧场由英国专业剧场设计公司联手中方设计团队联合设计。为满足现代剧场的使用要求,调整台口结构线,台塔高度抬升;在舞台前方新增升降乐池等。改造后的中国大戏院,主体建筑面积达到5320平方米,拥有梯次观众席三层,座位数878座,达到中等专业剧场规模。

在室内设计上,中国大戏院采用了“风格性修复”的思路。正门大厅的大理石地坪上镶嵌着半幅太阳花三星图案,与建筑双塔正立面图案上下呼应,暗示着“中国大戏院”前身作为“三星大舞台”的历史文脉。剧场观众厅穹顶,中心错落有致的两层共32瓣花瓣组成了一朵盛开的莲花,在灯光的烘托下,高浮雕莲花纹光影透叠,层次分明而又工整细腻。
剧场观众厅穹顶,中心错落有致的两层共32瓣花瓣组成了一朵盛开的莲花。

除了硬件修复,剧场的演绎内容也不遑多让。

中国大戏院聘请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为艺术总监。发布会上,田沁鑫对中国大戏院6月即将开始的开幕演出季的展演内容进行了介绍。此次演出季暨国际戏剧邀请展,邀请到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15部精彩剧目,预计演出50余场,时间将从6月持续至9月底。

展演中,不少国外的名剧名团是首次来沪。包括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小说改编的话剧《雪,覆盖下的真相》、意大利意象派导演罗密欧·卡斯特鲁奇作品《不可自理的生活》、美国普利策戏剧奖获奖作品《恬不知·耻》、日本静冈县舞台艺术中心根据卡夫卡经典小说改编的《变形记》、纽约时报剧评人优选剧目《西方社会》,以及德国戏剧“梦之队”的《海达•高布乐》,其中多部剧目是亚洲首演或中国首秀。

另有史依弘工作室及上海京剧院交响乐团打造的中国首部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余脉相传”王珮瑜京剧骨子老戏展演,陶身体剧场作品《4》《5》、王亚彬导演、编舞的舞剧《青衣》以及田沁鑫编剧、导演的话剧《狂飙》等国内演出。

中国大戏院内部

老剧院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中国大戏院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上海大光明集团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大戏院将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借助外力、市场运作”原则,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定位于以综合戏剧演出为主的中型专业剧场,与周边剧场形成错位竞争。

原创与创新也是中国大戏院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大戏院将通过引进创新戏曲演出,薪火传承、推陈出新,打造创新戏曲的展示基地。通过参与投资和孵化原创戏剧,支持民族文化发展,与上海戏剧学院青年剧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培养新人新作之地。

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大戏院将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着力打造一年三个演出季——“中国大戏院国际戏剧邀请展”、“中国大戏院新人新剧邀请展”、“中国大戏院创新戏曲邀请展”品牌,最终形成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作品出品的特色剧场。

    责任编辑:郑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