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陶身体作品《13》《14》将于国家大剧院上演

澎湃讯
2022-12-28 11:21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2022年4月遭遇解散危机,沉寂数月后,陶身体重新归来。8月宣布舞团重启后,陶冶与舞者们在近四个月无演出的空白中探索颠覆自我的身体语言,打磨全新数位系列舞作《13》和《14》,作品将于2023年1月7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13》

《14》

这是舞团首次将两部新作以上下场形式同台合演。“ 舞蹈作品永存于现场就是需要活着的现场的力量,如果陶身体真的解散了所有作品就消失了。 ”重启舞团后,陶冶体会到某种宿命感:对舞者而言,动,即是生命,放在舞团的语境下,动起来,一切才有好转的可能。

《13》

这份希望,让新作品《13》和《14》呈现出质朴、真诚的思考原点。变和不变,二元性的思辨贯穿《13》和《14》的表达。

《14》

《13》

“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也许明天你就多长一根皱纹、一根白头发,也许今天早上起来,你的身体突然腰酸背疼……身体不会每天都是同一个状态,人也一样。”

陶冶认为,“不变才是最可怕的。所以,陶身体是以主动的姿态去迎接变化。”《13》和《14》中色彩的探索、运动的可能性,都是陶身体重启后生命力的体现。

《13》

《13》中舞者的运动过程被掩盖和隐藏:转瞬,舞者们发生空间的位移,一个舞者骑到另一个舞者的肩上,一个舞者掉落到另一个舞者的背上……运动过程是隐形的,运动结果才是昭彰的,恰似建筑空间落成,映入眼帘的仅是其完成体。

为达到运动的“隐”,段妮为《13》设计了宽大的、堆叠的、结构式的作品服装,舞者着衣后形如静物,如雕塑,也对身体形成视觉上的隐藏。“当两个、三个舞者碰撞,形成托举的姿态,你会感觉一个人背上的不是另一个人,而是一个物体附着在肩膀上。”因为追求纯然物理性、拟自然的表达,服装也染作不同灰度的棕、灰、浅黄,以浑蒙的自然色泽,呈现大地般的古朴视觉。

《14》

编舞时,陶冶将《14》想象成动作的魔方,14位舞者的头、躯干与四肢,分别构成魔方的不同面向,身体的每个关节、每块肌肉不断转变,各自相异:头部在横向空间内平行画圆,下肢在纵向空间内前后踢腿。于是陶身体的圆运动,如涟漪、如波纹般导引全身运动的圆,循环往复、层层堆叠的动作,在《14》中拓展为“方圆”,以及绝不重复的变化。接着,坚硬的、锋利的、有棱角的部分出现了——可以说,它是陶身体在运动上的一次变革。

服装上以往内敛的、沉静的黑白灰色系,也在《14》中变作张扬的、跳跃的、饱满的14种色彩,红、绿、蓝、黄、紫等高饱和度色系交织,构成视觉上的侵略性。14种颜色在时间,在节奏,在变化中的恒定,“会让视觉变得更加丰富,或者说,会让陶身体在视觉的探索中往前再走一步。”

对一些观众来说,这将是一个“陌生”的陶身体,有非理性的情感激荡,有显露的、叫嚣的侵略性,甚至有对自我的反叛。陶冶曾讲,自己的创作有如一个球体,当球体持续滚动,外界所看到的面积总有差别——但别忘了,球体仍旧是球体。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